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26分)积累运用1.(2分)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2分)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hù)暝.想(míng)哄.笑(hōng)叱咤.风云(chà)B、船舷.(x ián)一宿.(xiǔ)愧怍.(zuò)鳞次栉.比(zhì)C、吮.吸(yǔn)熟稔.(rěn)蓦.然(mò)无瑕.顾及(xiá)D、悲怆.(cāng)筵.席(yàn)玷.污(diàn)谈笑风声.(shēng)3.(2分)仿写句子。
(要求句式相同,语言连贯)宽容,就像一缕和熙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4.(2分)微型阅读这是睿智的微笑。
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
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涵有哲理的忧伤。
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
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他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这样的丑恶看看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
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
新的社会,平等、让步的欲望和这叫做宽容的博爱的开始,相互的善意,给人以相称的权利,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取消偏见和成见,心灵的安详,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2)任选角度,赏析本段诗化的语言。
5.(8分)古诗文默写①花鸟有情:,恨别鸟惊心。
②豁达胸襟:,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0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略。
(观点明确l分,理由充分l分,语言通顺l分。
共3分。
)2.B(3分)3.D(2分)4.(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每小题2分,每小题中错、漏、添、倒写l字扣l分,共10分)5.A(2分)6.(共4分)(1)词语:略。
(示例: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天佑中华等。
)(只要写出两个即可,每个词语1分,共2分)(2)略。
(只要能够紧扣“感恩”主题,符合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即可)(2分)7.(共4分)错别字:消声匿迹——销声匿迹(1分)内容:略。
(能围绕中心正确运用词语1分;描述连贯无语病1分;有体会、感悟l分)8.(共3分)(1)A“醉里挑灯看剑”;B“梦回吹角连营”(每空l分,共2分)(2)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意思相同即可,1分)9.(每小题1分,共2分)(1)恚:恼怒(2)令:即使、假若10.C(2分)11.译:将军你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
或将军你身穿着战甲,紧握着武器。
(其中的“被”——披(穿着);“坚”——铁甲;“锐”——武器,翻译错误一处扣l分。
共2分)12.(共3分)三个步骤:首先,挑逗军官,吴广受罚,激怒民众,杀死两个军官。
其次,陈胜号令属下,揭露苛政,分析形势,晓之以利害,指出起义是唯一的出路,得到民众的支持。
最后,提出起义的策略(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并“为坛而盟”,开始起义。
(每一个步骤1分,只要意思对即可)13.(各1分,共2分)第(一)语段:什么是克隆或克隆是什么。
第(二)语段: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或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青海省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班级:姓名: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3分)1.山娃在《青海青》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铁蛋兴奋地把这一消息告诉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共同分享快乐。
你将如何祝贺山娃?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5分)2.下列词语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泯.灭(míng)中流砥柱归咎(归罪)B.愧怍.(zuî)义愤填膺遒劲(雄健有力)C.虫豸.(zhì)正襟危座桑梓(家乡)D.狡黠.(xiá)春华秋实诘责(反问并责备)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青同学站起来说:“刘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如何把握、管理、认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头疼的问题。
C.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D.生态环境、人的素质等既是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10个填空)(10分)(1),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刘禹锡《陋室铭》)(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在那上面,/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201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全卷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汲取(jí) 憎恶(è) 匿名(nì) 媲.(p ì) 美 B .污秽.(hu ì) 戍.守(sh ù) 祈祷.(d ǎo ) 窥.(ku ī)伺 C .提. (d ī) 防 瞥. (bi ē) 见 棱.(l éng)角 瞰.(k àn)望 D .大厦.(xi à) 肋. (l èi) 骨 别墅. (sh ù) 忏.(qi ān)悔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中流抵柱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B .销声匿迹 张皇失措 藏污纳垢 轰堂大笑C .刻骨铭心 斩钉截铁 断章取义 鳞次栉比D .无精打采 漠不关心 名副其实 如法泡制3.古诗文默写(任选六题,如多做,以所做前六题为准)(6分)①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②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③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④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⑦读书的方法很多,可精读、细读,也可如陶渊明那样“ ”,观其大略。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⑧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4.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3分)①昙花只有瞬间的辉煌,但它的惊鸿一瞥美得惊心动魄;玫瑰尖尖的利刺令人望而却步;但它的娇艳欲滴美得倾国倾城;水仙离开了水的怀抱就会枯萎,但它的清新淡雅美得高洁脱俗。
②这世间再美妙的事物也总有自己的缺憾,但因为正是由于这些缺憾,所以美的意义才会得到升华,美的真谛才会受到珍惜。
③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有(意蕴、内涵、深度)的美。
十九中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书写正确、工整、清楚得4分;较好的得3分;较差得1-2分。
2.斑姿喑爆(2分,每空0.5分)3.D(2分) 4.C(2分) 5.A(2分)6.①朔气传金柝②野渡无人舟自横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④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⑤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⑤两题为选做题,漏字、错字、加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7.(1)王维(2)沈从文(3)保尔(或“柯察金”),“精神危机”(每一格1分)8.(1)略,但要语句流畅并围绕“低碳生活”这个话题。
(2)D。
理由: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少吃饭”与“低碳生活”无关。
如果不能满足饭量,只能对身体健康有害。
(3)如:节约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有关节约能源和资源等降低碳排放量的“建议”均可。
(每题2分,适当斟酌语言表达)二、阅读理解(42分)(一)京剧密码(13分)9.“四法五功”,即唱、念、做、打与身、眼、手、法、步;京剧脸谱;京剧戏服。
(3分)10.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做功”即“身段表演”都有章有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两种说明方法各0.5分,联系文章关键信息1分,说明方法的普遍作用得1分)11.①“凝结”即“凝聚”,说明京剧演员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磨练才拥有了出神入化的表演功力,使得舞台上的表演很有韵味。
该词用得十分准确而有分量。
②“大致”即京剧戏服中列繁多,只是宽泛地概括和归纳,并不是全部或准确地概括。
用得很准确、周密。
(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得1分,作用得1分)12.由于京剧舞台表演受时空限制,为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角色表达的东西,演员们会充分运用身体动作,夸大表演。
(2分)13.略。
戏剧、剪纸等民间艺术均可以介绍,只要抓住了鲜明的特征就算是成功。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一)第一部分基础整合(25分)1、C2、D3、C (A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
此处取后一义项。
B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D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与句意不符)4、①-⑤略⑥焉知非福5、(4分)(1)热门险种(门可罗雀与门庭如市、抢购食品保险。
)(2)主题: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6、答题要点:胡锦涛主席送《孙子兵法》给布什总统,一方面有规劝美国政府不要轻易动武之意,另一方面是反映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高超的工艺水平。
(4分。
答到第一方面得2分,答到第二方面得2分,两方面均答到得满分。
)第二部分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7、 B 8、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9、对“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进行总结。
10、突出三峡山多山高的特点。
“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等对其特点进行了照应。
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11、D12、外貌神态隔膜13、现实中的路(地上的路),人生之路14、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空有希望,不去奋斗,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坚持奋斗,便无所谓无。
只要奋斗追求,路就会在脚下,希望会实现,新生活也会到来。
(意思对即可)(二)15、shèbù16、过渡段,承上启下。
17、在受约束时寻找自我解脱的办法,是一种智慧。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使自由和不自由合理转化。
18、同意不同意皆可,关键是说明理由。
如:同意,真正的恐怖不一定要在监狱里,而在于自己关押自己,其恐怖心理才是真正的监狱。
或:不同意,敌人的残暴、摧残人性,把亲人朋友关进监狱,迫使人屈服才是最恐怖的。
三、名著推荐阅读(8分)19、《水浒传》施耐庵。
20、鲁智深;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两点即可)。
21、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三部分写作实践(50分)(本题略)第四部分附加题(10分)(一)1、①沿着、顺着②偷袭2、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现在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3、处理问题注意观察情况变化,要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二)4、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乱之中家书的珍贵。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3分)1、(6分)(略)2、(9分)①(3分)缅、róng、慨。
②B(2分)③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表达出作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
(2分④“加入”改为“参加”。
(2分) 3、(6分)①(2分)示例:全市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督查工作全面展开②(2分)示例:营造和谐环境。
③(2分)(略)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13分)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后面的文章。
5、⑴“终于”修饰“决定自杀”,表明了商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另外还表现了他的多年的奋斗一夜间化为乌有的痛苦。
⑵“瞪”这个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这位姑娘对商人(来劝自己的人)的愤怒,表明自己自杀的决心。
6、示例:姑娘,你弄错了,我不认识你,我,我也是来跳崖的。
7、(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二)(12分)8、外墙色彩设计别具一格的“竹立方”、船舶馆中国内最大最安静的观光电梯、保障园区安全的“电子眼鼻”、自动追踪阳光的“叶子”概念车。
9、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竹立方”使用的LED节能灯节能效果好。
10、能将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空调制冷剂)。
11、C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9分)12、①故意,特意。
②旧的(知识)。
③所以。
13、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14、①抓住两尉醉的有利时机。
②使用故意使自己受辱的激将法。
③激怒众人。
(二)(7分)15、AD16、为什么你刚才所说的,像是郤正的话呢17、反面:毫无心肝,乐而忘本。
正面:故意装傻,以求自保。
【译文】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
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他要是不这样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合并自:(奥数)、(中考)、(高考)、(作文)、(英语)、(幼教)、、等站西宁市2009年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口语交际(共3分)1、近日,你的表姐(化名:李晓梅)从美国回到中国。
现已证实与你表姐同一航班的一位乘客已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并且已有部分乘客被隔离观察。
知此消息后,你的表姐很害怕,躲在家里,不肯去医院检查。
请你打电话劝说她主动去医院接受检查。
你该怎样说呢?二、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25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啮.(niè咬)齿动物群蚁排衙.(yá行列)根深蒂.(dì瓜果等与茎、枝相连的部分)固B、鹤唳.(lì鸟鸣)荣膺.(yīng承受、承当)吹毛求疵.(cī缺点、毛病)C、御.(yù皇帝)聘广袤.(mào高大)无垠不言而喻.(yù明白)D、销声匿.(nì隐藏)迹气冲斗.(dòu星宿名)牛轩.(xuān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3、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直到有一天,抵挡不住那香味扑鼻的含羞树的诱惑后,才了这种恐惧心理。
(2)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的梦境中。
(3)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A、克制曼妙奇特B、说服奇妙神秘C、压制美好特别D、克服美妙神奇4、按要求填空。
(10分)(1)“小时候/ /我在这头/ 。
”(余光中《乡愁》)(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3)《<论语>十则》中“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省”的内容是指“???”(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5)人们借用《出师表》中的语句,赞叹高洪波在中国男子足球队每况愈下时,临危受命出任主教练。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卷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基础(36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2分)(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谐社会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填空)(4)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表达诗人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5)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4分)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欣然起行B、宜乎众矣/宜多应者C、至若春和景明/触景生情D、才美不外见/图穷匕首见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
(10分)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 )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
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
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绘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 )大自然的情趣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汉字。
(2分)4、联系上下文,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10 2010.5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6页,有四大题,25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答案用钢笔、水笔、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8分)1、撼栖恪亘2、湮灭、串成、还原3、去掉“不再”;把“切实”移到“做好”之前。
4、根据提示默写。
(6分)(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千里共婵娟(3)长风破浪会有时(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5、(1)略,符合赞颂俞文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语句通顺即可,语言优美者酌情加分。
(2)略(3)意思符合,结构基本符合对仗要求,宽对即可6、例: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
7、鲁达(智深)水浒传智勇双全,嫉恶如仇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床板上的记号英涛(18分)8. 指只会做表面文章,表面上表现出对“我”很好,但实际上却是假的。
包括讥笑自己矮,只给她的亲生女儿买增高药。
9、(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的他心中那份与继母的隔膜和生疏。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明白继母的苦心之后的那份震惊与感动。
10、少年的他自尊心强、误解了继母的爱、是一个比较好胜的人。
我认为他的这种做法符合少年人的特有心理,但过于自尊,很容易误解别人。
11、能写出生活中的一件误解别人话语的事情,基本事实清楚;感悟中包含有要全面看待问题,不要逞一时之气;要善于理解别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不要带着情绪看待别人,要客观公正。
(二)地球磁场翻转生物面临灾难(14分)12.存在于地核周围的铁流体有时会形成巨大的漩涡,迫使自己的流向发生变化,引起了地球磁场的改变。
青海省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3分)
1.为了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惜时奋进,班主任老师组织召开了“生命如花岁月如歌”的主题班会。
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名学生,请把你最精彩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
(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6分)
2.下列词语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谄媚(xiàn)天经地义触目伤怀(心)
B.污秽(huì)不胜枚举获益匪浅(不)
C.怂恿(sǒng)有条不紊偃旗息鼓(停止)
D.矍铄(shuò)暂露头角妙手偶得(偶然间)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C.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D.追求梦想,与其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
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5.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l0个填空,l0分)
(1)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3)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梦江南》
(4)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6)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新华网维也纳7月1日电(记者刘刚)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喜马拉雅地区早在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研究人员说,这是迄今为止在这一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居住痕迹。
(20字以内)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唐宋八大家”中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人。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B.在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今天的“江”则泛指大的河流。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春》《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D.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8.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4分)
材料l: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2001年的54.2%、2003年的51.7%下降到此次调查的48.7%。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
材料2:《中国教育报》记者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采访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
(摘自《中国教育~》2006年4月27白)
材料3:中国和平出版社退休编辑郭志刚把2570册图书捐赠给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大兴区张北育才小学,孩子们开始还能勉强按老师要求排队上前领书,不多大一会,急不可耐的孩子忍不住蜂拥而上,团团围住郭志刚,向他伸出一只只小手,场面完全失控。
随同人员说:“看着孩子欢天喜地的样子,我们觉得鼻子有点酸酸的,忽然体会到了什么叫渴望,体会到了渴望的分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
审核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