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走向未来的少年
- 格式:pptx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1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五课少年的担当1.我们走向世界的经历。
(1)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
(2)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2.我们走向世界的意义。
(1)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2)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
(3)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3.我们要为世界添光彩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
(2)做法:①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②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4.我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5.当今时代,我们青少年的责任。
(1)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2)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3)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6.我们要有情怀和抱负的原因。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7.我们要有情怀和抱负。
(1)对国家: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的内容主要围绕青少年的成长、理想与现实、选择与担当等方面展开。
这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面对未来的能力和素养。
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成长中的我》和《面向未来的选择》。
《成长中的我》主要讨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等内容。
《面向未来的选择》则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社会责任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鼓励他们勇敢追求梦想,并为梦想付出努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人生目标等进行深入思考。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又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现实与梦想的关系,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挫折应对等方面的问题,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学会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为未来的梦想努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挫折应对等,并学会相应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现实与梦想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1 走向世界大舞台一、选择题1.2024年1月9日上午,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竞赛全球启动仪式一暨陕西 (西北)分赛区挂牌成立仪式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实行。
这是青少年走向世界的一种形式。
以下属于青少年走向世界形式的是①参与"地球村"双语大赛②3月12日主动参与义务植树活动③2024年2月5日,在学校培训室开展主题为“青春自护我的身体我做主”青少年性爱护教化活动④安庆中学生参与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领袖模拟G20峰会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024年8月7日~18日,首批出访的31位平均年龄8岁的“小小传承人”承载着传播湖湘文化的使命,前往英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主题文化沟通活动,引起伦敦市民及华人华侨的热情反响。
假如你是“小小传承人”之- - ,在这样的活动中,你会( )A.向外国人尽情显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感B.在彼此的沟通中,全盘西化C.与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挚友沟通交往,丰富中国文化D.细心守护中华文化,对外国友人不理不睬3.“爱护大气清洁,应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苍穹之下,不管贫困,还是富贵,都要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①宣扬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制定并完善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法律法规③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④主动提出爱护环境的合理化建议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世界离我们很远,世界又离我们很近。
因为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青少年( )①要正确利用互联网增加自己的学问储备,全面提升个人素养②利用互联网刚好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③我们要每天上网,尽快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模式④要正确利用互联网,增进与世界人民沟通和沟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化改革”会议。
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您问题。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的主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和时代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这一单元的内容涉及个人发展、社会责任、未来规划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
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可能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个人在社会和时代中的角色,学会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和时代中的角色,学会为未来做规划。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3.准备一些关于未来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来世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人在社会和时代中的角色。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以及如何结合社会需求进行职业规划。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听课笔记: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我的毕业季:学无止境》一、导入环节教师行为:教师以一段富有哲理的引言开始课程:“在人生的长河中,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无止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秉持的信念。
”随后,教师展示了几位杰出人士终身学习的例子,如科学家晚年仍坚持研究新领域、作家不断尝试新文风等,激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教师的引言和故事,被终身学习的精神所触动,开始思考自己对于“学无止境”的理解和态度。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引言和实例,成功地将学生引入到“学无止境”的主题中,为后续教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教学过程1.1 认识学无止境的重要性教师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学无止境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鼓励学生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持续学习是保持竞争力、适应新环境的关键。
•通过案例分析,如技术革新对职业的影响、新知识对日常生活的改变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无止境的现实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学无止境重要性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学无止境重要性的认识。
过程点评:这一环节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无止境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动力激发打下了基础。
1.2 探索终身学习的路径教师行为:•教师介绍多种终身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如自学、在线教育、参加培训课程、社会实践等,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如何规划自己的终身学习之路?”引导学生从兴趣、需求、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规划想法,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聆听教师介绍的终身学习途径和方法,思考并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
•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想法,相互启发和帮助,形成初步的终身学习规划。
河南省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百年变局和疫情相互交织,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改革开放、按经济规律和大国发展规律踏踏实实办好每一件事情。
建设美好中国,青少年应该()①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②继承传统文化,摒弃外来文化③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关起门来搞建设④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①正确,我们青少年应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②错误,我们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③错误,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说法错误。
④正确,我们青少年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句话启示我们()A.青春时光无限美好,树立梦想为时尚早B.坚定信念不负韶华,增长才干为国担责C.不断激发生命热情,少年有梦止于心动D.脚踏实地勤学苦读,社会发展事不关己答案:B解析:【分析】 B是正确的选项,“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梦就有希望,梦想的实现,需要克服困难,不断实践,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负韶华,增长才干为国担责;A错误,我们应该早就树立梦想;C错误,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D错误,要关心社会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担当历史使命、实现理想的途径等。
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是我们实现理想、担当使命的必要条件,奉献就是要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报效国家;创新就是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
3、当处于漫画中的情形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A.听爸爸的也行,听妈妈的也行B.由于爸爸妈妈的意见不统一,就只听老师的C.谁的也不听,自己的选择自己做主D.参考爸爸妈妈的意见,根据自身实际作出选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设定自己未来方向的时候,要全面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注意扬长避短,努力做自己最喜爱也最擅长的事。
专题24 走向未来的少年一、选择题1.(2023·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对此,我们应该()A.融入社会,即刻投身建设B.勇于担当,承担社会责任C.敢于放飞梦想,随心所欲D.追求物质生活,纵情享受2.(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以奋斗为笔,我们书写极不平凡的2022;以梦想之名,我们拥抱充满希望的2023!这启迪我们要()①立志报效祖国,勇担时代重任②坚持名利至上,成为卓越人才③立即放下学业,投身社会实践④练就过硬本领,提升个人素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启示我们()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②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③要立足现实,科学规划人生④只有成为社会栋梁,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景海鹏等三名宇航员顺利到达中国空间站。
如果你有机会跟景海鹏连线,你会对他说()①“向您致敬!我们要向您学习,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②“我们要学习您的先进事迹,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③“向您致敬!我们要向您一样将个体生命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让生命绽放光彩。
”④“我们要坚定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奋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性进程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