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2014十大孝心少年观后感2014年10月10日晚,央视一套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落下帷幕,颁奖典礼共评出10名“最美孝心少年”和20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
随着评委们推寻出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陆续出场领奖,他们的孝心事迹渐渐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却要每天照顾患病妈妈的5岁女孩;看到用拾捡的废弃材料为高位截瘫的爸爸制作电脑架,帮助他开网店创业的阳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对死亡却与患病的母亲不离不弃,梦想20年后成为一名厨师的坚强小姑娘;还看到了用勤奋抚慰重病的母亲,用坚强安慰失去亲人的父亲,用琴声延续着中华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传统美德的提琴女孩……,他们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不幸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刻苦求学、乐观向上、孝敬老人、爱护兄妹,很小就挑起家庭的重担。
他们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让我和妈妈爸爸不时地流下感动的泪水“百善孝为先”。
孝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在这群坚强的孩子身上得到了,我们看到的另一种成长的宝贵财富——生活带给他们苦痛,赋予他们磨难,然而,这些丝毫动摇不了他们最真最纯的孝心,动摇不了他们矢志不移的孝行。
他们用小小的身躯书写的却是另一种人生成长的美丽——责任、担当、孝心、孝行!“百善孝为先”,我们在幸福的家庭里生活,我们不需要像他们一样肩负家庭的重担。
我们表达孝心的方式与他们不同。
做好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关心爸爸妈妈,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这些都是我们表达孝心的方式。
再想想自己,我和他们的年龄一样,但我却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和他们相比,我是多么的不懂事。
“孝”是我们中国字,孝心是我们中国心,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
让我们把孝心传下去,传给我们的子子孙孙!孝心少年们,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少年有德则国家有德”,生活给了他们磨难,他们却以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面对困难,把它当成一种历练,用自己的孝心、孝行树起了最美的时代道德丰碑,他们的至美孝心、孝心必将闪烁着最耀眼的道德荣光,影响青年一代,激励他们奋勇前行。
2014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导语:2014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一、王丹性别:女年龄:14岁地区:吉林八年前,王丹跟随父母来到天太村,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平房,因为妈妈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就靠爸爸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0年,不堪重负的爸爸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从那时起,妈妈开始拖着病弱的身子四处打工,然而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得母亲再一次倒下。
看着病榻上的妈妈,当年还不到10岁的王丹急了,她偷偷找到一家绢花店,哭着央求老板收下自己。
老板拗不过她,让她做相对轻松的扎花工作。
扎两朵花给三分钱,一天要扎上四五百朵。
那年暑假,王丹每天从井里灌上一瓶水揣在兜里,告诉妈妈自己去找同学玩。
假期结束后王丹赞了47块钱,40块钱给了妈妈,剩下的7块钱买点苹果买点菜。
妈妈知道过后说什么也不让王丹再去打工,身体稍微好些,她就帮人种树、扒玉米,打扫卫生,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但是,为了贴补家用,每次下过雨后王丹都会顺着小路抠上一两公里去捡钉子,用一斤钉子换七毛钱。
然而,2011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这对母女身上,小王丹突然患上了过敏性紫癜。
医生叮嘱她要好好休息,不然容易复发,可懂事的王丹总说自己不累,每天变着法儿地帮妈妈干活。
在妈妈和医院的精心照料下,两个月后,王丹的身体慢慢康复了。
2012年夏天,王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化九中,花费一下子增加了,妈妈的病也三天两头地犯,王丹除了捡废品,更担起了所有的家务,她说现在自己只想长大,好为妈妈分担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
二、张俊性别:男年龄:12岁地区:河南来自德亭镇杨湾村的农家少年张俊,阳光开朗,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
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
这是小张俊最令奶奶感动的一句话。
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篮子到山里采药去了,黑药、柴胡、党参、血参、天麻、桔梗,这些中草药在张俊眼里都是宝贝,除了到山上挖药,捡拾垃圾也是小张俊每天的“日常工作”。
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简介朱永恒,男,今年12岁,就读于庙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四班。
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孝敬父母,尊重老人。
2007年的年底,朱永恒的爸爸突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
爸爸一病,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爸爸,所以小永恒只能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好。
尤其是爷爷,从年轻的时候,他的两只手就不听使唤,老是发抖,基本上不能干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
家庭的变故使他顿时像长大了一样,小永恒开始学着帮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
切菜时,手流过血;烧水时,脚被烫伤过;帮爷爷接茶杯时,被打碎的玻璃刺破了脸……所有这些,他很少哭,而是默默忍受。
当看到满脸憔悴,正在输液的爸爸时,他就会搂着爸爸的脖子,安慰道:“爸爸,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不时拿毛巾给爸爸擦脸,倒水给爸爸吃药。
每当爸爸伤心难过的时候,小永恒都会安慰爸爸,他的话语,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此时,站在一边的妈妈哭了,他又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不要难过,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
”长时间的治疗,昂贵的医疗费使朱家倾家荡产。
这时,小永恒把自己心爱的存钱罐拿出来了,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妈妈。
他自己变得更加节俭了,铅笔头要用到握不住的时候才扔;本子用完了正面,接着用反面;吃剩的饭菜留到下一顿……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永恒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
每次学校开表彰大会,他都是第一个走上领奖台。
2008年的春天,爸爸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爸爸的离去,使整个家都塌了,爷爷的病情加重。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除了拼命地学习,就是帮着照顾爷爷。
爷爷的病主要在家吃药治疗,所以只要一放学,他就飞快地跑回家看爷爷,帮忙做好多事情,有时自己忘记了吃饭,又急忙跑回学校。
现在的小永恒,已长成小大人了。
用一句话概括他: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
但愿他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2014最美孝心少年颁奖词央视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颁奖词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今日正式揭晓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名单,来自吉林的王丹、河南的张俊兄弟、内蒙古的梁蓉、甘肃的梁维月、天津的许卓婧、辽宁的钟岳峰、湖南的游柘楠、安徽的袁德旗、湖南的向娜、黑龙江的吴金棋共10名少年获评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
同时,徐煜岑、马永恩、刘巧红、赵珊珊、王醇营、朱梅瑞、赵春龙、祁文博、国大海、陈迦南、郭杰、李秋鹏、李鸿昆、金旭、熊丰财、刘姿美、涂桦、解洪义、孙玥、孙阳、孙星、马佩瑶、马小龙共23名少年获评2014年度“特别关注孝心少年”。
典礼以“聚焦爱亲孝亲故事、放大榜样力量、培育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摒弃繁杂奢华,厉行节俭务实,通过现场多机位的有机调度、多块大屏的互动与联动展示,收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冲击力与收视效果。
在颁奖环节,以人物专题短片介绍“最美孝心少年”事迹,以掌声伴随少年们入场。
邀请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著名表演艺术家吕中、航天英雄杨利伟以及“最美孝心少年”亲人、社会爱心人士担任颁奖人,并由主持人白岩松、欧阳夏丹以现场访谈开掘“最美孝心少年”为家庭分忧解难的感人故事和未来愿望。
典礼还邀请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带来诗朗诵,邀请歌唱家廖昌永带领女儿领唱大型开场歌舞《众里寻你》,以父女二人深情对唱突出亲情主题。
首次推出的情景剧《心愿》以“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家窑洞内画面以及她自身绘画的动态效果为背景,以梦想与现实相互穿越的呈现方式讲述“瘫痪的爸爸能够站起来、聋哑的弟弟能够听音说话、家庭能够越来越好”等梁维月心中真纯朴实的梦想,以小见大,生动反映了“孝心少年”面对困难勇敢不屈、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美好的人生梦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典礼尾声,由活动形象大使鞠萍、郎永淳、董浩、金龟子带领小演员们献上的主题歌舞《众里寻你》,伴随歌舞以大屏幕回顾“最美孝心少年”感人事迹,由小演员们手持葵花花束象征阳光、希望与生命力,整体营造了庄重亲和、充满敬意、饱含童真的典礼氛围,生动体现了对中华“孝”文化的深深致敬。
一、2014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名单。
来自吉林的王丹、来自河南的张俊兄弟、来自内蒙古的梁蓉、来自甘肃的梁维月、来自天津的许卓婧、来自辽宁的钟岳峰、来自湖南的游柘楠、来自安徽的袁德旗、来自湖南的向娜、来自黑龙江的吴金棋共10名少年获评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
为了让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让校园生根发芽,你所在学校准备组织一次学习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策划】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分)2)【增强认识】国家组织开展年度“最美孝心少年”评比活动的意义?(4分)3)【传承美德】请你说出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并给出你这样做的理由。
(至少两方面理由,4分)4)【感悟提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二、材料一:2014年9月9日,央视《寻找最美乡村老师》发布会在京举行,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老师”获奖名单,秦开美等10位老师获此殊荣。
材料二:秦开美,湖北省潜江市口镇第三小学的老师。
2014年6月10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秦开美的课堂,将她52名学生劫持。
在此后的40分钟里,秦开美与涨泽清周旋,主动留下来当人质,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
秦开美被网友赞为“最美女老师”。
1)请你写出秦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至少两方面,2分)2)评选最美乡村老师有什么意义?(4分)3)现实生活中的你应该怎样向最最美乡村老师学习,做最美中学生?(4分)三、据报道,2014年4月28日上午,咸宁市实验小学沸腾了。
升旗仪式后,该校德育副校长洪耀明当着40000余师生的面,兑现了一个月前的承诺,“只要学生们不乱扔垃圾,我就和猪亲嘴”。
亲嘴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
学生家长吴女士说,兑现承诺需要勇气,校长改造诺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示范,让孩子们在今后都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李笑笑)事迹材料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李笑笑,13岁,是沙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因为笑笑一出生就爱笑,他们就为笑笑取了这个名字,想让笑笑一生都在笑声中度过。
多年前,妈妈出事了,从房顶摔下来瘫痪了。
为了这个家,爸爸只好外出打工,很难照顾到家里。
一开始,爷爷奶奶帮着照顾妈妈,笑笑只是很听话的做些小事。
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还要忙地里的农活,实在太累了。
笑笑便跟着奶奶学,帮着奶奶照顾妈妈。
慢慢的,笑笑学会了好多家务活。
只要奶奶不在跟前,笑笑就抢着去做。
后来笑笑就全包下来了。
每天早上笑笑早早地就起床了。
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妈妈大小便、倒便盆。
妈妈的身子太沉了,笑笑根本搬不动,常常是笑笑和妈妈满头大汗,最后还是弄得衣服上,床上全是脏的。
有时还会弄到手上脸上。
笑笑顾不上脏,洗洗手和脸,便帮妈妈擦手擦脸,然后拿梳子帮妈妈梳头。
妈妈总会抱着笑笑理理笑笑的头发,眼角的泪粘到笑笑的脸上,可她却是在笑着。
笑笑趴在妈妈身上,妈妈总说笑笑离不开她,是个粘人精。
笑笑假装生气,站起来就走,其实是去做早饭。
记得第一次做早饭笑笑差点被烫伤,烧开的水一下子翻了,从桌子上流下来,要不是笑笑手边一盆水被碰得倒了一地,笑笑的脚可能就烫成水泡了。
笑笑没敢跟妈妈说,又重新烧水做饭。
那饭根本就不叫饭,可笑笑和妈妈吃得很香,因为它能填饱肚子,她们俩饿呀!笑笑嘴里吃着饭,手上拿着纸帮妈妈擦脸上的饭渍。
然后跑去上学。
那时笑笑上幼儿园学前班。
因为去的晚一些,笑笑还能吃上饭。
上小学后,早上的饭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从未好好吃过。
中午放学回家,笑笑不仅要做饭,还要帮妈妈翻身、擦洗,喂羊。
下午放学后,笑笑从不敢在外面玩耍,除了重复中午的事情,还要洗衣服。
由于个头小,家里的晾衣绳栓的非常低。
晚上写完作业后,帮妈妈按摩,同时还给妈妈讲学校发生的趣事,背古诗,逗妈妈开心。
妈妈虽然常年卧床不能动弹,可是衣服、脸、身子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
为了让妈妈多吃饭,笑笑在炒菜上尽量变花样,笑笑最得意地的拿手菜是清炒土豆片、西红柿炒鸡蛋等。
2014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一、王丹性别:女年龄:14岁地区:吉林八年前,王丹跟随父母来到天太村,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平房,因为妈妈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就靠爸爸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0年,不堪重负的爸爸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从那时起,妈妈开始拖着病弱的身子四处打工,然而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得母亲再一次倒下。
看着病榻上的妈妈,当年还不到10岁的王丹急了,她偷偷找到一家绢花店,哭着央求老板收下自己。
老板拗不过她,让她做相对轻松的扎花工作。
扎两朵花给三分钱,一天要扎上四五百朵。
那年暑假,王丹每天从井里灌上一瓶水揣在兜里,告诉妈妈自己去找同学玩。
假期结束后王丹赞了47块钱,40块钱给了妈妈,剩下的7块钱买点苹果买点菜。
妈妈知道过后说什么也不让王丹再去打工,身体稍微好些,她就帮人种树、扒玉米,打扫卫生,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但是,为了贴补家用,每次下过雨后王丹都会顺着小路抠上一两公里去捡钉子,用一斤钉子换七毛钱。
然而,2011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这对母女身上,小王丹突然患上了过敏性紫癜。
医生叮嘱她要好好休息,不然容易复发,可懂事的王丹总说自己不累,每天变着法儿地帮妈妈干活。
在妈妈和医院的精心照料下,两个月后,王丹的身体慢慢康复了。
2012年夏天,王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化九中,花费一下子增加了,妈妈的病也三天两头地犯,王丹除了捡废品,更担起了所有的家务,她说现在自己只想长大,好为妈妈分担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
二、张俊性别:男年龄:12岁地区:河南来自德亭镇杨湾村的农家少年张俊,阳光开朗,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
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
这是小张俊最令奶奶感动的一句话。
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篮子到山里采药去了,黑药、柴胡、党参、血参、天麻、桔梗,这些中草药在张俊眼里都是宝贝,除了到山上挖药,捡拾垃圾也是小张俊每天的“日常工作”。
最美孝心少年马晶慧马晶慧,女,回族,今年10岁,少先队员。
家住吉木乃县彩钢街,就读于吉木乃县托普铁热克乡小学四年级二班。
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爱亲事迹典型。
马晶慧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弟弟,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2014年3月,马晶慧一家人从青海西宁来到吉木乃县打工,也是从那时开始,马晶慧成为了托普铁热克乡小学的一员。
因为当时刚到吉木乃县,家中也比较困难,只能寄住在亲戚家。
当时弟弟才1岁,生活还需要人照顾,妈妈只能在家中照顾弟弟,家中只能靠爸爸一人打工维持。
每到周末妈妈为了贴补家用,总会到外面打工,年幼的弟弟只能交给当时只有8岁大的马晶慧。
马晶慧用她柔弱的双手抱着年幼的弟弟,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平时放学她一定会早早的回家,因为只有她到家后,她看着弟弟,妈妈才能去做饭。
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弟弟洗脸,穿衣吃饭,帮助妈妈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家庭的困难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
”这一挑就是两年。
直到弟弟今年上幼儿园,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家庭的困难才有所缓解。
不管春夏秋冬,马晶慧每天早上8点就准时起床了,她总要先帮弟弟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妈妈做饭的时候读读书,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妈妈做午饭。
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成了马晶慧每天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
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她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同学中,马晶慧是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她。
两年来,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做得有条不紊。
她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树立了榜样。
两年来,她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课,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刘帅)事迹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刘帅;“我知道,有一种力量叫耐心,有一种力量叫恒心,更有一种力量叫信心,苦难给了我挫折,但教会了我成长。
在和妈妈风雨与共的日子里,我凭着我的耐心、恒心和信心,把苦难丢在身后,把快乐写进了妈妈痛苦的日子里。
”这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铁佛中学初三(9)班学生刘帅在陪伴白血病妈妈时,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
今年15岁的刘帅说:“得知妈妈患上白血病后,我才真正明白亲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亲情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我要用我的力量守护我的家。
”刘帅用爱照顾患病母亲2009年,刘帅的妈妈苟晓红被确诊为白血病。
一时间,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甚至绝望之中。
要治好刘妈妈的病就必须做骨髓移植,需要六、七十万元的医药费,对于刘家这个农村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时的刘帅才读小学五年级,她哥哥读高二,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刘妈妈生病,对于这个家庭犹如雪上加霜。
刘爸爸为了给刘妈妈治病,决定卖掉房子,刘妈妈却坚决反对:“房子是我们家的全部财产,房子卖了,我们住哪儿,要是我的病治不好,这个家以后怎么办,我不能拖累这个家,拖累孩子。
我不换骨髓,就吃中西药保守治疗。
”在刘妈妈的一再坚持下,刘家没有卖房子,开始了银行贷款和四处借债治病。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和还账,刘爸爸不得在外面打工赚钱,几个月才回一趟家。
刘妈妈生病后身体虚弱,不能做家务事,刘帅哥哥也考学去外地读书去了。
照顾母亲、打理家务的责任落在了当时年仅10岁刘帅的肩上。
看着妈妈受到药物副作用影响而痛苦不堪的样子,刘帅心里十分难受。
“我听别人说按摩是一种好方法,于是我就去问医生,又向别人借了一本学习按摩的书,自己学,在妈妈身上实践,现在妈妈还夸我是一个按摩师。
”每每说起这事,刘帅都会开心地笑出来。
而从母亲患病至今,刘帅还每天都坚持给妈妈洗脚,5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刘帅苦难让刘帅成了家里的“总司令”“自从妈妈生病,以前被宠爱的我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