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8.14 MB
- 文档页数:42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
它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并提供更精确和全面的心电监测。
首先,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具有导联选择功能。
通过选择适当的导联,可以获得不同的心电波形信息,如三导心电和十二导心电。
这样,医务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并及时发现异常信号。
其次,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还具有心率监测功能。
它可以准确地测量患者的心率,并实时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同时,它还可以设置报警系统,当心率超出设定的范围时,会发出警报,提醒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还能够进行心律失常检测。
它能够自动分析和报警常见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这对于监测患者的心脏状况,并及时采取干预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可以记录和存储心电数据。
它可以将患者的心电波形、心率等数据进行保存,以便医务人员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观察。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USB或无线连接,将数据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便于远程查看和存储。
最后,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还具有便携、易操作的特点。
它的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携带。
操作简单,只需按照仪器上的指示进行即可。
这使得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急救抢救、门诊、病房等各个环节,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方便和高效的工具。
总之,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具备导联选择、心率监测、心律失常检测、数据记录和便携易操作等多种功能的高级医疗设备。
它不仅可以提供准确和全面的心电监测,还可以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观察,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实验报告监护仪一般都是由包含各种传感器的物理模块和内置计算机系统构成。
各种生理信号由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处理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结果显示、存储和管理。
多参数监护仪可以同时监护心电、呼吸、体温、血压、血氧等参数。
用户可按照自己的要求选购不同的插件模块来组成一个适合自己特殊要求的监护仪。
多参数监护仪呼吸监护多参数病人监护仪中的呼吸测量大多是采用胸阻抗法,人体在呼吸过程中的胸廓运动会造成人体体电阻的变化,变化量为0.1Ω~3Ω,称为呼吸阻抗。
监护仪一般是通过ECG导联的两个电极,用10~100kHz的载频正弦恒流向人体注入0.5~5mA的安全电流,从而在相同的电极上拾取呼吸阻抗变化的信号。
这种呼吸阻抗的变化图就描述了呼吸的动态波形,并可提取出呼吸率参数。
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都会造成体电阻的变化,当这种变化频率与呼吸通道的放大器的频带相同时,监护仪也就很难判断出哪是正常的呼吸信号,哪是运动干扰信号。
因此,当病人出现严重而又持续的身体运动时,呼吸率的测量可能会不准。
有创血压(IBP)监护在一些重症手术时,对血压实时变化的监测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时就需要采用有创血压监测技术来实现。
其原理是:先将导管通过穿刺,植入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的体外端口直接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被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感器上。
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可获得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在进行有创血压测量时要注意:监测开始时,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校零处理;监测过程中,要随时保持压力传感器部份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为防止导管被血凝堵塞,要不断注入肝素盐水冲洗导管,由于运动可能会使导管移动位置或退出。
因此要牢牢固定导管,并注意检查,必要时进行调整。
体温监护监护仪中的体温测量一般都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
T5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与管理一、概述:(一)临床作用:1、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
2、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客观依据。
(二)适应症:凡是危急病人、手术病人原则上都是使用心电监护仪的适应症。
(三)参数:临床上最常用的有:心电、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其实监护仪在特定模块的支持下还可以监测病人的体温、有创血压、心输出量等。
二、监护仪的结构:(一)正面:电源开关(POWER)、充电灯(CHARGE)、操作菜单栏(从左到右:鼠标功能键、主菜单键、无创血压键、记录键、波形冻结键、报警暂停键、静音键);屏幕区可分为:信息区(病人信息、报警信息)、波形区(显示各种参数的波形)、参数区(显示各种参数的数值)、操作菜单区1、操作菜单区:最左边的“主菜单”键与操作菜单栏中的“主菜单”键功能一致,可以进行多项设置,重点介绍一下工作中常用的“报警设置”、“界面设置”及“回顾”。
(1)界面设置:“界面布局”:界面选择;界面设置:设置各个通道的参数及波形;大字体界面设置:设置所选通道的参数及波形。
“夜间模式”:选择次模式后亮度变暗,避免影响病人休息。
(2)报警设置:根据病人的测量值调整报警的高低限,一般上下波动20%。
(3)“回顾”菜单,可以随时查看病人前一时段的各项参数。
2、操作菜单区:右边的菜单区分2页,共10项设置,许多功能与“主菜单”键中重复,下面重点为大家介绍工作中常用的几个,第1页中的“音量设置”中的“报警音量”范围(2—10),以护士既能听到报警音又不影响病人休息为原则进行设置。
第2页中的“待机”键,按下此键进入待机状态,按任意键可退出。
(二)左侧面:ECG接口、NIBP接口、TEMP接口、SpO2接口(三)背面:排风口、网络接口、地线连接口、扬声器、电源接口。
三、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接到医嘱→去病房评估病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做好皮肤的清洁)→检查各导联线连接稳妥,仪器性能良好,确保仪器处于备用状态→携至床旁→接电源→洗手→连接各导联线并进行各种参数设置及报警设置→洗手→记录并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