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的尝试
- 格式:pdf
- 大小:213.54 KB
- 文档页数:3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项目任务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1-13T08:36:45.650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23期作者:崔艳坤陈鸣[导读] 本研究与实践以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为契机,将真实项目任务引入课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行以过程考核为主线,技能考核为核心,知识考核为辅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并将“德技兼修、技能报国”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在教学中推进“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培养;“分组合作”“设岗定责”“轮岗换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崔艳坤陈鸣牡丹江技师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摘要:本研究与实践以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为契机,将真实项目任务引入课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行以过程考核为主线,技能考核为核心,知识考核为辅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并将“德技兼修、技能报国”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在教学中推进“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培养;“分组合作”“设岗定责”“轮岗换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技能考核;工学一体;技能报国;综合职业能力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积极向职业教育发展倾斜,相关鼓励及支持政策不断推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载体在于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任务,这些项目的操作不仅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作铺垫,同时也应紧跟社会技术进步的水平。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项目的实施过程既是温故理论知识的过程,又是提前熟悉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过程。
因此,项目的选择与设置具有实用性与时代性,便于同企业之间开展合作。
1 教学设计1.1 设计依据根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一体化课程规范》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电工高级工)的要求和岗位需求,按照“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分组合作、策划实施、调试验收、轮岗换位、评价反思”的一体化教学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课程中的应用本文引进典型电气掌握项目“节能环保中水回用水处理厂智能掌握系统”来帮助电气掌握及plc可编程项目教学的开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模块、开展教学,使电气掌握及PLC中的应用课程的绝大多数学问点都能在该项目中得以体现和应用,同学感受真实项目、学以致用,同时项目具有综合性,熬炼同学项目设计力量,提高综合素养,教学效果良好。
电气掌握及PLC应用课程是电气掌握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在工业自动化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精密加工、数控机床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是(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育专业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育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除了让同学学习电气掌握和PLC可编程掌握器应用技术基本学问外,还以提高同学的素养和全面力量为宗旨。
详细教学要求是熟识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把握继电接触器掌握系统基本分析和设计力量,把握典型电气掌握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把握可编程掌握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娴熟把握基本规律指令的应用,把握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及应用,了解PLC网络及通讯基本学问,继电接触器掌握系统基本分析力量,特殊是把握典型电气掌握电路的分析力量,重点是S7-224/S7-300可编程序掌握器的编程技术、通信模式及调试技巧。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实施为主线有效组织理论和实践学问,师生共同实施并完成一个“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情景学习理论基础上体现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将传授学问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项目实施过程,让同学学习必要的理论学问及把握必备的专业技能,突出学问的学习服务于职业力量的建构。
一、电气掌握及PLC应用项目教学模块实施项目教学,项目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全面性,以往的教学选取的项目常常基于小项目来教学,仅能说明一个学问点或某个问题,综合学问无法体现,这样各学问点之间彼此孤立,章节的联系比较匮乏,彼此的学问点无法连贯,规律关系无法得到梳理,不能对同学的综合力量进行熬炼。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
对于中职生来说,采用项目教学法建立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体验,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标签:电气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项目教学法模块实验实训一、项目教学的背景及意义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适应德国“双元制”培养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项目教学法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现状,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整个项目工作流程,然后将学生放入模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知识迁移、讨论合作来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习得。
它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在国内职业学校开展项目教学的实践还不成熟,尚处在研究、实践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机电专业类部分主干专业课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为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推行完全的项目教学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程项目模块的构建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求对教学内容模块化,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有步骤的、系统的练习后,能达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能力要求,提出本课程的主要能力或综合能力要求,再把它分解为相关的分支能力。
在此基础上整合课程内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模块。
第一,知识模块:低压电器的认识、典型电路的分析、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PLC的基本指令及应用、功能指令及应用。
第二,技能训练模块:练习低压电器的拆装及调节、让学生在电气训练柜上:进行安装接线和实训练习、在机床电气故障排除训练柜中练习如何分析、判断、查找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常见故障、PLC启一保一停控制电路、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其强调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学习过程。
然后分别讨论了电气控制和PLC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强调了实践性和实用性。
接着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通过项目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最后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对电气控制与PLC教学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增强,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气控制、PLC、教学方法、应用、影响、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方法。
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正文2.1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来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通常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
他们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并最终展示成果。
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通过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学生可以加深对电气控制与PLC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贴近实际工程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未来的工作。
论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作者:陈经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32期[摘要]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专业性、应用性较高,对学生专业技术、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现状、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及其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方案中图分类号:TH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引言:《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作为高职教育教学中机电、电气类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传递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岗位技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核心课程。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其中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有效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为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因此,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现状《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当今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专业技术性。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影响作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断发展以及课程深入改革,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理念教学与实践相脱轨、学生主体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实践训练与课堂教学不连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开展作用的发挥,对其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强化形成不利影响。
对此,在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下,高职教育机构应明确认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开展的重要性,结合自身教育宗旨与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实现“以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理念的有效渗透。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介绍了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及方法,阐述了项目教学的特点,以及一些笔者的体会。
标签: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电气控制技术1 项目教学法的概述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过程教学。
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的成分,项目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主要是通过完成计划的实施步骤实现的。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综合性地使用不同的知识,参与的学生要完成目标,需要多个环节和步骤的实施,这意味着要完成项目教学的计划目标,需要多人或多组人员协作,理论上要按照项目组织专业实践类课程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计划的实施。
可见,要完成项目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体现了项目教学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项目教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了新的教育理念,以职业能力和市场对专项能力的需求方向作为安排教学计划的依据,以市场需求作为教学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
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将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 项目教学在《电气控制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步骤2.1 项目的选取项目教学法中,它的着眼点在“项目”,一般来说,项目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项目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内;2)项目必须要贴近市场中实际生产的需要,这就需要学校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以市场对专项能力需求方向作为安排教学计划的依据;3)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何技能是学生通过探索和学习能够完成的。
综合以上特点,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后,提出设计“小车自动往返运动”的控制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有新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新的低压电器——行程开关,然后在结合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进行新项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