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
- 格式:pptx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6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秋季运动会秩序册2014年11月目录一、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 (3)二、教工运动会竞赛规程 (6)三、开幕式议程 (7)四、开幕入场式安排 (8)五、运动会开幕式示意图 (9)六、运动会开幕入场顺序 (10)七、运动会组委会及工作机构成员名单 (11)八、裁判员名单 (14)九、各机构工作职责 (15)十、各代表队运动员参赛名单(学生组运动员名单) (18)(教工组运动员名单) (21)十一、竞赛日程 (25)十二、竞赛分组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 (27)11月27日(星期四)下午 (30)11月28日(星期五)上午 (35)11月28日(星期五)下午 (36)十三、体育道德风尚奖励办法 (39)十四、体育道德风尚奖评分表 (41)十五、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表 (42)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一、比赛日期:2014年11月27日——28日(星期四、五)二、比赛地点:学院田径场三、参赛单位:1.学生组:(7队):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轻工化工系;人文社科系;建筑工程系。
2.教工组:(9队):经济管理系;信息技术系与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轻工化工系;人文社科系;机关一组;机关二组;机关三组。
四、竞赛项目:1.学生男子组:100m、200m、400m、800m、1500m、5000m、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远、跳高、铅球。
2.学生女子组:100m、200m、400m、800m、1500m、3000m、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远、跳高、铅球。
3.教工组:400m(8×50)接力赛、袋鼠跳、拔河比赛。
4.学生组: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服装统一)。
五、竞赛办法:1.田径比赛每项目每单位限报4人,每人限报2项,另可兼报接力(广播操比赛不在此限);接力赛每单位限报男、女各1队。
《轻工技术与工程基础知识概述》一、基本概念轻工技术与工程是一门研究轻工业领域中生产技术、工艺和工程问题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造纸、食品、皮革、日用化工、印刷包装等。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轻工业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轻工业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纸张到食品,从化妆品到家居用品,轻工产品无处不在。
这些产品的生产涉及到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优化、产品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二、发展历程1. 古代时期在古代,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一些简单的轻工业活动。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的纸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外,古代的食品加工、皮革制作和陶瓷烧制等工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 近代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轻工业也迎来了重大的变革。
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例如,18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第一台造纸机,使得纸张的生产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食品加工、皮革制造等行业也开始采用机械化设备,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3. 现代时期20 世纪以来,轻工技术与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例如,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使得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发酵工程、酶工程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三、核心理论1. 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涉及到多种材料的应用,如纸张的纤维材料、食品的包装材料、皮革的胶原蛋白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为这些材料的选择、性能优化和新型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例如,通过对纤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通过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的研究,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在轻工技术与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学生资助中心)各科室工作职责学生管理科工作职责1、负责全院学生德育的综合测评,健全和完善学生德育综合测评体系;2、评比表彰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先进班集体等,健全和完善学生奖励体系;3、制定完善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4、建立维护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5、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校风、学风建设。
教育、处理违法违纪学生;6、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并定期进行考核与评比工作;7、负责督促和检查后勤集团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宿舍的工作;8、牵头新生入学报到、新生军训和毕业生离校工作;9、负责全院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各系做好学生安全隐患预防和排查;10、负责全院学生的保险工作,处理学生的理赔;11、负责全院学生的学生证和乘火车优惠卡的办理;12、负责全院学生档案的管理,为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学生办理人事和档案托管手续;13、配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做好各系学生工作考核、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考核、培训与评比工作;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工作职责1、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特点的思想教育活动;2、负责新生入学教育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3、牵头进行各系学生工作考核及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考核、培训及评优表彰工作;4、组织学生工作干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定期召开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5、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做好建设并维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6、负责组织和开展个案咨询、团体辅导、心理热线、网上咨询、心理测量等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并规划、建设和维护好相关硬、软件设施;7、负责收发学生处文件、档案管理及文秘工作;8、负责学生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维护和管理学生处网站,编发《学生工作简报》;9、对外联络及来人来访接待;开展学生工作的内外宣传及对外交流工作;10、配合学生管理科做好新生入学报到、新生军训、毕业生离校和评优评先的表彰。
提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方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2月2日项目负责人:陈秀娟(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孙欣(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项目组成员:孙兰友(贵州茅台集团机电设备公司总经理)付恒勋(贵州险峰机床厂科研所副所长、工程师)马林联(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宋奕(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于立新(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罗贞平(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胡筑英(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谌洪琴(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毛幼发(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吴细芳(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技师)丁薇(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技师)吴莹莹(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姚昕(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技师、在读硕士)叶世群(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项目概述:本专业面向贵州白酒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尤其是随着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设备更新改造升级,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发展。
建设内容包括: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第三方评价机制及毕业生情况追踪及校内实训条件改善等九个方面。
本项目建设预算投资509.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17.5万元,贵州省财政投入76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34万元,学校自筹82万元。
资金用途: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制度建设25万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3万元,课程资源建设67万元,师资队伍建设75万元,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33.5万元,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43万元,第三方评价机制及毕业生情况追踪15万元,校内实训条件改善及耗材补贴228万元。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学生工作流程图建筑工程系2014年10月1日目录1、学生证办理流程.................................................... (1)2、学生证补办流程 (1)3、学生证注册流程 (2)4、火车票优惠卡办理流程 (2)5、在校生证明办理流程 (2)6、学生请假审批流程 (3)7、学生宿舍维修报修流程 (3)8、贫困生认定流程 (4)9、国家奖学金评选流程 (4)10、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流程 (5)11、其他评选评先流程 (5)12、生源地助学贷款流程 (6)13、学生医保卡办理流程 (6)14、学生门诊看病报销流程 (7)15、学生住院报销流程 (7)16、学生入伍征兵流程 (7)17、学生违纪处理流程 (8)18、社团、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申请举办大型活动流程 (8)19、学生离校手续办理流程 (9)20、学生休/复学、退学手续办理流程 (9)21、申请入团/党流程 (10)22、团/党籍转入流程 (10)23、学生档案转入流程 (11)24、学生档案转出流程 (11)附录1: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规范 (12)附录2:建筑工程系学生工作分工 (13)1、学生证办理流程2、学生证补办流程3、学生证注册流程4、火车票优惠卡办理流程5、在校生证明办理流程6、学生请假审批、销假流程7、学生宿舍维修报修流程8、贫困生认定流程9、国家奖学金评选流程10、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流程11、其他评选评先流程12、生源地助学贷款流程13、学生医保卡办理流程14、学生门诊看病报销流程15、学生住院报销流程16、学生入伍征兵流程17、学生违纪处理流程18、社团、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申请举办大型活动流程注:“大型活动”指除本社团成员参加之外面向所有社团或全院学生、外校学生参加及与外校社团联合举办的活动。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艺术设计系前身为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开办于1983年并于同年开始进行艺术类招生。
多年来,学院始终专注于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学院艺术设计系秉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校企合作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校企的深度合作,促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学院艺术设计系以“依托行业,对接产业”专业建设思路为导向,结合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将工艺美术品设计作为重点建设专业。
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元素的发掘,结合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引入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开展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传习、研究。
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教学团队,通过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重点特色专业、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
作为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以培养从事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制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和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管理、接触企业文化,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整合,推动教、学、做统一。
同时,以工学结合为契机,打破校企壁垒,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企共建教学实训环境和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综合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和深化专业改革过程中,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逐步形成了“依托区域文化特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模式,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效。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特色及做法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联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学院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艺术设计系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职责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企业深度参与,以教师和师傅双重传授作支撑,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生物制药、中药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能从事生物药物及中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销售等工作,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三、人才培养规格(一)职业面向及工作岗位毕业生主要面向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的管理、开发、制备、分析检验及销售等工作。
1.就业范围:(1)各类制药企业及相关企业;(2)药品销售单位及相关单位;(3)药品分析检测部门及相关部门。
2.就业岗位:(1)生物制药及其他药品生产技术、参与产品设计及产品的开发;(2)各类药物制剂的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3)产品和原材料检测及实验分析;(4)药品生产企业的销售、管理。
(二)人才质量标准1.知识要求毕业生应具有计算机应用、基本英语阅读、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基本的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高职生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及社会学知识,熟悉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制药及其他药品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生物药物及中成药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改造和销售等技能。
1.1掌握高职生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1.2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制药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1.3掌握一般(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4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基础知识。
1.5了解(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动向。
2.能力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生物药物及中成药的生产、管理、开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2.1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附件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研究总结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专业年级:
系部盖章:
年月日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制
参考格式
(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页)
一、简介部分
1.标题
2.摘要(300字左右)
二、主体部分
1.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
3.研究程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4.研究发现或结论
5.分析和讨论
6.建议(一是针对自身研究的缺陷,提出需要改进的事项;二是根据研究结论获得的启示)
三、主要成果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插图、表格、问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