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8
断陷盆地陡坡带构造样式与油⽓聚集——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陡坡带为例名沾专天煞⽓⽐彦第30卷第5期0IL&GAsGEOLOGY2009年10⽉⽂章编号:0253—9985(2009)05⼀0635—08断陷盆地陡坡带构造样式与油⽓聚集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陡坡带为例慕德梁1”,孟卫⼯2,李成1,李晓光2,柳锦云2,王占忠2(1.南京⼤学地球科学与⼯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2.中国⽯油天然⽓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公司,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通过对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史、陡坡带沉降史和断裂活动强度等构造地质⽅⾯的研究,把陡坡带划分为3种构造样式:①正反转构造样式;②伸展断裂构造样式;③“潜⼭”披覆构造样式。
对研究区的演化史进⾏研究,分为正反转演化类型和伸展构造演化类型。
由陡坡带沉降史研究得出,本区构造沉降次序是“由北向南”逐渐沉降演化的。
对断裂⽣长指数的定量计算表明,台安⼀⼤洼断裂的不同部位活动强度不同,⼤洼地区断裂活动强度最⼤。
在该区部署的赵古1井在太古界潜⼭获得⾼产油⽓流。
对陡坡带断裂演化史的研究进⽽分析裂缝发育带是在潜⼭深部寻找⾼产油⽓藏的关键。
关键词:构造样式;构造演化;陡坡带;断陷盆地;辽河坳陷中图分类号:TEl21.2;TEl22.3⽂献标识码:AStructuralstyleandhydrocarbonaccumulationinthesteepslopezoneoffaultedbasin——anexamplefromthewesternsagoftheLiaoheDepression,theBohaiBayBasinMuDelian91”,MengWe唔on92,“Chen91,LiXiaoguan92,LiuJinyun2,WangZhanzhon92(1.&^ooZ旷眈砒&ie聊es。
以E增ineeri昭,№彬愕‰眈瑙⽏,№,彬昭,胁n伊M210093,现i鹏;2.ntro如i础三施okOi犯腽∞”妒Ⅱ町,忍彬n,三如on嘞⼀1240lO,吼汛o)Abstract:StudyofstmcturaleVolution,subsidencehistory,andfaultactivityintensityoftheeastemsteepsl叩ezoneo“hewestemsagintheLiaoheDepressionoftheBohaiBayBasinreve蠢sthreestlllcturdstyles:1)posi—tiveinversestmcture,2)eXtensionalfaultstmcture,and3)buried—hilldrapestlllcture.Theev01utionhistoryofthestudyareacanalsobedividedintotwotypes:thepositiveinverseevolutionandextensionalstructuI?alevolu.tion.Studyofsubsidencehistoryindicatesagradualsubsidencef}omnorthtosouth.Quantitativecalculationofthefault擘;rowthindexshowsvariousfaultactivityintensitiesindif耗rentpartsofTaian.Dawaareawiththestron.gestintensityinDawa.TheWellZhaogu-1inDawatestedhighoilandgasnowsf如mtheArcheaozoicburied.hiU.ItistherefbI.esuggestedthatastudyoffaultevolvementandafhrtheranalvsisoffhcturedistributionarethekeytooilandgasdiscoVeriesindeepofburied—hiUandprovidecluestotheexplorationofburied.hillreservoirsnearhydrocarbonkitcheninsteepslopezones.Keywords:stmetureeVolution;steepslopezone;stmcturetype;faultdepression;“aoheDepression;BohaiBavBasin1地质背景断陷盆地是中国东部中新⽣代典型的盆地类型,勘探实践表明,其陡坡带是油⽓聚集的良好场所。
文章编号:1001-6112(2006)01-0021-04断陷盆地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模式———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马立驰1,2,王永诗2,姜在兴1,陈世悦1(1.石油大学,山东东营 25706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1)摘要:断陷盆地碳酸盐岩潜山发育了裂缝型、溶蚀型和孔洞型3种基本储层类型。
不同的储层类型具有各自独立的成因机制和发育规律,它们共同构成风化壳淋滤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溶蚀带、内幕孔洞带、断裂溶蚀带和构造裂缝带等6个储集体发育带,在空间上组合成复式立体的断陷盆地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模式。
关键词:储层模式;发育规律;碳酸盐岩潜山;济阳坳陷;断陷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是指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的潜山,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超过1×108t 。
特别是近几年,又相继发现了富台油田和桩海亿t 级含油目标区,证明其仍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但是,经过多年的勘探,相对简单的、埋藏较浅的、上覆地层较单一的潜山已勘探完毕,现在的勘探对象主要是埋藏深、构造复杂、难于勘探的潜山。
众所周知,储层是油藏形成的基础。
由于受目前地震资料品质的制约,虽然针对潜山储层的预测技术有很多,但真正的、预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生产需要的技术还需进一步努力。
因而,有必要对断陷盆地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在地质概念上指导潜山的下一步勘探。
1 基本地质特征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西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作为华北地台的一部分,下古生界具有同华北地台相同的沉积环境,是在太古界结晶岩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厚度达1400m 。
至早奥陶世亮甲山期,受怀远运动的影响,地层整体抬升,遭受一定的风化淋滤。
之后重新沉降,接受碳酸盐岩沉积。
中奥陶世末,加里东运动使华北地台整体上升,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岩差异研究中深层砂砾岩体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济阳坳陷深部砂砾岩体不同成岩作用类型的发育特征。
并指出深层砂砾岩体成岩差异性主要受沉积相、物源、流体活动、断层活动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砂砾岩体存在以微裂缝或次生溶孔为主导的储集空间类型的差异。
因此,精细研究砂砾岩体的成岩差异可以为深层砂砾岩体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标签: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济阳坳陷前言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济阳坳陷砂砾岩从沉积相、层序地层、测井、地震、成藏、油藏开发等多方面做过研究[1]。
但对于砂砾岩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演化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深层(3500米以下)由于其成岩作用复杂更是很少涉及。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储层与一般砂岩储层相比,陡坡带砂砾岩体具有至湖盆中心距离短,断裂构造发育,圈闭丰富,油源充足且与油源沟通较好等优越条件,但也存在低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的组构特征、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及相变迅速等特点[2]。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深层砂砾岩体的储层产能差异主要受控于储集层次生孔隙和裂缝的发育状况即储层的成岩改造状况,因此研究济阳坳陷的砂砾岩体的成岩作用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概况济阳坳陷是以前寒武系和古生界为基底的中、新生代盆地。
中生代后期至早第三纪是济阳坳陷的主要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坳陷内的东营凹陷、车镇凹陷、沾化凹陷等凹陷北部的大断裂通常处于强活动期,断层落差大;而南部断层活动则较弱,落差小,因此,在每个凹陷内均形成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湖盆沉积。
陡坡带是指以上各次级凹陷的北部陡坡带部分,具有坡度陡、近物源、古地形起伏较大和构造活动强烈等特点,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体极为发育。
二、砂砾岩成岩作用差异分析济阳坳陷砂砾岩成岩现象丰富,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自生矿物的沉淀作用(包括胶结、交代和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及粘土矿物的成岩作用等。
1. 机械压实和压溶作用。
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陡坡带沙河街组近岸水下扇低孔低渗储的环境分0引言中国低孔低渗油气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
目前,对低孔低渗和致密储层等非常规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前人建立了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13],指出储层低渗特征具有沉积作用主控、压实作用主导、溶蚀作用改善、胶结作用强化的特征[14]。
低渗储层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科技文献中,至今尚无统一定义。
大多数研究者依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及技术水平,将低渗储层的物性下限定为1×10-3 μm2[15],认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比如早期快速的压实作用、中期石英次生加大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以及后期微弱的溶蚀作用形成了低孔低渗储层[2,]。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发育陆相断陷湖盆,这类湖盆的陡坡带因具有坡度陡、物源近、古地形起伏大和构造活动强烈的特点而发育多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这些扇体临近烃源岩区并与其呈指状接触,可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23]。
近年来,在中国东部断陷盆地中,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油气藏成功勘探便是典型实例。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位于埕南断层的下降盘,从东营组至沙河街组发育了大量的近岸水下扇扇体,这些扇体规模大,沉积物粒度较粗,油源条件好,勘探潜力大[24]。
据第3次石油资源评价,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油藏拥有剩余资源量约2×108 t,是胜利油区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25]。
近年来,完钻的车66、车660井在车镇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中(对应次生孔隙发育带或“储层甜点”)获得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油气流,标志着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的巨大勘探潜力。
但由于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构造背景特殊,近物源,沉积速率快,沉积分异差,内部结构及沉积规律复杂,加之对低孔低渗储层成岩序列和储层质量认识程度较低,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断陷盆地深层优质碎屑岩储集层发育机理——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为例金凤鸣;张凯逊;王权;牛新杰;于作刚;白国平;赵璇【摘要】基于岩心观察、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岩石物性测试结果,对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深层优质碎屑岩储集层发育机理.地层超压、碎屑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早期油气充注和溶蚀作用是控制深层储集层孔隙保存及形成的重要因素.压实作用是孔隙破坏的主要因素,地层超压作用可以有效地保存原生孔隙,同时较高的成分成熟度与中等的结构成熟度有助于提高岩石抗压实强度,也有利于保护原生孔隙.早期油气充注可使成岩作用暂时中止,从而抑制胶结作用对储集层孔隙的破坏.有机酸充注后,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次生孔隙,局部改善储集空间物性.在进行深层勘探有利储集层区评价和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地层超压、油气充注、沉积物原始组分与结构及成岩作用等多因素的叠合效应.%In order to reveal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deep quality clastic rock reservoir,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ha-3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Raoyang sag of Bohai Bay Basin are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tion of cores,observation of thin sections under microscope and SEM,and test results of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It is found that high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maturity,early oil charging,and dissolu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pores in deep paction is the major factor destructing pores,whereas formation overpressure is conduciv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original pores,high compositional and medium textural maturity can enhance the resistance of the formation to compaction and protectprimary pores.Early oil charging could lead to temporary cessation of diagenesis and thus inhibit the destructive impact of cementation on pores.When organic acids entered reservoir formations,considerable amounts of secondary pores were formed,lead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in local parts.When predicting good quality belt in exploration of deep formations,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uperimposing effects of the multiple factors (overpressure;early oilcharging;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maturity;diagenesis)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8(045)002【总页数】10页(P247-256)【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断陷盆地;沙河街组;成岩作用;高孔隙带;溶蚀作用【作者】金凤鸣;张凯逊;王权;牛新杰;于作刚;白国平;赵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30028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0 引言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储集层孔隙的发育机理[1-3]。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高亮;孙波;王延章【摘要】根据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展开分析.通过古地貌、古物源分析以及古水深、古水动力恢复,对滩坝砂体沉积展布的控制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大规模发育滩坝的底形条件,其中,古坡度是影响滩坝大规模发育的主要因素,该区滩坝多分布在古地形坡度0.5° ~2°之间;微观古地形高地及周缘有利于厚层滩、坝沉积;古物源提供滩坝沉积的物质保障,物源供给指数介于0.4~0.6时主要发育砂岩滩坝,介于0.2~0.4时发育混合滩坝.主要采用元素分析法与录井、岩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的古水深,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古水动力控制了砂体的横向分异.【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7页(P669-675)【关键词】沉积特征;古地貌;古物源;古水深;滩坝;沙四上亚段;东营凹陷;渤海湾盆地【作者】高亮;孙波;王延章【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学科研处,山东东营 25706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油气工程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2对于“滩砂”和“坝砂”沉积砂体,国外进行过深入研究,并逐步建立了滩坝体系的沉积模式[1-5]。
多年来,国内学者对滩坝砂体也进行了大量研究[6-15],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其分类[6-8]、沉积特征[6,9-10,16-17]、地球物理特征[6,11-12,18]、分布发育规律[9-10,19]、成藏特征[13-14,19]等方面做了详尽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前人从古地貌、古物源、古水深和古水动力等因素入手,对滩坝砂体的成因进行了研究[6-7,13,20-21],但从波浪与沿岸流的控制下研究滩坝成因的成果较少,论述也相对比较简单[22]。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摘要: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津地区砂砾岩体由于沉积背景不稳定、储层均质性强但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
从沉积物的沉积到最终固结成岩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在储层物性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控制因素很多,如沉积条件,包括颗粒的成分、粒度、分选、磨圆、颗粒间的杂基含量等,以及埋藏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成岩作用,包括压实、胶结、溶解和交代作用等。
当然,这些因素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1 砂砾岩体孔隙演化砂砾岩体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沉积厚度约800m左右,从北部盆缘到洼陷区,水介质从弱酸性到弱碱性,变化较大,以大量的粘土杂基充填为特征。
东营组沉积前,沙三中埋深小于1800m,如北部陡坡带地温梯度取38℃/Km,则温度低于75℃,Ro值小于0.5%,有机质末成熟,属于早成岩A期,由于冲积扇、扇三角洲等快速堆积,造成沉积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
此时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之间多为点接触,以原生孔为主。
胶结作用弱,可见早期泥晶菱铁矿、手风琴或蠕虫状的自生高岭石,几乎无石英次生加大。
东营组沉积早期,沙三中埋深在1800-2100m之间,古地温在75 -90℃之间,Ro值在0.35-0.5%,有机质成熟,处于早成岩B期。
成岩作用仍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为点-线接触;高岭石含量较高,而碳酸盐含量较低。
明化镇组沉积早期,沙三再次深理,一般在2000-3500m左右,此时古地温在90℃-130℃之间,0.5%10%甚至更高的杂砂岩类,压实作用则普遍较强,颗粒间可出现凹凸接触,岩屑中部分软颗粒也变形为假杂基,本区碎屑岩杂基含量一般<10%,平均为7.5%,但本区刚性颗粒石英含量较低,而塑性颗粒岩屑含量较高,平均为24.1%。
总体而言,利津地区压实作用较强,颗粒间多为线接触,但纵向上压实作用造成的减孔率越来越小。
胶结作用的减孔主要发生在2600米以下,这个范围内,低碳酸盐和高孔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7)0420429208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为例鲜本忠1,王永诗2,周廷全2,孙立东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3A2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3E01)摘要:基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的地质、钻井、地球物理资料,对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其地质规律。
断陷伸展湖盆陡坡带上的砂砾岩体具有“平面分带、垂向分期、持续后退、继承性强”的分布特征。
陡坡带的断裂结构、构造转换带、古地貌和复合基准面是影响砂砾岩体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控盆边界断层的几何形态、构造活动特点控制了盆地层序地层的构型特征;应力减弱的构造转换带控制了入盆古水系的走向及物源入口;基底沉降和隆升、同生断裂强度及断面产状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古地貌控制了入盆砂体的平面展布;由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基准面所形成的复合基准面控制了砂砾岩体发育层位。
图5表1参20关键词: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层序构型;分布规律;控制因素中图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Distrib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glutinite bodies in the actic region of a rift basin:an example from Chezhen Sag,Bohai B ay B asinXIAN Ben2zhong1,WAN G Y ong2shi2,ZHOU Ting2quan2,SUN Li2dong3(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I nf ormation,China Universit y of Pet roleum,B ei j ing102249,China;2.GeologicalS cienti f ic Research I nstitute,S hengli Oil f iel d Com pany L t d.,S inopec,Dongy ing257015,China;3.School of Geo2resources and I nf ormation,China Universit y of Pet roleum,Dongy ing257061,China) Abstract:The geologic,drilling and geophysical data of the Chezhen Sag,Jiyang Depression,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rule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glutinites in the actic region of a rift basin.Planar strips,vertical stages, continuous backpedal and strong succession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utinite body distribution in a rift extensional basin.The fault structures,tectonic transform zones,paleo2geomorphology and complex base levels in the actic region are the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illing and distribution of glutinite bodies.The geometry and structural movements of the basin2controlling boundary faults dominate the sequence configuration,the tectonic transform zone with weak stress is the master of the inflow ancestral current direction and source entrance,the paleo2geomorphology decided by basement subsidence and rising,fault movement intensity and occurrenc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sandstone distribution,and the scale and strata of the glutinite bodies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complex base levels in different stages.K ey w ords:rift lake basin;actic region;glutinite body;sequence configuration;distribution rule;controlling factor0引言断陷湖盆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中国东部大陆及近海地区分布着近300个各具特色的中、新生代陆相伸展断陷湖盆,总面积达200万km2以上。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中国东部地区总体上进入以隐蔽油气藏勘探为主的阶段[1]。
在南襄盆地,岩性油气藏储量占盆地总储量的84.6%[2];渤海湾盆地非构造(隐蔽)油气藏探明储量约占总探明储量的40%[3]。
在断陷湖盆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位于陡坡带的砂砾岩体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探井密度、三维地震覆盖面积的增加和地质资料日益增多,对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同时,地质理论的创新,测井、物探等技术的进步也为结构复杂、成因多样、非均质性严重的砂砾岩体的勘探创造了条件。
目前,砂砾岩体油气勘探除了在济阳坳陷和泌阳凹陷取得重大突破外,在辽河陈家洼陷、冀中束鹿凹陷、华北廊固凹陷、晋县凹陷和松辽盆地的深部也相继有所突破,预示着砂砾岩体油气藏勘探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225]。
笔者基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的地质、钻924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2007年8月 PETROL EUM EXPLORA TION AND DEV ELOPM EN T Vol.34 No.4井、地球物理资料,对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总结出的地质规律,指导类似构造背景中的砂砾岩体油气勘探。
1砂砾岩体分布规律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断陷期沉积)砂砾岩体的分布具有“垂向分期、平面分带、持续后退、继承性强”的特征。
1.1垂向分期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岩性粗,分选差,相带较窄,大多属于事件性沉积,缺乏稳定的泥岩隔层及全区可有效追踪对比的稳定泥岩层,因此期次划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本次研究中,建立起以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以岩心、成像测井资料作标定,以单井小波变换分析为核心的砂砾岩体沉积旋回划分技术,并在该技术支撑下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沉积在纵向上划分出3个长期旋回、9个中期旋回,据此可将车镇凹陷古近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9个三级层序(见图1)。
通过对车西地区15口井的小波变换分析,将该区古近系砂砾岩体划分出至少23个短期旋回,其中沙三段下亚段砂砾岩体最为发育,可以细分为8个短期旋回。
1.2平面分带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的沉积是多个扇体多期次相互叠置的产物,平面上具有分带性,沿埕子口凸起由西向东可以划分出8个砂砾岩扇体发育带(见图2),依次为:①车58以西扇体;②车58扇体;③车古25扇体;④车3扇体;⑤大80扇体;⑥大65扇体;⑦大35(大353—大354)扇体;⑧郭局子(郭4—郭2)扇体。
(构造演化序列参照文献[1];沉积速率据全凹陷18条南北向地震剖面计算值平均值)图1 车镇凹陷第三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构造演化综合图034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34 No.4 ①车58以西扇体;②车58扇体;③车古25扇体;④车3扇体;⑤大80扇体;⑥大65扇体;⑦大35(大353—大354)扇体;⑧郭局子(郭4—郭2)扇体图2 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厚度图134 2007年8月 鲜本忠等: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为例1.3持续后退中生代,车镇凹陷断裂活动,形成以伸展断层为主的控凹断裂。
在晚中生代和古近纪块断拉张作用下,基础构造层块体进一步张裂,产生伸展断裂。
伸展断裂发育早、持续时间长、活动强度大,早期断裂以北西西向伸展为主,晚期呈北东向伸展,形成一系列与断陷走向一致的正断层。
随着伸展断层的活动,车镇凹陷面积不断扩大,沉积充填也不断加厚。
持续性的断层活动,导致不同时期边界断层呈规律性的逐步向北扩展。
因此,随着地质时代由老变新,由边界断层控制的砂砾岩体的分布也逐步向北扩展,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沉积边界表现为持续后退的特点。
1.4继承性强尽管不同时期各个砂砾岩扇体发育带随着埕南断层拉伸而向北退却,其平面位置和发育规模也不完全一致,但总体上各个扇体所代表的物源供给仍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继承性。
从不同时期砂砾岩体的平面分布特征(见图2)可知,规模较大的砂砾岩扇体,如车西地区的车古25扇体、车3扇体和大王北地区的大65扇体,在不同时期均有发育,表现出很强的继承性。
而郭局子扇体虽然规模也较大,但主要集中发育于沙四段和沙三下、中亚段沉积时期;大80扇体虽然规模较小,但持续性强,除了在沙四段不能确定其是否发育外,在其余时期均持续发育。
2控制因素分析对车镇凹陷、东营凹陷及泌阳凹陷陡坡带的研究表明,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时空展布受湖盆边界条件(边界断层)、构造演化阶段、物源区的性质及入口、古气候及古地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部位形成成因各异的砂砾岩扇体。
概括起来,砂砾岩体的发育(空间分布及沉积成因)具有“断裂结构控‘型’、构造转换带控‘源’、古地貌控‘砂’、复合基准面控‘层位’”的规律。
2.1断裂结构控“型”在陆相断陷湖盆中,构造活动表现为断裂活动,尤其是控盆边界断裂的幕式活动。
断陷湖盆中的主控断裂及其伴生形成的次级断裂组合构成的断裂结构控制了层序构型特征,其中边界主断层活动强度直接影响层序界面的形成、界面级别与界面性质,断裂分布样式与展布制约着湖盆层序地层几何形态及沉积充填类型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