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及其预报(中央气象台)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37 KB
- 文档页数:1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的分类(1)冷锋: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地。
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2)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
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例如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2.锋面的天气时间冷锋暖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温压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方法技巧】锋面性质的判断方法(1)看符号:如右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
(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线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主要在锋线前(宽阔区域)。
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集中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4)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气旋与反气旋(1)形成:近地面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
(2)名称:A为反气旋或高压,B为气旋或低压。
(北半球)(3)气流:A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B为逆时针辐合;A垂直气流为下沉,B 为上升。
(北半球)(4)天气:A晴朗,B阴雨。
(5)过境前后气压变化(6)典例A: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B: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7)风向差异拓展延伸高压脊和低压槽(1)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2)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锋面气旋4.1位置: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上,不可能存在于高压脊上。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世界受气候因素影响,多发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受地形因素影响,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受洪涝威胁大中国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洪水侵袭3.洪涝灾害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1)(2)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二、干旱灾害1.概念: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3.我国旱灾的分布及自然原因4.危害①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②影响畜牧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③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④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自然原因总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规模大,生产、生活用水多(2)解决措施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改良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等)。
④海水淡化;人工降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三、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易发海域: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我国多发区: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大致有三条路径的台风影响我国,即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和转向路径。
4.危害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如何制作思维导图以用于地理复习课——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台风灾害”为例摘要:高中地理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思维导图的成熟发展和相应电脑软件的开发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以人教版“台风灾害”一课为例,借助思维导图软件,从提炼关键词到确定中心主干,再到完善分支和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地理思维导图的每一步制作步骤,致力于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掌握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利于在今后的地理复习课中精选教学内容,梳理知识体系,发展学生迁移能力以及把握复习时间。
关键词:地理复习课;思维导图;制作步骤;有效性一、地理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地理课堂类型可大致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与新授课的重点是“理解知识产生过程”相比,复习课就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联起来,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的不同,使复习课表现出如下附带的特征: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能力发展的迁移性;复习时间的紧迫性。
因而要求师生宏观上把握,微观上吃透。
[1]根据地理复习课的以上特征,教师在进行地理复习课时需做到以下四点:精选教学内容;梳理知识体系;发展学生迁移能力;把握复习时间。
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 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为方便记笔记而创造的一种记录方法。
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概念和线条建立起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从一个主要概念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的图。
它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
[2]思维导图呈现的是思维的过程,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从而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
[3]另外,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早已有各种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如幕布、Mindmaster、XMind等等,这些软件的优势是可以随时更改调整内容,并且省略了画图的时间。
2012—2021年中央气象台台风3~5 d路径预报误差分析王皘;许映龙;董林;黄奕武
【期刊名称】《海洋预报》
【年(卷),期】2022(39)6
【摘要】2012—2021年中央气象台台风3~5 d路径预报误差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大误差的样本数仅为小误差样本数的1/12,但其贡献的误差占到后者的1/2,在预报误差整体降低的趋势背景下,大误差随时间变化无显著下降趋势。
对大误差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其来源于4种台风类型:转向变性型(ET,60.6%)、双台风型(BT,24.2%)、弱引导气流型(WB,9.1%)和异常型(NSF,6.1%)。
进一步总结天气形势场,可以得出:ET型会因低估台风变性后的移速导致大误差;BT型由于双台风作用导致的打转和异常转折等复杂路径,导致预报难度高;WB型台风引导气流弱且方向多变,导致移向误差大;NSF型会因预报移向失误导致大误差。
【总页数】9页(P25-33)
【作者】王皘;许映龙;董林;黄奕武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7.8
【相关文献】
1.2012年西北太平洋多台站台风预报误差比较分析
2.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的并行化及路径预报误差分析
3.中央气象台台风强度综合预报误差分析
4.中央气象台精细化预报产品检验及误差分析
5.我国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