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1)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0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1.《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⑤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⑥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念奴娇赤壁怀古》①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⑤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定风波》苏轼①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①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②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③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④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语文理解性默写50题姓名: . 班级: . 成绩: .一:烛之武退秦师1: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推脱的原因是:,,,。
3:烛之武分析灭郑的危害的句子是:,,,4:晋侯之所以不袭击背叛他的秦军的原因是:,;,;,。
二:荆轲刺秦王5:概括燕国形势的语句是:,,,,。
6:太子丹希望荆轲更改主意的原因是:,,,!7:荆轲呵斥太子的话是:,!8:荆轲在易水辞别时所唱的歌词是:,!9:当地图展开露出匕首的句子是:,,。
10:荆轲骂秦王的句子是:,,。
三:鸿门宴11:樊哙说的粗中有细的话是:,。
,,12:由该句引出成语“项庄舞剑”,这句是:,。
13:最能体现樊哙宁死不辞的特点的语句是:,!14:形容秦王残暴的语句是:,。
四:氓15:表现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16: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见到心上人的性格差异:,。
,。
17:用动物类比警告女主人公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18:与“青梅竹马”类似的句子是:,。
19:女主人公结婚后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20:形象的说明凡事都要有个尺度的句子是:,。
21:表现了女主人公绝断刚强的句子是:,!五:采薇22:采薇里表现士兵因思乡而忧心如焚并饥渴难耐的句子是:,。
23:用对比表现出士兵的思乡之情的是:,。
,。
六:离骚24:表现作者悲叹百姓的疾苦的句子是:,。
25:用香草来比喻作者品德高尚的句子是:,。
26:作者虽遭到不平的待遇,但依然九死不悔的句子是:,。
27: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8:表现作者宁愿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9:用圆榫和方卯不和的道理说明道不同不能相合的句子是:,。
30:用荷叶做上衣,用莲花花瓣做下衣,体现作者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31:用加高帽子,加长佩戴表现作者品德高尚的句子是:,。
32:作者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本心的句子是:,。
七:孔雀东南飞33:临行前刘兰芝精心打扮的句子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情景默写及重点语句翻译学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情景默写及重点语句翻译学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四情景听写和重点句子翻译学习计划时间:2021-09一、怀旧的怀旧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2.“念女角?赤壁怀旧”具体描述了诗中“山水如画”的含义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4.《念女角?赤壁怀旧》描述了周瑜轻松、平静地打败了曹军。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辛弃疾在《北固亭永迎京乐,忆往事》一书中登高望远,珍视英雄和英雄,暗示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12.辛弃疾在《永远怀念北京口北固亭的过去》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刘禹的英雄精神:,,。
3.辛弃疾在《与京口快乐北固亭相逢,缅怀往事》中,从他面前夕阳照耀下的街道和树木中写道,并记住了另一位与京口有关的历史浪漫人物的一句话,,。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表达了物是人非伤感的句子是,。
5.辛弃疾在《永远与北京快乐北固亭相见》中,对人们逐渐否定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感到非常难过,,。
6.辛弃疾在《北京口北固亭怀念往事》中,借用刘易龙北伐的巨大成功和仓促失败,表达了他对韩继星在北伐期间吃肉片的理解和看法,,。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8.辛弃疾在《与北京的音乐相会,在北固亭忆往事》中,用刘宋的老故事来暗示南宋的社会现实,,。
3、六国论1.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的精辟论点,其中描述我们祖先创业困难的句子是“,”,它解释了气2国家灭亡的原因是“,?”,解释燕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末了指出“,”这清楚地反映了文章用过去讽刺现在,警告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的目的。
《春江花月夜》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班级:姓名:等级:1.《春江花月夜》中,写“潮水连海,明月升起”的动态现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对应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5.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7.《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9.《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诗句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3.《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1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15.《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16.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遐思。
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附答案必修(上、下)理解性背诵默写分组训练第一组(25分)1. 《阿房宫赋》中“ , ;, 。
”这一句表现了阿房宫歌舞升平的景象。
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择师的标准,不应该看身份的高低贵贱,也不应该看年龄的长幼,正面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4.《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水光与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
9.《鹊桥仙》中表明爱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静女》中通过描写男青年的动作揭示了他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纠错:第二组(28分)1. 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 。
《永遇乐》理解性默写1.《永遇乐》中写经历千年,江山依旧但英雄人物已经无处寻找的两句:(),()。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不禁感叹:(),()。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4.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
5.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借此孙权的典故来表达英雄难寻。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7.《永遇乐》通过当年演出歌舞的楼阁仍在,但英雄功业已被风雨打散的两句:(),()。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英雄孙权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表达了物是人非伤感的句子是:(),()。
1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1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篇以(),()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衣涤净尽。
13.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14.《永遇乐》描写刘裕(小名寄奴)生活环境普通的三句:(),(),()。
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
选择性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8.《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9.《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10.《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11.《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
《蜀道难》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3、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4、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登高》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2、本首诗歌的主旨句,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它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而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句子是:,。
《燕歌行并序》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班级:姓名:等级:1.高适《燕歌行》中,以汉代唐来夸耀军队威风同时又能委婉讽刺皇帝的两句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高适《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
3.高适《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两句是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
4.高适《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蕴含了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5.“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句子表现了樊哙的恃勇轻敌,《燕歌行》中也有类似的诗句是:“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6.高适《燕歌行》中,写天子特赐光彩,将军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的一句是:“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7.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男儿本自重横行”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天子非常赐颜色”,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8.高适《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一句写唐军战士骄气。
9.高适《燕歌行》中,“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两句描绘了一幅大军出征图。
10.高适《燕歌行》中,表现军队出师时盛大气势,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的诗句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1.高适《燕歌行》中,用古代军队常见的意象“锣”“鼓”“旗”来描写威武壮观的行军场面诗句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2.高适《燕歌行》中,描绘唐军出征景象的句子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3.《燕歌行》中,表现军队出师时的盛大气势,为失利时的狼狈情景作反衬的句子高适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4.高适《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二句,展现了敌我双方紧张备战和部署军事行动时的情景。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试题《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__ ,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4.《望海潮》中“ , , " 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8。
(1)《望海潮》中“, , " 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2)《望海潮》中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9.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雨霖铃》1.(1)《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2)《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诗词开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以及柳永《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是开篇以景托情,为整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2。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 ”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的“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5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0年2考)《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9《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0年12考)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9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4、“于嗟女兮,无与士耽”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屈原)(10年11考)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4、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5、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6、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班级:姓名:等级: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句道出了词人对亡妻阴阳永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和喟叹,为全词奠定了凄哀的感情基调。
2.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的距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出词人对亡妻的思念,说自己经受这种天人永隔的苦难整整十年。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是苏轼凄婉的歌唱。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是说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本文直抒胸臆,看似矛盾,实则深情的一句话:不思量,自难忘。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不思量,自难忘”两句,是说人虽亡故,而过去美好的情景一直记挂,不能消除。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将“不思量,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8.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9.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似矛盾,却是诗人更深一层的情怀,体现的正是如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般的相思之情。
10.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天人永隔时间之长,“千里孤坟”又表现了与葬地相隔之远。
1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既表达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词人直接写自己思念死去的妻子而内心凄凉的句子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6年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一、《离骚》(必修二)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子:,。
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7、《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8、《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9、《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10、《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 .11、屈原在《离骚》中揭露楚国朝政的黑暗。
“,",诗人巧用比喻,揭露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 , ”,用比喻揭露人臣不修仁义,背弃忠直,随从枉佞,苟合于世,以求容媚。
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默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三句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写都市户口的繁庶。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上阕中,这几句最能体现词人的炼字功力。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词中描绘西湖美景,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词人描写杭州湖山之美,选取了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7、《望海潮》中,作者生动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表现钓鱼老翁、采莲姑娘的欢乐情态的一句是,“嬉嬉钓叟莲娃。
”8、《望海潮》中,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9、《望海潮》中,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以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开篇交代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词中,上阕“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几句,写词人与心上人饮酒饯别,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离别在即,暗示船将启碇,而情人难舍。
3、《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运用细节刻画,描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相顾无言,难舍难分的情景。
4、柳永《雨霖铃》中虚写别后情境的几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阔”字极为相似。
2.《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3.《氓》中,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随后女主人公提出“,”以完成婚事。
4.《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
5.《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
6.《氓》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8.《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
”9.《氓》中,“,”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0.《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12.《氓》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3.我们可以从《离骚》中“,”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5.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的句子是,。
6,《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8.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9.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10.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1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
《蜀道难》情境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极写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代价才开辟了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也是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
4、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
5、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蜀山之高险,真可谓“物犹如此,人何以堪”!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7、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8、从李白《蜀道难》一诗“,,”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叹息。
9、李白《蜀道难》中,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11、李白《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高峻的句子是“,”12、《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两句,借助细节动作,摹写出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了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两句写出了水石相激、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蜀道蜿蜒曲折特点的句子是:“,”16、《蜀道难》一诗中,李白抒发的情感十分丰富,诗中借一问“”一答“,”,写出了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心。
#、《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登高》理解性默写1、诗中为我们营造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表现夔州特定环境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让人在景色的情状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的句子是:,。
7、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8、《登高》中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2、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
3、《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4、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5、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6、《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7、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13.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14.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_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5.“,。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6.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17.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18.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9.《琵琶行》中用“比”(比喻)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锦瑟》理解性默写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3.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华年之思的两句是:,。
4.《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这句诗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
《蝶恋花》理解性默写1.《蝶恋花》中用烘托手法,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同病相怜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2.《蝶恋花》中以乐景写悲情,以景物的冷漠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的句子有两处:①,②,。
3.《蝶恋花》中写伤别的痛苦却有着阔大的气象和高远的境界的诗句是:,,。
4.《蝶恋花》中写出女主人公孤独、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并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5.《蝶恋花》中写音书寄远的愿望与无处可寄的残忍现实的句子是:,?《雨霖铃》理解性默写1、上阙中通过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氛围的句子是:,,。
2、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是:,。
3、上阙中虚写的句子是:,。
4、下阕中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5、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的“千古俊语”是:?。
6、以乐景写悲情的句子是:,。
7、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的句子是:,!8、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的痛苦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