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及诗意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诗意超美的古诗1、《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冯延己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译文:霏霏细雨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
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
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醒,只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
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赏析: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
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
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情感:冯延己用女子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旧情美景逝去,表达了诗人满腹的离别愁苦之情。
2、《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王国维百尺朱楼临大道。
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
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
明朝又是伤流潦。
译文:那百尺高的红楼,正临着宽阔的大路。
不管黄昏还是清晨,楼外总传来轻雷似的车声。
窈窕的佳人啊,孤独地凭倚着楼畔的阑干,无聊中把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细数。
霎时间车子驶过,卷起飞尘,扑向树梢。
唉,路上的行人和楼中的女子,都在这红尘中不知不觉地老去了。
傍晚时候,西风吹来了冷雨。
到了明朝,当更为路上积满潦水而忧伤。
赏析:诗人以楼头和陌上行人为对象,勾勒出他们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他们都将老于尘嚣之中的命运。
词人以双重视角做观照,直面众生的悲剧,饱含着浓重的忧生忧世的意识,凸显了词人所力争的“第一义”,将诗人的哲思和哲人的诗意完美地结合起来。
情感:他常直面人类悲剧性的存在,在词中深深吐纳着希望与绝望的苍凉雾气,揭示着人间那无量的悲哀,并饱含着浓重的忧生忧世的意识。
咏柳——贺知章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登鹳雀楼——王之涣古诗今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古诗今译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悯农——李绅古诗今译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悯农——李绅作者背景见《悯农》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作者背景见《鹿柴》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诗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山行——杜牧作者背景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古诗今译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清明——杜牧作者背景见《山行》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古诗诗意大全篇1 《咏鹅》初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
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古诗及意思篇2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回乡偶书》盛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
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古诗及意思篇3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古诗及意思篇4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很有诗意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很有诗意的古诗词: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意:这首诗通过描写如霜秋月,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2.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意: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
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意: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写火树银花、彩灯、星如雨,还有民间艺人的载歌载舞,令人目不暇接,热闹非凡。
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六年级课外的古诗词及诗意解析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课外的古诗词及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魏城逢故人》唐代:罗隐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此诗是诗人游览锦江后,感慨吟诗,寄给故友。
因此诗人遇见的是故地,却不是故人,最后借诗抒发对友人的思念。
重游故地,总是能勾起往日的时光;往日的美好,才能诱发今日的思念。
就如现在的我们,看见以前年代的玩物,就想起孩时的时光,无忧无虑,概因今日长大的烦恼。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唐代:刘长卿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此诗是一首五律诗,诗人遇见北归渔阳的行客,知道了当时唐朝的现状。
自安史之乱以后,那是山河破碎、百姓凋敝,虽然安史之乱被平定,但是昔日的风景一去不复返了。
诗人发出”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之语,青山依旧在,却是满目疮痍。
此时的相逢,流露的是忧国之语,痛心江山,痛心百姓。
《清平调》唐代: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是赞誉杨贵妃的花容月貌,让人遐思万千。
看见云,就想起她华贵的衣服;看见花,就想起她的花容月貌;春风吹过,花容更甚。
如此美人,如此的不可方物,绝不是在群玉山头可见,也不是乱花丛中可见,只有在那瑶台里见过。
有一种相逢,是”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想象。
心中的美好,是不可俗物相提比较的,只愿在最美好的年华,看见最美的你。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唐代: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或许知音好友,或许泛泛之交,但都是岁月之友。
十年之前,君向潇湘我向秦;今日又是,久别重逢再离别。
小学所有古诗及诗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注释、大意、归类1《江南》汉乐府写江南景色诗(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大意: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长歌行》汉乐府(劝诫诗、哲理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2.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3.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布:布施,给予。
6.德泽:恩惠。
7.秋节:秋季。
8.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9.华:同“花”。
10.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11.徒:白白的12.百川:河流。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发奋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注释】1.《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四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一、《课标》推荐古诗词(12首)1.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翻译】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4.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雪梅(其一)【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6.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7.出塞(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龙城飞将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旧:以前、过去曾:曾经谙:熟悉日出江花红胜火,胜:胜过、超过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回忆诗人在此诗中选取了两种典型事物:春天时江边火红的野花和碧绿的江水。
用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喜爱和回忆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反问的写法,更把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推向极致。
2、《江畔独步寻花》江畔:江边独步:独自散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蹊:小路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流连,留连而不愿离开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叫声悦耳动听此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写出了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色,是一首赏春的著名小诗。
诗中有两句话,后世的人们往往在形容天真烂漫的童话境界和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色时使用到,请用彩笔标注出来。
3、《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鸣:鸣唱、鸣叫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含:包含、容纳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停靠此诗为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晚年所写。
诗歌描绘了江苏一带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好:及时知:知道节:节令、节气当春乃发生。
当:正当、正值乃:于是、就随风潜入夜,潜:静悄悄地润物细无声。
润物:滋润万物细:默默的野径云俱黑,野:野外的径:小路俱:全部、都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晓:天明、早晨花重锦官城。
重:沉甸甸的此诗是描写春天和春雨的诗。
诗人从各个方面对雨的特征进行描写,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仔细品味却发现诗中处处透露出了作者因春雨到来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5、《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倾斜,意为曲曲折折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生腾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于:比……红此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是一幅形象鲜明、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6、《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全中国生气:生机勃勃的兴旺气象恃:依靠万马齐喑究可哀。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诗意解释:
1.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的意思是: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儿童天真烂漫的赞美之情。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的意思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通过对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诗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水东边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1、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鉴赏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
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说得很中肯。
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六年级课外古诗20首及意思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意】: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开始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3、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诗意】: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意】: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理解】我从小离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已稀疏。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意: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长相思鉴赏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将士们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千帐灯”点明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
“风一更,雪一更”,以气候引出对将士们的心理描写:睡梦被风雪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
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和宁静。
写古诗诗句的诗意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来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意思是: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来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来自陆游的《游山西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句诗来自杜甫的《登高》,意思是: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来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以及诗意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背诵诗词本身,还应该理解其深层的诗意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八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诗意的简要介绍:1. 《静夜思》- 李白诗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通过明月和床前明月光的描写,诗人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
2. 《望岳》- 杜甫诗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泰山时的感慨。
通过对泰山的雄伟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 《春望》- 杜甫诗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诗意: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广阔思考。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句,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
5. 《江雪》- 柳宗元诗意: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江上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心境。
6. 《游子吟》- 孟郊诗意: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句,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感恩之情。
7. 《悯农》- 李绅诗意: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不平等社会的批判。
8. 《滕王阁序》- 王勃诗意: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诗词,但因其文辞华美,意境深远,常被选为背诵材料。
它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历史的感慨。
9. 《赤壁》- 杜牧诗意:这首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中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等句,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观。
10. 《赠汪伦》- 李白诗意:这首诗是李白赠给朋友汪伦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通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句,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思想情感上也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希望同学们在背诵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及诗意一年级: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大意: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文大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文大意: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
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
野火再猛,也烧不尽。
春风一吹,青草复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文大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文大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文大意:两只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远远地可以看到窗外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航船。
三年级: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文大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文大意:独自客居他乡,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文大意: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大意:湖水波光闪动的景象在初晴的衬托下才显得漂亮;山中云雾弥漫,飘着小雨,也很奇妙;想把西湖比作那美丽的西施;无论淡妆浓抹总能恰到好处。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大意: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整株树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而成。
从树上垂下来的无数柳条,好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一样。
这些细嫩的树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啊!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文大意: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文大意: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文大意: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四年级: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文大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文大意: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大意: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大意: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文大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文大意: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诗文大意: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
怎么能不想念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文大意: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文大意: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呢。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文大意:西塞山前,白鹭在飞旋,桃花夹岸的溪水中,肥大的鳜鱼游来游去。
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渔翁,在细雨微风中并不急着回家。
五年级: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文大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文大意: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文大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文大意: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文大意: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唐-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文大意:两个小孩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文大意: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一对白发老夫妇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手艺那么巧;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莲蓬。
六年级:★诗经·采薇【民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文大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文大意: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