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用技术第5章 统计表
- 格式:ppt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8
企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夯实统计基础,规范企业统计工作,浦东新区2008年组织了加强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规范的调研,形成了《浦东新区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规范的指导意见》,在部分工业企业试点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各企业统计工作规范,我们根据企业统计工作的特点,特地编印了《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宣传手册》。
《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宣传手册》共分六部分,包括了浦东新区统计规范文件篇、统计工作基础篇,统计工作知识篇,统计工作法制篇,统计服务指南篇和附录。
宣传手册本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实用方便的原则,着眼于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对统计基本要求的理解,希望能够为企业了解统计、熟悉统计、做好统计带来方便。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手册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9月。
环境统计实用手册环境统计实用手册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统计成为了解环境状况、评估环境政策和规划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手册旨在提供环境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环境统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促进环境统计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实用的指导,使环境统计能够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章:环境统计的概念和方法2.1 环境统计的定义环境统计是指利用统计方法和技术来统计和分析环境状况、环境资源利用与消耗以及环境质量的信息,以支持环境决策、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
2.2 环境统计的方法和指标环境统计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指标,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常用的环境统计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数、资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量等。
2.3 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环境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是环境统计的基础工作。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调查、监测和统计等方式进行,而数据处理则需要使用统计软件和分析方法来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第三章:环境统计的应用3.1 环境统计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统计可以提供环境状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等方面的数据,有助于评估环境政策的有效性,识别环境问题的来源,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监测环境变化和评估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
3.2 环境统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环境统计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数据,用于评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导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规划。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环境责任评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第四章:环境统计的挑战和解决办法4.1 环境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环境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环境统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性,加强质量控制和审核,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2 环境统计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环境统计数据的获取和共享是环境统计工作的难点和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利用性。
球员时间2分球3分球罚球篮板助攻抢断盖帽失误犯规得分
篮球比赛专业技术数据统计表全集文档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比赛时间:年月日星期
备注:
注:投篮得分:○投篮未得分:×进攻篮板:↑防守篮板:▬
入学率统计表
表Ⅰ 0—17周岁儿童、少年统计表
(2021至2021学年度)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责任人: 填表时间:年月日
注:“三残”指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
表Ⅱ 0—17周岁儿童、少年花名册
填表单位:乡(镇)村(盖章)填表责任人: 填表时间:年月日
注:填入本表儿童、少年以户籍为准;乡(镇)每周岁一个分册。
第张(共张)
表Ⅲ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统计表(至学年度)填表单位:(盖章)填表责任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注:1、填报本学年初人数;2、适龄儿童以户籍和规定入学年龄为准;3、入学适龄人儿童数包括在本校和外校及初中就读的学生。
表Ⅳ初中正常适龄少年入学情况统计表
(至学年度)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责任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注:1、填报本学年初人数,2、入学适龄人口数包括在本校和外校及高中就读的学生。
表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统计表(至学年度)填表单位:(盖章)填表责任人: 填表时间:年月日
注:1、填报本学年初数据;2、“三残”指: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3、附“三残”儿童少年花名册
足球比赛球员技术统计表
足球运动员足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统计实用技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6.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8.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0.统计整理的关键(B)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11.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1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110.1以上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13.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1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1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1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7.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1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19.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20.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距C.正确确定组数D.正确确定组中值 21.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 A )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具有正逆指标22.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2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24.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 25.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8.24•【文号】国认办[2009]38号•【施行日期】2009.08.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的通知(国认办[2009]38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各部室、下属单位:《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已经国家认监委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初步审议通过,并按照会议意见及各成员单位反馈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附件: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工作,保证业务统计数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认监委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认证认可业务统计的任务是对认证认可业务工作情况、发展状况和认证认可业务监管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采集、统一上报、统一数据库、统一信息输出”的统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第四条认证认可业务统计工作应当遵循客观科学性、完整统一性、准确及时性和保密性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认监委各部室、下属单位、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
第二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六条国家认监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业务统计工作,国家认监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负责业务统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负责业务统计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五章科普经费一、调查目的科普经费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关键,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资金支持。
科普经费是科普场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的重要保证。
本表的主要目的是统计各地、各部门的科普经费总额,调查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科技馆基建投入和构成情况。
二、指标设计原则本项统计从科普经费投入和支出两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科普经费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资助、国内企事业单位的资助、境内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等。
科普支出主要指用于科普活动的支出、行政性的日常支出、科普场馆的基建支出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三、指标构成本表共包括17个指标。
通过本表,可以了解我国科普经费筹集额中,各个来源所占的比例;可以了解科普经费使用中,各项支出特别是科普活动专项支出的比例,可以看出科技馆建设中政府拨款的比例。
科技活动周活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影响很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故本表增加了科技活动周的专项经费统计。
主要平衡关系:KJ100=KJ110+KJ120+KJ130 +KJ140;KJ110≥KJ111;KJ200=KJ210+KJ220+KJ230 +KJ240;KJ230≥KJ231;KJ230≥KJ232;KJ230≥KJ233.注意事项:经费部分,所有单位均为万元,不要误填(原来都是千元,因为经常出现误计的现象,所以这次统一改为万元,填报时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四、指标解释(一)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KJ100)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是指本单位内可专门用于科普工作管理、研究以及开展科普活动、进行科普场馆建设等科普事业的各项经费之和。
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的来源分为政府拨款、捐赠、自筹资金和其他收入。
本项数据应该在获得政府拨款(KJ110)、捐赠(KJ120)、自筹资金(KJ130)和其他收入(KJ140)这四项数据后,加和得到。
KJ100=KJ110+KJ120+KJ130 +KJ1401.政府拨款(KJ110)指从各级国家财政获得的,用于本单位科普工作实施的经费,不包括代管经费和本单位划转到其他单位去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