城市色彩景观的总体风格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不仅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制定了____年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方案,旨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二、总体目标1.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力争到____年底,将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至40%以上,打造更多的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和道路绿化项目,增强市民的亲近自然感受。
2. 提升城市美化水平。
通过街头巷尾的美化、建筑物立面的装饰、立交桥、地铁站等公共设施的美化,提升城市的整体美感,打造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环境。
3. 加强城市亮化工作。
通过照明设施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夜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城市夜间的美感,增加夜间经济的发展。
4. 推广生态城市理念。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三、具体措施(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1. 城市公园建设(1)增加城市公园的数量和规模,将市区周边的闲置土地和废弃厂区改造为城市公园。
(2)优化公园功能布局,设置游憩区、运动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完善公园设施建设,增加座椅、公共厕所、饮水点等,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
2. 社区绿化建设(1)在每个社区设置绿地,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2)推广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建设儿童游乐场和老年活动场所,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
(4)加强社区绿化管理,组织居民参与绿化养护,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3. 道路绿化建设(1)增加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种植各类乔木和灌木,丰富道路景观。
(2)修剪绿化带的植被,保持道路绿化的整洁和美观。
(3)补植和疏林,稳定道路绿化的格局。
(二)提升城市美化水平1. 街头巷尾的美化(1)绿色墙体:在城市街头巷尾的建筑立面上,引入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增加绿色元素的覆盖面积。
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文本委托单位:长沙市规划管理局设计单位:北京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录(点击进入正文链接)第一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1)1.1 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1.2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目标1.3 本次城市色彩规划的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第二章长沙市的特色认知(2)2.1 长沙市的城市概况2.2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认知2.3 对历史遗产资源的认知(12.4 对历史遗产资源的认知(22.5 对现代景观资源的认知2.6 对长沙市破坏性视觉元素的认知“噪色景观”第三章本次城市色彩规划的对象、调查方法与应用色彩体系(3)3.1 本次城市色彩规划的对象3.2 城市色彩规划的调查方法3.3 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体系第四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调查与分析(4-1)(4-2)(4-3)(4-4)4.1 长沙市城市色彩调查概要及主要调查对象划4.2 对自然景观的调查4.2.1 对长沙市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的调查4.2.2 对长沙市土地色的调查取样4.3 对历史文化区域的调查4.4 对历史文化区域的色彩分析4.5 对历史商业景观区域的色彩分析4.6 对山背景区域的调查4.7 岳麓山历史区域的色彩分析4.8 对大学城区域的色彩分析4.9 对湘江西岸区域的色彩分析4.10 对橘子洲风景区域的色彩分析4.11 对长沙市各功能区的色彩调查高层住宅、中层住宅4.12 对高层住宅的色彩分析4.13 对中层住宅的色彩分析4.14 对长沙市各功能区色彩的调查(商业设施、市政设施、工业设施)4.15 对商业设施的色彩分析4.16 对行政设施的色彩分析4.17 对工业用地的色彩分析第五章长沙市城市色彩现状问题总结(5)5.1 长沙市城市色彩现状问题总结第六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四项发展方针(6)6.1 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依据的四项发展方针第七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应用色彩体系的确立(7)7.1 长沙市城市色彩体系规划控制范围7.3 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总色谱7.4 长沙市城市建筑外立面基调色禁止使用色谱第八章长沙市各功能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1)(8-2)(8-3)8.1 长沙市各功能景观色彩应用方针8.2 居住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3 历史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8.4 行政办公类、交通枢纽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5 金融商业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6 工业科技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7 生态保护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8 长沙市城市色彩“噪色”模拟景观(远景)8.9 长沙市城市色彩应用“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后的模拟景观(远景)8.10 长沙市城市色彩“噪色”模拟景观(中景)8.11 长沙市城市色彩应用“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后的模拟景观(中景)8.12 长沙市城市色彩“噪色”模拟景观(近景)8.13 长沙市城市色彩应用“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后的模拟景观(近景)第一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座兼具古老辉煌与新兴风采的魅力城市。
霪:!塑.整风.浅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张永亮(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2)c}i奄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进行分析觏划,确定主辅色瓦点缀色系统,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街道点缀物等临时色。
其设计重点是突出城市的环境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且通过色彩去识别城市和城市区域功能。
本文简述了城市色彩的定义及设计原则并结合阿勒泰市的色彩搜划设计案例,来探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问题。
睽罐词】城市色彩;搜国I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
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既陌生又难以令人喜欢的新城市。
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来。
无论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既然重新建设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去改变目前的现状,给城市建设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这就是要积极开展城市色彩设计。
一、城市色彩的定义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
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敝化色)两部分构成。
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
城市中所有地E建筑、硬甓广场地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凡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
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
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招示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报批稿)城市色彩总体分析哈尔滨市城市色彩受地理、气候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较大,现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色彩体系。
一方面,针对冬季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筑色彩强调暖色调的应用,其中尤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多。
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城市色彩在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区体现得较为充分。
这些区域是城市欧风建筑特色的精华所在,是吸收西方文化最典型的地区,荟萃了全市80%的以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调的近代优秀建筑,是具有欧域遗风特征的区域,其建筑色彩奠定了哈市城市色彩的基础,即以米黄、灰白为主调,构成“基本色”;以浅粉、桔黄、淡绿、浅灰为主调,构成比较丰富的“辅助色”;在一些教堂建筑、医疗建筑上,以土红色为主色,点缀白色线脚、彩色玻璃、绿色、金黄色和红色屋顶,使之具有十分迷人而艳丽的色彩,构成“点缀色”,使整个区域形成和谐、温暖的色调。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建筑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
其中以开发区尤为典型,建筑形式以现代风格为主,立面细部装饰复杂,建筑符号运用丰富,材料选择多样,颜色以中等明度黄红暖色调为主,采用一些中等饱和度和明度的颜色进行细部装饰,整体环境色彩较为和谐统一,体现了时代性和现代感。
但是,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和飞速建设,在局部地区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和谐的城市色彩,削弱了色彩特征。
某些地区色彩杂乱无章,缺乏统一,一些建筑设计只为标新立异,不考虑周围环境,采用高饱和度颜色或超低明度颜色作为主体色,与周围建筑及环境很难协调。
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中穿插色彩与造型较为突出的新建筑,破坏了原有建筑群浑然一体的风格,对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如一些工业区及旧居住区,建筑色彩单调呆板,墙面色彩褪色严重,“老”和“旧”使整体环境缺乏生气,造成城市生活区“破败”和“灰”的印象。
因此,完善和规范哈尔滨城市色彩体系是城市形象设计面临的迫切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城市色彩设计指南标准一、引言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色彩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为城市增添生机和活力,营造愉悦的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居民的心理和行为。
因此,制定城市色彩设计指南标准,对于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至关重要。
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和道路网络不断增加。
如何进行有效的色彩设计,使城市呈现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三、原则1. 基于地域特点:色彩设计应结合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文化底蕴,使色彩更好地融入城市。
2. 彰显城市特色: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色彩设计应能够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3. 色彩协调一致:不同的建筑、道路和公共空间应在色彩上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避免大片区域颜色差异过大的情况。
4. 考虑人类感知:色彩设计应符合人类感知的规律,注意色彩的亮度、对比度和色相关系,以创建舒适的视觉体验。
5. 适应功能需求: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色彩来营造空间氛围,创造具有良好体验的环境。
6. 考虑可持续性:色彩设计应考虑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四、城市道路色彩设计指南1. 道路标线:道路标线的颜色应明确且易于辨识。
常见的标线颜色包括白色、黄色、红色等。
在交通要道和双线道路上,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线来指示方向。
2. 路灯:路灯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光线应柔和而不刺眼,避免对驾驶员和行人造成视觉干扰。
根据功能需要,可采用不同颜色的灯光,如黄光用于照明,蓝光用于警示。
3. 路牌:路牌的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如在历史文化区域,路牌的颜色可以选取与传统建筑相融合的色彩。
五、建筑色彩设计指南1. 建筑外墙:建筑外墙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反映建筑的用途和特色。
如医院可以选用柔和、舒缓的色彩,商业建筑可以选用明亮、鲜艳的色彩。
2. 建筑屋顶:建筑屋顶的色彩应根据地域气候选择适宜的颜色,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可采用较浅的屋顶颜色,以减少热吸收。
特色城镇风貌规划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我的思绪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关于特色城镇风貌规划的工作方案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成为提升城镇品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旨在充分挖掘城镇特色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环境品质,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城镇形象。
目标如下:1.挖掘并传承城镇历史文化底蕴。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
3.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品牌形象。
二、规划范围与内容1.规划范围:以城镇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镇风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
三、具体规划方案1.城镇风貌(1)建筑风格: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古建筑、民居、现代建筑等。
(2)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富有特色的景观节点,如广场、公园、水系等。
(3)色彩搭配:选取与当地文化相协调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等,形成统一的色彩体系。
2.空间布局(1)功能分区:根据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需求,合理划分居住、商业、工业、文化等功能区。
(2)交通组织:优化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确保交通便捷性。
(3)公共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如教育、医疗、购物等。
3.基础设施(1)供水供电:确保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2)通讯网络:加快通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3)污水处理: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4.生态环境(1)绿化景观:加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2)污染治理: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3)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5.产业发展(1)主导产业:明确主导产业,发挥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2)产业链延伸: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3)创新创业: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作者:李林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城市色彩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能够体现城市的现代文明。
只有保证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合理发展,才能确保城市色彩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规划。
本文主要提出城市色彩设计的概念,并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对其规划设计的重点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保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原则要点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过程是综合且系统的,在整个过程中,要能够统一分析所有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并保证主色系统以及辅色系统的确定。
如果城市色彩的规划是抽象且宏观的,那么城市色彩设计就是具体而又细致的色彩应用过程。
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主要是将色彩学、美学、环境学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并结合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学。
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需要对各种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的固有基色进行确定,并能够分析城市广告、公交车辆的流动色。
在实际生活中,城市色彩的美是体现在建筑物以及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所谓的色彩美是表现在色彩与色彩之间、色彩与环境之间的合理搭配,保证搭配比例的协调性,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城市美。
如果没有合理搭配各种色彩要素,没有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色彩因素,将会使城市色彩规划失去一定的生命力。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所遵循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不只包括了舒适的建筑、便利的交通,还要有宜人的视觉环境。
在所有作用于视觉的信息中,色彩占有最大的比例。
城市色彩要符合市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特点,以人性为设计核心,与普通公众的审美情趣一致。
如果城市中的色彩过于杂乱无章、鲜艳刺激,则会引起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适,造成“色彩污染”。
利用人对不同色彩的生理心理感受创造更适于人居住、工作、生活、娱乐的城市环境。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觉中达到75%时,会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适,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34 建筑与装饰2023年9月上 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张倩茹 张培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现代园林建设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生态建设和生活需要,同时,风格与意境设计决定园林建设成败,有必要设计出集观赏性、功能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现代园林景观。
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升园林建设的水平,对生态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园林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设;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意境Discussion o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Zhang Qian-ru, Zhang Pei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Design Group Co., Ltd., Jinan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garden construction are also increasing.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garden desig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life needs should be me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design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f garden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modern garden landscape that integrates ornamental, functional and entertainment featur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arden construction,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cological garden design,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of the garde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is condi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rtistic conception引言园林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从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方案出发,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材料来提高景观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文本委托单位:长沙市规划管理局设计单位:北京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录(点击进入正文链接)第一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1)1.1 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1.2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目标1.3 本次城市色彩规划的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第二章长沙市的特色认知(2)2.1 长沙市的城市概况2.2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认知2.3 对历史遗产资源的认知(12.4 对历史遗产资源的认知(22.5 对现代景观资源的认知2.6 对长沙市破坏性视觉元素的认知“噪色景观”第三章本次城市色彩规划的对象、调查方法与应用色彩体系(3)3.1 本次城市色彩规划的对象3.2 城市色彩规划的调查方法3.3 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体系第四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调查与分析(4-1)(4-2)(4-3)(4-4)4.1 长沙市城市色彩调查概要及主要调查对象划4.2 对自然景观的调查4.2.1 对长沙市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的调查4.2.2 对长沙市土地色的调查取样4.3 对历史文化区域的调查4.4 对历史文化区域的色彩分析4.5 对历史商业景观区域的色彩分析4.6 对山背景区域的调查4.7 岳麓山历史区域的色彩分析4.8 对大学城区域的色彩分析4.9 对湘江西岸区域的色彩分析4.10 对橘子洲风景区域的色彩分析4.11 对长沙市各功能区的色彩调查高层住宅、中层住宅4.12 对高层住宅的色彩分析4.13 对中层住宅的色彩分析4.14 对长沙市各功能区色彩的调查(商业设施、市政设施、工业设施)4.15 对商业设施的色彩分析4.16 对行政设施的色彩分析4.17 对工业用地的色彩分析第五章长沙市城市色彩现状问题总结(5)5.1 长沙市城市色彩现状问题总结第六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四项发展方针(6)6.1 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依据的四项发展方针第七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应用色彩体系的确立(7)7.1 长沙市城市色彩体系规划控制范围7.3 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总色谱7.4 长沙市城市建筑外立面基调色禁止使用色谱第八章长沙市各功能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1)(8-2)(8-3)8.1 长沙市各功能景观色彩应用方针8.2 居住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3 历史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8.4 行政办公类、交通枢纽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5 金融商业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6 工业科技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7 生态保护类建筑控制使用色谱与推荐使用色谱8.8 长沙市城市色彩“噪色”模拟景观(远景)8.9 长沙市城市色彩应用“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后的模拟景观(远景)8.10 长沙市城市色彩“噪色”模拟景观(中景)8.11 长沙市城市色彩应用“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后的模拟景观(中景)8.12 长沙市城市色彩“噪色”模拟景观(近景)8.13 长沙市城市色彩应用“长沙市建筑色彩推荐使用色谱”后的模拟景观(近景)第一章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座兼具古老辉煌与新兴风采的魅力城市。
划 师PLANNERS色彩是最易识别的视觉元素之一,从视觉的角度出发,人们在感知城市的同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城市色彩的冲击。
色彩饱含着城市丰富动人的文化情怀,对色彩主题的确定和恰当运用,可以使城市既有整体美感又散发个性魅力,把城市渲染成高质量的艺术环境。
如果一个城市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色彩理论体系,致使该城市与其它城市色彩趋同,难免会给人们造成历史文化的记忆断层。
因此,在城市急速开发过程中,加强对城市色彩的系统研究,加强对城市色彩的规划与控制,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必由之路。
(1)“色彩地理学”。
是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创建的色彩学说,是色彩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步骤,也是反映地方历史价值的重要部分。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文化的折射。
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类、人种、习俗、文化等等方面的成型和发展,导致了不同的色彩表现。
(2)“色彩心理学”。
人类在观看色彩时,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或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
如暗色中含高亮度的对比,会给人清晰、强烈的心理感受;暗色中含低亮度色的对比,会给人沉着、稳重、深沉的感觉。
(3)“色彩四季理论”。
由美国人卡洛尔・杰克逊女士所创导。
人肉眼能够看到的色彩有750~1 000多万种之多,四季色彩理论把这些常用色按基调的不同进行冷暖划分,进而形成四大组和谐的色彩群。
(4)城市环境的色彩构成。
组成地域全体的色彩,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无法用数字来统计,但是可以粗略地将其分成基调色、配合色和强调色几个大的类别。
只有宏观地控制引导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和进行色彩个性创作,才能保证整个古城色彩的和谐。
(1)总体色谱评价。
古城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地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山明水秀,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园林之都,历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延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职能的改变,色彩污染已经向苏州古城敲响了警钟。
城市色彩景观的总体风格规划
摘要: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是以创造协调、优美并带有文化内涵的可识别的城市色彩为最终目标对城市景观的色彩进行规划。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原则,并总结了总体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方法。
关键词:色彩景观;总体风格;规划
总体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即城市总体风格的色彩景观,从尺度上说,包括城市色彩总体风格定位、城市色彩分区和公共空间色彩景观三个层面。
一.城市色彩景观的总体风格
总体风格主要是对城市色彩景观进行宏观控制,通过提取城市传统色彩标志色和总色谱,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引导整个城市色彩的视觉协调,使其朝着有利于整体个性识别的方向发展。
城市色彩的风格定位一般通过城市色彩的规划结构和色彩规划形式来表达,决定了城市色彩发展的基本方向,作为下一步色彩控制的基础。
把一系列色彩组合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科学组织的色彩方案就是城市色彩规划结构。
城市色彩规划结构和定位不仅要根据城市的规模、城市传统建筑的布局、城市色彩现状来考虑,还要考虑现有规划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做出的具体明确要求。
(一)环形城市色彩形式
例如,可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中心区为暖色,进行环状渐变。
中心区和第一环间为次暖色,一、二环间为冷色……离中心区越远,色彩越接近于白色。
即由暖色到冷色到非彩色的环形过渡。
(二)区域形色彩形式
如把城市中心区设定为一个色调,整座城市划分为多个辖区,各区有自己特定的颜色,越接近中心区的特定颜色就越浓,越接近郊区则越淡。
(三)氛围衬托城市色彩
不把色彩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个别建筑上,而是放在建筑群上,整个区域或整个城市,根据整体结构确立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协调的主体色调再决定城市的建筑采用对比或协调的置配方式。
(四)辐射形色彩形式
确定城市中心区色彩,颜色沿辐射向外变化,除各主要广场用特定的颜色,而街道用过渡色。
二.城市色彩景观分区
小城市人口较少,功能相对简单,城市内的功能分区种类较少,分区界限模糊。
通过主色调控制方式和色谱控制,更容易形成整体的城市色彩环境。
而大中城市规模大,城市功能比较复杂,城市分区较多,仅仅通过确定的城市色彩结构和整体色彩走向,对城市的色彩控制力度还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色彩分区设计指引来进一步协调、控制城市各分区内部的色彩设计与使用。
城市色彩分区可参考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空间功能、城市发展战略、分区组团布局,以及区街等行政区划及道路河流等自然地物的边界范围,以及城市色彩现状调查评价,以及景观方面的相关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市的景观片区、骨架及视觉通廊作为色彩区划的依据,进行城市色彩的分区工作。
一般情况下城市色彩分区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按建设时间进行分区。
常用方法是将城市划分为旧城区、新城区和混合过渡区。
这种分区方式适合于新城、旧城划分较为清晰的城市,城市中新城区与旧城区有着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色彩特点也相对独立。
二是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将城市分为不同的色彩分区分别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具有相对明确功能特征的区域。
三是按照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分区。
如温州市的整体城市设计确定中心城区建筑的整体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以冷灰、暖灰色,并把中心城区划分成特色区(老城区、中心区、杨府新区、过渡区、扩散区)和廊道系统,分别提出色彩引导。
城市色彩分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城而异,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
三.公共空间色彩景观
在对城市进行了色彩分区设计指引后,对城市中的一般地段可
以用色彩分区的形式统一进行管理。
即使如此在城市的某些地段色彩控制的力度还不够,重要公共空间还需要有专门的色彩设计指引。
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指引在城市范围内建构公共空间体系,指出公共空间阶段色彩设计要点及各类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时应注意
的特殊要点,以推荐色谱(包括主色谱、辅助色谱、点缀色谱)、禁用色谱形式界定重要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选色范围。
(一)划分方式
按照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城市公共空间可分为重要景观点和景观带,包括城市人口空间、道路空间、广场空间、步行街空间等,可以通过制定较为详细的城市色彩导则的办法,以实现对城市色彩的精确化、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二)控制与引导
根据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角色和对色彩起决定性的影响程度等,按控制层级可分为重点控制带(点)、引导控制带(点)和一般控制带(点)。
从重点控制带(点)到一般控制带(点)色谱的选取范围逐步扩大乃至取消限制。
不同的公共空间控制不同部位的色彩。
如广场、公园等以绿化、铺地等为主的开敞空间,控制周边界面、铺地、建筑小品的色彩;对于位于城市对外交通出入口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港口等窗口地段,控制建筑、构筑物、广场、建筑小品的色彩。
四.总体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控制方法总结
从整体和分区层面说,对色彩的控制可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
第一类是根据具体条件,在色谱中挑选出适用的颜色,一般是通过制定推荐色谱和禁用色谱的方式,明确可以选用的色彩和不可用的色彩。
第二类是通过对色彩物理属性的3个基本方面,明度、色相和纯度中的某一方面或两方面(通常为明度或纯度),根据色彩学理论的色彩协调模式作出域值限制,从而使得城市色彩既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又不失丰富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