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六-八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1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二)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1诺贝尔【教学目标】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勇敢追求的品质。
【教学方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课时一、揭示课题。
⒈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⒉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提示:“盛”是后鼻音,“颁、残”是前鼻音;“逝、锤、瑞”是翘舌音,“残、隧、凿”是平舌音;“械”读音。
⑵注意字形。
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学习课后词语盛会机械艰苦爆炸劈山筑路残废威力运输逝世荒山野岭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脉络。
⒈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⒉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⒊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段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⒈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⒉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⒊朗读第1-2小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抓住习作要求中的重要内容。
联系自己的阅读实践,选择一本书,向同学推荐。
2.能通过构思习作思路,做到分段表达自己的观点,重点突出。
3.能通过交流探究,学习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吸引更多读者。
【课前学习任务】回想自己的阅读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准备向同学推荐。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圈画出重要内容,明确要求。
学习任务二:试着填写《好书推荐卡》。
学习任务三:构思习作思路,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完成习作《推荐一本书》。
2.把习作读给家人或朋友听,请他们为你评价。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通过交流探究,修改习作,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做到重点突出。
2.能感受到习作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学习任务】完成习作初稿。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分享习作初稿,感悟写作方法,把在分享中自己的收获和感悟简单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后练习】1.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或者好朋友听,请他们为你评价。
2.准备“做有创意的推荐者”分享会。
1、窃读记(第一课时)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1、窃读记(第二课时)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4*我的“长生果”班级五 课 时1课时 评价:5、古诗词三首班级五课时2课时评价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6.梅花魂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6.梅花魂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7*、桂花雨课时 1课时使用日期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课题 8*、小桥流水人家课时 1课时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年级课题 9鲸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9鲸课时第2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0*松鼠课时 1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1、新型玻璃课时第 1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第 2课时班级课题 11、新型玻璃课时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课题 18*慈母情深课时 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2*假如没有灰尘课时 1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3钓鱼的启示课时第1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3钓鱼的启示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时第1课时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6*珍珠鸟课时第1课时班级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课题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导学目标】1. 通过课前导学,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习理解短文,抓住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课文所学语言知识编写小广告。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日积月累》,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抓住关键信息,理解短文的意思。
在课堂中,需要学生参与阅读,进行合作讨论,学会从日常生活的事物中发现积累的好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做一些小事情呢?请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2. 很好,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这种积小事之功有什么好处呢?3.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叫做《日积月累》,通过这个词,我们能猜测它是什么意思吗?4. 可不可以随便猜一个意思出来呢?5.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具体的意思是什么?二、阅读导学(10分钟)1. 老师把课文《日积月累》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学生阅读后,老师提示可以用关键词列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学生自由组织的同桌合作,相互交流,比较自己的理解。
4. 学生和同桌合作将自己的理解进行汇总。
三、展示讨论(10分钟)1. 老师邀请一些学生上来进行讲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以及重要的信息。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解或者引用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解释。
3. 学生进行讨论,相互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需要及时更改。
4. 学生和老师进行确认,确保正确的答案。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
2.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答下面的问题:(1)“小事”指的是什么?(2)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小事?(3)积累的东西有什么好处?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分工,集思广益,获得最好的答案。
《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廖露班级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_____月_____日一、导学目标: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方法,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培养学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准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学习把句子写生动。
3.培养学生根据线索排列错乱句子的顺序的能力。
二、导学重点: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三、导学难点: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卡五、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寻找课外书去阅读,说出来分享给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哪些阅读方法,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句段运用。
(1)自读三个句子,画出和“书”有关的词语。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呢?这样比喻有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仿照例句,说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新课标人教版)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家乡的美好。
学习重点难点:1、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知识链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出自古歌中句。
世纪帝王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歌词是:“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与我哉!”后名为击壤歌。
这首诗描绘的是上古太平盛世,人民自食其力所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了,就开始干活,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
生活是围着太阳走的。
要喝水,就自己打井,要吃饭就自己种地。
人少地多,无争无忧。
人们感到君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的。
现在人们对偏远地区的生活,也往往借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话来形容。
预习任务: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
3、再读课文,故乡的那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按什么顺序描写这些景致的自主、合作、探究: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并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二、初读,把握课文主旨1、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全班交流.三、交流.探究表达方式:四、赏读,积累优美句段五、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我来闯关: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绕()跨()慨()缝()饶()垮()概()蓬()浇()挎()溉()篷()2、读句子,回答问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会读所有生字,会写一类生字。
2、我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我能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重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难点:能了解课文内容。
教法和学法:教法:引导法、阅读法、回答法。
学法:自学+合作。
学习流程:一、目标导入1、导课:同学们,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关心,我们能忘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师恩难忘。
2、板书课题:1 师恩难忘3、呈出目标:二、自主学习1、自学生字,要求:借助音节拼读生字;写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口述一类生字笔顺并描红;在文中找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检查。
3、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注音。
4、检查。
三、合作探究讨论的问题: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四、展示交流1、让学生上台交流,其他学生相互补充。
2、师相辅促课堂生成。
五、课堂检测1、完成课后第1题和第2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通过朗读理解,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中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
教法和学法:教法:引导法、阅读法、回答法。
学法:自学+合作。
学习流程:一、目标导入1、导课:复习课后生字的正确朗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去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
2、板书课题:1 师恩难忘3、呈出目标:二、自主学习1、学习第一部分(1、2)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对老师的介绍,作者侧重于哪些方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2、学习第二部分(3——7)自由朗读课文第3——7自然段,感受田老师上课的过程。
然后解决:第4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连缀出了田老师上课的过程?文中的故事与小诗有什么联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从第3——7自然段来看,田老师的教学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3、学习第三部分(8、9)齐读课文第8、9自然段,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能理解和正确对待父母对自己不同方式的爱。
2.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恰当的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
3.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课前学习任务】1.回顾本单元课文,你认为什么是父母之爱,简单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困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你感受过父母怎样的爱?试着填一填。
学习任务二:对书中的三种方式的爱,你有什么想法,可简单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准备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眼中的父母之爱,可以试着写个提纲。
【课后练习】1.向朋友或家人讲讲你眼中的父母之爱,请他们为你评价,建议你:(1)选择一两件恰当的事情为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
(2)尊重他人的评价。
2.倾听一位同学交流他(她)眼中的父母之爱,做出积极的评价。
(1)能判断是否有一两件恰当的事情为材料,支撑同学交流的观点。
(2)对同学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天地导学案学习目标:1、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材料,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目标2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读这些词语和句子。
2、我发现这些字词容易读错。
3、我要做摘录笔记,记住好词好句。
4、我会仿写句子。
5、我积累了很多成语。
二、交流合作1、大声读词语,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一会儿和对子交流。
2、对学:互读词语,正音。
我要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对子交流。
3、群学:(1)组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
(3)讨论:与方法有关的成语。
三、展示激励1、积累展示:我要把自己积累的词句读给大家听。
我要把自己积累的成语读给大家听。
2、书写展示:我要把这些词工整的抄下来。
四、达标测评1、我会听写这些词语。
2、我会背诵并书写成语。
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读古诗。
2、我发现这些字词容易读错。
3、我会仿写句子。
二、交流合作1、积累展示:我要把自己积累的词句读给大家听。
2、朗读展示:我要融进自己的感受,感情读读这两首诗。
3、书写展示:我要把这两首诗工整的抄下来。
四、达标测评1、我会背诵古诗。
2、我会默写古诗综合实践学习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肯动脑筋。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1、教育学生做事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肯动脑筋。
2、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肯动脑筋。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做事时遇到过困难吗?遇到困难你们是怎么做的?二、呈现目标1、阅读课本上的故事,明白主人公是怎么做的?2、寻找学习中的好方法。
三、自学、交流1、阅读故事,看看阿普拉是怎么做的?爱迪生是怎么做的?2、交流:读了故事,你想说点什么?你在学习时,注意总结和寻找最好的方法了吗?3、全班交流:结合实际,围绕“下功夫重要,科学方法更重要”来说。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县底联校贾俊峰回顾拓展六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用讲故事的方法使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
2、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尝试使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方法。
3、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4、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5、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学习重点:习作要表达真情实感,体会父母的爱。
学习难点: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并用讲故事的方法使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
2、在交流的过程中,练习口语交际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我来读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二、我们来读三则小故事,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一则小故事我知道了()第二则小故事我知道了()第三则小故事我知道了()三、我要和同学交流对这三则故事的整体的看法。
四、我要给同学讲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并谈自己的看法。
五、我要把这三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谈看法。
第二、三课时学习目标:1、习作中,我能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习作中,我要尝试使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方法学习过程:一、我来读习作部分,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我们可以从习作提出的三个方面选择内容。
1、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2、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3、你想和父母说的心里话;三、习作要求:1、要表达真情实感。
2、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
四、开始习作。
五、评改赏析。
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学习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读“交流平台”说说从“交流平台”中我们知道了什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2、我知道了在描写人物时可以通过人物的()、()、( )来描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还知道通过这些句子的描写可以表达人物的()。
比如第一句通过母亲外貌的描写,我知道了母亲的(),第二句通过父亲动作的描写,我读出了父亲的()。
3、我们来找一找本单元这样的句子,我还能说出他们好在哪里。
4、让我们来交流自己习作和课外书中的类似语句。
二、学习“日积月累”1、我们来读读这些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先猜读,再查字典。
2、我和同桌、前后桌读读,猜猜这些句子的意思。
3、通过读、交流,我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大概讲的是()。
我们还发现了这些句子都是关于()的名言警句。
4、我要把这些句子背下来,并且再找这样的句子来积累。
三、学习“课外书屋”1、我们来看这则漫画,读读下面的内容。
2、通过看、读我知道了这则漫画是()国()的漫画集(),漫画讲的是()。
我是通过漫画上人物的()、()等知道的。
3、我还要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漫画并向同学介绍。
单元精练:一、看拼音,写汉字,我能写规范工整。
xīfâi xūshān jīchàn tãng háo( )日( ) 洛( ) ( )抖( )写自( )二、火眼金睛搂()爆()版()祥()楼()瀑()板()详()三、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破烂不()一如()往满怀()心轻歌()舞()耳欲聋雪上加()四、我能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两句有关孝敬或立志的名言。
1、兄弟敦和睦,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亲者,_________________;敬亲者,_________________。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困难再大,我们()不怕。
2、()你坚持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3、我们班的小妍()爱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
六、我能按课文填空:1、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地震中的父与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位( )的父亲;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看到一位( )的父亲和一位( )母亲。
《慈母情深》向我们描述了一位( )的母亲,《学会看病》中的母亲则是一位()的母亲。
2、通过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他的名字是___________,他当时在废墟中可能想:_________________,对身边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 ),也是儿子在恐惧和黑暗中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县底联校贾俊峰回顾拓展七学习目标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我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5、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染。
6、让我们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学习重难点: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能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过程: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把一幕幕鲜活的、触动人心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二、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三、读例文,我来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课外资料。
四、我们来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
五、自由习作。
(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六、评议修改。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一、我们来读口语交际部分,明确其要求。
二、我们来说说演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围绕一个主题。
2、抓准几个方面。
3、列举有力事例。
4、组织通顺语言。
5、表达有声有色三、我们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展开一场演讲比赛。
自主准备: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想一想我们对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2要振兴中华应从哪做起?列一个简单提纲。
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四、小组交流、试讲,并提出改善意见。
推选一个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五、演讲比赛,我们来评选优胜队。
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染。
3、让我们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学习过程:一、我来读交流平台部分,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二、我们来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了解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三、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介绍:⑴搜集资料的途径。
⑵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⑶资料保存的方法,分类方法。
⑷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四、共享经验,平等交流同学们,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与生活服务。
我们在课堂交流、习作、口语交际、其它学科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应恰当运用所搜集的资料。
五、学习日积月累部分1、我们来自由诵读日积月累的中十六个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读或者前后桌读,并尝试理解。
3、交流对这些成语的大致理解。
4、根据自己的感悟,再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出自己的感觉。
我们来把它们分类。
5、我能按类积累。
6、交流课外成语,拓展积累五、学习展示台部分1、我要和同学交流参观烈士陵园的感受。
2、我们来交流一下知道的战争时期的故事。
3、我们来围绕“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举办展览。
单元精练:一、看拼音,写汉字,我能写规范工整。
sǔn hóng lóng tī( ) 失( ) 伟玲( )()透guīwùqíqūchóu hèn( )宝任() ( ) ()二、我能用“√”为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liànɡliánɡ)的损失。
2、班长马宝玉沉着(zháo zhuózhe)地指挥战斗。
3、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āo qiǎo)然落地。
三、选词填空。
(4分)屹立耸立眺望仰望1、我们的祖国像巨人一样( )在世界的东方。
2、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
不但......而且...... 如果......就......虽然......但是...... 无论......都......1、这件事()过去很久了,()还常常在我的心里翻腾不已。
2、()怎样的生活环境,仙人掌()顽强地生长着。
四、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后归类(填序号),再写一个同类的词语。
①()()图治②()危不()③众志()()④同()敌()⑤奋发()()⑥舍()取()1、有关发愤图强的:2、有关团结一心的:3、有关勇敢顽强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县底联校贾俊峰回顾拓展八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3、交流自己眼中的毛泽东。
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
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
4、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5、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学习重难点:认识毛泽东,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学习过程: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1、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2、我们来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二、分组交流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