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几种建筑防火分隔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防火墙、隔墙和楼板5.2.1、5.2.2 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的有效措施,在设计中我们应注意和重视。
许多火灾实例说明,防火墙设在建筑物转角处,不能有效防止火势蔓延。
为了防止火势从防火墙的内转角或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蔓延,要求门、窗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具体数据采用了《建规》第7.1.5条的规定。
从火灾实例说明,如相邻两窗之间一侧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不燃烧固定窗扇的采光窗,也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故可不受距离限制。
5.2.3 本条对在防火墙上开门、窗提出了要求。
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浓烟和火焰通常穿过门、窗、洞口蔓延扩散。
为此,规定了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在开口部位设置防火门、窗。
实践证明,耐火极限为1.20h的甲级防火门,基本能满足控制一般火灾所需要的时间。
当然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再高些对防火就更好,但因目前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采用耐火极限为1.20h的防火门较为适宜。
5.2.4 经过近10年的实践,证明本条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修订时仍保留了本条。
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的重要分隔物,应有严格的要求,才能保证在火灾时充分发挥防火墙的作用。
故规定输送煤气、氢气、汽油、乙醚、柴油等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
其它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为了防止通过空隙传播火焰,故要求用不燃烧材料紧密填塞。
为防止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扩大火势蔓延,要求管道外面的保温、隔热材料采用耐火性能好的材料,并对穿墙处的缝隙要用不燃烧材料仔细堵塞好。
5.2.5 本条根据原规范第4.2.5条的内容修改。
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时,若留有缝隙或堵塞不严,一旦室内发生火灾,是非常危险的。
燃烧产物,如烟气和其它有毒气体会很快穿过缝隙和孔洞而扩散到相邻房间和上部楼层,影响楼内人员疏散,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如西班牙萨拉戈市中心科拉纳旅馆地下餐厅厨房着火,火势很快蔓延扩大,通过吊顶上没有堵死的管道洞口蔓延到上面一层直到十一层的办公室,造成火灾迅速蔓延,扩大了灾情。
消防考点:常见民用建筑防火分隔防火分隔构件包括楼板、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等。
规范中关于各类场所的防火分隔有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分享常见民用场所的防火分隔。
一、人员密集场所1. 会议厅、多功能厅、电影院、剧场、礼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布置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其中电影院、剧场、礼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注意:1)会议厅、多功能厅布置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和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面积≤400㎡。
2)电影院、剧场、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确需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面积≤400㎡。
2.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其中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防火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 剧场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
4. 电影放映室、卷片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观察孔和放映孔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二、儿童活动场所、医院和老年人照料设施1.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2.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3. 老年人照料设施宜独立设置,当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时,老年人照料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的下部。
4. 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间、实验室、胶片室等,附设在建筑内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不燃性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防火分区面积计算指的是建筑面积,应该包括楼梯间及其前室,面积计算按现行面积计算规范执行!比较可靠的防火分区应包括楼板的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两部分,所谓水平防火分区,就是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所谓垂直防火分区,就是将具有1.5h或1.0h耐火极限的楼板和窗间墙(两上、下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m)将上下层隔开。
当上下层设有走廊、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将相连通的各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
住宅建筑规范对住宅也有明确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5.1.7条规定,地下室防火分区最大500平方米。
附注中写明:“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 倍。
”所以防火分区可以扩大为1000平米。
5.1.13 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2 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3 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的有关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m2;4 应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因此,地下商店防火分区可以做到2000平米。
这个是极限了,除非是地下汽车库,在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前提下,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以允许达到4000平方米,但这与您的问题情况不符。
规范中还有规定:5.1.15 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 厅(含具有卡拉OK 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
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外的其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
编号:SY-AQ-09654建筑防火分区(完整篇)Building fire compartment(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建筑防火分区(完整篇)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防火分区的概念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建筑火灾的扩大蔓延有两个方向,一是水平方向的蔓延;二是垂直方向的蔓延。
为防止火灾扩大蔓延,就必须设置防火分隔,所以防火分区的分隔方法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
防火分区是一个空间单位的概念,其范围大小在消防规范中用面积计算,其大小取决于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建筑物耐火等级、高度、层数等因素。
在建筑物内由于使用功能不同亦要进行防火分区、分隔。
其防火分隔物-─墙及楼板应为耐火结构。
(一)水平防火分区水平方向分隔靠防火墙,防火墙上开设门窗孔洞时应设甲级防火门窗,采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其防火卷帘应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或在其两俚0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喷头间距不应小于2m。
有关规范规定,在安装有自动洒水灭火设备等自动消防设备时,在计算其防火分区面积时可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局部面积增加一倍。
(二)垂直防火分区垂直方向分隔靠楼板,穿过楼板的各种竖井,应每隔2至3层进行封堵,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层层封堵,井壁上的门应用丙级防火门。
隔墙材料有哪些
隔墙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内部分隔区域的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隔墙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砖墙材料:砖墙是常见的隔墙方式之一。
常见的砖墙材料有砖块、风化砖、加气砖、空心砖等。
砖墙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防火性能,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隔墙材料。
2. 压克力板:压克力板是一种透明、坚固、耐候性强的材料,常用于办公室、商业空间的隔墙装饰。
压克力板具有透明性好、质轻、耐腐蚀、隔音效果好等特点。
3. 钢龙骨隔墙:钢龙骨隔墙利用钢龙骨结构作为支撑,配合石膏板、纤维水泥板等材料进行装饰。
钢龙骨隔墙安装方便,重量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计。
4. 吸声砖:吸声砖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可用于需要隔音的场所,例如录音棚、剧院等。
吸声砖的结构密度高,表面多孔,能够有效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达到隔音效果。
5. 玻璃隔墙:玻璃隔墙是一种透明、美观的隔墙材料,常用于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的分隔。
玻璃隔墙可以实现空间的连通性和透明感,增加室内采光。
6. PVC板:PVC板是一种塑料材料,具有防潮、防火、隔音
等特点。
PVC板安装方便,可根据需要进行切割、拼接,常
用于浴室、卫生间等湿度较高的区域隔墙。
总结起来,隔墙材料有砖墙材料、压克力板、钢龙骨隔墙、吸声砖、玻璃隔墙和PVC板等。
不同的隔墙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隔墙材料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隔音、隔热、防火等性能。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第一节防火分区一、防火分区的概念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
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
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规定,在设计、审核和检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1的要求。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加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火水幕带分隔。
火灾事故中的火源隔离方法在火灾事故中,火源隔离是一种重要的措施,旨在防止火灾扩散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火源隔离方法。
一、物理隔离法物理隔离法是最常见的火源隔离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物理屏障来阻止火灾的蔓延。
常用的物理隔离方法包括:1.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道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分隔墙,用于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防火墙通常采用防火砖、阻燃材料等建造而成,能有效分隔不同区域的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2. 防火门防火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内各个防火分区的出入口处。
它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隔离火源,防止火势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通道。
3. 防火帘防火帘是一种类似于窗帘的装置,它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展开,形成一个可靠的阻隔,阻止火势传播。
防火帘通常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商场和仓库等地方。
二、化学隔离法除了物理隔离法,化学隔离法也是一种有效的火源隔离方法。
化学隔离法主要通过使用阻燃剂和灭火剂来抑制火灾蔓延,减少火势造成的危害。
1. 阻燃剂阻燃剂是一种能够使材料具备阻燃性能的物质。
它可以添加到建筑材料、家具、电线等易燃物中,使其具备一定的抗火性能,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2. 灭火剂灭火剂是一种能够迅速抑制火势的物质。
常见的灭火剂包括二氧化碳、泡沫剂、干粉等。
通过使用灭火剂,可以将火源迅速扑灭,控制火灾蔓延。
三、电气隔离法电气隔离法主要用于防止电气设备或电线成为火源,并减少电火灾的发生。
常用的电气隔离方法包括:1. 断路器断路器是一种能够在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自动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
通过合理设置断路器,可以避免电气设备过载引发火灾。
2.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一种能够阻隔电流流动的材料,常用于电线电缆的绝缘保护。
通过使用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风险。
综上所述,火源隔离是防止火灾蔓延和减少火灾危害的重要手段。
物理隔离法、化学隔离法和电气隔离法都是常见的火源隔离方法,它们通过建立隔离屏障、使用阻燃剂和灭火剂,以及合理设置电气设备,来防止火势扩散,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什么叫防火分隔物?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哪些?
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
成若干较小空间的物体。
防火分隔物一般用在防火分隔墙上,或通风、排烟系统管道上,以防止火
灾的扩大蔓延。
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
①防火墙。
防火墙是由不燃材料制成,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
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
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目前《建规》规定是4小时,《高规》的规定为3小时;
②防火门。
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耐火、隔热的门。
这种门通常用在防火分
隔墙、楼梯间、管道井等部位,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
防火门按其所用的
材料可分为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和复合材料防火门。
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
级防火门(1.2h)、乙级防火门(0.9h)、丙级防火门(0.6h);
③防火窗。
在一定时间内,能耐火、隔热的窗。
它通常装在防火墙或防火
门上;
④防火卷帘。
这种卷帘,在一定时间内能耐火。
它通常用在设防火墙有困
难的自动扶梯、中庭等开口部位,起隔火、隔热作用;
⑤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
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风、回风管道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时关闭,在一定
时间内能满足耐火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
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280℃时,自行关闭,起阻火隔烟作用。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防火分隔与防护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是建筑物中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因此建筑物的防火分隔与防护消防安全常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灾事故中建筑物防火分隔与防护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
一、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危害性不能被忽视。
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甚至破坏整个建筑物。
因此,进行防火分隔与防护消防安全措施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步骤。
二、建筑物的防火分隔建筑物的防火分隔是指将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或区域在(时间)上、(空间)上设置隔离带,以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范围。
常见的建筑物防火分隔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 结构防火分隔结构防火分隔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火隔墙、防火门等结构,以阻止火势的蔓延。
防火隔墙一般采用防火板、砖墙或混凝土墙等材料建造,能够将火势隔离在一定的区域。
2. 隔热防火分隔隔热防火分隔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隔热材料,以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常见的隔热材料有石膏板、保温材料等,能够减少火势对周围区域的传导。
3. 通风防火分隔通风防火分隔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通风管道或防火门,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阻止火势的传播。
通风防火分隔能够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有足够的空气供应,同时减少火势的蔓延。
三、防护消防安全常识防护消防安全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防护消防安全常识。
1. 火灾预防与控制预防是最好的控制。
建筑物中应配备灭火器、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此外,应设立合理的消防通道,保持通道畅通,方便人员疏散。
2. 火灾应急疏散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物中应设置避难楼梯、紧急出口等应急通道,并配备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3. 消防安全演练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能够提高人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通过模拟火灾场景进行演练,让人员了解逃生方法和灭火技巧,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措施。
建筑隔墙引言建筑隔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构件,用于分隔建筑内部空间,提供隔音、隔热、防火等功能。
隔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不仅对建筑整体的功能和美观产生影响,还对居住者的居住质量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隔墙的定义、分类、材料选择、施工及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了解隔墙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和如何选择合适的隔墙材料。
一、建筑隔墙的定义建筑隔墙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起到隔离空间、防火、隔热、隔音等功能的墙体构件。
它可以将一个大空间划分为多个小空间,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建筑隔墙有着比较明确的功能定位,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分区,提供私密性和安全性,并提供良好的隔音、隔热和防火性能。
二、建筑隔墙的分类根据建筑隔墙的材料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砖墙砖墙是最常见的一种隔墙形式,使用砖块进行砌筑。
砖墙具有良好的抗压和隔音性能,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砖块材料。
2. 石膏板隔墙石膏板隔墙是使用石膏板作为隔墙材料,通过构架固定在墙体上。
石膏板隔墙重量轻、施工快速,适用于室内隔墙和装饰。
3. 钢结构隔墙钢结构隔墙采用钢材作为隔墙骨架,常用于大型建筑或需要特殊功能的建筑,如工业厂房、体育馆等。
钢结构隔墙具有强度高、耐火性能好的特点。
4. 轻钢龙骨隔墙轻钢龙骨隔墙采用轻型钢龙骨作为骨架,搭配石膏板或其他隔墙材料进行固定。
轻钢龙骨隔墙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5. 玻璃隔墙玻璃隔墙采用玻璃作为隔墙材料,可有效隔离环境,同时增加室内采光。
玻璃隔墙适用于办公室、商场等公共场所。
除了以上分类,建筑隔墙还可以根据隔音、隔热、防火等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三、建筑隔墙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隔墙材料是保证隔墙功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隔墙材料及其特点:•砖墙: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和隔音性,适用于常规建筑。
•石膏板:重量轻,施工方便,适用于室内装饰和隔墙。
•钢结构:强度高,耐火性好,适用于大型建筑或需要特殊功能的建筑。
•轻钢龙骨:安装方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计20分)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角度考虑设置的,其最小截面尺寸为。
2.我国单层厂房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基本柱距是。
3.单层厂房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和进行的。
4.抹灰墙面装修是由、、三个层次组成。
其中层的主要作用是找平,层起装饰作用。
5.各砌体结构,屋顶为装配式无檩条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保温或隔热层的屋顶,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无保温式或隔热层屋顶为。
6.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
7.中小学普通教室设计房间面积指标为㎡/人,一般教室办公室,窗地面积比为左右。
8.为增强楼板隔声性能,可采取的措施有:、、。
二、选择题(2×15=30分)1.声场分存最不均匀的房间形状为()。
A.矩形 B.钟形 C.圆形 D. 扇形2.一间容纳50人的教室,第一排桌前沿距黑板距离不应小于()。
A.2m B.3m C.2.5m D. 1.5m3.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下面属于居住建筑的是()。
A.幼儿园 B.疗养院 C.宿舍 D.旅馆4.建筑物一般窗台高度为()A.900~1000mm B.1100mm C.1200mm D. 600mm5.承重墙的最小厚度为()。
A.370mm B.240mm C.180mm D. 120mm6.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1.5米以内时,应尽量采用砖模即()。
A. 60mmB. 120mmC. 240mmD. 125mm7.残疾人通行坡道的坡度不大于()。
A.1:12 B.1:10 C.1:8 D. 1:68.为减少木窗框料在靠墙一面因受潮而变形,常在木框背后开()。
A.背槽 B.裁口 C.积水槽 D.回风槽9.工业厂房中,矩形柱截面尺寸一般为()A.400×600 B.250×370 C.300×500 D.400×80010.单坡排水屋面宽度不宜超过()。
A.18m B.12m C.15m D. 10m11.塑钢门窗框每边固定点不少于()个。
消防分隔设施
消防分隔设施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设置的用于防止火灾扩散的物理隔离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在发生火灾时,将火焰、烟气和高温隔离在一定范围内,使火势得到控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常见的消防分隔设施包括以下几种:
1. 隔墙:在建筑内部设置的墙体,通常采用耐火材料,能够阻挡火势的蔓延,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火灾防控区域。
2. 防火门:位于建筑内部或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门,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3. 防火卷帘门:安装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防火分区边界处的可卷起的金属门帘,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下降,并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
4. 防火玻璃:采用特殊的结构和材料制成的玻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挡火焰和烟气的传播,使人员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5. 防火涂料和防火涂料板:涂刷在建筑结构表面或覆盖在建筑材料上的特殊涂料或板材,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6. 防火窗:安装在建筑外墙或防火分区边界处的窗户,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影响。
以上是常见的消防分隔设施,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规模,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消防分隔设施来保障火灾安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关的消防法规和标准,确保分隔设施的质量和性能
达到要求,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有效性。
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介绍防火分隔体是一种用于防火安全的建筑材料,其耐火极限是指该材料能够抵抗火灾燃烧的时间。
在建筑设计和消防规划中,了解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包括耐火等级、测试方法以及常见的防火分隔体材料。
耐火等级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性能通常通过耐火等级来衡量。
在国际标准ISO 834-1中,耐火等级分为REI和EI两类。
REI等级分别表示材料的抵抗火焰穿透、加热和辐射的能力,而EI等级只表示材料的抵抗火焰穿透能力。
REI等级REI等级由三个数字组成,分别代表材料的抵抗火焰穿透、加热和辐射的时间。
例如,REI 120表示材料在经受火焰穿透、加热和辐射120分钟后仍然能够保持完整。
EI等级EI等级只包含一个数字,表示材料的抵抗火焰穿透的时间。
例如,EI 60表示材料在经受火焰穿透60分钟后仍然能够保持完整。
测试方法为了确定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耐火测试。
在测试中,将材料置于一定的火焰暴露下,观察材料的燃烧情况和保持完整的时间。
常见的耐火测试方法包括:1. 隔热试验隔热试验主要用于测量材料在火焰暴露下的温度上升情况。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隔热性能和耐火极限。
2. 火焰穿透试验火焰穿透试验用于测量材料在火焰作用下的穿透性能。
通过观察材料是否能够有效地抵挡火焰的穿透,可以评估其耐火性能。
3. 加热试验加热试验用于测量材料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通过观察材料在经受加热后是否保持完整,可以评估其抵御火势蔓延的能力。
4. 辐射试验辐射试验用于测量材料在火焰辐射下的耐火性能。
通过观察材料在辐射暴露下的变化,可以评估其对火灾扩散的抵抗能力。
常见的防火分隔体材料防火分隔体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制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火分隔体材料:1. 钢板钢板是一种常见的用于防火分隔体的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强度,通常用于制作耐火门、耐火墙等。
2. 石膏板石膏板是一种轻质的防火分隔体材料。
常用的几种建筑防火分隔物
来源:中国特种玻璃网时间:2005-10-21
一、防火分隔物的概念
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常用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
二、防火墙
防火墙是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
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
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墙、外防火墙和室外独立墙几种类型。
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设置部位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火墙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目前《建规》的规定为4h,《高规》的规定为3h。
2.防火墙应直接砌筑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当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和楼板等因火灾影响而破坏时,不至使防火墙倒塌。
3.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面不小于500mm。
防火墙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0mm。
但当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高层建筑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4.建筑物的外墙如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突出难燃烧体墙的外表面400mm。
防火带的宽度,从防火墙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2m。
5.防火墙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将防火墙加高,使之超过天窗结构400-500mm,以防止火势蔓延。
6.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民用建筑如必须设置时,其两侧的墙身截面厚度均不应小于120mm。
7.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孔洞,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关闭。
8.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应穿过(高层民用建筑为严禁穿过)防火墙。
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体将缝隙填塞密实。
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
9.建筑物内的防火墙宜设在转角处。
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
10.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如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可不受距离限制。
三、防火门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
它是设置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且具有一定耐火性的活动的防火分隔物。
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特殊功能。
它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或延缓火灾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一)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和适用范围
1.甲级防火门。
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甲级防火门主要安装于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墙上。
建筑物内附设一些特殊房间的门也为甲级防火门,如燃油气锅炉房、变压器室、中间储油等。
2.乙级防火门。
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和通向前室的门,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以及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丙级防火门。
耐火极限不低于0.6h的门为丙级防火门。
建筑物中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的检查门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垃圾道前室的门均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二)防火门的检查
防火门除具有可靠的耐火性能和合理的适用场所外,检查防火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设防门的空调机房、库房、客房等除外)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2.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行关闭。
3.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闭门器。
4.常开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
5.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扩大。
6.防火门上部的缝隙、孔洞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充,并应达到相应的耐火极限要求。
四、防火窗
防火窗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
防火窗一般安装在防火墙或防火门上。
防火窗的分类,按安装方法可分为固定窗扇防火窗和活动窗扇防火窗。
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窗为甲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0.9h的窗为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0.6h 的窗为丙级防火窗。
防火窗的作用:一是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此种窗多为固定窗;二是采光,此种窗有活动窗扇,正常情况下采光通风,火灾时起防火分隔作用。
活动窗扇的防火窗应具有手动和自动关闭功能。
五、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卷帘。
防火卷帘是一种活动的防火分隔物,平时卷起放在门窗上口的转轴箱中,起火时将其放下展开,用以阻止火势从门窗洞口蔓延。
防火卷帘设置部位一般有;消防电梯前室、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每层走道、过厅、房间相通的开口部位、代替防火墙需设置防火分隔设施的部位等。
检查防火卷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门扇各接缝处、导轨、卷筒等缝隙,应有防火防烟密封措施,防止烟火窜入。
2.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的场所,当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h;当采用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
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5L/s.m ,喷头间距应为2m至2.5m,喷头距卷帘的垂直距离宜为0.5m。
3.设在疏散走道和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卷帘,应具有在降落时有短时间停滞以及能从两侧手动控制的功能,以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4.用于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设置在自动扶梯四周、中庭与房间、走道等开口部位的防火卷帘,均应与火灾探测器联动,当发生火灾时,应采用一步降落的控制方式。
5.防火卷帘除应有上述控制功能外,还应有温度(易熔金属)控制功能,以确保在火灾探测器或联动装置或消防电源发生故障时,藉易熔金属仍能发挥防火卷帘的防火分隔作用。
从沈阳商城等火灾教训看,极为必要。
6.防火卷帘上部、周围的缝隙应采用相同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充、封隔。
六、防火阀
防火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通风、空调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
为防止火灾通过送风、空调系统管道蔓延扩大,在设置防火阀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通风管道穿越不燃烧体楼板处应设防火阀。
通风管道穿越防火墙处应设防烟防火阀,或在防火墙两侧分别设防火阀。
2.送、回风总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
3.送.回风道穿过贵宾休息室.多功能厅.大会议室.贵重物品间等性质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
4.多层和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板常是竖向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在这类建筑中的每层水平送、回风管道与垂直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应设防火阀。
5.风管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的两侧,均应设防火阀。
多层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厨房、浴室、厕所内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如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有困难时,应设防火阀。
6.防火阀的易熔片或其他感温、感烟等控制设备一经作用,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
并应设有单独支吊架等防止风管变形而影响关闭的措施。
易熔片及其他感温元件应装在容易感温的部位,其作用温度应较通风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的最高温度高25℃,一般宜为70℃。
7.进入设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房间的通风、空调管道上,应设防火阀。
七、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阻火隔烟作用的阀门。
排烟防火阀的组成、形状和工作原理与防火阀相似。
其不同之处主要是安装管道和动作温度不同,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70℃,而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280℃。
排烟防火阀具有手动、自动功能。
发生在火灾后,可自动或手动打开排烟防火阀,进行排烟,当排烟系统中的烟气温度达到或超过280℃时,阀门自动关闭,防止火灾向其他部位蔓延扩大。
但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仍能连续工作30分钟。
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应设排烟防火阀。
2.排烟管道进入排烟风机机房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
3.在必须穿过防火墙的排烟管道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