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优化准东煤化工布局
- 格式:pdf
- 大小:67.96 KB
- 文档页数:1
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加强科学规划,做好产业布局,制定《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产业。
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贯彻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和《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的工作部署,现提出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一、开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的必要性石化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市场需求巨大,但受油气资源约束,对外依存度较高。
2015年,原油、天然气、乙烯、芳烃和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60.8%、31.5%、50.4%、55.9%和66.9%。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采用创新技术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保障石化产业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关键技术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基本实现产业化,煤制芳烃工业试验取得进展,成功搭建了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转化的桥梁。
但是,目前产业整体仍处于升级示范阶段,尚不完全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系统集成水平和污染控制技术有待提升,生产稳定性和经济性有待验证,行业标准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且存在不顾生态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盲目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势头。
针对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做好产业布局、提高质量效益,化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煤炭清洁转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应用示范成熟性、技术和装备可靠性,逐步建成行业标准完善、技术路线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安全、绿色、创新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准东2×66万千瓦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3.10.17•【字号】新环审〔2023〕249号•【施行日期】2023.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准东2×66万千瓦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新环审〔2023〕249号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准东2×66万千瓦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请示》及相关附件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准东2×66万千瓦电厂项目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9°12′26.13″,北纬44°51′50.87″。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主要建设内容:1.主体工程包括新建汽机房、煤仓间、锅炉房、烟气净化系统、引风机房、烟囱等。
2.辅助工程包括取水及供水工程、辅机循环水冷却系统、主机冷却、除灰渣系统、750kV配电装置、消防系统等。
3.公用工程包括厂区绿化、道路、行政办公楼及宿舍楼等。
4.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程和环境风险防范工程。
本项目总投资54057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921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2.8%。
二、根据新疆鼎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准东2×66万千瓦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评价结论,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关于《报告书》的技术评估意见(新环评估〔2023〕174号),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关于《报告书》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审查意见(新环排权审〔2023〕66号),本项目符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新发改能源〔2022〕173号)要求,已取得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关于昌吉准东2×66万千瓦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新发批复〔2023〕19号)。
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思考【摘要】分析探讨处于开发起步阶段的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煤化工产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准东煤炭资源开发应采取的策略、步骤和措施。
【关键词】新疆准东煤炭资源;煤电煤化工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承载能力准东地区是新疆四大煤炭基地中煤炭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华能、国电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抢滩该地区煤炭资源,将煤化工产业作为其在新疆战略布局的重点。
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之时,却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较高的煤炭资源、水资源、资金和社会配套能力等思考不足。
准东地区已出现超出资源、生态、环境等的承载能力的苗头。
如何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准东地区的丰富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是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起步阶段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1.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现状新疆准东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准东煤田是指准噶尔盆地东部从阜康市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条狭长地带,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
到2009年底,准东煤田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136亿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整装煤田。
根据准东产业带发展规划,到2015年,准东地区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36亿吨,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电一体化综合基地。
到2020年,准东地区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2.91亿吨,基本形成完善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和基础设施相配套的格局。
到2010年9月,从事煤炭开发及煤电煤化工项目逾60个。
到2010年9月,准东地区累计完成铁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40亿元。
2.准东煤炭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煤种齐全,极适合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
但是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生态环境的限制,新疆准东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制约。
2.1新疆本地煤炭及延伸产品消费市场狭小,煤炭资源外运受到制约据统计,2009年新疆煤炭产量达到8740万吨,增幅29.2%,煤炭供应出现了过剩积压。
十二五煤化工领域或陷高烧准东将建大型煤化工基地2010年10月13日10:25:05 稿源: 和讯网发表评论订阅新疆手机报继9月中旬中海油拟在山西投资1000亿进军煤制气后,煤化工领域的资金追逐再次“井喷”。
来自山西化工协会的消息称,截至9月底,该省已经吸引总额超过5000亿的资金,这些资金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向该省煤化工产业。
不仅仅是山西,在几乎所有全国产煤省区,煤化工“大干快上”的势头正在不断谋划。
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等资源型省区甚至纷纷出台了煤化工扶持政策,以期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央政府各部门近期在多个场合表态,“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政策的闸门将关得更紧。
“‘十二五’期间煤化工行业将严格行业准入,加快结构调整,严格限制煤炭调入区发展煤化工。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煤化工论坛”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如此表示。
这已经是今年6月份以来,官方对煤化工政策未来发展方向的再次表态。
此前的6月初,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称,“十二五”国家煤化工政策导向是限制;6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地方先前的煤制气及配套项目的审批权上收。
地方煤化工竞赛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都涉及煤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等因素,高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皆为其代名词。
但是动辄投资数百亿元、耗煤数百万吨的煤化工,却成为近年来资金追逐的沃土。
根据山西化工协会的消息,产煤大省山西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煤化工大省,在其最新提出的“再造新山西”的规划中,煤化工是其重要依托之一。
山西省刚刚发布的信息称,截至9月底,该省已经吸引超过5000亿的煤化工投资资金。
相关信息还显示,山西已经明确将在“十二五”期间投资8000亿元发展煤化工。
与产煤大省山西一样,全国各大产煤省区都在冲刺煤化工投资规划。
来自贵州省发改委的信息称,大力发展煤化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将是贵州省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自治区煤化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22•【字号】新政办发〔2016〕164号•【施行日期】2016.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自治区煤化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政办发〔2016〕164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投资密集型产业,是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是国家确定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自治区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煤化工比重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初步形成准东、伊犁、吐哈、库拜、和克五大煤化工基地。
但与此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油价波动影响,我区煤化工源转化率有待提高,产业布局和园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产业装备水平和创新驱动力不足等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区煤化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契机,依托我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优先,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煤化工产业供给侧改革,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示范引领、创新发展:把握产业发展节奏,加快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创新高地。
新疆煤炭资源条件与未来煤炭开发取向初步分析新疆煤炭资源条件与未来煤炭开发取向初步分析李慧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摘要:分析归纳了我国新疆煤炭资源条件,结合国家开发新疆煤炭资源的方针政策,分析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布局及市场取向,探讨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思路与建设水平,提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关键词:新疆煤炭资源;市场取向;开发思路;问题与建议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新疆地域辽阔,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过去由于新疆自治区本身经济发展缓慢,加之与内地距离遥远,疆内煤炭开发只限于自给自足式的小规模生产。
煤炭资源总体来说保存完好,未来开发前景广阔。
随着自治区坚定不移地推进优质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新疆承接内地煤炭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大企业大集团已成为推动自治区煤炭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
随着“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和“疆电外送”工程的实施建设,煤电、煤化工和煤制气等资源转换工程的落实,新疆煤炭工业正在由产能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1 新疆煤炭资源条件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总体较好,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具备建设大型矿山企业潜力和煤炭资源深加工转化资源条件。
全区资源划分为阿勒泰、准噶尔、天山、塔里木和昆仑五个含煤区,27个含煤盆地,57个煤田,预测煤炭资源总量2.19万亿吨。
约占全国预测煤炭资源总量的42%,居全国首位。
从资源赋存的纵向分布看,埋深1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有1.28万亿吨,约占预测资源总量的58%。
煤种主要以低变质的长焰煤、不粘结煤和弱粘结煤为主约占80%。
预测资源总量中煤质灰分低于15%的约占47%。
硫分低于1%的约占8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大部分在21MJ/kg左右。
新疆煤炭大多数是较好的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制造活性炭用煤、也是很好的液化用煤和化工用煤。
新疆各煤田自然条件恶劣,季节、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除伊犁地区降雨较充沛外,其他矿区降雨量极少,蒸发量极大,严重干旱缺水;多数属荒漠戈壁,植被稀少,人迹罕至;全年大风天数多。
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优势的思考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石油消费量大约50%依靠国外进口。
近年来,中东地区政治动荡对世界石油供应带来很大影响,石油供应出现不平衡,石油产量难以满足需求,石油价格猛涨,并且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石油储量的有限,价格的昂贵,迫使人民寻求新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来替代石油。
煤炭是替代石油的最佳资源,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煤化工潜在条件,这对新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发展煤化工产业将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因此,通过思考充分认清新疆煤化工产业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全面分析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优势条件,提出新疆煤化工产业再上新台阶的部分建议措施。
关键词新疆煤化工优势思考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
实现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核心是资源。
煤是新疆的优势资源中一种重要的资源。
随着新疆煤炭勘探开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煤炭探明储量和产量快速增长,中央实施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为新疆煤化工项目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又一发展的重点,掀起一轮新的建设高潮。
一、煤化工基本概念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其中,炼焦是传统工艺,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广泛用于炼钢、炼铁、电石生产、民用等多种行业。
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生产各种气体燃料,是洁净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二、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基本条件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资源量的40%左右,居全国之首。
在天山南北麓及东天山一带,煤藏厚、分布广,大多是整装待开发煤田,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条件好。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摘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也面临着碳排放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难度大、新能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
本文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及碳汇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减碳增汇途径,为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转型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既是一场能源革命,又是一场绿色工业化革命,不仅深刻改变国家能源供给的空间版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也将重塑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方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的必然选择。
准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境内,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规划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
准东煤田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整装煤田,煤层厚、易开采,是良好的动力和化工用煤,具备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的条件,成为新疆新型工业化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的集聚区。
本文通过分析准东低碳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一、准东低碳发展优势(一)具有碳达峰碳中和良好的经验和做法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确定准东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强度都有明显改善,积累了大量低碳发展经验和做法,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支撑。
(二)具有二氧化碳集中治理转化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准东重点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煤制燃料、新能源、冶金新材料”六大关键核心产业,主要布局在东、西部产业分区。
行业集中、排放集中的特点,为二氧化碳集中捕集治理及转化应用提供了条件。
全球首批部署的5个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促进中心之一——新疆准噶尔CCUS中心,为准东组建以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深度参与的绿色发展创新联盟,紧跟国际前沿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