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887.50 KB
- 文档页数:25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1. 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下图甲)。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乙)。
其值大小由如下公式决定:H=90°-|φ±δ|(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在赤道同侧取“-”,不同侧则取“+”)(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点时刻有太阳高度为0的时刻(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零度(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半球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半球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H=90°-|φ±δ|决定。
(5)其他纬度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0,12点最大,12点前递增,12点后递减。
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点和18点为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2.太阳高度的应用(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 H=90°-|φ±δ|,可求任意地点的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处的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城市的楼间距:若某地楼高为h,楼间距s,纬度为φ,则该楼与处于其背阳一侧房屋的楼间距s=cot(90°-φ-23°26′)。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举例1.确定所在地的纬度,进而判断该地的其他地理特征。
例1.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北极星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答案:30°n 90°e)2.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地的地方时应为正午12时。
(见例2)3.判断日影长短和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总背向太阳。
例2.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杆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杆op,正午时测得杆影长op′,通过tana=op/op ′,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
据此完成(1)~(3)题■(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2)下列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杆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杆影长度的点是。
■(3)该学校大约位于。
答案:(1)12:40 (2)4 (3)21.5°n4.确定房屋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门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门窗朝北。
例3.甲、乙、丙是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下(a或b)图,请图后回答:■(1)对三地地理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可能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可能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c.乙地可能位于南温带d.丙地可能位于北温带(2)当甲图在a代表的节气时( )a.开普敦为多雨季节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c.悉尼昼短夜长d.巴尔干半岛南部出现多雨季节答案:(1)b (2)d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如下图,南楼高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为:l=hcoth■例4.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下图和所给相关条件回答。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正午时所处的天顶角,它是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计算和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对于太阳光的照射、建筑物的设计、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涉及到太阳的赤纬、地理纬度和地球的倾斜角度等参数。
其中,太阳的赤纬是指太阳所在的黄道坐标系与赤道坐标系的夹角,可以通过天文观测数据或天文计算软件来获取。
地理纬度是指观测点所处的地球纬度,可通过地理位置信息来获得。
地球的倾斜角度是指地球自转轴和公转轴的夹角,其数值大约为23.5度。
根据这些参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如下:sin(θ) = sin(δ) * sin(φ) + cos(δ) * cos(φ) * cos(ω)其中,θ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δ为太阳赤纬,φ为地理纬度,ω为时角。
太阳的赤纬和时角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公式来计算。
太阳赤纬的计算公式如下:δ = 23.45° * sin(360° * (284 + n) / 365)其中,n为当前日期与一年中第一天的天数之差。
时角的计算公式如下:ω=15°*(12-t)其中,t为当地的标准时与太阳当地时之差,可通过经度和时区来计算。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数值。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数值一般在0度到90度之间,如果是北半球,夏至时太阳高度角最大,约为69度;冬至时太阳高度角最小,约为21度。
如果是南半球,情况相反。
1.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发电系统需要在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时候将太阳能吸收得更多,因此在设计和安装时需要考虑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使太阳能收集器或发电板能够面对太阳的方向。
2.建筑物的遮阳设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会影响建筑物上方的遮阳设备使用的效果。
在高纬度地区,应尽量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时间段对建筑物的照射,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设计合理的遮阳设备等来实现。
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刻与地平面的夹角。
在天文学中,正午指的是当太阳处于当地最高点的时刻,这个时刻通常是中午12点左右,但由于经度、季节、夏令时等因素的影响,正午的时刻可能有所偏差。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变化对于气象、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首先,太阳高度角对气象学和气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导致地球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地球的不同纬度上,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会有明显的差异。
在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较大,阳光照射垂直于地表,导致气温较高;而在极地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阳光照射角度较低,导致温度较低。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形成,从而影响到气候模式和天气预报。
其次,太阳高度角对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会影响到太阳辐射的传播路径和能量分布,对地球表面的物质和能量平衡产生影响。
尤其是对于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会导致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进而影响到地表冰雪的融化和形成、冻土的分布和变化等地理过程。
通过研究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系统的演化和变化。
此外,太阳高度角还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以实现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和节能设计。
根据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以决定建筑物的朝向、窗户的布置和遮阳措施的设置,以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量,减少对空调和照明系统的依赖。
此外,在农业和生态环境工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状况,因此合理利用太阳高度角的信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调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刻与地平面的夹角,对气象、地质、工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以深入了解和预测气候、地质和工程环境的变化,并利用这一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控和设计。
因此,太阳高度角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应用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正午太阳高度是各地一天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距离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直射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这就是“近大远小”的规律。
由此可以推知: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分布规律——来增去减若太阳直射点向当地所在的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若太阳直射点向远离当地所在的纬线的方向移去,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这就是“来增去减”的规律。
例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夏至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去,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差值。
若两者在同一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则用大值减小值;若两者分属南北两个半球,则将两值相加。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应用1.计算垂直物体的日影长度影长=物体高度×cotH(H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2.计算南北两楼的楼间距楼间距=楼高×cotH(H为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3.确定热水器集热板的最佳倾角最佳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差值)【同步训练】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A.23°N B.63°N C.43.5°N D.27°N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条件显著改善。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下图为谷歌地球提供的我国北方某城市居民区(40°N,117°E)卫星遥感影像,拍摄日期为某年的9月23日。
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该图拍摄的当地时间可能为A.5:30 B.9:30 C.13:30 D.17:302.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小区居民计划在楼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若光伏发电板可通过前后转动调节来提高发电效率,则发电板和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小约为A.13.5°B.16.5°C.23.5°D.26.5°【参考答案】1.B 2.B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
3.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可根据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确定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如下图。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在中午时分相对于地平线的角度。
太阳高度的计算对于许多领域和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包括天文学、气象学、测量学以及能源利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可以通过日晷、天文观测或数学方法来实现。
在日晷上,当太阳位于正南方时,影子最短,这时太阳高度角可以通过影子长度与日晷高度的比例来估算。
在天文观测中,可以使用仪器测量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进而计算出太阳高度角。
而数学方法则利用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来计算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从而得出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正午太阳高度对于天文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以及观测地点的纬度有关。
通过观测太阳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高度角,可以推导出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从而研究地球的运动规律、季节变化以及日照时间等。
其次,正午太阳高度对气象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会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从而对气候和气象过程产生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气象要素的能量起源,影响着大气温度、风场、云量以及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可以帮助气象学家了解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进而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在测量学中也有重要应用。
太阳高度角可以用来测定目标物体的高度和距离。
在测量学中,通过测量太阳高度角和人眼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高度角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推导出物体的高度。
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地形测量和遥感技术等领域。
此外,正午太阳高度对于能源利用也非常关键。
太阳辐射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能量来源,太阳光的利用对于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太阳能集热器等能源系统的设计和效率提高有重要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确定太阳光的入射角度和强度,从而优化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总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