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7.55 KB
- 文档页数:3
历届四川高考化学知识点近几年,高考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四川地区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历届四川高考中,化学知识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本文将结合历届四川高考试题,对四川高考化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剖析。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等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考生需要掌握原子的组成结构,如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性,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
1.2 分子与离子:分子和离子是物质结构的两个基本单位,考生需要了解它们的构成、性质和相互关系。
1.3 键的类型与性质:化学键是分子和离子的结合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键的特点和性质。
二、化学反应2.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了解能量变化和物质转化的规律。
2.2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速度的大小。
考生需要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并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2.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考生需要熟悉平衡常数、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推导,以及掌握改变平衡条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三、物质的性质与应用3.1 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考生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反应,以及酸碱盐的应用。
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
考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和常见应用。
3.3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考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常见官能团和反应类型。
四、化学能与化学变化4.1 化学能:化学能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4.2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生需要了解燃烧反应的特点、能量变化和应用,如燃料的选择和利用。
高考化学各科知识点高考化学是高中化学学科的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高考化学的各科知识点,以帮助你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化学考试。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原子结构:介绍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2. 原子核与原子外层电子:解析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原子外层电子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3. 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电子层次的安排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 分子和离子:掌握分子和离子的概念,能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其为分子还是离子。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的类型: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学会书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能够根据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3. 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
4. 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能够计算平衡时物质浓度和压强。
5. 化学能量:了解化学能的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三、离子反应与电解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了解电解质的类型和性质。
2. 电解池与电解液:学习电解池的构造和电解液的选择,掌握电解过程的理论。
3. 电解方程式:学会书写电解方程式,在电解过程中进行正负电离子的迁移。
4. 单质的电解和电解质的制备:了解通过电解可以制备单质和制备一些常用化学物质的方法。
四、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 高活性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了解高活性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规律。
2. 键的种类:认识化学键的种类,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性质:掌握元素周期表上各元素的常见性质,如电负性、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等。
4.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学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性质、特点和命名规则。
五、溶液与酸碱中和反应1. 溶液的溶解度:了解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关系。
2024年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___字)1. 化学基础知识原子与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与分类。
化学键与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写法。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写法与判定。
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壳层结构,电子的排布规律(阿布居尔定律)。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的形状与性质。
3. 化学变化与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4. 酸碱与盐酸碱理论:酸碱的定义、酸碱中离子的生成与反应。
酸碱性与pH值:酸碱的判定、酸碱溶液的浓度及pH值。
盐与酸碱中性化反应:盐的命名与性质,酸碱中性化反应的判定与计算。
5. 化学反应的平衡平衡态的表达与判定:化学平衡的判定、平衡常数的计算。
化学平衡条件: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与应用。
6. 电化学与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离子的迁移、电解质的电解。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的计算和性质。
7.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定律,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反应平衡与速率:平衡与速率的关系,平衡与速率的偏离与调节。
8. 化学材料科学材料的种类与性质: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金属的提取、聚合物的合成、合成材料的应用。
化学材料的特殊性质:超导性、光电性、磁性等特殊性质的材料。
9. 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史与化学进展: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化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进展。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原子基本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和元素周期性规律。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等共四种化学键形成原理及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基本概念、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碱度、pH 等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和应用。
化学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键的静电势能、分子中原子的分布密度、基分离能、离子半径等化学基本理论。
化学量和化学计量:化学量和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化学计量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酸、醛、酮、胺、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应用,包括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等。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基本观察和记录等。
高三化学学习方法高考化学必记21条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__橙3.1红色3.1—4.4橙色4.4__酚酞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Ag+Hg2+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4.根据化学总反应方程式书写两个电极反应式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两个电极反应式;(2)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两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5.解计算题时常用到的守恒规律: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高考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还要熟悉化学实验操作和化学计算。
以下是高考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1.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排布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元素的分类等。
3. 化学键:理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 化学反应类型: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5.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
6.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包括动态平衡、平衡常数、勒夏特列原理。
7. 酸碱盐: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盐类水解等。
8. 溶液的浓度:熟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9. 化学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物质的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10. 化学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熟悉常见化学实验操作,如溶液配制、滴定、蒸馏、萃取等。
11. 有机化学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烃、醇、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2. 有机反应类型: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13. 有机合成: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逆合成分析法等。
14. 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药物、环境保护等。
结束语: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广泛,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化学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
新打印版)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与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与化合价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与读写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化学计算
- 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化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四、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 电离与离子
-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 沉淀反应的判定与应用
五、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六、酸碱中和反应
- 酸与碱的基本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规律
- 强酸强碱的溶液与中和反应
七、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非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 烃及其类别
- 功能团及其命名方法
这份归纳总结大全包含了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所需的主要知识点。
阅读和复这些内容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考试,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高考理综化学知识归纳高考化学必背知识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1、水作氧化剂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硅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作还原剂水与单质氟反应;水电解。
3、不作还原氧化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1、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 (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乙烯水化成乙醇;乙炔水化制乙醛。
2、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名称中带“水”的物质:(1)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2)水溶液:氨水—(含分子:NH3,H2O,含离子:NH4+,OH-,H+);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硬水—含有校多Ca2+,Mg2+的水;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Mg2+的水;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水玻璃—Na2SiO3溶液。
(3)其他水银—Hg水晶—SiO2铁水—一般指熔融的生铁,含Fe、C、Mn、Si、P等;水煤气—CO 、H2的混合气。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一、化学平衡常数(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
符号:K(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超详细知识点汇总高考化学是中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门科目,也是高考中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前复习和掌握知识点,下面将对高考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超详细的汇总,以供参考。
本文将从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化学平衡、酸碱及盐、有机化合物等方面进行讲解。
1. 物质的组成1.1 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子数为原子序数,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中子数等于质量数与原子序数的差。
1.2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目前已知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周期表上方是主族元素,下方是过渡元素。
1.3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有关。
2. 化学反应2.1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
2.2 离子反应:物质在溶液中形成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2.3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导致的反应。
2.4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3. 化学平衡3.1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反应物浓度和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
3.2 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和温度的数学关系式进行计算。
3.3 平衡的移动:可以通过改变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来移动化学反应的平衡。
4. 酸碱及盐4.1 酸碱中的离子反应:酸和碱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产生盐和水。
4.2 酸碱指示剂:用于测试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如酚酞、溴蓝等。
4.3 酸碱滴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方法。
4.4 盐的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盐。
5. 有机化合物5.1 烃: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为烷、烯、炔烃等。
5.2 醇:由羟基取代烃的化合物,分为一元醇、二元醇等。
5.3 醛和酮:含有羰基取代烃的化合物,分为醛和酮。
5.4 脂肪酸和脂类:由长链羧基取代烃的化合物。
5.5 聚合物:由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四川新高考高一化学知识点四川新高考改革自2017年起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实施,对于高中化学教育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
以下是四川新高考高一化学知识点的介绍和讲解。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性质和分类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根据其性质和性质间的关系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2.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根据亚伯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是用摩尔表示的。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
通过化学计量可以计算反应中的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
三、化学键和化合价1. 化学键类型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化合价化合价是化学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的配位数,是对化学键类型的一种描述。
四、溶液与组成物1. 溶液的形成和特性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根据溶解度,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溶液中溶质的离子化程度溶液中溶质的离子化程度与溶液电导率、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等有关。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前后各组分的摩尔比保持不变的状态。
根据平衡常数,可判断反应的偏向和平衡位置。
六、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1. 酸碱理论和酸碱指示剂酸碱理论有酸碱溶液离子理论、约翰斯顿酸碱理论和布朗酸碱理论等。
酸碱指示剂是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以上是四川新高考高一化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和讲解。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化学考试,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成绩。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特点;理解和应用周期表中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等。
2. 原子、分子和离子: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熟悉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及其计算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应用氧化数、半反应方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等相关知识。
4. 化学计量: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相关计算方法,如摩尔比、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
5. 离子反应和溶液反应: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条件;掌握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理解溶液中的平衡和溶解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熟悉酸、碱和盐的性质和溶液反应的特点。
6.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酸碱反应的定义和基本规律;熟悉pH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及其相关计算。
7. 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表示方法;熟悉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等。
题型归纳总结:1. 填空题: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如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特点,酸碱的定义等。
2. 选择题: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离子反应的条件等。
3. 解答题: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化学计量和溶液反应的计算,有机化学的命名和结构表示等。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原子、分子和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量、离子反应和溶液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有机化学等。
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考查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原子与分子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质量较小。
2.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排列在周期表上。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和周期性性质的变化排列。
3. 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享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物质的性质有影响。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化学计量关系。
通过化学计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体积和摩尔数。
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量,受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三、离子反应与溶液的电离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彼此之间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反应。
2. 溶液的电离电离是指在溶液中,化合物分解为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元素的氧化态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增加为被氧化剂,氧化态减少为还原剂。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通过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以及相应的电子数来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五、酸碱反应1. 酸碱反应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2.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根据酸碱的化学式平衡反应方程式。
3. 盐的水溶液盐的水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彼此离散并被溶剂包围。
六、化学能1. 化学能的释放与吸收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
2.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有机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化学知识口诀1、钠与水反应(1)芙蓉又想红解释:浮熔游响红(2)钠浮于水,熔成球。
球儿闪亮,四处游。
有嘶儿声,溶液红。
2、苏打辨析大苏打,小苏打,纯碱俗名叫苏打,苏打、苏打混一沓,到底谁是真苏打?阿哥硫代硫酸钠,定影海波就是它,化工、制革、除氯剂,它的俗名大苏打。
阿弟酸式碳酸钠,重碳酸钠也是它,灭火、焙粉、抑酸剂,俗名叫做小苏打。
纯碱学名碳酸钠,它的译名叫苏打,纺织、造纸、洗涤剂,纯碱才是真苏打。
化学世界三苏打,性质用途有异差,认清组成分子式,三个苏打不打架。
解释:大苏打分子式:Na2S2O3,苏打分子式:Na2CO3,小苏打分子式:NaHCO3。
3、铝典型两性元素铝,第三主族三周期,氧化薄膜质致密,保护内部不腐蚀,与酸与碱均反应,各生铝盐放氢气,氢氧化铝,氧化铝,典型两性三代齐。
①解释:①三代指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4、铁原子序数二十六,八族元素排第一;外层电子有两个,次层电子能失一;遇到强、弱氧化剂,形成三价或亚铁;棕黄色和浅绿色,判断铁盐和亚铁;硫氢化钾作试剂,三价离子液变赤。
5、氯中燃烧的特点钠燃剧烈产白烟,铜燃有烟呈棕黄,铁燃有烟亦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磷燃氯中烟雾茫。
6、氯气的制取实验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火碱中。
解释:1.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烧瓶中隔石棉网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联想:隔网加热杯和瓶]。
2.盐水硫酸除杂质:盐水指饱和食盐水,杂质指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这句的意思是说使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分别除掉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联想:有时也用水除氯化氢,但水却溶解了一部分氯气,不如用饱和食盐水好。
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3.吸收通入火碱中:的意思是说多余的氯气必须通入火碱溶液中吸收掉(因为氯气有毒)。
7、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实验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4)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元素包含^12C、^13C、^14C等不同的原子。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蒸馏水。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
- 酸、碱、盐、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_2SO_4。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_2。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_2CO_3。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MgO。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_2 +O_2{点燃}{===}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3. 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 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mol^-1。
-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例如,H_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气体摩尔体积(V_m):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即V_m = 22.4L/mol。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梳理〔集锦3篇〕篇1: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梳理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甲基橙4.4黄色酚酞10.0红色石蕊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夺电子的才能):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 >Ca2+>K+阳极(失电子的才能):S2->I->Br–>Cl->OH->含氧酸根注意:假设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复原反响(Pt、Au除外)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那么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5、写电解总反响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p :反响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配平:2KCl+2H2O==H2↑+Cl2↑+2KOH6、将一个化学反响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响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响式;(2)再考虑反响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响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响。
篇2: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梳理特殊的物理性质1.易液化的物质常压下SO2(-10℃)、NH3(-33.5℃)、Cl2(-34.6℃)2.SO3熔点和沸点都很低,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晶体。
3.H2SO4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黏稠的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密度为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属高沸点、难挥发性酸。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四川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化学原理和方法1.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的目标是掌握和应用这些规律,实现物质的合成、分离和转化。
2.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化学键相连而形成化合物。
3. 基本概念和性质:- 元素: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质特征,如氧气(O2)、氢气(H2)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新的性质特征,如水(H2O)、硫酸(H2SO4)等。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各组分保留各自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
4.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
-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横向的行称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 主族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纵向的列称为一个主族,包括1A、2A等主族元素。
- 周期表中的元素,根据其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元素。
5.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分子:由两个或以上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粒子,如氧分子(O2)和水分子(H2O)。
- 电子云模型:描述原子和分子结构的模型,有助于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6.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达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 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 反应的物质的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定量关系。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等性质,如铁、铜、铝等。
- 非金属元素:不具备金属的特性,多为气体或固体,如氧、氮、碳等。
2.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包括阳离子(正离子)和阴离子(负离子)。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对。
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四川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在四川高考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占据学生总分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备考化学,下面将对四川高考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础概念与理论
1. 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核等基本概念是化学研究的基石。
2. 原子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核的相对质量决定元素的质量。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周期、族进行排列,周期表能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
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三种主要类型。
5.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
6. 功能官能团:含有特定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7.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指标,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二、无机化学
1. 离子反应:离子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酸碱中和反应、盐
类析出反应等。
2.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反应将
达到平衡状态。
3. 电化学反应:如电解质溶液的电离、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4. 配位化学:金属离子与亲电性配体形成配合物的过程。
5. 化学分析:通过实验方法分析物质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过程。
三、有机化学
1. 有机物基础知识:认识有机物特有的碳骨架结构和化学键的构成。
2. 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和炔烃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合物。
3. 卤代烃:卤素取代碳原子上的氢,增加化合物的活性。
4. 醇与酚:氧原子连接碳骨架上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5. 醛与酮:含有碳骨架上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6. 羧酸与酯:含有碳骨架上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7. 胺类化合物:含有氨基的有机化合物。
8. 生物有机化学: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 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研究化学反应的核心内容。
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3. 化学平衡与能量:化学平衡时系统内各组分的能量变化。
4.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因素的关系。
五、化学实验与思维方法
1. 化学实验基本技术:如溶解、过滤、加热、蒸馏等基本实验操作
方法。
2.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基本实验操作的
安全措施。
3.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
4. 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探索化学规律的思
维方法。
通过对四川高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学习的
框架和思路,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备考化学,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
大家能够积极学习,掌握化学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