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237.68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62-01腹膜透析是一种长期、家庭治疗为主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所以要求腹透患者对疾病知识、自我护理和治疗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而在腹膜透析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依从性,这种情况主要时由于患者对腹透相关知识的理解不足所致。
因此对腹透患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是保证透析充分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我科自2008年开展腹膜透析以来,共有68名患者,女性32例,男性36例,平均年龄51岁,基础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所有患者采用家庭腹膜透析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教育对象1.1患者本人;1.2患者家属;1.3如伴有视力障碍、手部不灵便等无法自己操作的患者应同时包括他的护理人员。
2教育工具2.1教学者手册;2.2居家透析指南;2.3挂图、幻灯片、录像等;2.4患者换液记录本;2.5培训记录表;2.6考核表。
3教育方法3.1口头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人讲解慢性肾衰竭的有关知识及腹膜透析的目的、原理和优点。
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解除其恐惧心理。
向病人讲解有关无菌方面的知识,教给病人怎样洗手、戴口罩。
指导病人如何加热腹透液、正规的操作步骤及出口护理和管道护理。
指导病人正确测量体重、记录24 h超滤量、观察透出液颜色以及处理引流不畅的方法[1]。
3.2书面教育:发放有关腹膜透析方面的书籍及材料,或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所需求的健康教育知识制定文字及光盘形式发给患者,以供病人或家属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3.3因人施教:由于腹膜透析病人的年龄文化层次职业地位及家庭条件不同,对健康教育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因人而异,对老年人和文化层次低的病人采取口头家书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通熟易懂,并反复提问检查指导;对文化层次高的接受能力快的病人,可根据需要增加教育内容。
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人体失代偿性肾功能衰竭的技术方式,其目的在于使患者的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比例保持正常,以此控制水和电解质的比例。
腹膜透析是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的一种方式,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保持健康状态的一种治疗方式。
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营养和运动健康,疾病预防,安全使用药物,如何预防感染,规范每次透析等。
1. 营养和运动健康:腹膜透析患者要记住,一定要合理膳食,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食物,并每天坚持做运动,以期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2. 疾病预防:要定期检查血液、血压和血糖等,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
3. 安全使用药物:腹膜透析患者要加强药物的安全使用意识,不要自行使用药物和改变用药剂量,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4. 如何预防感染:提高卫生意识,要做好手部清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每次血液透析之前和之后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操作。
5. 规范每次透析:每次透析前都要和医生确认实施方案,每次透析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每次透析前都要操作员确认
排液量,并在完成后及时结束透析,确保透析质量。
总之,腹膜透析患者应严格执行医嘱,秉持合理膳食和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医疗安全,健康出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以保证身体健康。
腹膜透析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在腹膜腔内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对透析液中废物和多余液体进行清除。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肾脏移植或者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定期更换透析液,做好腹膜透析操作,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因此,健康教育在腹膜透析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了解腹膜透析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如何进行透析液的更换和使用透析袋的注意事项等。
其次,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需要学习如何进行透析追踪,包括监测体重、血压、尿液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患者还需要学会正确饮食和饮水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患者本人,医生和护士也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相关健康教育。
他们需要学习腹膜透析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范,了解透析液的配制和更换方法,学会进行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
总之,腹膜透析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患者才能更好的掌握治疗的方法和技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医护
人员也能够通过健康教育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
健康教育处方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腹透患者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提高病人对疾病掌握及治疗的配合能力,促使病人尽快进入透析治疗角色,提升对医院的满意度。
方法:向腹透患者发放针对性健康教育处方,并详细讲解健康教育处方相关内容。
结果:患者及家属教育覆盖率达100%,健康知识掌握率由75%上升到97%。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到了99.9%。
结论:健康教育处方作为传播健康知识简便、快捷,有效的裁体,已成为健康宣教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教育形式,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处方;腹膜透析;应用【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244-02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可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提高健康水平,使其行为向有利健康方向发展。
而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病人面对复杂而昂贵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限制,药物治疗,面临肾脏替代治疗的选择等,病人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病人教育成为ESRD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腹透病人特点,我科利用腹透置管前后的健康教育处方向病人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经过近1年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处方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健康教育形式。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我科共发放腹透病人健康教育处方155份,内容包括腹透术前宣教处方、腹透置管术后宣教处方、高磷血症宣教处方、高钾患者宣教处方、出口处护理宣教处方、预防腹膜炎宣教处方等。
2.健康教育处方的制定和应用(1)制定方法及内容:根据慢性肾衰竭病人术前术后的特点,评估患者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健康知识,由科室腹膜透析治疗小组针对病人个体化不同,讨论并负责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即确定为健康教育处方。
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防治方法及饮食、休息、用药、自我护理意识、及注意事项等,对这些方面应系统教育,并帮助病人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
腹透患者健康教育对于腹透患者来说,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治疗知识以及自我管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将为腹透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健康教育。
一、腹透的基本原理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以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
简单来说,就是让肚子里的腹膜帮忙“过滤”血液,把不好的东西排出去,把好的东西留下来。
二、腹透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在进行腹透前,要先清洁双手,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透析液、碘伏帽、蓝夹子等。
选择一个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操作环境,避免在有灰尘、烟雾或宠物的地方进行操作。
2、连接与灌入将透析液与腹透管连接,打开管夹,让透析液缓慢灌入腹腔。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透析液的流入速度,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匀速的,如果流得太快或太慢,都可能存在问题。
3、保留当透析液全部灌入腹腔后,关闭管夹,让透析液在腹腔内保留一段时间,一般为 4 6 小时。
在保留期间,可以正常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弯腰、下蹲等动作,以免透析管移位。
4、引流保留时间结束后,打开管夹,让腹腔内的液体自然流出。
可以将引流袋放在低于腹部的位置,以利于液体流出。
引流结束后,要检查流出的液体是否清澈,如果浑浊或有絮状物,要及时告知医生。
5、断开与整理引流完毕后,断开透析液袋,用碘伏帽消毒管口,然后用蓝夹子夹闭腹透管。
整理好物品,记录透析的时间、出入量等信息。
三、腹透的注意事项1、饮食方面(1)控制水分摄入要根据自己的尿量和超滤量来控制水分的摄入。
如果摄入过多的水分,会导致体重增加、水肿、高血压等问题。
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杯子来测量每天的饮水量,避免喝汤、喝粥等含水量高的食物。
(2)限制盐分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口渴,增加水分摄入,还会引起高血压。
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3 5 克,可以使用限盐勺来控制盐的用量,避免食用咸菜、腌肉等高盐食物。
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4-05-14T16:44:32.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1期供稿作者:金玉霞
[导读] 可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排空膀胱、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进患者的肠蠕动。
金玉霞(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 021000)
【摘要】目的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高渗腹膜透析液间的溶质浓度梯度差,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
通过腹膜透析液不断更换,达到清除体内毒素及纠正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健康教育对确保透析的充分性至关重要。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为居家透析提供指导。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218-01
1.健康教育的方法:
1.1口头讲解与指导:
有专职护士向患者讲解腹膜透析有关知识。
1.2示范与方法:
组织患者观看腹膜透析过程分解图,然后让患者在模板上反复练习,待其能正确操作后,在护士指导监督下进行实际操作,直至熟练掌握。
1.3提问与复述:
这一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透析护士透析护士可有目的地对所讲内容向患者提问,通过患者复述来测试共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鼓励患者提问,由护士回答讲解。
1.4出院随诊:
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或由责任护士亲自去家中随访,与出院患者保持联系,了解患者在家中独立进行腹透的情况,协助指导患者在腹透中碰到的问题。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腹膜透析操作方法的指导: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将操作过程反复向患者及家属演示。
1周后由患者及家属自己操作,护士在一旁监督指导,并在随访中监督和指导患者腹透的操作过程。
2.2(1)引流不畅或腹透堵塞。
方法:可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排空膀胱、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进患者的肠蠕动;腹膜透析管内注入肝素、尿激酶等可使堵塞透析管的纤维块溶解或重新插管;
(2)严密观察病情,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持续性腹痛、透析液浑浊呈现云雾状,这些都提示以感染的可能。
必须仔细观察全身情况,尤其是体温及血压的检测,如果透析超滤,血压会下降。
每日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定期测量体重并记录,仔细观察透析液性状及颜色,正确留取透析液标本送检。
2.3外口处的护理
在透析治疗的不同阶段外口护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早期(腹透管置入<6周)出口处护理:
术后2周内不能洗澡,之后可以再洗澡袋保护下淋雨,不能盆浴,不能让出口处浸泡在水里面。
每周换药一次。
换药操作过程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导管需用胶布固定好,避免牵拉损伤;
长期(腹透管置入>6周)出口处护理:
淋雨后立即进行出口处护理,1-2天一次。
如有感染,每天换药一次,最好戴无菌手套、戴一次性口罩。
用胶布固定导管,避免牵拉。
遵医嘱选择清洁剂,注意清洗时不让清洁剂流至出口和隧道里。
淋雨时选用抗菌淋浴液或抗菌皂,不与家人混用,避免交叉感染及导管出口处感染和腹膜炎的发生。
出院指导:
腹透患者或者家属必须经专业护士对操作流程,消毒方法、超滤量的计算等方面培训合格后方可出院。
出院前做好患者长期透析的心理准备,居家透析的物品准备、环境准备。
最好有一单间,床1张、备操作桌1个、掛腹透液架1个、加热恒温箱1个、称液体称1个、专用消毒液和毛巾,最好备紫外线消毒设备,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专科护士到患者家中对环境设备进行检查和指导,协助创造良好的居家透析环境。
嘱患者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防止感冒、便秘、腹泻。
3-6个月更换腹膜外导管一次。
留取科室电话,以便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咨询。
4. 护理体会
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腹透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居家透析的各种标准要求,大大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达到稳定的状态,可以长期存活并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