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体质

  • 格式:docx
  • 大小:22.3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体质的典型调查

摘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细胞,是社会有机体良性运作的基础,也是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基于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的南通市,在新型社区建设中,坚持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实践,努力探索社区服务管理的新路子。通过科学谋划、精心设计,不断打造平台、创新机制、破解难题、强化保障,着力构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四位一体”网格化社区组织新构架,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新格局,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凝聚了民心,激发了活力,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满意度。目前,全市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率均达90%以上,建成城市和谐社区534个、农村和谐社区1238个、国家级民主法治村5个、省级民主法治村236个,实现了村民自治模范县(区)全覆盖。

关键词

社区管理服务体质

正文

沿南通市最繁华、最靓丽、最宽阔、最清洁的人民东路,越过海港河,就踏上了观音山镇这方热土。人称南通东区“第一门户”的二桥村展现在你的面前。

全村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9个村民小组,700多户,总人口数为2200多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900万元,销售收入9850万元,利润289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28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基础,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连续多年荣获“文明村”、计划生育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工业经济先进村、卫生创建工作先进村等殊荣。党支部也连续多年荣获镇先进党支部称号。

本文就南通市二桥社区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来看南通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的现状。

一、南通市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群众诉求多元,基层矛盾凸显。基层政府要向服务转型。

南通市乡村社会管理创新包含于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总体经验之中。

南通是大调解的发源地,在创新发展大调解体系方面,着力拓展综合平台,推动县、乡两级大调解中心从单一调解功能向矛盾研判、排查预警、直接调处、对接互动、管理考核、指导督查、培训基地等综合功能转变,使其成为区域内化解矛盾的主平台、和谐社会的主抓手、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创新基层政府由管理向服务转型。从2010年开始,面对基层群众诉求多云化、事务多样化等社会转型期的新要求,海安县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腱“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人人参与代理,全县所有群众都是服务对象,群众所有合理合法诉求都纳入到无偿代理服务范围。

创新发展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在强化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的同时,深入推进技防、人防、自防、心防“四位一体”的现代防控体系建设。技防上,着力构筑“全时监控、全面设防、覆盖城乡”的立体式安防新体系,并把农村科技安防作为一项惠民安民的民生工程来抓,在全市130多万农户中广泛安装小技防设施;人防上,从体制改革人手,构筑起整体联动、专群结合、实际运作的三级城镇巡防新模式;自防上,注重用新思维凝聚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创新“长安服务”、“平安守望”等特色做法;心防上,针对心理疾病人群增多的实际,不断发展壮大心理咨询师队伍,大力开展个人心理调节、疏导、矫治工作,使之成为广大心理疾病人员的心理港湾,有效地避免了各类极端

二、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总体经验

201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后,南通市以“三先四化”为统领,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整合资源为关键,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创新发展八大体系,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实际、卓有成效的区域社会管理之路。

“三先”:一是服务为先。站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紧紧围绕群众所盼、社会所需创新社会管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在强化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尤其注重管理服务平台的构建,在市、县、镇、村四级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平台,以此为依托,整合方方面面的管理力量、服务功能,带动社会管理整体创新;二是机制领先。把机制创新作为核心环节,以机制创新深化源头治理、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共同治理、强化长效治理,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

基础优先。始终把基层基础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重点和着力点,不间断地强化基层,夯实基础,以卓有成效的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质态与实效。

“四化”:一是在强化党政主导的同时,加大整合资源力度,着力调动和激发各类社会主体与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二是顺应社会事务多样化、复杂化的新情况,确立社会管理科学化分工、专业化运作、职业化管理的新思路,深入推进专业平台、专职队伍、专门机构和专项机制建设,实现社会管理的专业化;三是把法治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素,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四是顺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社会管理的信息化。

“八大体系”包括:创新发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创新发展实有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社会诚信体系;创新发展社会管理队伍体系;创新发展基层基础建设体系;创新发展组织领导体系。

三、讨论与反思:治理的理念与实践

近年来,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治理理论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与治理理论的主张不谋而合,也为今后更为有效的进行乡村社会管理路径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构建多元化治理模式

治理是比传统公共管理更加多元的概念,传统公共管理强调权力的唯一性,政府是全能型的。治理理论认为,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而是处于社会之中的治理者,它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而是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一元,与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

治理向传统公共管理模式提出挑战,指出任何机构都不可能拥有充足的权力独自解决所有的问题,政府组织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主体,必须将管理权限从政府垄断中解放出来。当代社会运行的基础要依赖于多元化,需要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治理过程需要不同层次政府间、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信任与长期合作。

(二)治理过程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