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声现象1179
- 格式:doc
- 大小:508.00 KB
- 文档页数:8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迅速用手把他拉
B.发现用电器着火了,立即用水把火浇灭
C.三孔插座中的保护接地线PE必须与大地直接连接
D.低压带电体和高压带电体都可以靠近
答案:C
解析:C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00W的用电器在照明电路中工作10h所消耗的电能是1kW·h
B.1kW h电能使40W的照明灯工作25h
C.电流通过25W的白炽灯工作40h,电流所做的功是3.6×106J
D.1KW·h的电能只能使一只1kW的用电器工作1h.
答案:C
解析: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能导电说明导体内部有多余的电子
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它不能带上电荷
C.直接用手拿着金属棒与毛皮摩擦时,金属棒不会带电
D.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石蜡、空气都是绝缘体.
解析:解析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它没有多余电子,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棒是导体,摩擦时电荷转移到人体,所以不会带电。
C D
4.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按钮(图标)是:
A.B.C.D.
答案:B
解析:B
2.关于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振动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能听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音的音调高,声音的响度就大
D.“B超”是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的
答案:D
解析:D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主要决定于发声体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答案:B
解析:B
4.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34米B.大于17米C.等于34米D.等于17米
答案:B
解析:B
5.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有................................................................... ()A.道路旁的隔声板B.防噪声耳罩
C.在学校周围建设绿化带减弱噪声D.摩托车的消声器
答案:D
解析:D。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探究性实验
为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的阻值已知R′为滑动变阻器,且滑片位置固定不动电源电压U未知,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为电流表。
则探究测量Rx的步骤为:将S1向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1再将S1向闭合,记下电流
表读数I2。
计算Rx的数学表达式为Rx=I2R I1。
解析:ab
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导体两端电压增大,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
B.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电荷就发生定向移动
C.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一个导体的电阻小,通过它的电流不一定大
答案:C
解析:C
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答案:A
解析:A
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D
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体的音叉紧靠在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的停下来
C.使声波多次被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答案:D
解析:D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第1章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卷考试范围:第1章;考试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A.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C.工人用电钻钻墙D.敲击编钟发声2.用钢琴和和小提琴同时合奏一首乐曲,常常能明显区别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这是因为钢琴和小提琴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和响度都不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B.“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高C."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D."轻声慢语"指的是音调低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音的大小5.市政府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A.增加城市水面面积——可以调节气温 B.城市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减弱噪声C.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消除噪声 D.倡导“无车日”——可以缓解“温室效应”6.下列现象或事例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C.风吹树叶能看到树叶摇摆,同时听树叶沙沙响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 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C. 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 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8.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1.3米小于22.6米小于11.3米大于22.6米9.下列最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B. 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敌人的马蹄声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 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10.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二、填空题12.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____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______。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在雷雨来临之前,总是先看到电光一闪即逝,紧接着才能听到隆隆不断的雷声,这主要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结果
D.闪电发生在雷鸣之前.
答案:C
解析:C
2.声音在空气、煤油、水和铁中传播相等的距离,所用时间最少的是在()
A.水中B.空气中C.铁中D.煤油中
答案:C
解析:C
3.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在飞船内可直接与刘伯明、景海鹏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图),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C
解析:C
4.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B
2.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D
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D
4.下列现象中不是跟回声有关的是:()
A.船只利用“声呐”测定海底中的暗礁。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答案:D
解析:D
2.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
答案:B
解析:B
3.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原理是下面的()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答案:A
解析:A
4.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蝙蝠发声响度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大
C.蝙蝠本来就不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小
答案:D
解析:D
5.在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D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答案:A
解析:A
3.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原理是下面的()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答案:A
解析:A
4.拿一张硬币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梳子上慢一些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三者都有
答案:B
解析:B
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喇叭、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声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
2018-20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 手指B. 琴弦C. 弦柱D. 空气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B.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3. 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重敲音调高B. 轻敲响度大C. 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 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4. 如图所示,下列应用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B. C. D.5.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止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 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噪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 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 城市里,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花草D. 规定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6.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 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很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 音色和音调B. 音色C. 响度D. 响度和音调8. 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 dB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答案:C
解析:C
2.下列四种情形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A.照相机照相B.灯泡罩上灯罩C.户外活动戴太阳帽D.手影
答案:B
解析:B
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树的倒影
B.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了
答案:A
解析:A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我们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以确定像的位置,这种物理方法叫做()
A.控制变量法B.等效转换法
C.类比法D.模型法
答案:C
解析:C
5.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