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回风空调机组风量计算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51.74 KB
- 文档页数:5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是空调系统中最为基本的形式之一,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成为近年来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认知。
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简介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就是空调系统在集中处理空气的过程中,将室内的回风和室外的新风进行充分的混合之后,然后由表冷器对混合的空气进行降温,然后直接送入空调房间或者在加热之后送入空调房间的回风方式称为是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其主要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示[1]:图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流程图从以上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空调系统送到室内的新风在吸收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之后变成图中N 的状态,N 状态后的空气有一部分被排放到室外,另一部分贝送至混合箱,然后和室外的新风在此混合,然后被表冷器进行处理释放出来热量Q1,状态改变为I,再次加热之后释放出来热量Q2,最后被送至空调房间。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2]图2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对室内温度的调节2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优缺点一次回风空调是最为基本的空调系统之一,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空调形式,一次回风空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样一次回风空调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2.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优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主要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次回风空调的投资较少,为基本的最初投资,其设备相对简单;第二,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能够较为严格的对室内的空气温度以及空气湿度进行控制,能够达到房间的基本要求;第三,由于一次回风空调能够充分的进行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可以使得室内的空气条件较好,保持较好的卫生条件;第四,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较为容易;第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能够在全年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正常运行,实现对空气的全方位调节;第六,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较长;第七,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消声和防震处理。
[3]2.2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缺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较,其主要的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机房面积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建筑空间;第二,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各种管道复杂,给安装和布置增添更多的工序;第三,一次回风空调系统采用的不是单对单的供给,而是由一个空调机组系统供应多个区域,这就使得在区域负荷不同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精确的调节;第四,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可能会导致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污染;第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需要较长的工期进行安装,设备与管道安装的工作量相比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而言要大。
风量与冷量计算公式一、引言风量与冷量是在空调系统中常见的两个参数,它们在空调的设计和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风量与冷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二、风量的计算公式及应用1. 风量的计算公式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空调系统的空气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表示。
风量的计算公式为:风量 = 风速× 风口面积其中,风速是指空气在风口处的速度,单位通常为米/秒(m/s);风口面积是指风口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2. 风量的应用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
合理的风量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均匀分布,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过大或过小的风量都会影响空调的运行效果,导致能耗的增加或者制冷效果的下降。
三、冷量的计算公式及应用1. 冷量的计算公式冷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排出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或万千焦耳(kJ/h)表示。
冷量的计算公式为:冷量 = 空气质量流量× 空气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其中,空气质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空调系统的空气质量,通常以千克/小时(kg/h)表示;空气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温度变化是指空气在空调系统中的冷却或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2. 冷量的应用冷量的大小与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密切相关。
合理计算冷量可以确保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符合要求,避免过冷或不足的情况出现。
冷量的计算还可以用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的确定,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四、风量与冷量的关系风量和冷量是相互关联的,两者在空调系统中共同作用。
风量的大小决定了空气的流通和分布,而冷量则决定了空气的温度变化。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根据需要调整风量和冷量的大小,以达到预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五、结论风量与冷量是空调系统中重要的参数,它们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对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小议一次回风空调机组风量计算对于常规舒适性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的风量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但笔者翻阅了各个规范,手册,发现对这个方面的要求和描述很少,这类的文章也很少,可能专家们认为这个问题过于简单,不值得花时间去分析,但笔者认为,全空气系统风量的计算还有挺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2009年版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第5.4.16条中对空调总风量有如下描述:"空调房间夏季总送风量,应能消除室内最大余热和余湿,按室内最大冷负荷及送风焓差确定。
在满足舒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夏季送风焓差,但送风温差宜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口高度>5m时,送风温差宜≤15℃;2、2m<送风口高度≤5m时,送风温差≤10℃;3、送风口高度≤2m时,送风温差宜小于≤6℃;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第1680页的表格中涉及了关于一次回风系统与一、二次回风系统的处理过程和计算方法。
但表中介绍的夏季风量计算方法均考虑采用了二次加热,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普通舒适性空调系统是不会采用二次加热的,这样会对一些初学者会产生误导。
现笔者针对普通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的风量、参数计算及其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作下探讨。
现有案例如下:深圳某个商业,面积为1000平方米,采用一次回风的空调系统,原始设计工况下室内设计设计干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人员密度为4 m2 /人,设计新风指标为20m3/人?时,室内余热量为120KW,余湿量为0.01215Kg/s,机器露点相对湿度为90%,送风管道温升为1℃,深圳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33.7℃,湿球温度27.5℃。
1、不同机器露点相对湿度下各室内设计相对湿度情况下的计算笔者通过软件作出了在不同机器露点相对湿度情况下,在不同的室内设计相对湿度时的焓湿处理过程图,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1.1、风量变化的规律通过计算,不同的室内设计相对湿度及不同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风量的计算结果会有很大的偏差,计算结果见表1及图1:当室内设计相对湿度从45%递增到70%时,室内设计风量增加的趋势将非常明显,由45%时的19529m3/h增大到70%时的70095m3/h,最大风量差不多为最小风量的3.6倍!从图2中可看出,当室内设计温度均为25°C时,由于室内设计相对湿度为45%较70%向左偏移了很多,而两种情况下热湿比都是一样的,均为9876,从而根据机器露点相对湿度90%及送风管道温升1℃则很容易在焓湿图中找两者的送风状态点O1和点O2,其中O1和O2点送风干球温度分别为11.2℃和21.2℃,两种情况下,余热余湿均不变,由于送风温差相差很大从而导致计算出来的风量结果也相差很大。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房间动态热力参数的仿真研究和节能分析(1)针对一个空调房间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动力特性, 建立动态数学模型,求解得到空调房间采用一次回风后瞬态热力学参数变化关系. 并比较房间内在无内热源、有恒定内热源、变内热源和一次回风有、无能量损失的状况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空调房间设有一次性回风系统,室内温度比无回风时更容易达到平稳状态,回风量越大,达到平稳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空调房间的空调系统风量自动调节和建筑节能研究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关键词:动态特性空调房间节能模拟1 前言空调的耗能量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是可观的,节约能源势在必行。
传统的空调设计方法, 计算选用设备时往往取安全系数较大; 一些已投入使用的高档建筑,绝大部分时间内设备处于部分负荷的低效率高能耗运行状态。
因此,许多研究者在预测和分析空调耗能系统动态特性(负载)和供能装置的匹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本文从热动力学角度出发,建立带有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房间的动态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对一次性回风系统空调系统动态特性进行模拟、预测和分析。
2 数学模型建立选取空调房间为对象,以墙壁内壁面作为控制容积。
在下面假设下建立数学模型:(1)空气看作理想气体;(2)房间地面五个墙壁使用相同材料,地面铺设隔热较好的建材;(3)仅考虑室内气体热容变化,不考虑建筑材料的热容变化;(4)无辐射传热。
一次回风空调房间物理模型图见图1。
2.1 一次回风过程无能量损失后房间温度动态模型:2.2 一次回风过程中有能量损失后房间温度动态模型:2.3 室外温度回归表达式:3 结果和讨论将上述方程组联立求解,输入初始值,可以得到模拟和预测的结果。
3.1 送室外新风并内置变热源:图2 送室外新风并内置变内热源室内温度模拟结果显示,以恒定的内热源加热时,在室外条件的影响下,使室内的的温度波动较大。
因此,该研究中(如图2所示),选取不同的变内热源,对室内温度有着实质性影响。
新风系统的控制与风量计算,值得收藏!一、新风机组定义与控制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
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
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功能得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来定,功能越齐全造价越高。
定义为保障室内空气品质,为室内空间配备集中新风系统,而供应新风并对新风进行处理的主机则称为新风机组。
二:新风机组的控制新风机组控制包括:送风温度控制、送风相对湿度控制、防冻控制、CO2浓度控制以及各种联锁内容。
如果新风机组要考虑承担室内负荷(如直流式机组),则还要控制室内温度(或室内相对湿度)。
1. 送风温度控制送风温度控制即是指定出风温度控制,其适用条件通常是该新风机组是以满足室内卫生要求而不是负担室内负荷来使用的。
因此,在整个控制时间内,其送风温度以保持恒定值为原则。
由于冬、夏季对室内要求不同,因此冬、夏季送风温度应有不同的要求。
也即是说,新风机组定送风温度控制时,全年有两个控制值——冬季控制值和夏季控制值,因此必须考虑控制器冬、夏工况的转换问题。
送风温度控制时,通常是夏季控制冷盘管水量,冬季控制热盘管水量或蒸汽盘管的蒸汽流量。
为了管理方便,温度传感器一般设于该机组所在机房内的送风管上。
2. 室内温度控制对于一些直流式系统,新风不仅能使环境满足卫生标准,而且还可承担全部室内负荷。
由于室内负荷是变化的,这时采用控制送风温度的方式必然不能满足室内要求(有可能过热或过冷)。
因此必须对使用地点的温度进行控制。
由此可知,这时必须把温感器设于被控房间的典型区域。
由于直流系统通常设有排风系统,温感器设于排风管道并考虑一定的修正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除直流式系统外,新风机组通常是与风机盘管一起使用的。
在一些工程中,由于考虑种种原因(如风机盘管的除湿能力限制等),新风机组在设计时承担了部分室内负荷,这种做法对于设计状态时,新风机组按送风温度控制是不存在问题的。
全空气机组系统计算+各功能的经验总结+零散知识点统计0、全空气系统叫空调机组:新风最大按总送风量的0.7、排风最大按总送风量的0.6,其实可以理解为:排风取送风的0.85,保持正压要求,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风机盘管系统叫新风机组:机组总送风量即新风量;1、计算空调区全空气机组送风量有“两估一算”,分别为换气次数估算法、面积倍数估算法与“一次回风”计算法;换气次数估算法:送风量不小于整个空间6~9次换气次数,达到6次一般即认为可以通过,但当为超高大空间如展览厅吊顶高度20~30m的可能2~3次换气次数即可。
面积倍数估算法:送风量不小于整个空间面积的28倍。
“一次回风”计算法(焓湿图要用夏季的,因其最不利):点开天正软件-计算-绘焓湿图(注意地点),不必建室内外状态点,直接点“一次回风”,进入界面后,新风量:人员最小新风量。
冷负荷:面积乘冷指标(120-180w/m2)湿负荷:详见大红皮729页散湿量,公式为mw=0.278nφg/1000000,n为人数,φ为群集系数,g为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详见教科书P21页,此时单位为Kg/s,注意还得乘以3600变单位后得Kg/h;注意某些建筑室内会有水景水面等,不可不计,公式在教科书P22页,不用复杂公式,要采用简单版,mw=0.278WA/1000,W为单位蒸发量Kg/(m2.h),详见教科书P22页,A为水面面积m2。
送风温差:最大为8℃,但节能要求应直接取8℃(有人习惯不一,会不选温度,直接对勾最大送风温差,让软件自行默认处理)机械露点:90%(也可选择85%,湿度越小,送风量越大)室内、外状态点:填写正确的t与η城市:填写正确(送、回风)管道温升:默认计算~标注即可(也可保存、输出)利用以上方法计算出室内送风状态点后,即得状态点S的焓值,空调区总冷负荷Q(KW)除室内点N与送风状态点S的焓差再乘3600变单位再除密度1.2即得空调区送风量,且单位为m3/h,其中Q是面积乘以冷指标,例如哈尔滨项目冷指标为0.14KW/m2,室内点N与送风状态点S的焓差为14.5KJ/Kg,利用上面公式,G=Sx0.14/(14.5)x3600/1.2=28.97xS,这就是送风量为28倍面积的经验由来。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送风量不足的方案研究摘要:星港国际中心项目西塔楼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在节能检测过程中,测得末端风口总送风量比设计额定风量减少35.9%左右。
通过测量空调箱风机性能,重新计算空调箱系统静压,修改风管,调换粗效过滤器,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查等方法分析问题原因,最终经修改后一次回风空调系统送风量满足《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5%~+10% 的规范要求。
ABSTRACT: In the energy-saving testing process of the primary air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West Tower of Xinggang International Center Project, the total air supply volume of the terminal tuyere is reduced by about 35.9% compared with the designed rated air volume. By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ir conditioning box fans, recalculating the static pressure of air conditioning box system, modifying air ducts, replacing coarse filters and checking air leakage of air duct system,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Finally, after modification, the air supply volume of the prim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B50243-2016 Code for Acceptance and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allowable design air volume is -5%-10%.关键词:空调箱一次回风空调系统风量静压Keywords:Air conditioning box Prim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volume Static pressure1.项目简介本文涉及工程实际工程案例是星港国际中心项目。
新风量计算技巧分享1. 引言新风量计算是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计算新风量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确保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本文将分享一些新风量计算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管理。
2. 确定计算依据在进行新风量计算之前,需要明确计算的依据。
常见的计算依据有空气质量标准、室内人员数量、空间利用率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依据是确保准确计算新风量的关键。
3. 考虑换气次数换气次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更新的次数。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空气质量要求,确定合适的换气次数是计算新风量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住宅、办公室等场所的换气次数可以较少,而医院、实验室等场所的换气次数则需要更高。
4. 考虑人员活动强度人员的活动强度也会对新风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人员活动强度越大,身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湿度就越多,相应的新风量就需要增加。
因此,在计算新风量时,要根据人员的活动强度进行合理的调整。
5.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新风量的计算不能仅仅依靠理论估算,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可以了解到室内CO2浓度、颗粒物浓度、温湿度等实际数据,从而准确计算新风量,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6. 应用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新风量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一些新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新风量。
应用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新风量的计算精度和运行效果。
7. 结论新风量计算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可以提升计算精度,为建筑物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具体需求,合理选择计算依据、考虑换气次数和人员活动强度,并结合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同时,积极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新风量计算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以上是对新风量计算技巧的一些分享,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分析作者:孙利敏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7期【摘要】空调系统按照不同的回风可以分为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次性回风空调系统,主要分析了其主要的特点和优点,对一次性回风空调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一次性回风空调系统的认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空气调节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是空调系统中最为基本的形式之一,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成为近年来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认知。
1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简介从以上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空调系统送到室内的新风在吸收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之后变成图中N的状态,N状态后的空气有一部分被排放到室外,另一部分贝送至混合箱,然后和室外的新风在此混合,然后被表冷器进行处理释放出来热量Q1,状态改变为I,再次加热之后释放出来热量Q2,最后被送至空调房间。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2]2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优缺点一次回风空调是最为基本的空调系统之一,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空调形式,一次回风空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样一次回风空调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2.1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优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主要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次回风空调的投资较少,为基本的最初投资,其设备相对简单;第二,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能够较为严格的对室内的空气温度以及空气湿度进行控制,能够达到房间的基本要求;第三,由于一次回风空调能够充分的进行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可以使得室内的空气条件较好,保持较好的卫生条件;第四,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较为容易;第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能够在全年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正常运行,实现对空气的全方位调节;第六,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较长;第七,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消声和防震处理。
工程设计中一次风量问题的探讨李燕【摘要】对燃煤机组现场运行中冷一次风量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一次风机出口接一路冷风至热一次风道母管的方法,解决了一次风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次风系统的设计中一次风机风量裕量和冷一次风道管径的选择建议.【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35【总页数】2页(P127-128)【关键词】一次风;风煤比;一次风率;一次风温【作者】李燕【作者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4煤粉锅炉烟风系统中一次风的作用是燃料的输送、干燥和煤粉着火,是电站锅炉燃料输送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1,2]。
在DL/T 5240—2010火力发电厂燃烧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程[3]中,对于煤粉炉不同煤质、不同燃烧方式的情况下,一次风率的取值都有推荐值。
在火电机组锅炉烟风系统的设计中,一次风率的选择通常是锅炉厂和磨煤机厂根据各自设备运行情况,通过配合协商确定的。
但锅炉厂和磨煤机厂从各自角度提出的一次风率往往不一致,且与现场实际运行情况也有差异。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处理方案及运行效果,对于工程设计中如何确定一次风率,并进行设备选型及风道管径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在笔者涉及的几个煤粉锅炉烟风系统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在锅炉设备招标过程中,锅炉厂为了提高中标几率,往往要求尽量降低一次风率、提高一次风温,以提高锅炉效率。
但是为保证磨煤机有足够的通风量,能够携带燃烧所需的煤粉进入炉膛并干燥煤粉,磨煤机厂对一次风量也有最低要求。
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
为降低机组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指标,电厂方面常常追求高的锅炉效率,这导致磨煤机厂在热力计算时不得不适应锅炉厂的要求而降低磨煤机入口通风量。
虽然这样在理论上可以通过计算,但在实际运行时,过低的一次风量无法将磨煤机内全部的煤粉携带出去,运行人员往往大幅度加大一次风量,从而导致一次风流量、流速均大幅增加,风机风量及管道流速严重偏离了设计值。
夏季冷负荷(围护结构加室内热源设备照明人员负荷)4.36kW,湿负荷1.06kg/h=0.000295kg/s,冬季热负荷-2.08kW.室内有10人,每人新风量30m3/h(空气密度1.2kg/m3)●8℃温差送风的一次回风冬夏季过程设计计算。
●露点送风一次回风设计过程。
●冬季一次回风过程第2章例题中的北京某房间,北京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湿球温度26.4℃(i=82.95Kj/kg),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2℃,相对湿度45%(i=-10.56 Kj/kg)。
室内计算温度26℃,相对湿度50%(i=53.18 Kj/kg)。
夏季冷负荷(围护结构加室内热源设备照明人员负荷)4.36kW,湿负荷 1.06kg/h=0.000295kg/s,冬季热负荷-2.08kW.室内有10人,每人新风量30m3/h(空气密度1.2kg/m3)●●夏季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计算●●冬季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计算解:夏季:新风量0.1kg/s送风量4.36/(53.18-38.454)=0.296 kg/sIm=(0.296*38.454-0.1*53.18)/0.196=30.955kj/kg风机盘管风量0.196 kg/s风机盘管冷量=0.196*(53.18-30.955)=4.36Kw新风冷量=0.1*(82.95-51.601)=3.13kW冬季:热湿比=-7051同夏季送风量=0.296 kg/s,得0点53.18-(-2.08/0.296)=60.207 kj/kg 新风量GW/G=MO/MK,所以新风量=0.029 kg/s新风机冷量0.029*(37.078-(-10.56))=1.4kW回风量(风机盘管风量)0.267 kg/s风机盘管冷量=0.267*(62.763-53.18)=2.55 kW均小于夏季,校核可以采用同一设备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