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项训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5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正确使用熟语(成语)同步训练新人教版板块一单一训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成语的错误原因。
一、望文生义1.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白头如新”意谓互相交往虽然很久,但还跟刚认识一样。
指彼此交情不深。
此处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3.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活泼。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属望文生义。
4.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义上说,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5.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了;与句中意思“不合身”无关。
正确使用成语、谚语等熟语重点点难梳理熟语是指某种语言中所有常用的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词汇的一部分,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
熟语从构成上讲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有时不能用一般的构成法来分析;从意义上讲文约意丰,有的寓意深广,有的朴实无华而形象生动。
(1)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一般由四字构成。
成语的使用考查难度大,多涉及学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如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万人空巷、首当其冲、洗心革面、想入非非等。
高考对成语使用的考查常表现在以下易错点上:望文生义、偏解语素、错解色彩、错连对象、词义重复等。
了解这些,可针对性地复习、辨析。
(2)谚语谚语也叫俚语、俗语,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简练通俗,意思完整。
它与成语的区别是: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谚语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①交友处世类,如君子之交淡如水;②劝学类,如活到老,学到老;③军事类,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④民俗类,如入庙拜佛,入乡随俗;⑤卫生健康类,如两头净,不生病;⑥道德情操类,如人穷志不短;⑦行为规范类,如一失足成千古恨;⑧世态人情类,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⑨善恶美丑类,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⑩自然气象类,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歇后语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
引子在表义上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义;注释部分是表义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基本义。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①会意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②谐音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老虎驾车谁赶(敢)。
不管会意型还是谐音型,歇后语产生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一、对点练1.(河北唐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节选)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①。
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他们的工作也许并不在聚光灯下,但是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②,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③的人才,打造自己在职场上的稀缺性,让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但一些手机依赖症患者依然,认为医生的说辞是。
A.损害或者不以为意骇人听闻B.损害甚至不以为然耸人听闻C.危害或者不以为然骇人听闻D.危害甚至不以为意耸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两汉时期,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汉砚以石、陶制品为多。
汉代石砚的装饰十分讲究,砚盒通体,古色古香。
隋唐以来,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两宋之际,砚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砚台收藏、品鉴之风盛行,论砚名篇、砚史专著迭出。
清时期是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砚形,砚上铭文增多,砚台材质。
A.凝聚流光溢彩丰富多样不胜枚举B.凝结流光溢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C.凝结光彩夺目丰富多彩数不胜数D.凝聚光彩夺目丰富多样数不胜数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隋燕一、考点阐释“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
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近年来,成语(熟语)命题的再现率是100%,是高考中的必考题。
成语(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熟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熟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
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二考向预测:(一)综合性越来越强,由于客观题的逐年减少,有可能把熟语的使用和辨析同义词合二为一,也可能把这一考点和修改病句的考点结合起来以主观题的形式在第二卷出现,这些都使这一考点具有更大的综合性。
(二)选取的测试熟语不避熟就生,都应是大家耳熟能详,应用范围较广的,如雨后春笋,差强人意,一文不名,墙倒众人推,三下五除二,回马枪等,而且不回避以前已经考过的成语三考试形式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4全国卷甲)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选B项。
B项书写全部正确。
A项“有志者事竟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2、成语、熟语的互换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92年三南卷)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吹毛求疵)②“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
(沆瀣一气)③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2)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二)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毎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_____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二十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言的诗体小说《饺子歌》,____________,就是诗和小说结合的产物,它既要遵循诗歌创作的规范,也要满足小说的各要素。
众所周知,获得诺奖之前的莫言,坚守着小说创作的阵地,对其他文体的尝试性创作甚少。
如今,____________地拿出一部诗体小说,他的____________的文体扩展意识应首先得到我们充分的肯定。
A.望文生义推陈出新首屈一指B.顾名思义出乎意料首屈一指C.顾名思义出乎意料难能可贵D.望文生义推陈出新难能可贵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___________,紧紧___________中华儿女心弦。
最新精编高中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100题专项训练(含解析)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狂妄自大,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A.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B.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C.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D.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答案】试题分析:不可一世:不认可同时代的人,自认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
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
与下文的“狂妄自大”“虚怀若谷”相照应。
闭关自守:比喻与外界隔绝,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与下文的“吹嘘”“坐井观天”“视野宽广”相照应。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与下文的“盲动”“高瞻远瞩”相照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她没读多少书,但她单凭______,也认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够背出一些简单的古诗。
②主题曲《爸爸去哪儿》成了小朋友________的歌曲,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上两句。
③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其间______的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A.耳闻目睹耳熟能详耳濡目染B.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耳熟能详C.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闻目睹D.耳熟能详耳闻目睹耳濡目染【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三个词语虽然看似同义,但意义相差很远。
①处写“她”“没读多少书”“也认得了一些字”,可知是不知不觉中认得的,用“耳濡目染”。
专题19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备注: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
1.(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引经据典....,用大家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名事来作妙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满车的猪崽儿从车上重重摔到地面,有的被活活摔死,有的挤压成一堆嗷嗷待哺....,现场一片狼藉。
2.(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林某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某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②面对这么大的,冲也冲不破的关系网,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将军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
③一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时而松时而紧,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常常喜怒无常....,使孩子无所适从,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④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深得观众喜爱。
⑤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⑥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⑥3.(2020·广东高三学业考试)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4.(2020·宿松县程集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拼才会赢.....,这家小厂是我们全家赤手空拳、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