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69
- 格式:docx
- 大小:27.66 KB
- 文档页数:3
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摘要:目的探析运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路径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临床路径;鼻咽癌;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高质量的护理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它的发病率很高。
其临床特征为听力丧失、鼻腔血流、复视、耳塞和头痛。
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 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方法可以使患者的寿命延长,但是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良好的护理尤为重要[2]。
因此,本文探讨了运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将我院2022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1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
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8~80岁,平均(45.22±10.03)岁;观察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19~81岁,平均(45.67±10.11)岁。
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和其他数据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其中包括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口腔护理、心理指导、饮食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等多个方面内容。
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路径优质护理,一般来说,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临床路径小组由主任医师、护理专家、营养师、资深护士以及心理辅导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热情对待患者,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给患者讲解治疗方法、目的以及效果等,让患者了解强调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成功案例,告诉患者家属关心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③ 病房护理:定期打开病房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控制病房温湿度,调节病房光线,告知患者家属避免病房内噪音过大。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将97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Ⅱ度放射性口腔炎,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及满意度高,Ⅱ度放射性口腔炎、Ⅱ度放射性皮炎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鼻咽癌放疗【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160-02鼻咽癌又称“广东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性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放疗常出现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皮炎、食欲下降、骨髓抑制等,增加病人的痛苦,加上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期间尤显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和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及记录[1]。
本科对9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应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4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8月的49例患者为实验组,男56例,女41例,年龄在23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46岁,经病理确诊均为:未分化性癌,为初治Ⅲ~Ⅳ期鼻咽癌的患者,首次接受放射治疗,均对病情知情。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中的应用蒋萍萍;孙唯佳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6(13)1
【摘要】集束化护理是指将一组护理干预措施共同实施的护理方法,这些护理措施中的每个元素均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的疗效,首先引入ICU应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其发生率为85%~100%。
【总页数】3页(P140-142)
【作者】蒋萍萍;孙唯佳
【作者单位】241000芜湖市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放疗科;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综合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影响
2.口炎清颗粒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3.25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护
4.同伴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中的应用效果
5.驻点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中的应用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接收的鼻咽癌患者中随机抽选98例,入选患者全部接受放射性治疗,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接收常规护理,试验组49例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时间延缓,炎症程度减轻,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鼻咽癌放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比较常见,该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特异性相对较低,所以临床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手术治疗意义不大,首选治疗方案为放化疗、靶向治疗[1]。
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受到治疗药物、放射线以及肿瘤位置的影响极易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张口困难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9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分析,现对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36~72岁,平均(47.24±5.57)岁;试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33~76岁,平均(48.46±5.24)岁。
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叮嘱患者食用容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
试验组患者临床接受综合护理,操作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了解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受教育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沟通,拉进护患之间的距离。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鼻咽癌放疗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缓解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不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查阅参考20篇近3-5年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临床疗效较好的护理方法,如: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药物含漱、雾化镇痛、低温疗法以及其他新技术。
结果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措施主要有药物含漱和雾化吸入,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的效果较好。
结论通过分析多种现有的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以发展创新更完善、更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配合度,加快康复进程。
关键词:鼻咽癌;口腔黏膜炎;放射性;护理1 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放射治疗为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在放疗时,放射线会损伤正常的口腔部黏膜和唾液腺[1],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在放疗后1-2周,口腔内的腺体分泌会逐渐减少,口腔的自洁功能会减弱或逐渐消失,常出现口干、咽痛、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时滴水难进[2]。
严重时患者会因不能进食而停止治疗。
为减轻口腔反应,患者在放疗时应给予系统全面、精心有效的护理,以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增加放疗耐受力舒适度,提高疗效。
2 预防措施2.1 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对鼻咽癌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不了解,担心疾病预后,加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及愤怒等心理问题[3],护士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2.1.1 患者心理护理护士应该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就放疗相关提出疑问,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
放射治疗前,告诉患者放疗的注意事项,放疗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相应的解决方法,使患者具有心理准备并配合治疗。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多加关心,多用激励的语言不断鼓励患者,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得到提高。
2.1.2 患者家属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家属的依赖性会增加,为了更好地进行护理,应该对家属对好思想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医护治疗,家属能够在患者最疼痛的时候给予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励。
护理干预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由于口腔黏膜反应比较严重而放弃治疗。
观察组所有患者口腔粘膜反应均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预防或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口腔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89-01 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放射治疗,但是,由于放疗过程中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细胞产生破坏,特别是分裂速度比较快的口腔黏膜等细胞,导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1] 我院对5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取得的效果比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l.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鼻咽癌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鼻咽癌,均为首次接受放疗,放疗前均无口腔疾病。
其中男62 例,女48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41±8.57)岁;高分化鳞癌18例、中分化鳞癌21例、低分化鳞癌71例;其中Ⅰ期12例,Ⅱ期36例,Ⅲ期 44 例,Ⅳ18例。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口腔护理及对症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病人中的应用付喜秀;刘陶文;林高娟;陈森;罗金秀;蔡卫玲;秦艳梅【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28【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鼻咽癌病人按住院日期分组,单日收治的病人100例为观察组,双日收治的100例病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3级以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3级以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让鼻咽癌放疗病人满意.【总页数】3页(P3531-3533)【作者】付喜秀;刘陶文;林高娟;陈森;罗金秀;蔡卫玲;秦艳梅【作者单位】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相关文献】1.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视频在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 [J], 刘瑛2.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J], 李茜;王亚茹;徐冬英3.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病病人中的应用 [J], 邓红星;邓红春;邓月义;4.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治疗的住院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J], 殷云;陈邦涛;5.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孙慧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宣教中的影响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宣教中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74例比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对照组通过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放疗宣教,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放疗宣教,对比两组宣教效果。
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率、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水平控制、饮食依从率、护理依从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宣教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治疗依从率,保证放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鼻咽癌;糖尿病;放疗宣教鼻咽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癌病灶位置较深,且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不推荐手术治疗,临床中一般采用放疗治疗的方式。
但放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例如皮肤破损、口咽黏膜炎、骨髓抑制等[1]。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慢性高血糖,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不仅影响了临床疗效,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另一方面,多数患者确诊为鼻咽癌后,心理上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2]。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模式之一,属于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从患者入院开始,对每天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遵循有序性、时间性的原则,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3]。
该护理模式还能够让患者参与到护理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一步保证护理的效果,患者接受能力较强。
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该院收取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放疗宣教,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共74例比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鼻咽癌合并糖尿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全方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92例鼻咽癌并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各46例。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放疗后4、7周时口腔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口腔炎的平均时间为放疗后(5.2±1.4)周,长于对照组的(4.5±1.6)周(P <0.05);观察组放疗结束后2、3周口腔炎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8±0.6)周,短于对照组的(2.1±0.8)周(P<0.05)。
结论全方位护理能有效减轻放疗对口腔黏膜的损伤,且有助于已损伤黏膜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黏膜炎放射疗法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难免损伤口腔黏膜,导致口腔炎的发生。
有报道称,几乎所有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均可出现口腔炎,患者多有口腔黏膜炎症、充血和糜烂,并伴有口干、纳差、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因为无法耐受而拒绝继续治疗[1]。
所以,如何给予科学的护理,降低口腔炎发生并促进黏膜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院通过对46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92例鼻咽癌并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2年8月~2013年9月46例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10月46例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鼻咽癌,并排除:KS评分0.05),具有可比性。
1. 2 放射治疗本研究采用美国Varian600型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适行放射,剂量2 Gy/次,总次数35次,总剂量70 Gy。
每周照射5次,共持续7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3期V ol.5, No.3, 2020114延续性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徐梅琴,慧琳,张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头颈放疗科,江苏 无锡 214062)【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
对两组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实施延续性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路径;鼻咽癌【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20.3.114.01鼻咽癌是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多采用放射治疗[1]。
放射治疗会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造成损伤,常伴有听力下降、张口困难、鼻塞、口干、身体虚弱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延续性护理是对护理工作的横断面延伸,以提高患者在出院后的自我管理。
多种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3]。
因此,对治疗出院后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路径,对控制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0~70岁,平均(43.2±6.7)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68岁,平均(41.9±7.3)岁。
临床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12-15T16:18:01.06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11月作者:王蓉杨秉坤[导读] 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鼻咽癌比较常见,一旦出现,将会对患者呼吸、听觉、视觉等功能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118摘要:目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的同时配合临床路径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9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组46例患者。
结果: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较低,即观察组为4.34%,对照组为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较高,即观察组为97.83%,对照组为78.26%,(P<0.05)。
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保证护理效果。
关键词:鼻咽癌;临床路径护理;放疗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鼻咽癌比较常见,一旦出现,将会对患者呼吸、听觉、视觉等功能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1]。
当前,临床对该病主要采用放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放疗的同时,患者会出现食欲缺乏、放射性皮炎、全身乏力等症状,不利于放疗顺利进行。
所以,加强必要的护理干预方法非常重要。
实验选取9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共92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6例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该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20例,2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56.08±2.04)岁,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该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8例,2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57.16±2.13)岁。
集束护理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陈晓群;叶彩仙;周国琴【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4年4 -1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集束护理 ,观察两组在放疗30Gy和放疗结束时口腔黏膜损伤的程度和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应用集束护理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5(030)024【总页数】2页(P2296-2297)【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集束护理【作者】陈晓群;叶彩仙;周国琴【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杭州3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R739.6集束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1]。
临床所有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实施集束护理干预,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11月在我院头颈部放疗科住院的初诊鼻咽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Karnofsky(KPS)评分≥70分,男47例,女3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0.24岁,治疗方法为PF方案诱导化疗,全程根治性调强放疗加铂类同步化疗。
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按本院制订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执行,入院时做好牙齿情况的评估,放疗前洁齿,拔除龋齿;保持口腔清洁,戒烟酒,每日用含氟牙膏、软毛牙刷刷牙2次以上;口干者多饮水,每日2 500mL左右。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
效果。
方法本次讨论研究对象是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我院接
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
对照组鼻咽癌放
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
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
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
结果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护理后,实验组
患者3级、4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为22.22%,较对照组66.67%低,两组数据比
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护
理方法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临床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放射性口腔
炎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严重程
度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属于较
高的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放射性口腔炎。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主要临床症状
为口干、粘膜充血,片状白膜,严重者会出现胃纳下降、糜烂性溃烂等[1]。
由于
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为疼痛难以忍受,不再接受治疗。
因此,临床上,医护人
员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时要制定更好的方案,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又要
保证临床的治疗有效率[2]。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
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
至2017年4月,分两组进行护理,分别为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与调
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治疗
时的临床疗效,现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讨论研究,在我院治疗的时间
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鼻
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45例。
对照组患者中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9/26,年龄范围
在23~72岁,平均年龄是(42.16±1.37)岁,平均体重是(58.63±2.16)kg,高中
以上学历的患者有23人;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1/24,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是(43.28±1.36)岁,平均体重是(61.63±1.37)kg,高中以上学历的患者有25人。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
临床基本资料无差异,p大于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无口腔疾病,无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疾病;②纳入研究的患者了解
此次试验的目的,而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首次进行放疗治疗;④治疗之
前口腔无其他疾病,诊断是鼻咽低分化磷癌[2]。
1.2.2 排除标准
①有不可控制的并发症发生;②细胞转移导致的学细胞降低的患者[2]。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为患
者普及健康知识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遵照医嘱服药;实验组鼻咽癌放
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前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
护理方案,治疗前疏解患者的内心不安的情绪;如果在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口腔炎的患者如果不能自主进食,医护人员要对该类患者进行肠
外营养的供给保证患者的口腔卫生[3]。
1.4 临床观察数据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并将其分为0、1、2、3、4级。
其中,0级为没有产生变化;1级: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轻度疼痛,口腔黏膜
充血;2级:口腔片状黏膜炎,中度疼痛,并且伴有出血性分泌物;患者重度疼痛,表现为融合性纤维片状黏膜炎,即3级;4级——伴有出血、坏死及黏膜溃
疡[3]。
1.5 统计学意义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属于计
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0.05,则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鼻咽
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不同护理后,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2级、1级放射性口腔炎为77.78%,其中4级0例(0%),
3级10例(22.22%),比对照组2级及1级的发生率低,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程度的对比(例)
3讨论
鼻咽癌的多数患者都是低分化磷癌,对放疗的放射性的敏感度高,常用放疗
治疗鼻咽癌,抑制细胞的生长,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损伤了DAD的双螺旋结构。
鼻咽癌的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是头痛、鼻塞、听力下降、视力模糊、鼻涕中出现
血丝等症状[4]。
在放疗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会出现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
以时间为横轴,以检查、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健康教育、出院时间等为纵轴,制定一个计划表,对患者从入
院到出院的治疗、检查和护理等内容作一个详细的记录,即为临床护理路径[5]。
该临床护理方法可以有计划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和以往患者盲目地遵照医嘱的护
理方式截然不同,患者可以参与护理过程,同时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意识,医护人
员和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更有利于维持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讨论研究,在
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
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45例,对照组鼻咽癌放射性口
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
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实验表明两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采用的调
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更大,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
更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
者情绪,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临床价值更大,因此,
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实施推广。
参考文献
[1]孟艳林.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的应用现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6):643-644.
[2]陈春兰.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28(12):177-178.
[3]黄雅楠.康复新液对鼻咽同步放化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护理观察[J].
药物与人,2014,27(7):184-185.
[4]朱晓霞,陈龙华等.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
杂志,2014,30(16):2583.
[5]李伟健.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验与研究,2013,1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