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12)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3
章节测试题
【答题】选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抓住“我”的________变化来写的。
【答案】“我”削制陀螺的经历 心情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解答】由选段内容可知,此处主要是写了“我”削制陀螺的经历,“我”的内心变化是由急切变为沮丧,因此作者是抓住“我”的心情变化来写的。
1.【综合题文】课外阅读。
善良是米
①清道光三年,广东吴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应试,一举考中了状元,衣锦还乡。在见过父母等亲人后,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镇上的一个粥店。他是要去吃粥吗?是,也不是,他主要是惦记着粥店的老板。
②虽说粥店老板煮粥总用上等好米,粥的稀稠适度,味道挺不错,但由于粥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他和妻子又都忠厚老实,不善于宣传,生意一直冷冷清清,日子陷入困境。
③以前,林召棠常去那里吃粥。他尤其喜欢老板的耿直憨厚,很想助他一臂之力,使他的店铺的生意好起来。
④林召棠带了礼物来到粥店,略一思索后,挥毫写下“弓弓店”几个大字,老板立即请人将题字制成一块大匾,悬挂在店门上方。
⑤“大家都去看啊!新科状元写的店名。说是粥店,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去观看。从此,前来品字吃粥的人络绎不绝,粥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其他生意人也纷纷到这里开店,没过多久,曾经的偏僻之地竟成了繁华的街市。
⑥林召棠后来高兴地对老板说:“那次题字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而正是因为没有‘米’,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
⑦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美德能延年益寿,林召棠活到八十七岁,如此高寿,在清代并不多见。可见,善良也是善良者的“米”。
【答题】找出体现短文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中心句的判断。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主要内容有所概括,从而分析作者的中心。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全文的描写都是围绕“善良”而展开的,所以这“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也是全文围绕展开的中心句。
【答题】认真阅读短文,理解下面的“米”字在文中的含义。
(1)“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__________________
(2)“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粥字中间的“米”字。 到粥店吃粥的顾客。 善良的美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解答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解释词语的文中义。这道题考查学生从比喻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能力。 (1)联系语段⑦可看出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
(2)联系语段⑤可看出说是粥店,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去观看,是指店铺的人变多起来。
(3)联系语段⑦可看出善良也是善良者的“米”,是指人的品质。
【答题】文中林召棠愿意帮助粥店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是林召棠很善良,他喜欢粥店老板的耿直憨厚。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
结合文章整体来看“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也是全文围绕展开的中心句。文章中的事件也是为了突出粥铺老板“善良”的品质特点。
2.【答题】习作与表达。
妈妈温暖的手曾帮我擦去脸庞上的泪痕;爸爸有力的手曾托我在他的肩膀上望远;老师灵巧的手曾教会我许多知识……请你以“__________的一双手”为题,从这无数双让你长大的手中选择一双写一写,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答案】例文:
温暖的一双手
下课时,我准备去外面玩耍,突然有一个同学奔跑过来,以牛的力量和马的速度把我撞趴在地上。
我在地上动弹不得,捂着伤口,咬着牙,眉头皱得紧紧的,像一个川字型。我疼得都喘不过气来,脸憋得通红,青筋都爆出来了,直流冷汗。一会儿过去了,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地上打着滚儿。
其他同学都聚了过来,这时,有一双温暖的手,把我给扶坐起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说:“你还好吗?”说着,他就去帮我拿来了一瓶矿泉水。我喝了一口,呆呆地坐在那里。他二话不说就跑了。“你要去哪儿?”我不安地问。过了一会儿,他拿来一张纸巾,把我的伤口轻轻地擦干净。疼痛缓解了许多,我的心情也舒服了许多。我感动地说:“谢谢你!”他轻声细语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接着,那个同学去喊老师。他离开的背影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想:这位同学真是乐于助人,相信还有其他人感受过他带来的温暖吧!这双手我永远都会记在心里,他真让我感动!
【分析】本题考查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语言的组织、表述能力。
【解答】本题为半命题作文,在“_____的一双手”前面补充一个合适的词语,再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作。无论是“温暖的一双手”还是“爸爸的一双手”,都要写出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内容,体现自己真实、合理的想法,整篇文章不能完全“不切实际”、“浮想联翩”。答案不唯一。
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_____的一双手与我之间的故事来展开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答题】下面加下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鸟巢(cháo) 挖掘(jué) B. 倒塌(tā) 侮辱(rú)
C. 延安(yán) 泡沫(mò) D. 蝙蝠(biān) 签订(qiān)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解答】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B项中侮辱(rú)应为rǔ。
4.【答题】“笥”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相近或相同?( )
A. 同 B. 饲 C. 局 D. 筐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的字音和字形的分析和了解。
【解答】结合每个字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汉字字形可以得出,“笥”字的读音可能“饲”相同,有相同的偏旁。通过查字典可以得知是sì,意思是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5.【答题】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笼罩 隐蔽 薯片 漫条斯理 B. 芋头 掐架 踏实 事倒临头 C. 薄雾 缝隙 任凭 随遇而安 D. 惩处 治炼 堤岸 山洪爆发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字形辨析能力。
【解答】A项:漫条斯理——慢条斯理;B项:事倒临头——事到临头;D项:治炼——冶炼 山洪爆发——山洪暴发。
6.【答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尽情地窃窃私语,教室里非常吵闹。
B. 事情那么多,真是有三头六臂也做不完。
C. 蟋蟀和其他动物不同,不肯随心所欲。
D. 他的回答真响亮,简直人声鼎沸。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成语搭配的能力。
【解答】做此类的题目,首先要理解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进行辨析。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三头六臂”意思是三个脑袋,六条胳膊,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随心所欲”指的是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人声鼎沸”指的是人群发出的水声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7.【答题】下列词语中比喻“暗中对人进行刁难或施加约束、限制等”的一项是( )。
A. 碰钉子 B. 打头阵 C. 敲边鼓 D. 穿小鞋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识记理解。
【解答】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俗语的含义。 碰钉子:指遭到拒绝。 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 穿小鞋:比喻暗中打击或刁难别人。
8.【答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
B. 我们要正确运用并理解学过的词语。
C. 会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D. 阅读能使我们增长知识。
【答案】D
【分析】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解答】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句成分多余。“通过”是一个介词结构(或介词短语),不能作主语,所以“使……”就没有主语了。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缺主语的错误类型,只要去掉介词“使”或者“通过”就可以了。 B句应将“理解”与“运用”互换顺序。
C句前后矛盾。将“五颜六色”或“红”去掉。
9.【答题】下列哪两句诗蕴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道理?( )
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解答】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的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山峰耸立。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在遇到困难时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指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指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10.【答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嫦娥》一诗中描写主人公长夜独坐的诗句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B. 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C.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D. 富有同情心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却遭受了太阳神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