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郭建兰《花钟》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 花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花钟的神奇,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其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初步感受作者按一定顺序连续观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
2. 生字词:凌晨、欣然、怒放、芬芳、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干燥、温度、昆虫、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度、传播花粉、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淡雅、适宜、温度、湿度、提前、烟草、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苏醒、左右、摄氏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态度的过程。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3课《花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花的时钟”中的第一节“花钟的制作”,详细内容涉及了解不同花卉的开花时间,探索花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花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常见花卉的开花时间,理解花钟的概念,掌握花钟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卉的开花时间、花钟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花卉与时间的关系,动手制作花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花钟样品、花卉图片。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花卉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花钟样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花钟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花卉图片,让学生观察花卉的特点,了解花卉的开花时间。
3. 探究活动:(2)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花卉的开花时间制作花钟。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花钟,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花钟》2. 内容:(1)花卉的开花时间(2)花钟的制作方法(3)花卉与时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花钟,记录花卉的开花时间。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记录花卉的开花时间,完成花钟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花卉的开花时间和花钟的制作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花卉与时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花卉,了解更多花卉的开花时间,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保护花卉资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探究活动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部分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花卉的开花时间和花钟的制作方法,难点在于理解花卉与时间的关系。
13花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6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1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13课——生:花钟。
师:从题目看,花钟是用花草做成的钟。
生活中有人见过花钟吗?生无语。
师:同学们都没有见过用花草做成的钟,是吧?嗯,看,老师这儿就有一座用花草建成的钟,(出示做好的花钟,有指针)漂亮吗?生:漂亮!师:那我们把它贴到黑板上,挂起来。
(将花钟贴到黑板上)在我们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用花草做成的——钟,(屏幕显示)许多国外的城市也有花钟这样的景观,这座花钟坐落在俄罗斯,在号称花园之国,钟表之乡的瑞士,花钟已经成为它的第二大城市日内瓦的象征。
这些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
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
那么,课文中的花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全文,感悟文意轻轻地把书翻到第十三课,听老师来读课文。
看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你也可以试着轻声地跟老师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师: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生:我知道了有些花是几点。
师:你说你知道了有些花是几点开的,是吗?生:是。
师:那你都知道哪些花是几点开的?是不是很多种?生:嗯。
师:那就是不同的花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
生:对。
师: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你知道什么了?生:我知道了为什么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师:哦,这是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还有谁知道什么了?请你来说。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各种各样的花可以组成花钟。
师:把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合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花钟》教学设计13.《花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艳丽、苏.醒、湿度、娇嫩、适宜、需要、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学习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课文讲读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个别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花钟。
三、教学策略《花钟》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的一篇课文。
作者细心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不同的花开放时独有的姿态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怀着一颗好奇心,进一步探索了开花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又在文章最后写出了花钟是怎样做成的,全文结构清晰,叙述精当。
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要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态度,激发学生观察、记录的热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紧扣不同花朵姿态、开放特点来进行拟人化描写的。
四、教学过程(一)梳理预习成果,引发学生质疑1.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花钟的组成、花开的原因、花钟的制造。
2.引出质疑:花钟是什么样子的?花钟又是怎么工作的?(二)走进文本、深入探究1.品读第一段,了解花钟的组成。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花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三句。
我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
(3)第一段三句话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你发现了吗?预设:学生没有关注到中心句。
教师追问:第二句话在第一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预设:学生关注到了第二句是中心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3课《花钟》公开课教学设计花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和新词,理解描写花的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
2.能够通过关键语句表达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能够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体会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妙处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看看大屏幕,春天的桃花露出了笑脸,夏天的荷花展开了自己的裙摆,秋天的菊花吐出了丝丝金黄,冬天的寒梅傲然地挺立在枝头。
看到这些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篇关于花的课文,看老师写的课题,一起读课题。
老师: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是花钟呢?)老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识字,解词1.自由读课文一遍。
2.出示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淡雅、艳丽、娇嫩、关系、干燥、灼伤、适宜、吻合、组成。
3.指名读词语。
4.这些词中哪些是用来描写花的?老师:看看课文中这些描写花的词语,有描写花色的,有描写花香的,还有描写花开放的样子。
虽然写得方面不同,但各有各的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到底什么是花钟,课文哪里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
出示句子: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齐读。
过渡:花儿是怎么依次开放的呢?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一)找关键句默读,你能从这段话中找到一个关键语句来概括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吗?交流指导:作者在介绍每种花的时候,先介绍了花开的时间,然后介绍花开的样子。
那么,你觉得第一句和第二句,哪句更能准确概括这段话的意思?为了使语句更加简练,我们可以对关键句进行修改:齐读(出示: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二)自学,研究提示:用○圈出花名,用横线画出它们开放的样子,用波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
三)品读识花名1.谁愿意把这些花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他读准确了没有?小结:这些花开放的姿态各不一样,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3课《花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3课《花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课文阅读,了解不同花卉开放的时间及其特点;第二部分,词汇学习,掌握文中生字词;第三部分,语法讲解,学习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读课文,理解花卉开放的时间及其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掌握“因为……所以……”的句型,并能运用其进行句子仿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花卉开放的时间及其特点,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型进行句子仿写。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卉的开放时间,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词汇学习:学习生字词,并进行拓展。
过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拓展。
4. 语法讲解:学习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型。
过程:教师通过例句讲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型。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型。
过程: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句子仿写。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过程: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花钟》2. 内容:花卉开放时间及其特点生字词句型:“因为……所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花卉开放的时间及其特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花钟》,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及其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多样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花钟》的阅读与理解。
2. 介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及其原因。
3.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及其原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花钟模型、课文插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花钟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花钟,引出课题《花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互动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与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花钟》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及其原因。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完成课后练习题。
【统编优质教案】三下第13课《花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中,探索自然界奥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生活》,详细内容涉及解不同花卉开花时间,探索花卉与时间关系,以及动手制作属于自己花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不同花卉开花时间,理解花卉与时间关联。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制作花钟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花卉与时间关联,以及动手制作花钟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花卉开花时间习惯,以及掌握花钟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花卉图片、时钟模型、花钟制作材料。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观察记录本、彩笔、剪刀、胶水、花钟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花卉外貌特征,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花卉名字以及它们开花时间。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时钟模型和花卉图片,讲解花卉与时间关系,让学生解不同花卉开花时间,并引导学生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属于自己花钟。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花钟,分享制作过程中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花钟》2. 内容:不同花卉开花时间花卉与时间关联制作花钟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家里植物,记录下它们开花时间,并尝试制作一个简易花钟。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观察记录本和制作花钟,观察记录本中应包含花卉名称、开花时间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植物,解它们生长特点,进一步探索自然界奥秘。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花卉与时间关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花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怒、争、芬芳、内”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的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的花,发现花的美,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
课文以“花钟”为主题,通过描述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揭示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的科学知识。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花,发现花的美,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会写“怒、争、芬芳、内”等生字。
4. 理解课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5. 科学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的科学知识。
6.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的科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花钟》2. 内容:- 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的科学知识- 热情、急切、欣然怒放、暮色、淡雅、苏醒、争奇斗艳、芬芳迷人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
2.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观察周围的花,了解它们开放的时间,记录下来。
4. 搜集关于花儿开放的科学知识,与同学分享。
《花钟》教学设计
五莲县实验小学郭建兰
教学目标:
1、理解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三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合理性,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句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欣赏图片,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这些画面
赠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过渡揭题:其实,花朵除了美丽之外,还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我们要学习花钟这篇课文,看看朵朵鲜花究竟藏着什么奥秘。
板书课题:花钟。
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读课文,并注意老师给你们的小小提醒。
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
小小提醒:
1、读准字音。
2、难读的句子, 多读几遍
3、思考:朵朵鲜花藏着什么奥秘?
生自由读课文
自学检查
出示词语,自由读,当小老师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词语过关了,不知道这道思考题做得怎么样,朵朵鲜花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泥?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齐读
三,研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写了哪些花何时开放呢?请快速找出来
交流,幻灯片出示时间,图片,花名
看着图片再来说一说吧
老师也写了一段话,你觉得这段话跟课文中的句子比起来,哪一段话写得好?(出示两段话)
好在哪里?你能挑一个句子来说一说吗?
指名说,随机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感悟文本),用各种方法理解句子中包含着的新词的意思用朗读表现句子的美感,指名读、齐读、赛读……
了解段末省略号的作用
小结:这些句子可真美啊!原来,同样是描写一种事物,如果用上各种表现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更优美!你能试着写一句两句吗?
出示图片,写句子,交流
贴花钟
欣赏了这么多不同时段开放的花,现在你能把各种花的图贴到黑板上画着的钟面上去吗?学生贴花钟,看着花钟再次读背句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花钟吗?指名说
那么课文中又是如何来介绍花钟的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找出句子来回答
幻灯片出示最后一段,朗读,理解陆续、刚刚、大致,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四、总结,书写指导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美丽的鲜花居然能做为时钟来使用。
其实,除了花可以组成钟,其它的生物可以做为时钟。
只要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书写指导:生观察字形,说注意点,师范写,学生书写
五、作业
课后仔细观察周围的花,记录他们开放的时间及开放时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