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探讨(一)
- 格式:docx
- 大小:12.58 KB
- 文档页数:2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考作者:钟金贵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年第05期摘要:红色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遵义红色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与井冈山、延安等地还存有差距,如何发展遵义红色旅游?本文在分析遵义红色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以实现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遵义红色旅游发展思考0 引言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遵义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街、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浙江大学西迁博物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遵义县群众大会会场等80余处。
同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随着全国500家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各地红色景区的竞争更为激烈,也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遵义如何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作一初步的探讨,抛砖引玉。
1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现状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和资源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编制了《遵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遵义市“十一五”旅游规划》、《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纲要》、遵义县、红花岗区、余庆县、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习水县红色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娄山关红色旅游修建性详规》等十多个规划指导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并投入3亿多元的资金修建了遵义会议陈列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景区、天梯等重大红色旅游工程,同时,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等进行了整修,从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竞争角度出发,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红色为先,全面推进,“三片一线,立体开发,全面拉动”的总体规划思路,即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突破乌江”等一类红色旅游产品为重点开发对象,全面推进生态旅游、国酒文化旅游、地域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作者:易天义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1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12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致使遵义红色旅游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发展,遵义红色旅游已初具规模并产生了一定的效应。
但在取得一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到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红色旅游资源现有近百处。
在《纲要》中,将遵义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在所列的30条精品线路中遵义有一条,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中遵义有7个。
1、对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改造和技术更新。
遵义先后完善和开发了遵义会议会址系列纪念点、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街、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四渡赤水博物忱、乌江等20多个重点红色旅游旅游区(点),部分红色旅游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和3A级旅游区。
2、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设施的建设。
目前遵义高速公路可直达重庆、贵阳;遵义至茅台的高速公路已投入运行;遵义至赤水的高速公路正在设计。
开通了遵义至北京、至上海、至广州的始发列车,高铁以及遵义机场建设正有序进行。
3、精心打造了两条精品线路。
一是遵义(中心城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泸州市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经典旅游线;二是形成重庆——广安——遵义——贵阳以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重要纪念地为组合的跨区域红色旅游经典旅游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旅游线路设计“短路”目前,遵义红色旅游线路呈直线型,这与旅游线路环形设计的要求极不相符,且景点分散。
此种现象一直都存在,尽管有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此提出过,但却一直未能就此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可行方案,对于红色旅游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突出现象重视、研究不到位,这严重制约着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分析与发展初探作者:高红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11期红色旅游资源是遵义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遵义旅游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结构单一等问题日益彰显。
本文在整理分析遵义主要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遵义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促进遵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近年来,红色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许多红色文化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在革命斗争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实事件、革命历史遗迹及纪念地(包括革命圣地、革命根据地和领袖人物故居等)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开发成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是红军长征时期“遵义会议”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向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成为遵义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通过网络检索与实地调查发现,遵义红色旅游在知名度明显低于其他红色经典景区,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在开发、管理和保护各方面也尚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分析,诊断目前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能为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遵义红色旅游资源条件红色资源众多、知名度高是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为了进一步促进遵义红色旅游发展,文章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角度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分析。
(一)物质文化红色资源遵义作为一座以红色文化闻名世界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遵义中央办公厅于2004年颁布的《纲要》中,将遵义列为了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在3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中遵义就是其中一条,而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中遵义拥有7个。
由表1可以看出,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遵义市市区就有较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又以遵义会议会址最为著名。
此外,风溪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革命烈士园陵等旅游景点也是重点的旅游景点。
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摘要:近年来,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遵义市红色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要加大对红色旅游开发的力度。
本文在分析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遵义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迅速发展。
但是,与很多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城市相比,遵义市的红色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实现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大红色旅游开发的力度。
本文对遵义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1 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1.1 资源优势遵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包括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遗址遗迹和红军长征时期遗留在遵义的大量革命文物,以及大量革命歌谣、革命标语、革命故事等,这些资源垄断性强,吸引力大,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除此以外,遵义还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等,资源组合状况较好。
1.2 气候优势遵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质量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到18摄氏度之间,天气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在全国是少见的”[2]。
因此遵义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气候优势。
1.3 区位优势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临贵阳,西接四川,北抵重庆,是川黔、黔渝交通的重要通道,与重庆、成都、贵阳等大市场连接较好,区位条件优越。
遵义交通便捷,川黔铁路贯穿南北,兰海、贵遵、遵崇、杭瑞高速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新舟机场建成通航,使得遵义与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重要客源市场的连接更加便利。
以遵义、井冈山为例,浅析红色旅游业发展模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被认为是红色旅游年,各地积极制定红色景区发展计划,讲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名片。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红色产品,制定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扩充,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了14.1亿。
疫情影响下,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
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
许多红色景点逐渐成为游客聆听红色历史、致敬革命英雄的旅游目的地。
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不断攀升,比如在革命圣地遵义,每逢节假日,遵义会议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街等景点游客爆满。
二、国内现有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一)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综述红色旅游区别于一般的旅游,红色旅游不仅仅是单一的旅游行为,红色旅游还承载着教育功能,有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作用。
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离不开商业化运营,同时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
不同的红色景点开发有不同的开发模式,目前,红色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 传统开发模式传统开发模式是将红色景区建设成为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简单满足游客观光游览的需求,通过对红色旅游产品的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实现游客学习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提升思想道德情操的目的。
2. 体验开发模式体验开发模式更为注重游客的体验和参与,通过高科技、互联网的手段,将静态的历史进行动态展示,把想象变成“虚拟”的真实,使红色故事更精彩、更有内涵。
比如,通过VR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战争的沉浸感和互动感,用全息影像技术再现红色历史画面,让游客在全息体验中完成对红色历史的探寻。
高科技的手段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消解掉红色历史的沉重感,既达到了对红色旅游的教化目的,也实现了旅游消费的娱乐诉求,提高游客的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带给游客全新的游览体验。
关于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摘要】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与开发价值。
本文从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现状和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加强保护措施、挖掘历史价值、促进开发利用、提升旅游吸引力以及推动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通过对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中指出,应该重视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制定未来发展方向并持续推动,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通过全面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关键词: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历史价值、旅游吸引力、融合发展、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成果。
1. 引言1.1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遵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中取得的胜利。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保护和开发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让革命的光辉历史永远熠熠生辉。
1.2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遵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由于历史沧桑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遵义红色文化资源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存和传承工作还存在欠缺。
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探讨(一)
摘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是目的地成功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遵义的红色旅游产品现在仍以初级低层次的开发为主,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要顺应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新需求,运用一系列的体验元素来深度开发遵义红色旅游产品。
关键词:红色旅游;体验经济;产品开发;遵义
1遵义红色旅游景区产品开发现状
现阶段遵义的红色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层次,与井冈山、延安等地存有差距,同时也离遵义市政府提出的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具体问题如景区存在产品内容单调陈旧、解说内容历史与现实脱节、展示方式落后等。
2008年,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随着全国500家博物馆、纪念馆在年内陆续免费开放。
游客选择旅游地更为自由,红色景区之间争夺客源变得更激烈。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遵义红色景区现存问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已经是理论界和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人类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体验是当今和未来社会新的消费特征。
这一判断为解决遵义红色景区开发、经营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该对遵义红色景区进行体验性设计和情景规划,将形式多变、内容新颖的“体验”元素融入其中,最终实现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2遵义红色旅游产品要始终突出“长征文化
井冈山、延安和韶山的红色旅游主题分别是“红色摇篮”、“延安精神”和“领袖故里”。
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和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行进到黔北时,在此地生活战斗的真实反应,其史学、文学、艺术价值是国内其他红色旅游地没有的,具垄断性。
故遵义旅游产品的主题应是“长征文化”。
在深度开发产品时应十分珍惜、保护并发掘红色旅游独特的人文历史内涵。
比如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关键转折地,可将其旅游形象定位为“革命圣火转折点,红色伟人崛起地”。
3运用体验元素深度开发遵义红色旅游产品
3.1设计合理的景区解说内容
3.1.1开展丰富的娱乐项目与游客互动
可在讲解员集中讲解后,开展实景表演、现场有奖问答、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游戏活动来提高游客聆听讲解的积极性,巩固其对知识的吸收。
寓教于乐,使游客同时达到娱乐、教育体验的极佳状态。
3.1.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展示手段变静为动
景区内除配备必要的图文说明和文物陈列外,恰当利用多媒体、激光、声光电结合的半景化甚至全景化等现代技术,制造融画面、灯光、音响于一体的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提供给游客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游客在感官上得到更感性的立体认识,仿佛置身于昔日硝烟战火中。
3.1.3定期到各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
突破一般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定点展览方式,变“等客人自动送上门”为“主动将产品送到客人家门口”。
根据红军长征在黔北时战斗生活的史实,制作成如遵义会议召开全程揭密、红军伙食记录、黔北建筑样式、黔北居民生活方式、红军军事装备发展史的主题展板。
利用国家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契机,到周边省市巡回展出,可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