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刹车工作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445.98 KB
- 文档页数:4
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工作原理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是一种常用于汽车、飞机、工程机械等设备上的制动系统。
它使用液压原理来传递力量,从而实现对车辆或机械设备的制动功能。
本文将对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和组成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由制动蹄、制动鼓、鼓式制动器油缸、鼓式制动器活塞、鼓式制动器油管和制动液等部件组成。
整个系统通过液压传动实现制动功能。
1. 制动蹄:制动蹄是固定在车轮上的零部件,它执行制动作用,可以与制动鼓的内表面摩擦以达到制动作用。
2. 制动鼓:制动鼓是装在车轮上的零部件,它固定在车轮上,当制动蹄对其施加力时,制动鼓产生摩擦,从而减速车辆或设备。
3. 鼓式制动器油缸:鼓式制动器油缸是一个容器,内部填充着制动液,它承担着传递制动力的功能。
4. 鼓式制动器活塞:鼓式制动器活塞是位于鼓式制动器油缸内的零部件,通过液压力传递制动力,从而施加在制动蹄上。
5. 鼓式制动器油管:鼓式制动器油管用于连接鼓式制动器活塞和液压系统,传递制动液压力。
6. 制动液:制动液是鼓式制动器系统的工作介质,它通过液压传动来传递制动力。
以上是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部件。
下面将介绍其工作原理。
二、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1. 制动蹄施加制动力: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在主缸内产生压力,通过液压传动到各个制动器油缸。
制动蹄通过液压力施加在制动鼓内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减速车轮转动,实现车辆制动。
2. 制动液的传递过程: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主缸内的制动液会产生压力,这个压力通过鼓式制动器油管传递到鼓式制动器活塞上。
鼓式制动器活塞在受到压力的作用下,会推动制动液传递到制动蹄上,从而施加制动力。
3. 制动蹄的摩擦作用:制动蹄施加在制动鼓内表面后,产生摩擦力,摩擦力通过制动鼓作用在车轮上,减速车辆或设备的运动。
4. 制动状态的保持:当驾驶员释放制动踏板时,主缸内的压力会减小或消失,此时制动液返回主缸,制动力也消失,车轮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汽车刹车系统盘式和鼓式刹车的比较刹车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是两种常见的刹车系统类型,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场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将对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进行比较分析。
一、结构与工作原理盘式刹车系统由主要组成部分:刹车盘、刹车卡钳、刹车片和刹车液等。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液会将刹车卡钳内的刹车片夹紧在刹车盘的两侧,产生摩擦力,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鼓式刹车系统由主要组成部分:刹车鼓、刹车鞋、刹车汽缸、刹车杆和刹车液等。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液会将刹车汽缸内的活塞推动刹车杆,进而使刹车鼓内的刹车鞋与鼓面紧密接触,通过摩擦力减速或停止车辆。
二、性能比较1. 刹车效果:盘式刹车由于刹车片与刹车盘直接摩擦,故摩擦面积大,在相同条件下,盘式刹车系统一般比鼓式刹车系统具有更好的刹车效果,能够提供更大的制动力和更短的刹车距离。
2. 散热性能:盘式刹车由于刹车片与刹车盘分离,散热更快,不易产生“刹车衰减”现象,保持持续的刹车性能。
而鼓式刹车由于结构的限制,散热较慢,在高速制动或频繁制动时易产生刹车效果减弱的现象。
3. 维修与更换:对于盘式刹车系统,更换和维修刹车盘和刹车片相对容易。
而鼓式刹车系统结构复杂,更换和维修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4. 适应性:鼓式刹车系统在小型车和低速车辆上使用较多,而盘式刹车系统则广泛应用于中高档车和跑车等高性能车辆。
三、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的应用场景1. 盘式刹车适用于高速行驶或需要频繁制动的情况,如高速公路、赛车赛道等。
由于其快速散热和出色的刹车效果,盘式刹车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制动性能,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2. 鼓式刹车适用于低速行驶或不需频繁制动的情况,如城市交通等。
尽管鼓式刹车系统的刹车效果相对较差,但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对刹车系统的要求较低,适用于经济型车辆和工程车辆等。
结论: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各有优势,在不同场景下有各自的应用。
鼓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鼓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装置,其主要由鼓盘、制动鞋、制动蹄、制动弹簧、制动杆和制动缸等部件组成。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制动踏板被踩下后,制动缸内的刹车油受到压力,将力量传递到制动鼓的内侧。
2. 鼓盘通过轴承与车轮连接,在车辆行驶时不断旋转。
当刹车油施加在鼓盘内壁上时,由于物体运动的惯性,鼓盘继续旋转。
3. 制动鞋和制动蹄位于鼓盘的内侧,制动鞋上有摩擦材料,常用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摩擦片。
4. 随着刹车油的施加,制动鞋受到力的作用逐渐靠近鼓盘。
摩擦片与鼓盘摩擦产生摩擦力,从而减缓鼓盘的旋转速度。
5. 当鼓盘的转速足够慢时,制动鞋完全抓紧鼓盘,使得车轮停止转动,实现制动。
6. 当踏板松开时,刹车缸内的刹车油会回流,恢复原来的位置,制动鞋离开鼓盘,车轮可以重新自由转动。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鼓式制动器可以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这种制动器具有制动力大、制动效果稳定等特点,但由于鼓盘内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制动响应时间相对较长。
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鼓式制动器:
1)原理:
液压鼓式制动器是采用液压原理进行制动的一种设备。
它主要由液压阀、外壳和液压马达等组成,通过手控动阀的控制和变速器的改变控
制液压马达的转速,使液压流量系统形成扭矩叠加的作用,从而达到
制动的作用。
液压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无需模具和铸件,省工节约材料。
它能够安装在简单的体系中,其能耗小,实现全无线操控,使制
动器运行更稳定,容量大,运行噪音小,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
各种工艺技术参数。
2)工作原理:
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液压流入液压马达的齿轮内,由于液
压的冲力,使液压马达的齿轮成锥形运动,使两齿轮之间形成摩擦力,从而转动液压马达。
由于液压力的作用,能够形成液压马达和外壳之
间的扭矩,这是液压鼓式制动器发挥作用的基础。
当控制压力恒定时,制动器的转动速度可以恒定;而当调整液压压力时,可以调节制动器
的转动速度,达到调节制动效果。
3)优点:
(1)液压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无需模具和铸件,省工节约材料;(2)它能够安装在简单的体系中;
(3)其能耗小,实现全无线操控,使制动器运行更稳定;
(4)容量大,运行噪音小,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各种工艺技术参数。
鼓刹的工作原理
鼓刹是一种常见的制动装置,常见于各种交通工具中,如汽车、自行车等。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原理概述:鼓刹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摩擦力的产生和转化。
通过将鼓刹中的摩擦力转化成热量,来实现制动作用。
2. 结构组成:鼓刹一般由刹车鼓、刹车鞋、刹车杆等部分组成。
刹车鼓固定在车轮上,刹车鞋通过刹车杆等连接装置与刹车鼓相连。
3. 刹车过程:
- 踏下刹车踏板或按下刹车手柄后,刹车杆将刹车鞋向刹车
鼓方向移动。
- 移动时,刹车鞋与刹车鼓之间发生摩擦,产生阻力。
- 摩擦力使刹车鼓减速,通过轮胎的运动将此阻力传给车辆,导致车辆减速或停车。
4. 摩擦力的产生:
- 刹车鼓的内表面和刹车鞋的外表面都涂有摩擦材料,通常
是摩擦系数较高的摩擦衬片。
- 当刹车鞋靠近刹车鼓时,两者表面产生摩擦。
- 刹车鼓的转动将摩擦力转化为热量,并产生阻力。
5. 刹车衬片的消耗:
- 由于每次制动过程中摩擦材料都会磨损,所以刹车衬片属
于易耗件,需要定期更换。
- 不及时更换会导致刹车效果不佳,甚至制动失效的危险。
总结:鼓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摩擦力,并将其转化为热量来实现制动作用。
通过刹车鼓和刹车鞋之间的摩擦,实现车辆的减速。
【普及知识】鼓式刹车与盘式刹车[回3/点670]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各有各的优势,并不能说前者绝对就更好。
比如在相同体积下,鼓式刹车的刹车力更大,并且制造成本更低,这也就是为什么载重车辆依旧使用鼓式刹车的原因。
而盘式刹车最大的优势在于散热性更佳,左右车轮刹车力更平均,受泥、水等因素影响较小,并且结构简单好维护。
所以对于走走停停的城市或者频繁刹车的山路,以及需要高频刹车的配备ABS系统的车型来说,盘式刹车,尤其是四轮盘式刹车系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鼓式刹车:鼓式刹车工作原理:鼓式刹车优点:1.使用直径比刹车碟小很多的刹车鼓。
手刹车机构的安装容易。
有些后轮装置盘式刹车的车型,会在刹车盘中心部位安装鼓式刹车的手刹车机构。
2.零件的加工与组成较为简单,而有较为低廉的制造成本。
鼓式刹车缺点:1.鼓式刹车的刹车鼓在受热后直径会增大,而造成踩下刹车踏板的行程加大,容易发生刹车反应不如预期的情况。
因此在驾驶采用鼓式刹车的车辆时,要尽量避免连续刹车造成刹车片因高温而产生热衰退现象。
2.刹车系统反应较慢,刹车的踩踏力道较不易控制,不利于做高频率的刹车动作。
3.构造复杂零件多,刹车间隙须做调整,使得维修不易。
盘式刹车盘式刹车以静止的刹车盘片,夹住随着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将低的刹车装置。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总泵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中建立压力。
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卡钳上之刹车分泵的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刹车片去夹紧刹车盘,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以降低车轮转速,好让汽车减速或是停止。
盘式刹车分普通盘式刹车和通风盘式刹车两种,通风盘式刹车是在两块刹车盘之间预留出一个空隙,使气流在空隙中穿过,有些通风盘还在盘面上钻出许多圆形通风孔,或是在盘面上割出通风槽或预制出矩形的通风孔.通风盘式刹车利用风流作用,其冷热效果要比普通盘式刹车更好。
碟式刹车的主要优点是在高速刹车时能迅速制动,散热效果优于鼓式刹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好,便于安装像ABS那样的高级电子设备。
鼓式制动器工作原理鼓式制动也叫块式制动,是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
鼓式制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其刹车鼓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用在马车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应用。
现在鼓式制动器的主流是内张式,它的制动块(刹车蹄)位于制动轮内侧,在刹车的时候制动块向外张开,摩擦制动轮的内侧,达到刹车的目的。
相对于盘式制动器来说,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都要差许多,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稳定性差,在不同路面上制动力变化很大,不易于掌控。
而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
制动块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形,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
另外,鼓式制动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定期调校刹车蹄的空隙,甚至要把整个刹车鼓拆出清理累积在内的刹车粉。
当然,鼓式制动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它造价便宜,而且符合传统设计。
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后轮起辅助制动作用,因此轿车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采用前盘后鼓的制动方式。
不过对于重型车来说,由于车速一般不是很高,刹车蹄的耐用程度也比盘式制动器高,因此许多重型车至今仍使用四轮鼓式的设计。
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制动蹄压住旋转表面。
这个表面被称作鼓。
转播到腾讯微博图1. 鼓式制动器的位置许多车的后车轮上装有鼓式制动器,而前车轮上装有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具有的元件比盘式制动器的多,而且维修难度更大,但是鼓式制动器的制造成本低,并且易于与紧急制动系统结合。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检查紧急制动器的安装情况并找出鼓式制动器所需的维修类别。
转播到腾讯微博图2. 已将鼓安装到位的鼓式制动器转播到腾讯微博图3. 未将鼓安装到位的鼓式制动器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鼓式制动器当您打开一个鼓式制动器时,可能会发现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看起来比较复杂,有点让人望而生畏。
鼓式刹车的制作原理
鼓式刹车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刹车系统,主要由刹车鼓、制动鞋、制动弹簧、制动杆和制动液缸等组成。
其制作原理如下:
1. 刹车鼓:刹车鼓是安装在车轮上的金属圆盘,其内部空腔形成了一个空间用于制动行动。
2. 制动鞋:制动鞋是安装在刹车鼓内部的两个弓形金属片。
其中一端用制动杆连在一起,另一端则靠制动液缸或者其他机械力推动。
3. 制动弹簧:制动鞋之间通过制动弹簧连接,以保持制动鞋与刹车鼓之间的合适间隙。
4. 制动液缸:制动液缸是一个液压部件,通过踏板脚力或者其他力气,将力转化为液压力,将制动液体推动到制动鞋上。
5. 工作原理:当车辆行驶时需要刹车时,刹车踏板通过杆和连杆传递力量给制动液缸。
制动液缸内的活塞受到力的作用,将制动液体压力传递给刹车鼓内的制动鞋。
6. 制动鼓和制动鞋之间的摩擦使得车轮减速,达到刹车的效果。
刹车鼓固定在车轮上,而制动鞋跟随调节杆的压力与刹车鼓接触,创建摩擦力。
摩擦力将车轮
减速及停止。
鼓式刹车制作原理其核心在于通过刹车鼓、制动鞋、制动液缸等组件完成刹车操作。
由液压力传递给制动鞋,制动鞋与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创造摩擦力,从而达到减速刹车的目的。
脚刹车原理
脚刹车是一种常见的制动装置,它能够在摩托车、自行车和汽车上使用。
脚刹车的原理是通过运用力使刹车片(刹车鼓或刹车碟)与轮胎接触,从而减缓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具体来说,脚刹车原理分为两种:鼓式刹车和碟式刹车。
1. 鼓式刹车原理:
鼓式刹车使用一个圆柱形的刹车鼓,内部装有刹车片,它们直接与车轮相连。
当踩下脚刹车时,刹车杆会向内推动一个刹车活塞,使刹车片与鼓紧密接触。
摩擦力产生,抵消车轮的旋转力,并将车辆减速或停止。
当踏板松开时,刹车片会与鼓分离,车轮重新自由旋转。
2. 碟式刹车原理:
碟式刹车由刹车碟和刹车卡钳组成。
刹车碟连接到车轮上,而刹车卡钳则固定在车轮附近的支架上。
当踩下脚刹车时,刹车碟会被夹紧在刹车卡钳的活塞上,使碟与卡钳之间的摩擦力增加。
这个摩擦力将车轮的旋转力抵消,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松开刹车时,压力释放,刹车碟与刹车卡钳分离,车轮得以自由旋转。
总的来说,脚刹车通过产生摩擦力来抵消车轮的旋转力,从而实现减速或停止车辆的目的。
无论是鼓式刹车还是碟式刹车,它们都在安全驾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典型的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轮缸(制动分泵)、回位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
底板安装在车轴的固定位置上,它是固定不动的,上面装有制动蹄、轮缸、回位弹簧、定位销,承受制动时的旋转扭力。
每一个鼓有一对制动蹄,制动蹄上有摩擦衬片。
制动鼓则是安装在轮毂上,是随车轮一起旋转的部件,它是由一定份量的铸铁做成,形状似园鼓状。
当制动时,轮缸活塞推动制动蹄压迫制动鼓,制动鼓受到摩擦减速,迫使车轮停止转动。
在轿车制动鼓(汽车制动泵)上,一般只有一个轮缸,在制动时轮缸受到来自总泵液力后,轮缸两端活塞会同时顶向左右制动蹄的蹄端,作用力相等。
但由于车轮是旋转的,制动鼓(汽车制动泵)作用于制动蹄的压力左右不对称,造成自行增力或自行减力的作用。
因此,业内将自行增力的一侧制动蹄称为领蹄,自行减力的一侧制动蹄称为从蹄,领蹄的摩擦力矩是从蹄的2~2.5倍,两制动蹄摩擦衬片的磨损程度也就不一样。
为了保持良好的制动效率,制动蹄与制动鼓(汽车制动泵)之间要有一个最佳间隙值。
随着摩擦衬片磨损,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增大,需要有一个调整间隙的机构。
过去的鼓式制动器间隙需要人工调整,用塞尺调整间隙。
现在轿车鼓式制动器都是采用自动调整方式,摩擦衬片磨损后会自动调整与制动鼓间隙。
当间隙增大时,制动蹄推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调整间隙机构会将调整杆(棘爪)拉到与调整齿下一个齿接合的位置,从而增加连杆的长度,使制动蹄位置位移,恢复正常间隙。
轿车鼓式制动器一般用于后轮(前轮用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汽车制动泵)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与驻车(停车)制动组合在一起,凡是后轮为鼓式制动器的轿车,其驻车制动器也组合在后轮制动器上。
这是一个机械系统,它完全与车上制动液压系统是分离的:利用手操纵杆或驻车踏板(美式车)拉紧钢拉索,操纵鼓式制动器的杠件扩展制动蹄,起到停车制动作用,使得汽车不会溜动;松开钢拉索,回位弹簧使制动蹄恢复原位,制动力消失。
盘式制动系统与鼓式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是两种常见的制动系统。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但都是用来实现汽车制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盘式制动系统与鼓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两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1. 盘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盘式制动系统是由刹车盘、刹车卡钳和刹车片组成的。
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油压会传递到刹车卡钳,使得刹车卡钳内的活塞向外推压,将刹车片夹紧在刹车盘上。
刹车盘和车轮连在一起,所以车轮也会随之减速或停止,实现了制动的效果。
盘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直观简单,制动效果好,散热性能好,操作性能也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的前轮制动系统。
2. 鼓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鼓式制动系统由制动鼓、制动鞋、制动缸和制动辅助装置组成。
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油压会传递到制动缸,使得制动鞋向外推压,夹紧在制动鼓内。
制动鼓和车轮相连,所以车轮也会随之减速或停止,实现了制动的效果。
鼓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一些,而且散热性能不如盘式制动系统好,所以在现代汽车中,鼓式制动系统主要用于后轮制动系统。
3. 盘式制动系统与鼓式制动系统的比较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盘式制动系统制动效果好,散热性能好,操作性能也较好,但成本相对高一些。
鼓式制动系统制动效果一般,散热性能较差,操作性能也一般,但成本相对较低。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对盘式制动系统与鼓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两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车辆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动系统,以保证行车安全。
个人观点:我认为,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而且它们在制动原理和工作过程上的差异,也使得汽车制动系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在未来,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新型制动系统出现,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进步和发展。
鼓式刹车的工作原理
鼓式刹车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1. 刹车踏板踩下: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通过连接杆传递力量给主缸。
主缸受到力量的作用下,压缩刹车油液,并将压力传递到刹车系统。
2. 油液传递到刹车鼓:刹车油液通过刹车管路进入刹车鼓内部。
刹车鼓由刹车片、鼓轮和刹车鼓筒组成。
刹车油液进入刹车鼓后,通过油压作用,推动刹车鼓内的刹车片与鼓轮摩擦。
3. 摩擦力产生:刹车片与鼓轮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将转化为刹车鼓上的摩擦热量。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刹车油液的压力和摩擦副的面积,以及刹车鼓和刹车片的材料。
4. 减速和制动:刹车鼓上的摩擦热量会使鼓轮减速,并将减速转化为车辆的减速和制动效果。
通过调整刹车踏板力量的大小,可以控制刹车片与鼓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车辆的不同减速和制动需求。
5. 冷却和散热: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刹车鼓需要及时冷却与散热,以避免过热导致制动效果下降。
刹车鼓通常会设计有散热通道和散热鳍片,以帮助提升散热效果。
总结:鼓式刹车通过刹车油液的压力传递和摩擦作用来实现汽车减速和制动。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但需要注意刹车鼓的散热问题,以确保刹车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液压鼓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制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力将制动鼓内的制动片与制动鼓相接触,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一、液压鼓式制动器的组成部分液压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鼓、制动片、制动缸、制动力传递杆、液压管路、液压泵等组成。
其中,制动鼓是安装在车轮上的金属圆筒,制动片则是安装在制动鼓内部的摩擦材料,制动缸则是通过液压力将制动片与制动鼓相接触的部件,制动力传递杆用于传递制动力,液压管路则是将液压泵产生的液压力传递给制动缸。
二、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液压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力将制动缸内的活塞向外推动,从而将制动片与制动鼓相接触。
具体来说,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液压泵会产生一定的液压力,将液压管路中的液压油推进制动缸内部,使其中的活塞向外移动。
随着活塞的移动,制动缸内的制动片也会向外移动,与制动鼓相接触,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在制动片与制动鼓接触的过程中,制动片会受到制动鼓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从而增加制动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使制动效果更加显著。
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会自动回流至液压泵中,活塞也会向内移动,制动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也会随之解除。
三、液压鼓式制动器的优缺点液压鼓式制动器相比于其他制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 制动力大:液压鼓式制动器采用液压力来实现制动,能够产生较大的制动力,从而实现更快的制动效果。
2. 耐用性好:制动鼓和制动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摩擦磨损小,能够更加耐用。
3. 适用范围广:液压鼓式制动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包括轻型车辆和重型车辆等。
但液压鼓式制动器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制动时产生的热量较大:液压鼓式制动器在制动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需要采取一定的散热措施。
2. 维护成本较高:液压鼓式制动器由多个部件组成,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3. 制动效果受制动片磨损程度影响:制动片的磨损程度会影响制动效果,需要及时更换制动片。
鼓式刹车工作原理鼓式刹车由刹车底板、刹车分泵、刹车蹄片等有关连杆、弹簧、梢钉、刹车鼓所组成。
它是利用液压将装置于刹车鼓内之刹车片往外推,使刹车片与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之内面摩擦,而产生刹车的效果。
鼓式刹车应用在汽车上面已经近一世纪的历史了,但是由于它的可靠性以及强大的制动力,使得鼓式刹车现今仍配置在许多车型上(多使用于后轮)。
鼓式刹车有一形状类似铃鼓的铸铁件,称为刹车鼓,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
鼓式刹车的刹车鼓内面就是刹车装置产生刹车力矩的位置。
在获得相同刹车力矩的情况下,鼓式刹车装置的刹车鼓的直径可以比盘式刹车的刹车盘还要小上许多。
因此载重用的大型车辆为获取强大的制动力,只能够在轮圈的有限空间之中装置鼓式刹车。
简单的说,鼓式刹车就是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
在踩下刹车踏板时,脚的施力会使刹车总泵内的活塞将刹车油往前推去并在油路中产生压力。
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每个车轮的刹车分泵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再推动刹车片向外,使刹车片与刹车鼓的内面发生摩擦,并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去降低车轮的转速,以达到刹车的目的碟式刹车工作原理碟式刹车有时也叫盘式刹车,它分普通盘式刹车和通风盘式刹车两种。
通风盘式刹车是在盘面上钻出许多圆形通风孔,或是在盘的端面上割出通风槽或预制出矩形的通风孔。
通风盘式刹车利用风流作用,其冷却效果要比普通盘式刹车更好。
顾名思义,碟式刹车以静止的刹车盘片,夹住随着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总泵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中建立压力。
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卡钳上之刹车分泵的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刹车片去夹紧刹车盘,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以降低车轮转速,好让汽车减速或是停止。
由于车辆的性能与行驶速度都在不断提升,为增加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刹车的稳定性,盘式刹车已成为当前刹车系统的主流。
【普及知识】鼓式刹车与盘式刹车[回3/点670]
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各有各的优势,并不能说前者绝对就更好。
比如在相同体积下,鼓式刹车的刹车力更大,并且制造成本更低,这也就是为什么载重车辆依旧使用鼓式刹车的原因。
而盘式刹车最大的优势在于散热性更佳,左右车轮刹车力更平均,受泥、水等因素影响较小,并且结构简单好维护。
所以对于走走停停的城市或者频繁刹车的山路,以及需要高频刹车的配备ABS系统的车型来说,盘式刹车,尤其是四轮盘式刹车系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鼓式刹车:
鼓式刹车工作原理:
鼓式刹车优点:
1.使用直径比刹车碟小很多的刹车鼓。
手刹车机构的安装容易。
有些后轮装置盘式刹车的车型,会在刹车盘中心部位安装鼓式刹车的手刹车机构。
2.零件的加工与组成较为简单,而有较为低廉的制造成本。
鼓式刹车缺点:
1.鼓式刹车的刹车鼓在受热后直径会增大,而造成踩下刹车踏板的行程加大,容易发生刹车反应不如预期的情况。
因此在驾驶采用鼓式刹车的车辆时,要尽量避免连续刹车造成刹车片因高温而产生热衰退现象。
2.刹车系统反应较慢,刹车的踩踏力道较不易控制,不利于做高频率的刹车动作。
3.构造复杂零件多,刹车间隙须做调整,使得维修不易。
盘式刹车
盘式刹车以静止的刹车盘片,夹住随着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将低的刹车装置。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总泵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中建立压力。
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卡钳上之刹车分泵的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刹车片去夹紧刹车盘,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以降低车轮转速,好让汽车减速或是停止。
盘式刹车分普通盘式刹车和通风盘式刹车两种,通风盘式刹车是在两块刹车盘之间预留出一个空隙,使气流在空隙中穿过,有些通风盘还在盘面上钻出许多圆形通风孔,或是在盘面上割出通风槽或预制出矩形的通风孔.通风盘式刹车利用风流作用,其冷热效果要比普通盘式刹车更好。
碟式刹车的主要优点是在高速刹车时能迅速制动,散热效果优于鼓式刹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好,便于安装像ABS那样的高级电子设备。
通风盘式刹
盘式刹车的优点:
1.盘式刹车散热性较鼓式刹车佳,在连续踩踏刹车时比较不会造成刹车衰退而使刹车失灵的现象,盘式刹车系统的反应快速,可做高频率的刹车动作,因而较为符合ABS系统的需求。
2.盘式刹车没有鼓式刹车的自动煞紧作用,因此左右车轮的刹车力量比较平均。
3.因刹车盘的排水性较佳,可以降低因为水或泥沙造成刹车不良的情形,与鼓式刹车相比较下,盘式刹车的构造简单,且容易维修。
盘式刹车的缺点:
1.因为没有鼓式刹车的自动煞紧作用,使盘式刹车的刹车力较鼓式刹车为低。
2.为改善上述盘式刹车的缺点,因此需较大的踩踏力量或是油压。
因而必须使用直径较大的刹车盘,或是提高刹车系统的油压,以提高刹车的力量。
3. 手刹车装置不易安装,有些后轮使用盘式刹车的车型为此而加设一组鼓式刹车的手刹车机构。
刹车片之磨损较大,致更换频率可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