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用例图
- 格式:ppt
- 大小:827.00 KB
- 文档页数:51
UML建模基础——UML概述东软人才实训中心3 Sept. 2008©Neusoft Confidential课程结构1第五章:状态图和活动图2第三章:类图1第四章:交互图1第二章:用例图1第一章:UML 概述、Rose 简介课时(H )内容培训目标•能够使用Rose工具画UML类图•能够看懂用UML表示的设计第一章:UML 概述、Rose 简介学时:1学时教学方法:讲授ppt +上机练习目标:本章旨在向学员简要介绍UML建模的重要性、UML的概念模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员应该掌握如下知识:1)了解UML的概念模型2)简要介绍UML的“4+1view ”3)了解Rose工具UML概述•什么是UML?–UML: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由Rational公司三位世界级面向对象技术专家Grady Booch,Ivar Jacobson和Jim Rumbaugh提出的。
–UML是一种标准的图形化建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什么是UML?–不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而是一种可视化建模语言–不是工具或知识库的规格说明,而是建模语言的规格说明,是一种表示的标准–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是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它•什么是模型?–模型就是真实世界的简化–为我们提供一个系统的原型•为什么要建模?–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将要或正在开发的系统–是把复杂的系统变成小的系统,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逐一解决–因为我们通常无法理解一个复杂系统的全部–模型能为我们做什么?•帮助我们对系统进行可视化•允许我们详细说明系统的结构或行为•给出一个指导我们构造系统的模板•对我们做出的决策进行文档化业务流程计算机系统可视化建模可视化建模就是用标准的图形表示法来建模“建模获取系统的关键部分”UML•什么是可视化建模?可视化建模的作用•可视化建模获取业务流程–用例(use case)分析是一种从用户的角度获取业务流程的技术–使用相同的语言,不至于产生歧义–用例分析能让分析师在构建系统之前理解要构建什么可视化建模的作用(续)•可视化建模是一个交流工具–使用相同的语言,不至于产生歧义业务领域计算机领域Logical ViewPhysical View User InterfaceBusiness Logic Database Java JSPC++ JavaSQL•管理复杂性–把3000多个类放在一张图中不好–可视化建模的“包”(package)•把元素模型化成有意义的组合•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级别的抽象–软件构架(architecture)•促进复用(reuse)–复用是软件的“圣杯”–不止是复用代码,而是复用建立原始工件时需要的所有分析、设计、实现、测试、文档化–可以有一个类复用、多个类(或一个组件)的复用、应用模式等复用方式–可视化建模让你从复用的角度看,如果想复用工件,什么是可用的UML的概念模型•UML的概念模型–UML建模的三个主要元素•构造块:事物、关系、图•规则:命名、范围、可见性、完整性、执行•公共机制:规范说明、通用划分、扩展机制•UML元素–构造块–事物•对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关系•把事物结合在一起–图•聚集了相关的事物•UML元素–构造块–事物–结构事物:通常是UML模型的静态部分,描述概念或物理元素•类•接口•用例:通常代表一个需求•协作:表示一个用例的实现•主动类:至少拥有一个进程或线程的类•组件:系统中物理的、可替代的部件,如源代码文件•节点:运行时存在的物理元素,如一个设备•UML元素–构造块–事物(续)–行为事物:是UML模型的动态部分,是模型中的动词•交互(interaction):可描述一个对象群体的行为或单个操作的行为•状态机(state machine):可描述单个类或一组类之间协作的行为–分组事物:是UML中的组织部分•包(package)–注释事物:是UML中的注释部分•注解(note)•UML元素–构造块–关系–关系•依赖(dependency):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事物。
第一章信息系统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有什么区别?信息的本质是什么?答:信息,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
信息与数据具有内在的联系。
数据是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则是蕴含意义的符号。
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2.什么叫系统?可以从哪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分类?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简单的、中等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系统.从抽象程度划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也叫客观系统)。
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划分: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简述管理的概念答:管理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4.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答:是技术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二、填空题1.(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是蕴涵意义的符号.2.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3.信息的特征有:承载性、(层次性)、传输性、(共享性)、加工性和时效性。
4.从逻辑层次看,可以把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种类型。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6.系统的特性是指具有目的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几种。
7.管理的职能有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激励等六个方面。
三、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数据就是数字 B.数据就是信息C.数据是加工之前的信息 D.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2.下面哪个不属于信息的特征?(D)A.承载性B.传输性C.层次性D.独享性3.下面不属于系统特性的是(B)A.目的性B.功能性C.层次性D.适应性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职能方面考题(决策是管理的核心)A.决策是企业的核心 B.从时间性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C.组织结构也被称为组织机构 D.激励有直接满足和间接满足两种方法5.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D)A.技术管理模式 B.经济管理模式 C.人文管理模式 D.社会管理模式6.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A)A.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B.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C.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D.信息资源管理的环境四、论述题1.谈谈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答: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按照某种方法和规律,经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用用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管理是对整个组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全局管理,这种管理独立于信息技术,重视人和社会因素,追求一种将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相结合协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独立的管理领域。
UML各章习题第1、2章面向对象与UML1.简述统一建模语言(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绘制软件蓝图的标准语言。
可以用UML对密集型软件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和文档化。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1分)。
它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1分),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1分)。
UML的作用是用图的形式从静态和动态方面来全面描述将要开发的系统(2分)。
2. 简述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OA)的5个基本步骤 1)、识别对象,识别对象包括标识潜在的对象和筛选对象两步(1分) 2)、识别对象的属性(1分) 3)、识别对象的行为(1分) 4)、识别对象所属的类(1分) 5)、定义主题词(1分)3、什么是高内聚度?高内聚度是对一个类中的各个职责之间相关程度和集中程度的度量。
一个具有高度相关职责的类并且这个类所能完成的工作量不是特别巨大,那么它就具有高内聚度。
包括两个含义:一、不要给一个类分派太多的职责,在履行职责时尽量将部分职责分派给有能力完成的其它类去完成。
二、不相关的职责不要分派给同一个类。
4、什么是对象间的可见性?答:可见性(Visibility)指的是一个对象能够“看到” 或者引用另一个对象的能力。
5、领域建模的步骤有哪些?答案:列出候选的概念类;画出领域模型图;加入概念类间的关联;加入概念类的属性。
6、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SDLC,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或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周期内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
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