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章行政主体
- 格式:pptx
- 大小:749.63 KB
- 文档页数:5
《行政管理学》第02章在线测试《行政管理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6:26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法国启蒙思想大师()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的部门掌握,以使相互制约和平衡.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密尔2、美国著名行政学家L•D•怀特在其1926年所著的()一书中说:“行政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A、《行政学研究》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导论》D、《科学管理原理》3、被称为“行政学鼻祖”的西方行政思想家是( ).A、伍德罗•威尔逊B、古德诺C、怀特D、马克思•韦伯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西方管理学者是( )。
A、法约尔B、泰罗C、古德诺D、马克思•韦伯5、( )所著的《行政学之理论与实际》是我国第一部行政管理学专著。
A、张金鉴B、张润书C、张金马D、夏书章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科学理解行政的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A、明确行政与法律的关系B、明确行政与国家的关系C、明确行政与管理的关系D、明确行政与政治的关系2、西方行政学提出与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伍德罗•威尔逊B、古德诺C、泰罗D、法约尔3、西方行政学正统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马克思•韦伯B、怀特C、古里克D、西蒙4、西方行政学挑战与创新时期的社会背景有().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结束。
B、公民权运动C、越南战争D、水门事件5、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方法有( ).A、比较研究方法B、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C、系统研究方法D、综合研究方法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行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国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形态.()正确错误2、古德诺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正确错误3、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行政.()正确错误4、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司法考试一半考的是知识一半考的是逻辑行政法的整体结构行政法是214的结构。
两个人一件事情在四个程序中的活动。
两个人:一个叫官和一个叫民(政府和老百姓)。
一件事情就是行政行为,行政管理行为。
四个程序:第一官管民的阶段。
这个官叫行政主体,民叫行政相对人这个行政行为是一件事情。
官对民作出一件事情。
比如税务局征税。
官对民做出一个行为必然影响他的权利义务,税务局对我征税,必然对我的权利义务有影响。
有权利必有救济,必然导致民告官的问题。
有三种途径:第一到上级行政机关,叫行政复议一个找法院,叫行政诉讼,一个是找第三个机关就是本机关叫行政赔偿,除了上两种,还有本机关。
三种民告官的途径。
名称不一样。
行政复议中间,我叫申请人,税务机关叫被申请人,行为叫做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中间,我叫原告,税务机关叫被告,行为叫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赔偿中间,我叫申请人,税务机关叫赔偿义务机关。
(国家赔偿法第9条: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赔偿。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行政法就是六个字“官管民,民告官。
”夫妻闹矛盾,去找公婆找上级,去告官找县官,哀求丈夫。
司法考试一大半的题都考在行政诉讼。
大半壁江山都在行政诉讼。
法条之间的衔接关系很重要。
很多法条之间是重复的。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是一部法律,千万不要看成三部法律。
讲义教材真题法条。
方法论是要提高。
人民大学讲课,让学生怀疑老师的观念。
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花一天多的时间将基本理论。
很罗嗦。
用逻辑推法条。
把每一个法条背后的立法依据和立法争论还有怎么对怎么错讲清楚。
不要着急,会非常罗嗦的将基本理论问题。
基本概念,我是从宪法推行政法的概念。
宪法就是控权法,限制国家权保护公民权。
我们的法律来源于欧美,欧美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法律思想都是从宗教而来。
我们很难理解法律我们没有神的概念。
解释行政主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在国家行政系统中拥有行政权力,负责管理和执行国家和地方行政事务的组织或机构。
行政主体一般由政府机关组成,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行政机构、行政部门、行政机关等。
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行政权力:行政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机构,能够制定和实施行政规章、政策和措施,对公民和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
2. 行政管理功能:行政主体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责,包括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规定,管理公共资源,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等。
3. 公共利益导向: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利益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4. 数量和层级多样性:行政主体的数量和层级比较多,包括中央和地方行政主体,各级政府和行政机构,以及各个部门和单位。
5. 有序协调统一: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系统中按照层级关系有序组织,上下级之间负责协调和统一,形成行政机构的有序运行。
6. 受法律约束: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行政行为需合法、合规,不能滥用职权或违法行事。
总之,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机构或组织,它拥有行政权力,负责管理和执行行政事务,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具有行政管理功能,同时受法律约束和组织协调。
行政组织理论自己整理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行政组织,如何理解行政组织的含义?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又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道道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2、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那些?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2)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3、什么是行政组织功能?为什么说行政组织功能既是广泛的,又是有限的?行政组织功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由于行政组织有承担者促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行政组织的功能范围必然涉及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组织功能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行政组织功能又是有限的,它表现在:第一,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
第二,凡是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刑律,行政组织就不应干预。
第三,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
第四,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永远正确,也没有力量对社会事务包揽无遗。
4、怎样看待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学的分支学科(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5、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1)综合性总体研究①一般性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很理论发展。
(2)静态研究①行政组织的结构②行政组织的体制,即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配关系③行政组织的类型(3)生态很心态研究①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程序主体第一节行政机关第二节行政相对人第三节行政程序的其他参加人第三章行政程序基本制度第一节电子政务第二节行政公开第三节个人信息保护第四节行政调查与证据第五节说明理由与听取陈述、申辩第六节听证第七节时限、期间、送达与费用第四章重大行政决策与行政规范制定程序第一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第二节行政立法程序第三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第五章行政处理程序第一节行政处理一般程序第二节行政处理简易程序第三节行政处理的效力第六章行政机关特别行为程序第一节行政合同第二节行政指导第三节内部行政规范第四节行政规划第五节行政应急行为第七章监督、责任与救济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公正、高效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适用本法。
其他法律根据本法规定的行政程序基本原则对特定行政行为的程序作出特别规定的,同时适用其他法律。
本法所称“行政机关”,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
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其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组织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视为行政机关,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
本法所称“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行为。
行政机关实施对内部机构、人员的管理行为,不适用本法。
但本法专门对内部行政行为作出的程序规定,行政机关应当适用。
第三条(社会组织的适用)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依法或依组织章程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为和作出影响其组织内部成员权利、义务的行为应适用本法规定的行政程序基本原则。
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应根据本法规定的行政程序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程序规则,具体规范其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为和作出影响其组织内部成员权利、义务的行为。
第四条(依法行政原则)行政行为应依法定权限、法定条件、法定规则和法定程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