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87
高频电子线路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第二章选频网络1、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a )。
A、最大B、最小C、不确定2、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b )。
A、感性容性阻性B、容性感性阻性C、阻性感性容性D、感性阻性容性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C、改变了通频带的大小D、没有任何改变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aA、增大 B减小 C 相同D无法比较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d )。
A、10dBB、20C、20 dBD、10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b )(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 b’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 a )(A)465KH Z (B)75KH Z (C)1605KH Z (D)10.7MH Z2、接收机接收频率为f c,f L>f c,f I为中频频率,则镜象干扰频率为( C )(A)f c>f I (B)f L+f c (C)f c+2f I(D)f c+f I3、设混频器的f L >f C,即f L =f C +f I ,若有干扰信号f n= f L +f I,则可能产生的干扰称为()。
(A)交调干扰(B)互调干扰(C)中频干扰(D)镜像干扰4、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A、调幅B、检波C、变频D、调频5、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6、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 b )(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7、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A、i=b0+b1u+b2u2+b3u3B、i=b0+b1u+b3u3C、i=b2u2D、i=b3u38、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 A )(A)465KH Z (B)455KH Z (C)75KH Z (D)10.7MH Z9、在混频器的干扰中,组合副波道干扰是由于----------- 造成的。
通信电子线路自测题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自测题1、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应有、、、、五部分组成。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约在到的范围内。
作业题1、为什么在无线电通信中要使用“载波”发射,其作用是什么?2、在无线电通信中为什么要采用“调制”与“解调”,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计算机通信中应用的“调制解调”与无线电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有什么异同点?二、思考题试说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应采用什么器件实现?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自测题倍时所对应的频率。
二、思考题影响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反馈导纳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三、习题2-1 已知LC串联谐振回路的f0=1.5MHz,C=100PF,谐振时电阻r=5Ω,试求:L和Q。
2-2 已知LC并联谐振回路的电感L在f=30MH z时测得L=1μH,Q0=100。
求谐振频率f0=30MH z时的C和并联谐振电阻R p。
2-3 已知LCR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为10MH z。
电感L在f=10MH z时,测得L=3μH,Q0=100。
并联电阻R=10kΩ。
试求回路谐振时的电容C,谐振电阻R p和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2-4 晶体管3DG6C的特征频率f T=250MHZ z,β0=80,求f=1MHz 和20MH z、50MH z时该管的β值。
2-5 有一共射-共基级联放大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放大器的中心频率f0=10.7MHz, R l=1kΩ,回路电容C=50pf,电感的Q0=60,输出回路的接入系数P2=0.316。
试计算谐振时的电压增益A U0,通频带2△f0.7。
晶体管的y参数为y ie= (2.86+j3.4)ms; y re= (0.08-j0.3)ms; y fe= (26.4-j36.4)ms; y oe = (0.2+j1.3)ms.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一、填空题1、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选择工作在或工作状态。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一、教材及参考教材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现在大多数院校称之为“通信电子线路”)采用教材:〈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曾兴雯、刘乃安、陈健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教材:1.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高频电子线路》林春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3. 《通信电子线路》钱聪、蒋英梅人民邮电出版社4. 《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5. 《通信电子线路》李棠之、杜国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二、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高频电路与普通低频电路的区别,虽然在理论上主要运用传统集总参数的分析方法,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提示学生高频电路在工程设计和实现上,还要注意分布参数的作用和影响,特别强调通过实验来检验和完善高频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
重点在于各章中基本概念的建立,难点在于典型电路的分析和基本公式的理解。
学生需掌握的主要内容为:1.高频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选频网络特性、相关术语的概念、接入系数变换原理及其应用。
2.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Y参数等效、增益、带宽、选择性分析和测量方法)。
3.射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余弦脉冲波形分析、三种状态分析及工程应用。
4.载频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特点、振荡条件分析、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原则、晶体振荡器特性及应用。
5.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为幂级数法)、频谱资源概念、频谱搬移技术、电路及应用6.幅度调制与解调(调幅)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7.角度调制与解调(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非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8.锁相环概念、频率合成技术及应用(基本锁相环、锁相分频、锁相倍频、锁相混频、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及锁相环鉴频器)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一、高频条件下的基本元器件1、R、L、C器件及等效电路2、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概念二、选频网络及阻抗变换对电信号的选择性接收和放大和阻抗匹配问题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基本的功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