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23.23 KB
- 文档页数:3
电器设备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训练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应具备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拓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2、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2、通过实际操作实训,熟悉电力拖动的特点,以及相应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用电知识。
3、通过实训,丰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公物、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
(1)掌握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掌握电动机正转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3)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4)掌握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5)掌握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6)掌握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7)熟悉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车床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8)掌握基本机床电路电路的工作原理。
(9)掌握机床电路的排故。
(10)掌握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1)掌握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12)掌握交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13)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表。
三、技能训练
部系主任签字:
教务主任签
字:
主管领导签
字: 2017年4月26日。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学分: 6 分学时: 120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一、课程名称《电工基本技能训练》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属限选课。
电工基本技能是电工基础技能之一,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操作性较强,是一门应用型课程。
课程任务:本课程要求创建工作情境,实施项目训练。
1、了解有关维修电工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掌握电工基本技能,提升学生沟通协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项目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电工测量、室内线路安装与检测等工作,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期望水平。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教学活动设计以问题(项目、案例)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围绕“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站“学习策略”“认知工具”而展开,课堂教学以“导入-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实践操练-自主考评”为主线,立足学生实际,通过“议、说、做、评、练”等学习活动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爱国情怀、辩证思维、社会责任、励志人物为主线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职业精神。
三、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四、教学条件1、场所:多媒体技术实训室。
2、设施:模拟人、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照明板、电度能表等。
五、课程思政教学与对应知识点设计六、考核方案设计教学考核=过程评价80%+阶段评价20% 过程评价:学生出勤;作业;课堂纪律阶段评价:期末考试七、教材、资料1、教材名称:《维修电工技能训练》2、参考书目:《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五版。
维修电工技能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电力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企业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份维修电工技能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的1.提高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增强维修电力设备的能力;2.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持续运行时间;3.提升员工维修电工技能,增加员工的职业竞争力。
三、培训内容1. 电气原理与基础知识•电路基本组成•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2. 维修技能培训•电力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故障排除与修复•安全操作规范3. 电气设备操作培训•各类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设备的正常运行参数•设备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处理四、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传授电气原理和维修技能知识;2.实践操作:安排维修电工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维修技能;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维修电工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故障。
五、培训计划•第一阶段(1个月):电气原理和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阶段(2个月):维修技能培训•第三阶段(1个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六、培训考核1.理论考核:包括笔试和口头答辩2.实操考核:模拟故障情况,要求维修电工现场操作维修七、培训效果评估1.考核成绩2.培训后工作表现3.反馈调研八、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维修电工技能培训计划,预计能够提高员工的维修技能水平,减少设备故障发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员工职业竞争力。
希望未来能够持续开展类似的培训计划,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注:本文档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1、我国《国家职业标准》将钳工划分为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和工具钳工。
,一、4、万能角度尺有型、II型两种,其测000003200360量范围分别为~和~。
5、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分别为0~125mm、0~150mm、0~200mm、0~300mm等。
游标卡尺的游标读数值有0.02mm、0.05mm、和0.1mm三种。
6、1.它的种类繁多,按用途可分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内测千分尺、螺纹千分尺、和壁厚千分尺等,其移动量通常为25mm。
2.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在500mm以内时,每25mm为一档,规格有0~25mm、25~50mm、50~75mm、75~100mm等测量范围在500mm~1000mm时,每100mm为一档,规格有500~600mm、600~700mm等二、2.(氢氧粉)四、1、(2)它可分为扁錾、尖錾和油槽錾等。
六、工件改成实体材料工作改成方法1、(3)根据形状和用途不同,钻头可分为中心钻、麻花钻、锪钻和深孔钻等。
七、3、螺纹的分类:(1)按用途分:紧固螺纹、管螺纹和传动螺纹(2)按牙型分为:三角螺纹、矩形螺纹、圆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3)按螺旋线方向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4)按螺旋线数可分为:单线螺纹和多线螺纹(5)按母体形状可分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八、矫正是指消除金属材料或工件不平、弯曲、或翘曲等缺陷的加工方法。
按矫正时被矫正工件的温度分类为:冷矫正和热矫正,按矫正时产生矫正力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手工矫正、火焰矫正及高频热点矫正等。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的技能训练课程。
课程内容有前工、电工基本操作技术,常用电气线路、照明装置的安装与维修,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其他常用电动机的拆装与维修,电力变压器一般故障的判断、排除与变压器的维护。
电子技术基本操作,典型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的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的要求是:(1)掌握前工、电工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独立完成室内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3)掌握电动机的安装方法。
(4)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修技术和其他常用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方法。
(5)掌握电力变压器的维护方法。
(6)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和常用电子仪器。
(7)能正确安装、调试和维修基本电子电路。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技能训练课原则上应按照技能训练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
(2)在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
(3)在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勤学苦练,扎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
(4)在技能训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护工具、设备和节约原材料的习惯。
(5)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电业工人安全操作规程。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单元钳工、焊工基本操作教学要求:1.了解电工维修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维修电工的工作范围。
2.了解实习工厂的规章制度及文明生产知识。
3.掌握常用钳工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
4.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术。
5.初步掌握锯、錾、锉的操作技能。
6. 掌握钻头的选用,初步掌握钻头的刃磨技术。
7. 了解钳工操作的安全知识。
8. 初步掌握手工电弧焊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课题一入门知识课题二钳工基本操作课题三焊工基本操作教学建议钳工复合作业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选其中1-2项。
维修电工技能提升阶段
第一阶段(1年)
1、熟悉现场设备
各配电柜控制柜内元器件型号、名称、类别区分认识。
备件熟悉。
2、掌握维修电工基础知识(理论)
3、掌握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绝缘导线的连接,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等4、掌握照明线路的安装及维修
第二阶段(2-3年)
5、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安装方式,更换方
法,参数调试,故障现象等
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熔断器,按钮,开关,指示灯,控制器等
6、掌握电机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基本安装,拆检维护等
电机分类,用途,基本故障的诊断,电机参数检测等
7、掌握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
启动,调速,能看懂简单的原理图,明确现场接线
8、具备简单的故障判断与处理能力,电气设备故障点检能力
9、根据原理图能配制相应的控制箱柜
第三阶段(3-5年)
10、熟悉现场控制原理,能判断现场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
11、熟悉相关电子设备的原理,安装方法,基本故障的诊断
变频器、软启动器、直流调速装置等
12、了解高压设备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基本故障的诊断处理
13、成为参与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14、对设备修理、检修能提出改善性意见
2014/12/20。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1.故障排除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对电路故障进行彻底的排除,需要长期的工作积累,以及准确的定位分析,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故障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基础之上。
众所周知,电气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较高技术性的设备,因此,电气的维修技术水平也应该是一个技术与经验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漫长的时间。
电气设备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它的维修便需要高级的`维修人才。
因为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维修人员有一些条件要求。
首先,维修人员应当精于专业理论知识。
电气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是指电路、机械等方面的知识。
机械方面的知识包括机械、气动、液压等技术。
电气方面的知识包括弱电、强电等。
只有对设备的运作原理、各元部件的位置,以及电路布局具有充分的了解,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并加以有效的解决。
如果一个维修电工不能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知识,那么他在工作中,势必不能做到一切运动形式了然于胸。
其次,维修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维修这份工作与一般的技工存在较大差别,它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准确的操作技能和灵活的分析应变能力。
有许多电路故障只靠观察是找不出原因的,这就需要维修人员运用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综合各方面原因,找到故障所在,并加以有效解决。
由此可见,在电路维修中,故障的准确分析与判断是极为重要的。
在具体的操作中,分析与思考花费的时间一般比动手操作的时间长,因此,电路维修员务必要加强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维修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果电路出现问题,那么维修人员在故障排查之后,就需要动手进行维修操作了。
一名合格的维修人员,应当能够通过自我诊断,以及检查修改系统参数,对系统的维修操作进行正确的应用,然后对电路进行手动和运行操作等。
另外,作为电路维修工还应当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维修工具,以及仪器仪表设备。
与此同时,维修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做到认真细致,也就是在操作前要认真检查,情况了然于胸之后,再动手操作。
在动手操作时,要做到既稳又
准,能够找准故障,再加以解决。
2.故障排除的顺序
在实际操作中,故障的排除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既定标准的,不同的维修人员会按照不同的习惯来进行维修。
尽管如此,但在故障排除还是讲求一定的次序和规律的。
通常情况下,故障排除可按照以下次序进行。
首先要进行故障的分析;其次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其三要定位故障部位;其四要动手操作,排除故障;最后,在故障排除后要对机器进行性能观察,以防机器性能损坏。
首先,对于故障的分析,维修人员应当切实了解故障发生时的状况。
如果要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维修工作者可以详细询问当时的操作人员[3]。
如果得不出结论,可以再进一步的观察,通过听、闻、看等方式查看机器是否有破裂、异味、过热等奇特现象。
如果确定机器并无风险了,再通过试车,准确定位故障所在部位。
其次,要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锁定故障发生的范围。
对故障的分析,一定要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之上,再动手操作,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可能范围。
最后,在确定了故障发生的范围之后,就要对故障进行及时的排除了。
事实上,只要找到了故障发生的点,那么排除故障就简单得多了。
故障的排除一般是修复机器,或更换相关零件。
3.故障排除常用的方法
故障排除有一些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电阻法,要提醒的是该种方法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使用。
第二种是电压法,其是利用测量电压值的方式对电路进行一定的判断。
第三种方法是电流法,就是通过测量电流来判定故障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检查法、仪器测试法、逐步排队法、比较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具体操作要视情况而定。
4.结语
总而言之,维修技术人员要想做好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分析应变能力和灵活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
企业对电路维修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故障排除的方法也会与时俱进,随时代发展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