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20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双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楼盖结构,其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荷载、构件尺寸、材料选用等。
以下是一个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某建筑楼盖平面尺寸为10m×10m,楼盖厚度为0.25m,设计荷载为3kN/m,屋面重量为1kN/m,楼盖构件材料选用C25混凝土和HRB400钢筋。
设计双向板肋梁的尺寸和数量。
解:首先进行荷载计算,得到楼盖总荷载为
(3+1)×10×10=40kN。
按照双向板肋梁的设计方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板肋跨数不得大于6,板肋长宽比不得大于2:1;
2.板肋的横向和纵向配筋面积比应在0.5~2之间;
3.板肋的净跨径应不大于6m。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初步设计方案:
1.将楼盖分为4个10/2=5m×5m的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双向板肋梁;
2.双向板肋梁的板肋尺寸为500mm×500mm,梁深400mm;
3.板肋的横向和纵向配筋面积比为1:1;
4.板肋的净跨径为5m,符合条件。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可以进行验算和细化设计。
其中,板肋的梁高、板厚等参数需要根据验算结果和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编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
进度。
1、设计资料1.1、设计条件某水电站副厂房属3级水工建筑物,环境条件类别为一类,厂房按正常运行状况设计。
采用外墙噢噢及内柱承重,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肋形结构。
图1副厂房楼盖结构柱网布置图1.2、设计参数1.2.1楼层构造·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水泥砂浆容重γ1为20kN/m3)·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容重γ3为25kN/m3)·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混合砂浆容重γ2为17kN/m3)1.2.2材料选择混凝土:C20或C25;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或HRB400钢筋外,其余均采用HPB235钢筋。
1.2.3设计自选参数柱网尺寸L1✕B1、柱的截面尺寸b✕h,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按题号由附表给出,如表1所示。
表1 设计自选参数12、结构布置2.1结构布置原则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需注意的问题如下:(1) 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2) 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① 由于墙柱间距和柱网尺寸决定着主梁和次梁的跨度,因此,它们的间距不宜过大,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② 梁格布置力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
在较大孔洞的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的设备下应设置梁,以避免楼板直接承受集中荷载。
③ 由于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
根据设计经验及经济效果,单向板的跨度(短向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 7~2. 7 m ,常用跨度为 1.7m~2.5m 左右。
双向板的跨度(短向跨度)为5m 左右。
④ 为增强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柱构成平面内框架,这样可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练习题一、简答题1.排架柱配筋设计时,计算e a的工程意义是什么?2.试述框架梁中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 a与伸入支座长度L aS的差别?3、框架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是什么?写出其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一般表达式。
4、建立预应力的方法有哪些?试述各自适用范围与特点。
5、试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构造设计要求的工程意义?6、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构件的设计原则是什么?7、试述现浇框架用分层法计算内力的基本假定。
8、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的形式有哪些,如何判别其受力形式?9、试述单厂结构排架柱中箍筋的作用。
二、判断题1、PC混凝土与同条件RC混凝土相比,不但提高了正截面的抗裂度,也提高了承载力。
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一般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才放松预应力钢筋。
3、单层厂房中,刚架的适用跨度比排架的大。
4、均布荷载下,三角形、拱形及梯形屋架中,拱形屋架杆件受力最均匀。
5、吊车荷载下,排架的内力与其柱的高度等因素有关,而与其跨度无关。
6、由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中,除松弛损失外,实际上还包括钢筋的徐变损失。
只是由于两者很难区分开,所以,在计算中统称为钢筋应力松驰引起的应力损失,表示。
以L47、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阶段验算时,可以把预应力钢筋预拉力的合力N y看成是作用在截面上的外力,并按弹性理论计算截面上的预压应力或预拉应力。
8、等高排架是指柱顶标高相同的排架。
9、双肢柱构造复杂,自重小,用于吊车吨位较小的厂房。
10、柱间支撑既能增加厂房的纵向刚度又能增加厂房的横向刚度。
11、受扭构件上的裂缝,在总体上成螺旋形,但不是连续贯通的,而是断断续续的。
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一般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才放松预应力钢筋。
三、单选题1、屋盖水平支撑包括A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B 、下弦横向水平支撑C 、下弦纵向水平支撑D 、以上三者 2、单层厂房的支撑包括A 、屋盖支撑和水平支撑B 、屋盖支撑和垂直支撑C 、柱间支撑和水平支撑D 、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 3、框架变形特征是A 、高宽比小时,总体弯曲型变形为主B 、高宽比小时,总体剪切型变形为主C 、高宽比大时,总体剪切型变形为主D 、以上三者4、框架梁的截面尺寸要求是A 、高宽比不宜小于1/4,宽度不宜小于250B 、高宽比不宜小于4,宽度不宜小于250C 、高宽比不宜大于1/4,宽度不应小于250D 、高宽比不宜大于4,宽度不应小于250 5、同样条件的纯扭构件比弯剪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要A 、低B 、高C 、基本相同D 、不确定 6、锚具引起的预应力损失s1sE Lλσ=,式中λ指A 、张拉端锚具变形值B 、固定端锚具变形值C 、两端锚具变形值之和D 、两端锚具变形值之差7、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A 、大些B 、小些C 、相同D 、不一定8、两个轴心受拉构件,其截面形状、大小、配筋数量及材料强度完全相同,但一个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个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则A 、预应力构件与普通构件的承载力相等B 、预应力构件比普通构件的承载力大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小D 、不一定9、钢筋施加预应力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的影响是A 、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会提高开裂弯距和破坏弯矩,而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则将降低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B 、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都会提高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其中前者的效果更好些C 、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会提高开裂弯矩,但不影响破坏弯矩;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将降低开裂弯矩,对于破坏弯矩则需视受压钢筋的张拉应力而定,张拉应力较大时会降低破坏弯矩,张拉应力较小时则会少量降低破坏弯矩。
长沙理工大学答案纸课程编号 0807120 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 桥梁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名----------------------------------密------------------------------封--------------------------线------------------------------------课程名称(含档次) 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A 专业层次(本、专) 本科试卷5专 业 桥梁工程方向 考试方式(开、闭卷) 闭卷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预应力混凝土: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2.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M 0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M s 的比值,0s M M λ=3.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
(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4.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5.最小配筋率: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配筋率。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先张法构件中,预应力筋的预拉应力是通过(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方式传递给混凝土的,后张法构件是通过(工作锚具)传递给混凝土的。
2.对于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束界的上限是根据(梁在全部使用荷载作用下,其下缘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的条件决定,而下限值是根据(梁在预加应力阶段上缘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的条件决定。
3.根据构件受力与变形的特点,可将工程结构构件分为受弯构件、(受压)、(受扭)和(受拉 )等基本构件。
4.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还与试件尺寸有关。
试验表明,立方体试件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越( 高)。
5.钢筋混凝土梁内钢筋包括:主钢筋、( 箍筋 )、(斜筋)、(架立钢筋)及(水平纵向钢筋)等。
6.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强度试验中,当剪跨比m <1时,常发生( 斜压)破坏,当剪跨比m >3时,常发生(斜拉)破坏,《公路桥规》中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是建立在(剪压)破坏的基础上。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6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和方法通过本设计对所学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我们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用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根据某多层建筑平面图,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主、次梁的结构布置方案。
确定板的厚度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板、次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按照弹性理论进行主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2、设计任务某二层建筑物,为现浇混凝土内框架结构(中间为框架承重,四周为墙体承重),建筑平面示意图见下图。
试对楼盖(包括标准层和顶层)进行设计。
图1-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3、设计资料(1)建设地点:北京市(2)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主要为板、面层以及粉刷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kN/m3,石灰砂浆容重17kN/m3,恒载分项系数G γ=。
活载分项系数Q γ =或。
(4)材料:平面尺寸ly=,lx=。
楼面均布活荷载q=m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采用HRB335钢筋。
4、设计要求(1)楼盖、屋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2)楼盖板的内力分析与配筋计算(考虑内力重分布)。
次梁的内力分析与配筋计算(考虑内力重分布)。
(3) 主梁的内力分析与配筋计算。
5、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计算书、参考文献、附录、设计心得。
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学校名称: XX大学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XXXXXXXXXX班级:土木工程目录1.设计背景 (1)1.1设计资料 (1)1.2 设计要求 (2)2.设计方案 (3)2.1板布置图 (3)2.2选用材料,地面的做法: (4)3.方案实施 (4)3.1板的计算 (4)3.1.1板的荷载 (6)3.1.2板的内力及配筋 (6)3.2 梁的计算 (10)3.2.1梁的荷载 (10)3.2.2梁内力计算 (12)3.2.3梁配筋计算 (13)3.2.3.1正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3)3.2.3.2斜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5)目录1 设计资料 (1)2 板的设计 (1)2.1 荷载 (2)2.2 内力计算 (2)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次梁设计 (3)3.1 荷载 (4)3.2 内力计算 (4)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主梁计算 (6)4.1 荷载 (7)4.2 内力计算 (7)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4 主梁吊筋计算 (13)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1 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
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
课程设计任务书(水利水电专业)-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厂房的楼面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或双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规范采用DL/T5057-2009或SLl91-2008 ,任选其一进行设计。
二设计资料某水电站厂房,结构安全级别为∏级,环境条件类别为I类,位于非抗震区。
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墙厚370mm。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mm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肋形结构。
楼面做法: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后做IOmm厚水磨石面层,15mm厚的混合砂浆粉底。
荷载: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Λ混合砂浆容重:17 KN∕n√;水泥砂浆容重:20 KNZm3;混凝土容重:25 KNZm3;楼面活荷载由设计分组表1确定。
材料:混凝土:C20, C25, C30;钢筋: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板和梁内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图1厂房平面三设计内容1.完成楼盖结构布置,初步确定构件截面尺寸。
2.计算板和主梁的内力,并作配筋计算。
根据结构布置,确定计算简图,并进行荷载计算;计算结构内力;其中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结构设计的安全、经济、便于施工等因素进行截面设计,合理选择受力钢筋,并按要求配置构造钢筋。
3.结构施工图绘制。
楼盖结构布置图(1: 200或1: 100),注明板、主梁、次梁的编号;绘制主梁配 筋图(1: 50或1: 25)、钢筋抽样图;绘制板配筋图(1: 50);图纸说明。
四课程设计分组及要求1.设计分组指导老师按行政班分组指导;学生按表1根据学号确定自己的设计题号及设计参 数,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表1课程设计参数表(按学号尾数选取相应参数)1)计算书1份包括以下内容:①设计资料(只写本人的设计参数和所依据规范);②结构平面 布置示意图、板厚及梁截面尺寸的确定;③板、梁的计算简图(主要是计算跨度确定 和荷载计算,次梁荷载施加在主梁上的集中力按简支计算)、板、主梁的内力分析及 内力组合、配筋计算、主梁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主次梁交接处吊筋和附加箍的 计算;④参考资料每个学生按照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计算书正文(要编页码)、课程设计 体会的顺序用学校规定统一封面装订成册。
1、设计资料1.1、设计条件某水电站副厂房属3级水工建筑物,环境条件类别为一类,厂房按正常运行状况设计。
采用外墙噢噢及内柱承重,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肋形结构。
图1副厂房楼盖结构柱网布置图1.2、设计参数1.2.1楼层构造·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水泥砂浆容重γ1为20kN/m3)·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容重γ3为25kN/m3)·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混合砂浆容重γ2为17kN/m3)1.2.2材料选择混凝土:C20或C25;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或HRB400钢筋外,其余均采用HPB235钢筋。
1.2.3设计自选参数柱网尺寸L1✕B1、柱的截面尺寸b✕h,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按题号由附表给出,如表1所示。
表1 设计自选参数12、结构布置2.1结构布置原则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需注意的问题如下:(1) 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2) 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① 由于墙柱间距和柱网尺寸决定着主梁和次梁的跨度,因此,它们的间距不宜过大,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② 梁格布置力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
在较大孔洞的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的设备下应设置梁,以避免楼板直接承受集中荷载。
③ 由于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
根据设计经验及经济效果,单向板的跨度(短向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 7~2. 7 m ,常用跨度为 1.7m~2.5m 左右。
双向板的跨度(短向跨度)为5m 左右。
④ 为增强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柱构成平面内框架,这样可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
内框架与纵向的次梁形成空间结构,因此房屋整体刚度较好。
当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也可沿纵向布置主梁。
因为主梁承受的荷载较大,减小其跨度既可减少内力,又可增加房屋净高。
(3) 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结构的区别若板的两个方向跨度比21/2l l ≤时,按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若21/2l l >,则按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
2.2结构平面布置图2.3、初步选择板、梁的截面尺寸 2.3.1、板的厚度板的尺寸除满足承载力、刚度、裂缝宽度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要求。
板厚取0/35h l ≥(单跨简支板);0/40h l ≥(多跨连续板);按施工要求,一般单向板的厚度为60mm~120mm ,常用厚度为80mm~100mm 。
双向板的厚度取0/45h l ≥(单跨简支板);0/50h l ≥(多跨连续板);一般双向板的厚度为80mm~160mm ,常用厚度为100mm~150mm 。
本设计板的厚度:0/50h l ≥=5400/50=108mm ,综合考虑近似取为120 mm.。
2.3.2、次梁的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011~1812h l ⎛⎫=⎪⎝⎭,即(300~450),综合考虑取h=400mm;宽度取h b ⎪⎭⎫⎝⎛=21~31,即(133.3~200),综合考虑b=200mm 。
2.3.3、主梁截面尺寸主梁高度取011~1510h l ⎛⎫=⎪⎝⎭,即(320~480),综合考虑取h=500mm;宽度取h b ⎪⎭⎫⎝⎛=21~31,即(166.7~250),综合考虑b=250mm 。
3、双向板的设计按弹性方法计算双向板内力。
单块板的内力计算,可以根据四边支承情况及沿短向(x 向)与沿长向(y 向)板的跨度之比l x /l y ,利用教材356页附录十的表格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见教材214页。
3.1、板的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先计算永久荷载,在计算可变荷载。
对有厚度的构造层自重计算公式为:久荷载标准值(kN/m )=材料容重(kN/m 3 )×构造层厚度(m )×计算单元宽度(m),板的荷载计算可列表计算,见表2。
表2 板的荷载计算表3.2、计算跨度l 0的计算双向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不小于120mm ,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宽度。
计算跨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1)、l 0= c l ,一般情况;2)、l 0=1.1n l ,对于b 大于0.1c l 的板(b 为板的支承长度); 3)l 0=1.05n l ,对于b 大于0.05c l 的梁(b 为板的支承长度);x 方向边跨:b=250mm, n l =c l -120-250/2=4555mm; b<0.1c l =480mm,oxl =c l =4800mmx 方向中间跨:b=250mm, n l =c l -b=4800-250=4550mm; b<0.1c l =480mm,ox l =c l =4800mmy 方向边跨:b=250mm, n l =c l -120-200/2=5180mm; b<0.1c l =480mm, oyl=c l =5400mmy 方向中间跨:b=200mm, n l =c l -b=5400-200=5200mm; b<0.1c l =480mm,oy l=c l =5400mm3.3、双向板跨中最大弯矩的计算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可以简化为单块板来计算。
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需要进行最不利活载布置。
当求某区格板跨中最大弯矩时,最不利的活载按棋盘式布置,如计算图2中D 区格板的跨中弯矩时,活载布置在图2的基础上布置成棋盘格。
此时沿板的长边方向,板的计算简图如图3(a )所示。
我们可以将图3(a )的连续梁的内力计算通过图3(b )和图3(c )的叠加来计算;图3(b )中,满布荷载(g +q /2),连续板的内支座(与梁整浇在一起)两边荷载对称,近似认为中间支座为固定支座,边支座按实际情况确定,若支承在墙上,则为简支;图3(c )为荷载(q /2)在相邻两跨反对称布置,近似认为中间支座为简支支座,边支座按实际情况确定。
如图1中D 区格板的跨中弯矩可以看作为荷载(g +q /2)作用下两邻边简支、两邻边固定的单块板和荷载注意:分项系数取值依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1.05,γQ =1.2。
(q /2)作用下四边简支的单块板的叠加,利用教材356页附录十的表格计算单块板的内力,再叠加起来即可。
其余区格板跨中弯矩计算依此类推。
如A 区格板四边均与梁整浇,故此其跨中弯矩为荷载(g +q /2)作用下四边固定支座的单块板和荷载(q /2)作用下四边简支支座单块板跨中弯矩的叠加。
(a )(b )(c )图3 计算双向板最大跨中弯矩的计算简图3.4、双向板支座中点最大弯矩的计算连续双向板的支座最大弯矩,可以将全部荷载(p =g +q )布满各跨来计算,此时可以认为各跨的板固定在各中间支座上,即把板的内支座看作固定支座、边支座由实际情况确定的单块板来计算每个区格板的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对于相邻区格板的共同支座的最大弯矩,可以取相邻两个区格板计算的支座中点最大弯矩的平均值。
表3双向板弯矩计算表 (0.8889ox oyl l)(单位:KN ·M )项目 x 方向跨中 Y 方向跨中 A-A支座A-C 支座A-B 支座四边简支 四边固定 四边简支 四边固定 A系数 0.526 0.02540.0434 0.0201-0.0543 -0.0543 -0.0596 项目 6.5605.290-10.809 -10.809 -11.864 项目 x 方向跨中 y 方向跨中B-B 支座B-D 支座A-B 支座四边简支 三边固定 四边简支 三边固定 B系数 0.0526 0.0267 0.0434 0.0266 -0.0661 -0.0661 -0.0665 项目 6.7476.224-13.158 -13.158 -13.238 项目 x 方向跨中 Y 方向跨中 A-C 支座C-D 支座四边简支 三边固定 四边简支 三边固定 C系数 0.0526 0.0298 0.0434 0.0198 -0.0564 -0.0669 弯矩 7.1935.246-11.227 -13.317 项目 x 方向跨中 Y 方向跨中 B-D 支座C-D 支座四边简支 两边固定 四边简支 两边固定 D 系数 0.0526 0.0334 0.0434 0.0272 -0.0719 -0.787弯矩7.7106.310-14.313 -15.6663.5、双向板的配筋计算3.5.1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对于周边与梁整体连接的双向板,除角区格外,可考虑周边支承梁对板的有利影响,即周边支承梁对板形成的拱作用,将截面的计算弯矩乘以0.8的折减系数予以考虑。
本设计只对中间区格A 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弯矩乘以0.8的折减系数,其余均不应折减。
3.5.2截面有效高度由于双向板跨中截面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是上、下两层纵横叠置的,故计算时应分别采用x 方向和y 方向截面有效高度,考虑到短跨x 方向的弯矩比长跨y 方向大,故应将x 方向的钢筋放在y 方向的钢筋的外侧,即短跨x 方向:ox h =h-25=120-25=95mm长跨y 方向:oyh =h-25-10=120-35=85mm支座截面只有一个方向配置受力钢筋,故取0h =120-25=95mm.3.5.3配筋计算由单位宽度1m 的截面弯矩设计值M ,按下式计算受拉钢筋截面积,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列于表3s KMy A hf γ=式中:γ内力臂系数,1=1-2γξ,这里可近似取=0.9γ。
板的配筋计算可按表四进行。
表4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表(1)表4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表(2)4次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上的荷载是沿两个方向传到四边的支承梁上,精确地决定双向板传给梁的荷载较为困难,在设计中多采用近似方法分配,即对每一个区格,作四角的角平分线与平行长边的中线相交,将板的面积分为4小块,每小块面积上荷载认为传递到相邻的支承梁上,故主梁承受板传来的三角形分布荷载,次梁将承受板传来的梯形分布荷载。
具体见教材268页。
4.1 计算简图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不小于240mm ,中间支座宽度即为主梁宽度。
计算弯矩时计算跨度按下式进行计算:边跨:b=250mm, n l =c l -120-250/2=5400-120-125=5155m;b<0.05c l =270mm,5400cmm l l==中间跨:b=250mm, n l =c l -b=5400-250=5150mm;b<0.05c l =270mm,5400cmm l l==计算剪力时计算跨度按净跨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