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5
礼仪案例1、小处不可随便传说有人把于右任先生写的“不可随处小便”重新组合装裱,于是就有了“小处不可随便”的典故。
其实,“小处不可随便”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条处世原则。
古语道:“战战栗栗,日谨一日。
人不踬于山,或踬于堞。
”告诫人们时时提防被小土绊倒,这或许是“小处不可随便”的最古老的典故。
不光是中国,外国人也有差不多的观念。
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小处随便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甚至会造成致命的后果。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18世纪的法国公爵奥古斯丁。
178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到巴黎戏剧院看戏,全声起立鼓掌。
放荡不羁的奥古斯丁为了引起王后的注意,面向王后吹了两声很响的口哨。
当时吹口哨被视为严重的调戏行为,国王大怒,把奥古斯丁投入监狱。
而奥古斯丁入狱后似乎就被遗忘了,即不审讯,也不判刑,就日复一日地关着。
后因时局变化,也曾有过再次出狱的机会,但阴差阳错,终究还是无人问津。
直到1863年老态龙钟的奥古斯丁才被释放,当时已经72岁。
两声口哨换来50年的牢狱之灾,实在是天大的代价。
与此相反,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小处端正的人往往能取得人们的信任。
法国有个银行大王,名字叫恰科。
但他年纪轻时并不顺利,52次应聘均遭拒绝。
第53次他又来到了那家最好的银行,礼貌地说完再见,转过身,低头往外走去。
忽然,他看见地上有一枚大头针,横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
他知道大头针虽小,弄不好也能对人千万伤害,就弯把它捡了起来。
第二天,他出乎意料地接到了这家银行的录用通知书。
原来,他捡大头针的行为被董事长看见了。
从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中,董事长发现了他品格中的闪光的东西。
这样精细的人是很适合做银行职员的。
于是,董事长改变注意决定聘用他。
恰科也因此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走向了成功之路。
思考题你是怎样理解“小处不可随便”这个问题的?2、礼节的差距我站在四个陌生人身的后,在电梯里上升,看衣着和言谈,很容易判断出四个人的组合模式是:两个是总公司的高层领导,一个是分公司领导而另一个是女秘书。
交谈中的礼仪案例交谈中的礼仪案例(案例一)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近期准备与一家新客户进行商务洽谈,以达成合作意向。
由于对方是一家日本公司,小明决定在交谈中遵循日本的商务礼仪,以展示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以下是小明与日本客户交谈的具体情景:第一场面谈时间:上午九点地点:双方公司的会议室主要人物:- 小明:销售经理- 小刚:小明的助理- Mr. Tanaka:日本客户的首席执行官- Ms. Suzuki:日本客户的销售经理情景描述:小明和小刚在会议室中准备好资料和茶水。
不久后,Mr. Tanaka和Ms. Suzuki出现在会议室门口。
小明:(微笑着)欢迎光临,请进,请坐。
Mr. Tanaka和Ms. Suzuki一起进入会议室,并与小明和小刚握手致意。
小明:(指向座位)请坐,这是资料和茶水。
Mr. Tanaka和Ms. Suzuki感谢小明的热情款待,然后就坐。
小明:(递上资料)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介绍和合作方案,请您过目。
Mr. Tanaka:谢谢你的准备工作。
我们会马上审阅。
Ms. Suzuki:另外,我们已经预定了午餐时间在附近的餐厅,希望你能陪同我们。
小明:当然,我很乐意。
谢谢你的邀请。
评析: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商务交谈中遵守礼仪的重要性。
小明在接待客户时用了一些日本人常用的礼貌语,比如“欢迎光临,请进,请坐”,并向客户提供了资料和茶水,显示出他的热情款待。
在提到午餐时,小明接受了客户的邀请,表现出充分的合作态度。
第二天的商务午餐时间:中午十二点地点:附近的日本餐厅主要人物:- 小明:销售经理- Mr. Tanaka:日本客户的首席执行官- Ms. Suzuki:日本客户的销售经理情景描述:小明准时出现在餐厅门口,迎接Mr. Tanaka和Ms. Suzuki。
小明:(微笑着)欢迎光临,请进。
Mr. Tanaka和Ms. Suzuki一起进入餐厅。
小明:(指向座位)请两位坐这边。
小明和客户分别坐下后,服务员上前拿走菜单,并询问是否需要推荐菜品。
礼仪案例(必备11篇)礼仪案例第1篇某公司经理对他为什么要录用一个没有任何人推荐的小伙子时如是说:“他带来了许多介绍信。
他神态清爽,服饰整洁;在门口蹭掉了脚下带的土,进门后随手轻轻地关上了门;当他看见残疾人时主动让座;进了办公室,其他的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他却很自然的俯身捡起并放在桌上;他回答问题简洁明了,干脆果断,这些难道不是最好的介绍信吗?”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第一印象往往从谈话、举止、着装、个人的个性与修养中得来。
良好的礼仪和外在形象能展示应聘者美好的外表和内在,使面试官产生好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1.要尽可能了解对方:这是创造良好第一印象的'前提和基础。
最好能做到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并不是对对方一无所知。
2.营造良好的气氛:既让对方感到舒服,符合对方的爱好,又让对方了解你的格调,要有所承诺,使对方感到你可以信赖,有兴趣和你交谈。
3.把握面试时间:成功的面试有适当的时间限制,谈话时间短了不行,长了更不行,如果是首次面世,时间长了会对应试人不利。
谈话时间的长短要视面试内容而定,一般宜掌握在半小时至45分钟左右。
一般来说,在高潮话题结束以后,或者在考试人暗示之后就应该主动告辞。
求职形象设计某航空公司要面向社会招一批空姐,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有几个女孩,心想空姐是多么时髦的职业,招的都是那些漂亮的女孩。
于是,几个姑娘就到美容院将自己浓墨重彩地打扮了一番,活象电视剧里的韩日明星。
她们高高兴兴地来到报名地点,谁知工作人员连报名的机会都不给她们,便让她们离开。
面试时,合乎自身形象的着装会给人以干净利落、有精神的印象,男生应显得干练大方,女生应显得庄重俏丽。
要做到以下几点:1)男士①注意脸部的清洁,胡子一定要刮干净,头发梳理整齐。
查看领口、袖口是否有脱线和污浊的痕迹。
②春、秋、冬季,男士面试最好穿正式的西装。
夏天要穿长袖衬衫,系领带,不要穿短袖衬衫或休闲衬衫。
③西装的色调要用给人稳重感觉的深素色为主,如藏青色、蓝色、黑色、深灰色等。
商务礼仪的案例分析7篇商务礼仪的案例分析 (1) 星期天,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他们可爱的小宝宝逛商场。
小宝宝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用小手指指点点,显出兴致勃勃的神态。
当来到儿童玩具专柜前,售货员笑脸相迎,热情地向孩子的父母打招呼:“您二位想买点什么,想给孩子买个玩具吧?”夫妻俩看看商品的标价,歉意地摇摇头,抱着孩子就想离开。
突然,小宝宝哭闹起来:“我要玩具!我要玩具!”夫妻俩只好赔着笑脸又劝又哄,却无济于事。
售货员好像悟出了什么,立即挑出了几件高级电动玩具,打开开关让玩具动起来给孩子看,并亲切地问道:“小宝宝,你想要哪件玩具呀?阿姨给你拿。
”孩子立即停止了哭闹,语气干脆地说:“机器狗!”这时售货员看了一眼年轻夫妇,见他们犹豫了一下,交换着眼神,终于拿了钱买了机器狗。
请回答:(1)售货员运用了什么样的谈判策略?为什么会成功?(2)这种策略的特点是什么?在商务谈判中适用于什么情形?答案: (1)售货员运用的是以柔克刚的策略;找到了孩子这一对方的薄弱环节,通过诱导孩子的需求,从感情上打动了顾客。
(2)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利用了对方的感情弱点,同时自己要保持耐心,要善于表达友好的态度,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在商务谈判中,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强硬、自大,同时又存在明显感情弱点的对手。
商务礼仪的案例分析 (2) 【案例5】一天,老师收到小明的谈心日记,上面写着:“高老师,我认为妈妈是世界上最讨厌的人,我不喜欢她,恨她。
真希望她不要在我面前出现。
”看了他的谈心日记,老师很震惊,小明的妈妈其实是一位非常慈祥的母亲,为什么小明会讨厌她,恨她呢?下课后,老师找小明谈了一次。
原来小明的妈妈每天总是不停地叮嘱他应该做作业了,应该吃饭了,应该睡觉了,不应该吃零食,不应该到外面去,应该干这,不应该干那……整天不停地重复这些话,唠唠叨叨。
昨天妈妈为让小明早点睡觉,催他睡觉就催了十几次。
小明对于妈妈罗嗦的表现特别反感,她越叫,小明就越不听,恶性循环。
酒店礼仪案例在酒店工作中,良好的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客人的满意度。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酒店礼仪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案例一,迎宾礼仪。
当客人步入酒店大堂时,迎宾员是他们最先接触到的员工。
因此,迎宾员的礼仪举止至关重要。
在迎接客人时,迎宾员要保持微笑,主动问候客人,并且主动帮助客人提行李。
在引导客人办理入住手续的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解答客人的问题,确保客人顺利入住。
此外,迎宾员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谈举止,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案例二,客房服务礼仪。
客房服务员是客人在酒店里的主要接触对象之一。
在为客人提供客房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员要注意礼貌用语,比如“您好”、“请”、“谢谢”,并且要尽量做到细致入微,满足客人的需求。
比如,客人需要额外的洗漱用品或者枕头,服务员要及时提供,并且在离开客房时要询问客人是否还有其他需要。
在整理客房时,服务员要注意保持房间整洁,不打扰客人的休息,并且要避免在客人面前谈论私人话题。
案例三,餐厅礼仪。
餐厅服务员在为客人提供用餐服务时,要注意礼貌待人,主动为客人拉开椅子,递送菜单,并且主动询问客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以便更好地为客人推荐菜品。
在上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餐具碰到客人身上,保持微笑,不断关注客人的用餐情况,及时为客人添加餐具或者饮品。
在客人用餐结束后,要主动为客人送上甜点或者水果,并且在客人离开时表示感谢。
案例四,应对投诉。
在酒店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客人的投诉。
对于客人的投诉,酒店员工要保持冷静,倾听客人的诉求,不要轻易做出回应,要先了解清楚客人的问题,然后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并且与客人沟通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保持礼貌,不要与客人发生冲突,尽量让客人感受到酒店的诚意和用心。
以上就是几个酒店礼仪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良好的礼仪举止,用心对待每一位客人,为客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客人的信任和满意,为酒店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务礼仪真实案例(精选12篇)商务礼仪真实案例篇1"难不倒'的服务香港丽晶酒店的礼宾服务在全香港五星级豪华酒店中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丽晶礼宾部的主管考夫特先生说:如何关怀客人,如何使客人满足和兴奋是酒店服务最重要的事情。
考夫特先生在1980年丽晶开业时就从事礼宾工作。
多年来,每个到过丽晶,每个接受过考夫特先生亲自服务的客人无不为他供应的"难不倒'服务所折服。
一次,客人在午夜提出要做头发,考夫特先生和值班的几位酒店员工快速分头忙着联系美容师,预备汽车,15分钟内就把美容师接到酒店,引入客人房内,客人感动地说这是奇迹。
又有一次,一对美国夫妻想到中国内地旅游,但要办签证,可他们只在动身的前一天才提出来。
考夫特先生马上派一名工作人员直奔深圳,顺当地办完手续。
他说:"时间这么紧,只有这个方法,因此,再累再苦也得去。
'有人问考夫特先生,假如有人要上等特别年份的香槟酒,而酒店中没有怎么办?考夫特先生说:"毫无疑问,我要找遍全香港。
实在满意不了客人,我会登记香槟酒的名称及年份,发传真去法国订购,并向客人保证,他下次再来丽晶时,肯定能喝上这种香槟酒。
【分析】当然,我们不行能完全像考夫特先生那样,或许我们的酒店也不具有这种条件。
但是,这种做酒店服务所应当具备的全心全意为客人服务的精神和意识,是我们每个优秀员工都必不行少的。
例如:某酒店前台迎送服务礼仪规定,"客人乘坐的车辆到达酒店时,要主动为客人开启车门,用手拦住车辆门框上沿,以免客人下车时遇到头部,并主动向客人招呼问好'。
但是,假如遇到老年客人,下车时还需要携扶一下。
携扶老人,酒店没有明文规定,但对于一心一意为客人服务的员工来说,又是应当想到的,应当做到的,这就是酒店礼仪的敏捷运用,真情服务,也就是共性化服务。
这些类似的服务可以增加客人的满足度,而客人的满足度会带来"客人的忠诚',"客人的忠诚'会带来企业的获利和成长。
社交礼仪案例
案例一:商务晚宴
场景:参加一个重要的商务晚宴
问题:应该如何表现得得体而又有礼貌?
解决方案:
- 事先研究有关当地的商务晚宴礼仪,包括正式的穿着和行为准则。
- 注意餐桌礼仪,不要随便使用餐具和不当地言行,以免冒犯他人。
- 与他人交谈时要有礼貌,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倾听对方的观点。
- 注意自己的姿态和表情,保持自信和专注的态度。
案例二:社交聚会
场景: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
问题: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合适?
解决方案:
- 到达聚会现场时,礼貌地向主人致以问候,并向其他宾客介绍自己。
- 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使用姓氏加上敬称,避免使用太过亲密的方式称呼陌生人。
- 不要占据过多的谈话时间,给予其他人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的观点,避免引发争论或冲突。
案例三:赴约秘书
场景:作为一名秘书,要代表老板参加一场重要会议。
问题:在会议中,秘书应该如何展现专业素养?
解决方案:
- 事先了解会议的日程安排和议题,为老板做好准备,并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 准时到达会议现场,并礼貌地向其他与会者致以问候。
- 在会议期间,秘书应紧密关注会议内容,并及时记录重要事项和决议。
- 在与其他与会者交流时,秘书要保持专业并礼貌的言行,代表老板发表清晰的观点和意见。
现代礼仪小故事故事一,地铁礼让。
有一天,我坐地铁回家,车厢内人来人往,非常拥挤。
突然,一个孕妇挤上了车,她看上去非常疲惫。
但是,大部分乘客都装作没有看见,依然站在原地。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主动走上前去,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孕妇。
孕妇感激地坐下,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礼让他人是一种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礼仪。
故事二,商务交往。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一家外企工作,经常需要参加各种商务活动。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重要的商务晚宴,与客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整个过程中,他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在用餐时注意了餐桌礼仪,与客户交谈时保持了礼貌和微笑。
最终,他成功地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商务交往也需要注重礼仪,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三,网络礼仪。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上的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
有一次,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内容非常有趣,但是下面的评论却充斥着各种不友善的言论。
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这些言论不仅伤害了作者,也影响了其他读者的心情。
我立刻在评论区发表了一段正能量的留言,希望能够化解这种负能量。
这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上保持良好的礼仪,整个网络空间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几个现代礼仪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现代社会,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它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在地铁上、商务交往中,还是在网络空间里,我们都应该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有教养的现代人。
愿我们的社会因为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服务礼仪案例40例1.“女士优先"应如何体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迎宾员小贺,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新制衣,第一次独立地走上了迎宾员的岗位.一辆白色高级轿车向饭店驶来,司机熟练而准姿势,并目视客人,礼貌亲切地问候,动作麻利而规范、一气呵成.确地将车停靠在饭店豪华大转门的雨棚下。
小贺看到后排坐着两位男士、前排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位身材较高的外国女宾。
小贺一步上前,以优雅姿态和职业性动作,先为后排客人打开车门,做好护顶关好车门后,小贺迅速走向前门,准备以同样的礼仪迎接那位女宾下车,但那位女宾满脸不悦,使小贺茫然不知所措。
通常后排座为上座,一般凡有身份者皆在此就座。
优先为重要客人提供服务是饭店服务程序的常规,这位女宾为什么不悦?小贺错在哪里?(资料来源:陈刚平、周晓梅:《旅游社交礼仪》,1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分析提示】在西方国家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女士优先”。
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男子应经常为女士着想,照顾、帮助女士。
诸如:人们在上车时,总要让妇女先行;下车时,则要为妇女先打开车门,进出车门时,主动帮助她们开门、关门等.西方人有一种形象的说法:“除女士的小手提包外,男士可帮助女士做任何事情。
”迎宾员小贺未能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先打开女宾的车门,致使那位外国女宾不悦.2.维护好个人形象郑伟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总经理。
有一次,他获悉有一家著名的德国企业的董事长正在本市进行访问,并有寻求合作伙伴的意向。
他于是想尽办法,请有关部门为双方牵线搭桥。
让郑总经理欣喜若狂的是,对方也有兴趣同他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且希望尽快与他见面。
到了双方会面的那一天,郑总经理对自己的形象刻意地进行一番修饰,他根据自己对时尚的理解,上穿茄克衫,下穿牛仔裤,头戴棒球帽,足蹬旅游鞋。
无疑,他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印象。
然而事与愿违,郑总经理自我感觉良好的这一身时髦的“行头",却偏偏坏了他的大事。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案例一:课堂礼仪教育。
在一所小学,老师意识到学生们的课堂礼仪很不好,决定开一次课堂
礼仪教育。
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课堂礼仪,包括敬老师,认真听讲,遵
守纪律等。
然后给学生们演示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提醒他们避免这些行为,如回答老师问题时不注意礼貌、交头接耳等。
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们分组,自己编写对话,演练出在课堂中要注意哪些礼仪。
演练过后,老师给他们点评,鼓励他们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以后一定积极配合老师,
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
案例二:交通礼仪教育。
在一个城市的学校,由于有些家长开车接送孩子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为此,学校决定加强交通礼仪教育。
学校通过讲座、海报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交通礼仪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交警前来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在学校门口设置了一个模拟路口,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过马路的危险性。
通过模拟,让孩子们学会在路口等红绿灯、在人行横道过马路时停一下、
较远处看车辆情况等基本知识。
通过这次交通礼仪教育,学生们和家长们都认识到了交通礼仪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许多家长们改为步行或骑自行车接送孩子,避免了交通事故
的发生。
礼仪案例一、关于服饰、仪容1、国内一家效益很好的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叶明,经过多方努力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终于使德国一家著名的家电企业董事长同意与自己的企业合作。
谈判时为了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好印象,叶明上身穿了一件T恤衫,下穿一条牛仔裤,脚穿一双旅游鞋。
当他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带着秘书出现在对方面前时,对方瞪着不解的眼睛看着他上下打量了半天,非常不满意。
这次合作没能成功。
问:叶明与德国家电企业的合作失败的原因?2、小刘和几个外国朋友相约周末一起聚会娱乐,为了表示对朋友的尊重,星期天一大早,小刘就西服革履地打扮好,对照镜子摆正漂亮的领结前去赴约。
北京的八月天气酷热,他们来到一家酒店就餐,边吃边聊,大家好不开心快乐!可是不一会儿,小刘已是汗流浃背,不住地用手帕檫汗。
饭后,大家到娱乐厅打保龄球,在球场上,小刘不断为朋友鼓掌叫好,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小刘勉强站起来整理好服装,拿起球做好投球准备,当他摆好姿势用力把球投出去时,只听到“嚓”的一声,上衣的袖子扯开了一个大口子,弄得小刘十分的尴尬。
3、李丽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某公司做文秘工作不久,一次在接待客户时,领导让她照顾一位华侨女士。
临分别时,华侨对小李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非常满意,留下名片,并认真地说:“谢谢!欢迎你到我公司来作客,请代我向你的先生问好。
”小李愣住了,因为她根本没有男朋友。
可是,那位华侨也没有错,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见小李的左手无名指上戴有一枚戒指。
4、元世祖忽必烈一次召见应聘官员,应聘者中有一位学士叫胡石塘。
此人生性粗心,不拘小节,歪戴着帽子也没有发现就进去面见元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看见他,问道:“你有什么本事啊?说来我听听”胡学士回答说:“我有治国平天下的学识”。
忽必烈听了哈哈大笑“你连自己头上的帽子都戴不平,还能平天下吗?”胡学士因为歪戴帽子,不拘小节而葬送了前程,难道不足以说明礼仪礼貌的重要吗?你是怎样理解“小处不可随便”这个问题的?5、某航空公司要面向社会招一批空姐,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有几个女孩,心想空姐是多么时髦的职业,招的都是那些漂亮的女孩。
于是,几个姑娘就到美容院将自己浓墨重彩地打扮了一番,活象电视剧里的韩日明星。
她们高高兴兴地来到报名地点,谁知工作人员连报名的机会都不给她们,就让她们走。
看着别的姑娘一个个报上了名,她们几个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呢?”问题:1、工作人员为什么不给这几个姑娘报名?2、空姐的漂亮究竟有什么样的含义?3、如果你要去应聘,你会怎么打扮自己?二、关于举止6、一次,有位老师带着三个毕业生同时应聘一家公司做业务员,面试前老师怕学生面试时紧张,同人事部主任商量让三个同学一起面试。
三位同学进入人事部主任办公室时,主任上前请三位同学入座。
当主任回到办公桌前,抬头一看,欲言又止,只见两位同学坐在沙发上,一个架起二郎腿,而且两腿不停的颤抖,另一个身子松懈的斜靠在沙发一角,两手攥握手指咯咯作响,只有一个同学端坐在椅子上等候面试,人事部主任起身非常客气地对两位坐在沙发上的同学说:“对不起,你们二位的面试已经结束了,请退出”,两位同学四目相对,不知何故,面试怎么什么都没问,就结束了。
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7、谢小姐大学毕业后不久在某公司就职,她性格开朗、活泼,朋友非常多。
朋友多,电话自然也很多。
谢小姐上班时总要接一些私人电话。
接到朋友的电话,谢小姐总是很高兴,她常常旁若无人地与朋友谈笑风生,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可是,她没有觉察到周围同事们那带有责备的目光。
三、关于礼貌8、一位年轻人去风景区旅游。
那天天气炎热,他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不知距目的地还有多远,举目四望,不见一人。
正失望时,远处走来一位老者,年轻人大喜,张口就问,“喂,离青海湖还有多远呀?”老者目不斜视的回了两个字:“五里。
”年轻人精神倍增,快速向前走去。
他走呀走,走了好几个五里,青海湖也不见踪迹,他恼怒地骂起了老者。
请问:老者为什么没告诉年轻人到青海湖真实的距离?9、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一大集团公司应聘,老总是该老师的大学同学。
老总亲自接待不说还非常客气。
工作人员为每位同学倒水,席间有位女生表示自己只喝红茶。
学生们在有空调的大会议室坐着,大多坦然接受服务。
没有半分客气。
当老总办完事情回来后,不断向学生表示歉意,竟然没有人应声。
当工作人员送来笔记本,老总亲自双手递送时,学生们大都伸着手随意接过,没有起身也没有致谢。
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和老总递来的笔记本时客气地说了声:“谢谢,辛苦了!”最后,只有这位同学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有同学很疑惑甚至不服“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么让他去而不让我去?”。
老师叹气说:我给你们创造了机会,是你们自己失去了。
分析: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同学失去机会的?这些同学有哪些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10、2010年10月,在全国糖酒会上,某公司的赵总看到了久闻大名的某集团的刘董事长。
晚餐会上,赵总主动上前做自我介绍,并递给了对方一张名片。
刘董事长接过名片,马马虎虎地用眼睛瞄了一下,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继续用餐。
运用所学礼仪知识分析回答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962年,周总理到西郊机场为西哈努克和夫人送行。
亲王的飞机刚一起飞,我国参加欢送的人群便自行散开,准备返回,而周总理这时却依然笔直地站在原地未动,并要工作人员立即把那些离去的同志请回来。
这次总理发了脾气,他严厉起来了,狠狠地批评道:“你们怎么搞的,没有一点礼貌!各国外交使节站在那里,飞机还没有飞远,你们倒先走了。
大国这样对小国客人不是搞大国主义吗?”当天下午,周总理就把外交部礼宾司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负责同志找去,要他们立即在《礼宾工作条例》上加上一条,即今后到机场为贵宾送行,须等到飞机起飞,绕场一周,双翼摆动三次表示谢意后,送行者方可离开。
分析周总理为什么发火?工作人员违反了什么送客礼仪规范?四、关于交谈11、一天,参加工作不久的杨安琪小姐被派到外的出差。
在卧铺车厢里,碰到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姑娘。
美国姑娘热情地向杨安琪打招呼,使杨小姐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与对方聊了起来。
交谈中,杨小姐有点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美国姑娘所答非所问的说:“你猜猜看。
”杨小姐自觉没趣,又问道:“你这个岁数,一定结婚了吧?”更令杨小姐吃惊的是,对方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理她了。
一直到分手,两个人再也没说一句话。
请问,这位美国姑娘是不是没礼貌呀?五、关于心理素质12、张女士和王女士经营服装生意,初入市场时,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
服装卖不出去,几乎天天赔钱。
这时张女士动摇了,怀疑自己不适合做服装生意,她认赔了3000元钱,把服装精品屋兑了出去。
而王女士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自己刚刚进入市场,没有经营经验,抓不住顾客当然应该交一点学费;王又分析了当时正是服装淡季,每年的这个季节,服装生意也都不赚钱,觉得赔钱是正常的,只要认真总结坚持下去就会有转机。
果然,过了一个季节,王女士的服装店开始赚钱了。
几年以后,她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服装生意人。
而张女士改行几次都未成功。
请从心态角度分析,张,王二女士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13、下面是一个电话谈判过程:A:是某某公司吗?我找一下B 先生。
B:哦---你好!请问您?A:我想咨询一下你们软件的报价,我们想要一套检验软件。
B:我们的报价是98800元。
A:这么贵?有没有搞错?我们是防疫站,可不是有名的企业。
(请注意非常高傲)B:我们的报价是基于以下几种情况:从我们的产品质量上考虑,我们历时5年开发了这套软件,我们与全国多家用户单位合作。
对全国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并融入我们的软件中。
所以我们软件的通用性、实用性、稳定性都有保障。
另外,我们的检验软件能出检验记录,这在全国同行中,我们是首例,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请您考察。
A:这也太贵了!你看人家成都的才卖5万元。
如果有诚意成交,应该便宜一点。
B:A科长,你说到成都的软件,我给你列举一下我们与成都的软件的优缺点:咱们先说成都的,他们软件的功能模块很全,有检验、体检、管理、收费、领导查询等,但他们做软件的宗旨是将软件做全而不深。
而我们的宗旨是将软件做到既广又深,就检验这一块来说,他们的软件要求录入大量的数据和需要人工计算,他实现的功能只是打印,而再来看我们的,我们只需要输入少量的原始数据即可,计算和出检验记录全部由计算机完成。
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另外,我们的软件也有领导查询和管理功能。
在仪器和文档方面我们软件也在改进,还能进行进一步的升级。
A:不行,太贵。
(态度依然强硬)B:你看A科长是这样的,咱们买软件不仅买的是软件的功能,更主要的是软件的售后服务,作为工程类软件,他有许多与通用性软件不同的地方。
所以他的售后服务很重要。
我们向您承诺,在合同期间我们对软件免费升级,免费培训,免费安装,调试等工作,您知道,我们做的是全国的市场,在期间来往的费用是很高的,这我们对您也是免费的。
另外,A科长,在我们用户中也有象您这样的客户说我们的软件比较贵,但自从他们上了我们的软件以后就不再抱怨了,因为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期望。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利用优质的产品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来平衡顾客价值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差距,尽量使我们的客户产生一种用我们的产品产生的价值与为得到这种产品而付出的价格相比值的感觉。
据我们的客户反映,应用我们的软件对他们通过实验室认可有很大的帮助。
A:是这样啊!你们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啊?(注意:态度已经有一点缓和)B:有限,A科长。
你看一来我们的软件质量在这儿摆着,二来我们的软件确实不错(我不是在吹牛),10月21号我们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上海首届卫生博览会》,在会上有很多同行、专家、学者。
其中一位检验专家,他对检验、计算机、软件都很在行,他自己历时6年开发了一套软件,并考察了全国的市场,当看到我们的软件介绍和演示以后当场说:“你们的和深圳的软件在同行中是领先的”。
这是行业专家对我们软件的真实评价。
我们在各种展示中也获过很多的奖项,如检验质量金奖、检验OA管理银奖等。
A:哦是这样啊!看来你们的软件真有一定的优点。
那你过来一个工程师看一下我们这的情况,我们准备上你们的系统。
(注意他已经妥协了!)分析提示:在与别人客户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客户接受你的建议或意见,这其中有很大的学问。
特别是在价格的谈判中。
下面就一些技巧和策略作简要分析:1、在谈判过程中尽量列举一些产品的核心优点,并说一些与同行相比略高的特点,尽量避免说一些大众化的功能。
2、在适当的时候与比自己的报价低的产品相比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客户的使用情况(当然你必须对你的和你对手的客户使用情况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