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酐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7
顺酐工艺流程
顺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柔性聚氯乙烯、环氧树脂和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工业中的有机化工产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顺酐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顺酐的原料主要是苯和甲醇。
首先需要将苯和甲醇严格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反应釜中。
2. 反应过程
加入原料后,将反应釜密封,并加热至适宜的温度,通入一定的氧气。
底部还需加入一种催化剂,常用的是铁盐。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和甲醇发生加氧等一系列的反应,生成顺酐。
3. 分离提纯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进行冷却,并加入一种分散剂。
然后使用一种电分离设备将顺酐与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并获得纯净的顺酐。
4. 真空蒸馏
将得到的顺酐进行真空蒸馏,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真空蒸馏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使其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
5. 过滤、粉碎
真空蒸馏后的顺酐还需要进行过滤和粉碎。
过滤是为了去除蒸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固体杂质,粉碎则是为了获得更细的顺酐粉末,便于后续的工艺使用。
6. 包装储存
经过过滤和粉碎的顺酐通过传送带送入包装机,将其自动装入袋子或制成颗粒状装在桶中。
然后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保证顺酐的品质和使用的方便。
总的来说,顺酐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反应过程、分离提纯、真空蒸馏、过滤、粉碎和包装储存等环节。
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最终获得纯净的顺酐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工业需求。
顺酐生产工艺
顺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应用于生物燃料、颜料和医药领域。
它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的产品,可以用来生产农药和涂料。
此外,还可以应用于洗涤剂、染料、催化剂等行业。
顺酐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工艺流程也较为繁琐,它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原料分离、原料反应、净化分离和终产品装载等几个重要步骤。
首先,对原料进行准备处理。
由于顺酐的原料涉及到成本,因此要求原料配比准确,确保生产时能达到高品质,保证产品质量。
在原料处理完成后,需进行原料分离。
原料分离需要通过蒸馏、溶剂萃取、萃取分离等步骤,使原料中的各种成分彻底分离,以便后续利用。
然后是原料反应过程。
顺酐的生产原料反应过程主要采用化学气相聚合过程,利用底物和催化剂的反应,以合成顺酐产品。
在反应过程中,精确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以保证原料的完整性,并达到最终的产品要求。
接下来是净化分离,即分离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并将反应产生的胶体固体物质与产品分离。
净化分离的关键是使用精密的过滤器,将胶体固体物质与顺酐产品完全分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最后,进行终产品装载,将顺酐放入塑料桶中进行封装,并将塑料桶灌装到大容器,最终形成成品。
总而言之,顺酐生产工艺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工艺流程,从原
料准备到最终的封装装载,涉及到许多关键环节,如原料分离、反应、净化分离等过程。
只有把每一个环节做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所生产出来的顺酐产品质量达标,满足客户的要求。
顺酐生产知识1. 什么是顺酐?顺酐(Phthalic anhydrid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化学式为C8H4O3,分子量为148.12。
它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有刺激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醛和芳香烃等。
2. 顺酐的生产方法顺酐主要通过邻苯二甲酸的氧化反应得到。
下面是顺酐的生产方法:1.原料准备:将邻苯二甲酸和过量的空气输送到反应器中。
2.反应过程: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通入加热的空气,对邻苯二甲酸进行氧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氧气的流量,以保证反应的进行。
3.分离与提纯: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却,并通过凝汽器将顺酐蒸汽冷凝为液体。
然后对液体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纯净的顺酐产品。
3. 顺酐的用途顺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顺酐可以与醇类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染料、药物和塑料等有机化合物。
•可以用作增塑剂的原料。
顺酐可以与醇类或酸类反应,生成酯化合物,用于制造塑料产品,如聚酯纤维、聚氨酯、聚丙烯等。
•可以用作涂料和树脂的原料。
顺酐可以与醇类或胺类反应,生成酯类或酰胺化合物,用于制备涂料和树脂。
4. 顺酐的安全注意事项在顺酐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顺酐具有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暴露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在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顺酐是易燃物质,遇明火等火源可能引发火灾。
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火源,并设有足够的灭火设备。
•顺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远离氧化剂和强酸,避免发生剧烈反应。
•顺酐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场所,避免受潮和受热。
5. 顺酐的市场前景顺酐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有机化学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顺酐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顺酐的生产工艺也将越来越先进和环保。
顺酐的几种制备方法
概述
顺酐是一种有机合成重要原料,广泛用于橡胶、染料、医药、香料、塑料等领域中。
以下介绍几种制备顺酐的方法。
硝基法制备顺酐
硝基法制备顺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用硝酸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硝化得到硝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将硝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环化得到顺酐。
硝基法制备顺酐的适用范围较窄,一般只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喹啉法制备顺酐
喹啉法制备顺酐是一种比较新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其步骤如下:
1.将苯并喹啉加入乙醛中反应得到4-(2-甲氧基乙酰)苯并喹啉。
2.将4-(2-甲氧基乙酰)苯并喹啉加热至150℃左右进行裂解,从而制
备顺酐。
喹啉法制备顺酐具有反应温度较低、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钨酸催化氧化制备顺酐
钨酸催化氧化制备顺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用氙灯或者紫外线进行
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2.将生成的顺酐用乙酸重结晶得到纯产品。
钨酸催化氧化制备顺酐具有无需酸碱中和、无需蒸馏纯化、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中等规模生产。
总结
以上介绍了三种制备顺酐的方法。
不同的制备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具体选用哪种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新型的喹啉法制备和钨酸催化氧化制备逐渐被广泛应用,相信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顺酐的制备技术会得到更好的更新换代。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顺酐的生产工艺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 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苯氧化法…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C4 烯烃法…2.1.3苯酐副产法…2.1.4正丁烷氧化法…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正丁烷在V2O5-P2O3 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 年Monsanto 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 公司)、BP 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E,压力为125〜130MPa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 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
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水吸收法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流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
整个后处理为间歇操作。
水吸收工艺国产化技术已比较成熟,操作简便,占地较少,投资节省,对于规模2万吨的装置具有投资的优势。
顺酐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顺酐化学名称为顺丁烯二酸酐, 又名马来酸酐,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是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
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 另外还用于农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
一、生产方法1、2、3长期以来, 除了苯酐装置副产一些顺酐外, 绝大多数顺酐都是以苯为原料, 经催化氧化生产的。
1955 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 SD 公司) 开发了以固定床催化氧化、水吸收制顺酐的生产技术, 并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建设了工业化生产装置, 大大促进了顺酐生产的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德国BASF 公司、日本三菱化成株式会社、意大利阿罗休斯( Alusu isse) 公司和美国阿什兰石油公司等开始开展用低成本的C4 馏分( 其中主要含正丁烯) 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新工艺研究工作。
但是由于C4 馏分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物, 要分离出正丁烯的工艺流程较复杂。
如直接氧化, 其产物的分离提纯又十分困难, 这就导致顺酐收率较低, 而生产成本增加。
所以用C4 馏分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十分缓慢。
1975 年, 美国孟山都(Monsanto) 公司和得克萨斯石油公司相继在原来以苯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上, 改用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获得成功, 并对其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
八十年代初, 美国哈康(Halcon) 公司和美国科学技术( SD) 公司联合开发出正丁烷制顺酐的新型催化剂和生产技术。
这样, 生产顺酐的原料开始由苯转向了正丁烷。
目前工业上生产顺酐的方法按原料路线分主要有苯氧化法、正丁烷法、C4 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 种, 其中正丁烷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顺酐的主要方法。
1. 苯氧化法苯氧化法是苯蒸气和空气( 或氧气) 在以V2O5MnO3 等为活性组分, Al2O3 为载体的催化剂上气相氧化生成顺酐的一种方法。
生产工艺主要有美国SD 法、Alusuisle UCB 法、日本触媒化学法。
苯酐顺酐原材料
苯酐和顺酐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们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 邻二甲苯:邻二甲苯是生产苯酐的主要原料之一。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
邻二甲苯通过氧化反应可以转化为苯酐。
2. 萘:萘是生产顺酐的主要原料之一。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物质,具有特殊的气味,通常从煤焦油或石油中提取得到。
萘通过氧化反应可以转化为顺酐。
3. 苯:苯是生产苯酐和顺酐的重要原料之一。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之一。
苯可以通过催化氧化反应转化为苯酐或顺酐。
4. 催化剂:生产苯酐和顺酐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过程。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钒催化剂、钴催化剂和钼催化剂等。
5. 氧气:氧气是生产苯酐和顺酐的必要原料之一。
在氧化反应过程中,氧气与邻二甲苯或萘发生反应,生成苯酐或顺酐。
除了上述主要原材料外,生产苯酐和顺酐还需要一些辅助原料,如溶剂、催化剂助剂等。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苯酐和顺酐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苯酐和顺酐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和高温高压操作,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和环保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环保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友好。
国内顺酐生产企业名单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酯类、塑料、橡胶、染料等领域。
在我国,顺酐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中一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按照企业规模和地域分布两个方面,对国内顺酐生产企业进行分类介绍。
按企业规模划分1. 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是指年产顺酐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国内顺酐生产的主力军。
目前,国内大型顺酐生产企业主要有:(1)山东鲁化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顺酐生产企业之一,年产顺酐量达到30万吨以上,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较高。
(2)江苏常程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20万吨以上,产品质量优良,市场份额较大,是国内顺酐生产的重要企业之一。
(3)广东粤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15万吨以上,产品品质优异,市场占有率较高,是国内知名的顺酐生产企业之一。
2. 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指年产顺酐量在5万吨至10万吨之间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较小。
目前,国内中型顺酐生产企业主要有:(1)湖南华菱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8万吨左右,产品品质稳定,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2)江苏华东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6万吨左右,产品品质优良,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3)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5万吨左右,产品品质稳定,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3. 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是指年产顺酐量在5万吨以下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规模较小,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目前,国内小型顺酐生产企业主要有:(1)江苏华泰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3万吨左右,产品品质稳定,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2)山东鑫泰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2万吨左右,产品品质稳定,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3)河南宏达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年产顺酐量在1万吨左右,产品品质稳定,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顺酐的生产工艺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顺酐的生产工艺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 苯氧化法…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C4烯烃法…2.1.3 苯酐副产法…2.1.4 正丁烷氧化法…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正丁烷在V2O5-P2O3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年Monsanto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公司)、BP、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压力为125~130MPa。
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
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水吸收法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左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
第八章 顺丁烯二酸酐生产技术第一节 概述一、顺丁烯二酸酐的性质、产品规格及用途顺丁烯二酸酐(maleie anhydride)又名马来酸酐或2,5-呋喃二酮,简称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
由于其深加工产品种类多、用途广,自20世纪50年代顺酐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世界顺酐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
二、原料路线和生产方法顺酐的主要生产方法有苯氧化法、碳四馏分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和苯酐副产法,各种原料路线均以其独特优势在技术开发、工业应用中向前发展,并相互竞争。
1960年以前,苯氧化法是顺酐工业生产的惟一方法。
苯氧化法生产历史悠久(始于1928年),工艺技术成熟,产物收率高,因此至今仍有20%左右的顺酐是采用此法生产的。
目前我国整体顺酐生产由于原料分布和价格影响基本依赖于苯法。
碳四馏分氧化法是以碳四馏分为原料,空气为氧化剂,在V -P-O 系催化剂作用下生产顺酐。
该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催化剂寿命长、产品成本较低等优点。
但由于反应产物组成复杂,目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较低,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苯酐副产法是由邻二甲苯生产苯酐时,会得到副产顺酐,约为苯酐产量的5%,在苯酐生产中,反应尾气经洗涤塔除去有机物后排放到大气中,洗涤液为顺酐和少量的苯甲酸、苯二甲酸等,经浓缩精制和加热脱水后得到顺酐产品。
正丁烷氧化法是以正丁烷为原料,经催化氧化生产顺酐的方法,由美国Monsanto 公司开发,并于1924年实现工业化。
该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随着新型催化剂的不断出现,丁烷转化率及顺酐选择性不断得到提高,目前在美国,所有顺酐全部采用丁烷法生产;在欧洲,77%的顺酐生产采用丁烷法,21%的顺酐采用苯法,其余2%为苯酐副产;在日本,61%的顺酐为丁烷法,37%为苯法,其余2%是苯酐副产。
目前全球顺酐生产能力的80%左右采用正丁烷路线。
第二节 苯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一、工艺原理1.反应原理特点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发生如下主、副反应。
正丁烷法顺酐操作规程1. 引言1.1 目的与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正丁烷法顺酐的操作,保障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正丁烷法顺酐的生产过程。
1.2 术语和定义•正丁烷法:一种合成顺酐的方法,通过正丁烷反应生成顺酐。
•顺酐: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原料,可用于合成聚酯、防冻剂等。
2. 安全操作规范2.1 工艺流程示意图graph LRA(原料准备) --> B[反应釜]B --> C{连续搅拌15分钟}C --> D[沉淀和分离]D --> E[洗涤]E --> F[脱水分离]F --> G[浓缩]G --> H[过滤]H --> I{再蒸馏}I --> J[产品收集]J --> K(检验分析)2.2 安全设施要求•随身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反应釜及设备应经过正常维护,并定期检查设施及连接管道的工作状态。
•操作区域内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紧急停机装置。
•不得将混有有机溶剂的废弃物排入排水系统,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2.3 操作步骤2.3.1 原料准备尽可能精确地称取所需的原料,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满足操作要求。
2.3.2 反应釜操作1.打开反应釜的进料阀门,将预处理好的正丁烷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同时打开搅拌器。
2.调节搅拌速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3.加热反应釜,使釜内温度维持在60℃-70℃之间。
调节加热功率以达到目标温度。
4.保持连续搅拌15分钟,期间不得停止搅拌。
5.关闭搅拌器和加热装置。
2.3.3 沉淀和分离操作1.将反应完毕的混合溶液从反应釜中移至沉淀和分离装置,注意避免溅落。
2.待混合溶液沉淀,沉淀时间约为30分钟。
3.打开分离装置的排液阀门,将上清液缓慢排离。
2.3.4 洗涤操作1.加入足够的洗涤剂,并充分搅拌。
2.待沉淀和洗涤剂充分混合后,静置片刻,使沉淀与洗涤剂分离。
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流程图
1-流化床反应器;2-丁烷加料泵;3-丁烷蒸发器;4-丁烷过热器;
5-空气压缩机;6-空气过热器;7-废热锅炉;8-生成气冷凝器;9-气液分离器;10-吸收塔;11-粗顺酐贮槽;12-解吸塔;
13-薄膜蒸发器;14-脱轻组分塔;15-顺酐精馏塔
二,工艺简介
正丁烷氧化工艺是以正丁烷为原料,在V2O5-P2O5系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该工艺自1974年由美国孟山都
等公司实现工业化以来,由于原料价廉、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欧美等国家正丁烷资源丰富等原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代表了顺酐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在固定床工艺中,由于正丁烷氧化选择性和反应速率均比苯法低,正丁烷-空气混合物中正丁烷浓度可高达1.6%-1.8%(摩尔分数),顺酐收率按正丁烷计约为50%,故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需求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可使正丁烷在空气中的浓度提高到3%-4%(摩尔分数)。
流化床反应器传热效果好,且投资较少,但流化床用的催化剂磨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