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选种
- 格式:docx
- 大小:15.41 KB
- 文档页数:7
养殖过程中的种鸡选购与注意事项养殖种鸡是扩大畜禽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种鸡的选购和养殖管理对养殖业绩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选购种鸡时,必须选择健康的种鸡,注意鸡的品种、毛色、性别、年龄、体质和性状等因素。
以下是关于养殖种鸡选购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选择优质种鸡1.选择优质品种:首先要根据养殖场所、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和养殖规模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优质种鸡应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耐挤仔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2.注意毛色选择:在选购种鸡时,要看清楚鸡的毛色,毛色鲜亮、光泽度好的种鸡通常代表着健康状态良好。
3.要选购健康鸡:要选择活动力强、体型匀称、精神饱满、羽色亮丽、无明显外伤和病症的鸡。
4.优质的种鸡一般会有相关的证书和合格的检疫报告,购买时必须索取并妥善保管。
二、养殖管理注意事项1.合理饲养:在养殖过程中,饲料质量和营养成分的配比要合理,保证种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健康成长。
2.定期体检:定期对种鸡进行健康检查,检查是否有疾病、寄生虫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创建良好的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并定期清理和消毒鸡舍,防止各类疾病的传播。
4.合理组织饲养密度:根据种鸡的生长发育和不同阶段的需要,合理组织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5.定期更换饲料:定期更换饲料,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避免长期使用陈旧的饲料导致种鸡生长受阻。
6.合理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养殖周期,合理接种疫苗,提高种鸡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7.定期清理排泄物:及时清理粪便和排泄物,保持鸡舍的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通过以上的选购和养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保障养殖业绩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养殖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养殖人员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要点,细心呵护和管理种鸡,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药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中药鸡是指以传统中药材为饲料,通过特定的饲养管理方法,培育出来的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鸡种。
本文从中药鸡的选种、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药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从事中药鸡养殖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正文:一、中药鸡的选种在中药鸡的选种上,首先需要选择种鸡质量良好的父本和母本鸡。
父本鸡通常以生长迅速、肉质紧实、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为主要选择标准;母本鸡则需选用体型适中、饲料消化率高、母性能力强等特点的鸡种。
同时,也要考虑科学合理的遗传配对,确保后代的遗传优势。
二、饲料配方中药鸡养殖最重要的一点是饲料配方中添加中药材,并且根据中不同阶段的生长状况和需求,进行饲料配方的调整。
中药材可以根据养殖区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比如人参、枸杞、黄精等。
同时,也需要添加适量的青饲料,比如紫苏、蒲公英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三、饲养环境管理中药鸡需要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生长,确保其生长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首先,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对饲养房进行消毒保洁。
其次,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要保持清洁,防止产生病原菌,影响鸡只的健康状况。
此外,还要做好防病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确保鸡只的健康成长。
四、生长管理中药鸡的生长管理应以科学、全面、系统为原则。
饲喂时要控制好饲料投放量,避免过度饲喂;注重饲料的品质,保证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充足、均衡;合理安排饲养时间和生长阶段的饲养条件,使中药鸡在最佳的环境下生长。
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体重检测和生长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注意事项在养殖中药鸡过程中,需要时常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首先,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避免饲料霉变和变质;其次,严禁使用激素等违禁药物,保持中药鸡的纯天然特性。
此外,在饲料的配方上,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鸡只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饮食的平衡和合理性。
结论:中药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决定了中药鸡的品质与价值。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品种选择•鸡龄选择•鸡的体型选择•饲养管理•训练与调教目录contents •疾病防治•种蛋管理•遗传育种•市场行情了解•其他注意事项目录01品种选择腿粗壮而结实,嘴尖而硬,眼睛小而亮,全身羽毛紧凑,性情凶猛好斗。
山东重型河南中型安徽轻型体型匀称,腿中等长,冠型优美,眼睛大而明亮,全身羽毛丰满而密,动作灵活敏捷。
体型轻巧,腿细长,冠小而平,嘴短而软,眼睛小而圆,全身羽毛稀疏而软,性格温顺。
03选择名优品种0201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饲养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
选择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
选择繁殖性能好、遗传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如斗观赏鸡、斗食用鸡等。
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偏好选择品种。
根据销售渠道和销售量等因素选择品种。
02鸡龄选择鸡龄过小斗鸡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身体各部位发育不完全,体重和体型都处于不断变化中,抗病能力较弱,性成熟前后的斗鸡各方面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过早进行斗鸡比赛容易造成变形,影响斗鸡的品质。
选择鸡龄适中的鸡鸡龄过大斗鸡的生长发育已经成熟,体重和体型已经定型,各方面性能已经稳定,抗病能力逐渐下降,斗鸡比赛时容易受伤,同时繁殖性能也会下降。
适龄斗鸡适龄斗鸡是指体重、体型、抗病能力、性成熟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的斗鸡,通常在1-3岁之间,此时斗鸡的品质和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
要选择健康无病的鸡,不能选择带有明显疾病的斗鸡,如鸡痘、鸡寄生虫等。
健康状况要选择已经进行过防疫接种的斗鸡,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防疫接种选择健康无病的鸡饲养环境要选择饲养管理良好的鸡,饲养环境卫生、安全、舒适,有利于斗鸡的生长和发育。
饲养方法要选择采用科学饲养方法的斗鸡,合理配制饲料,保证斗鸡的营养需求。
选择饲养管理良好的鸡03鸡的体型选择身体各部位匀称选择时,要注意鸡的身体各部位是否匀称,如腿、脚、翅膀等长度是否适中,肌肉是否饱满。
身体姿态优美优美的身体姿态可以展现出鸡的优雅和自信,这样的鸡通常更具有战斗潜力。
鸡的品种选择与养殖要点鸡的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不仅能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在进行鸡的养殖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并了解养殖的要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鸡的品种选择与养殖要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进行鸡的养殖工作。
一、鸡的品种选择1. 中华乌鸡中华乌鸡是我国传统的土鸡品种之一,以其较高的遗传性状和抗病能力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中华乌鸡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于自养和管理,是养殖者的首选品种之一。
2. 白羽鸡白羽鸡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杂交鸡品种,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本低、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
白羽鸡肉质细嫩,适宜家庭和商业养殖,且适应性强,适合各种养殖环境。
3. 黄金鸡黄金鸡是一种属于矮种鸡的品种,以其独特的外观和优质的肉质受到养殖者的喜爱。
黄金鸡的产品销路广阔,适合养殖户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二、鸡的养殖要点1. 环境准备在进行鸡的养殖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
鸡舍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脏乱环境的产生。
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确保鸡只的健康成长。
2.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鸡的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因饲料污染而引起的疾病。
定时定量地喂食,并保证鸡只充分饮水,以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3. 疾病预防鸡只的养殖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影响,因此疾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可以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同时,要注重鸡只的消毒和环境的清洁,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 种鸡选购种鸡的选购是鸡的养殖中的关键步骤。
要选择健康、无病无虫的种鸡,并进行必要的疫苗预防接种。
选购的种鸡应符合肉质要求和养殖环境的要求,并具备较好的生长潜力和繁殖能力。
5.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鸡的养殖成功的关键。
养殖者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比如合理的饲养密度、养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定期进行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以确保鸡的养殖效益。
提高种鸡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种鸡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种鸡品种,如地方鸡种、培育的专门化品系等,以提高繁殖性能。
2. 营养调控: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满足种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在繁殖期,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以促进排卵和受精。
3. 光照管理:合理控制光照时间,一般保持14-16小时的光照,以刺激种鸡的性激素分泌,提高繁殖能力。
4.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为种鸡提供舒适的生长和繁殖环境。
5.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种鸡的死亡率。
6. 合理分群:根据种鸡的体重、年龄和繁殖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种鸡的个体需求。
7. 交配管理:适时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以提高受精率。
同时,避免近亲交配,减少繁殖障碍。
8. 记录与监测:做好种鸡的繁殖记录,监测其繁殖性能,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保证种鸡的繁殖能力。
9. 提高孵化率:关注孵化环境和技术,提高孵化率,从而提高种鸡的繁殖效率。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繁殖能力,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助于保护种鸡的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养鸡的品种选择与育雏管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养鸡是一项古老的家畜饲养业,随着人们对天然、有机食品的追求,养鸡业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养鸡开始于育雏,而育雏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鸡的成败。
在进行育雏管理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鸡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养鸡的品种选择与育雏管理来谈谈这一话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养鸡的品种选择。
不同的鸡品种有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于养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国,养鸡品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蛋鸡、肉鸡和双用鸡。
蛋鸡是专门用于产蛋的鸡种,主要分为褐壳鸡、白壳鸡和彩壳鸡等。
这些鸡种一般在4-5个月左右开始产蛋,每年可产蛋200-300枚。
褐壳鸡的蛋壳呈棕红色,蛋白和蛋黄含量较高;白壳鸡则是一种产蛋率极高的鸡种,其蛋壳呈白色,蛋白和蛋黄含量均匀。
而彩壳鸡则是一种多色混合的鸡种,体型较小,产蛋率较低。
肉鸡是专门用于肉类生产的鸡种,主要分为肉型大白鸡、肉型玉米鸡和肉型肉鸡等。
这些鸡种生长速度快,体型大,具有肌肉发达和脂肪少的特点,适合作为肉类加工的原料。
肉型大白鸡生长迅速,肉质嫩滑;肉型玉米鸡则是一种新兴的鸡种,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肉型肉鸡则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屠宰率高的鸡种。
双用鸡是兼具产蛋和生产肉类的鸡种,主要分为土鸡、岭南黑鸡和光鸡等。
这些鸡种具有产蛋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是农村地区养鸡的首选品种。
土鸡在生长周期和饲养条件上要求宽松,适应性强,适合散养;岭南黑鸡则是一种优质的黑羽鸡种,其肉质嫩滑,风味浓郁;光鸡则是一种活力旺盛,生长迅速的鸡种,适应能力强,产蛋率高。
在养鸡的品种选择方面,需要根据自身养鸡的经营目标和经济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鸡种。
如果是以产蛋为主的养鸡场,可以选择褐壳鸡、白壳鸡等蛋鸡品种;如果是以肉类生产为主的养鸡场,则肉型大白鸡、肉型玉米鸡等肉鸡品种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养鸡场来说,双用鸡品种会更适合。
50农家之友 2018. 12 近年来,针对地方鸡种生产中存在的选育滞后、生长慢、效率低、肉质下降、环境污染等,广西农业部门开展了相关科研攻关,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8年4月4日召开的2018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西畜牧研究所以廖玉英、韦凤英等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基于广西地方鸡遗传资源评价的肉鸡新品种选育及绿色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应用》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这一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其主要成果如下: 一是创新广西地方鸡育种技术路线。
地方鸡育种关键技术关口前移,科学分析地方鸡遗传资源,有效选择育种素材。
首次采用微卫星标记和 mtDNA D-loop 区两种方法分析广西地方鸡种间及种内遗传结构,评估其遗传资源,构建广西地方鸡种间遗传图谱,根据研究成果结合育种目标筛选育种素材,从分子水平指导广西地方鸡育种,创新育种技术路线,提高育种效率。
二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育成金陵花鸡和桂凤二号黄鸡 2个国家审定畜禽新品种,以广西麻鸡矮小品系为素材育成金陵花鸡,和以广西三黄鸡2个品系为素材培育桂凤二号黄鸡。
新品种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解决了地方鸡生长慢、产蛋量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地方鸡种开发和创新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三是养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
集成养殖方式、环境控制、绿色添加剂、粪污处理及信息管理等5项技术应用优质鸡的养殖,解决了优质鸡饲料报酬低、生产成本高、药物残留引起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推动优质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取得国家审定新品种2个,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21篇,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各2个,成果转化3年获得新增产值 17.62 亿元,新增利润4.47亿元,推广肉鸡 5.61亿只,产值196.56亿元,带动2亿多人就业,推广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特刊·科技NONGJIAZHIYOU地方鸡品种选育获重大进展金陵花鸡广西三黄鸡科技创新推动广西优质鸡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2021.10优质种用土鸡的选配,就是把选出的优质种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公、母配对,使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以获取质优、量多的优质后代。
选配合理,就可充分发挥种鸡的作用,获取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选配是选种的继续。
选配是否合理,又要依靠选择来判断,因此选择又是选配的继续。
1.选配方法(1)同质选配同质选配就是将生产性能等主要性状相似或特点相同的个体组成一群以利配种,称为同质选配。
同质选配,可以增加亲代与后代和后代全同胞之间的相似性,增加后代基因的纯合性。
但是,这种选配方法容易造成近交系数的增加,且变异相对减少,长期同质选配时遗传进展很快就会衰竭。
同质选配又可分为基因型同质选配和表现型同质选配两种。
基因型同质选配是以谱系、家系资料为主要依据判断具有相同基因型的选配。
表现型同质选配则是在不了解系谱资料的情况下,只根据个体具有相似性状进行的选配。
(2)异质选配异质选配就是选择具有不同生产性能特点或性状的优良公、母鸡交配,以获取质优、量多的优质后代。
这种选配可以增加后代杂合基因型的比例,降低后代与亲代的相似性,从而改善父、母代某一方可能出现的不良性状,或将父、母代的不同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获得兼备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但后代的个别性状可能介于亲代之间。
且这种选配方式很少出现性状向两极发展的倾向。
异质选配又可分为基因型选配和表现型选配两种。
基因型异质选配是根据谱系、家系等资料来判断配种双方无任何亲缘关系,且具有不同生产性能特点和其他性状的交配,其目的是使后代获得具有亲代双方优点,或有意识地利用某一方的优点以获得兼备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
表现型异质选配,则只根据表现型性状而不查谱系和血缘的选配,这只是具有不同生产性能的表现型性状的选配,而不是利用一方的优点去纠正另一方缺点的配种。
(3)随机交配随机交配的选配方法一般不用人为控制,随机组群,让公、母鸡自由交配,其目的是为了保持群体的遗传结构不变。
火鸡养殖的品种选择和饲养管理技术火鸡由于其体形大,给市场营销带来困难,因此目前全国市场存量较少,预计发展缓慢,但作为新的食品源,发展前景看好。
火鸡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如下:1、火鸡的品种选择⑴青铜火鸡:原产美洲,因其羽毛具有青铜的光泽而得名。
年产蛋60个左右,母火鸡体重8公斤,公火鸡16公斤。
该品种引入我国时间太长,目前退化严重。
⑵尼古拉火鸡:由美国尼古拉火鸡育种公司选育而成。
成年公鸡最大体重25公斤,母火鸡12公斤左右,年产蛋60-80个,羽毛纯白色。
这种火鸡公母体重悬殊,自然交配受精率差,要施行人工授精,适合集约化工厂养殖。
⑶贝蒂纳火鸡:原产于墨西哥,后经法国贝蒂纳火鸡育种公司培育驯化而成,现已成为世界上既可放牧又可畜舍饲养的唯一品种。
这种火鸡耐粗饲、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年产蛋90-120个,公火鸡体重为10公斤左右,母火鸡为5公斤左右。
这种火鸡自然交配受精率高,且自孵能力较强,即适宜中、小火鸡场饲养,也适合农村专业户和农户散养,是一个理想的品种。
2、标准鸡舍建造⑴选址:小规模生产和家庭饲养,可因地制宜;而大规模生产,火鸡场选址就十分重要。
应依据生产量制定用地计划,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坐北向南的地方建场,同时规划好运动场地、牧草农田的配套。
鸡场四周一公里内应无城市、村庄、工厂和其他污染源,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的要求。
⑵火鸡场的建筑布局:火鸡场的建筑布局,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中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的生活区、种鸡场、孵化场,商品鸡生产基地。
凡进场人员、车辆需严格消毒,火鸡舍内环境要符合NY/T388要求。
3、火鸡的饲养管理⑴火鸡引种应注意的事项:火鸡应来自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和白血病的种火鸡场。
⑵牧草配套:种植牧草是整个火鸡饲养工作的重点。
火鸡喜食的青绿饲料十分广泛,野草、蔬菜、树叶、水花生、山芋藤、花生秧和种植的牧草黑麦草、菊苣、聚合草、鲁梅克斯等都是喂火鸡的好饲料。
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的要点饲养鸡种的选择是决定养鸡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可以提高养鸡效益,减少饲养成本,增加产蛋量等。
所以在进行鸡种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
下面将从种类特点、适应性、耐力、产蛋量、品质、价格等方面,简述一下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的要点。
首先,饲养鸡种的选择应根据其种类特点来进行。
不同种类的鸡有着不同的生长速度、饲养环境和适应能力。
比如说肉鸡,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是饲养肉鸡的首选种类;蛋鸡,则是饲养蛋鸡的首选种类,其产蛋量高,蛋质好等。
因此,在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时,要根据养殖的目的来确定鸡种。
其次,饲养鸡种的选择要考虑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鸡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对气候、地域、养殖方式等的适应程度。
不同鸡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有些鸡种适应性广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而有些鸡种对环境敏感,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或养殖方式下进行饲养。
因此,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域特点以及养殖设备等来进行综合判断。
第三,耐力也是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的重要因素。
耐力是指鸡种对疾病和病原体的抵抗力。
在养殖过程中,不同鸡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有些鸡种更容易患病,而有些鸡种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因此,在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时,要选择耐病力较强的鸡种,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第四,产蛋量也是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蛋量是指鸡种每年所能产下的蛋的数量。
在养殖蛋鸡时,我们希望鸡种能够产出更多的蛋,以提高养殖效益。
因此,在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时,要根据其产蛋量来进行选择,选择那些产蛋量较高的鸡种。
第五,品质也是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品质主要包括鸡种的肉质、蛋质以及繁殖能力等方面。
在养殖肉鸡时,我们期望肉质鲜嫩、口感好;在养殖蛋鸡时,我们期望蛋质优良,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在选择适合饲养的鸡种时,要根据其品质来进行鉴定,选择那些品质较好的鸡种。
土鸡养殖技术及鸡场建设方案介绍一、引言土鸡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它具有养殖周期短、鸡体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土鸡养殖技术以及鸡场建设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鸡养殖业务。
二、土鸡养殖技术1.土鸡选种:选择具有良好遗传基因的土鸡作为种鸡,确保后代的品质。
常见的土鸡品种有中华乌骨鸡、柔毛土鸡等。
选种时注意要选择毛色光亮、体型健壮、不患病的鸡种。
2.饲料配制:土鸡的饲料配制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饲料配方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饲料中的营养素要合理平衡,以确保土鸡的生长和发育。
3.饲养管理:土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
要确保鸡舍的温度适宜,以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
此外,饮水设施和饲料器要设置齐全,及时清洁和更换水源、饲料。
4.疾病预防:土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仍然需要加强疾病预防工作。
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药物,定期做疫苗注射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鸡病。
三、鸡场建设方案1.场地选择:土鸡养殖场地要选择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避免产生异味和噪音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确保场地的通风良好,水源充足,并且有便于运输的道路。
2.鸡舍建设:鸡舍的规模和设计要根据土鸡养殖的规模和数量来确定。
鸡舍要根据土鸡的特点设计,确保舒适的生长环境。
鸡舍的结构要坚固耐用,同时要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设备等,保持空气流通。
3.水电设施:鸡舍的水电设施要齐全,确保鸡舍的用电、用水需求。
用电设施要选择防水、防爆的电线和电器设备,用水设施要设置合理的饮水装置。
4.消毒设备:土鸡养殖场要经常清洁并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清洁和消毒设备,确保场地的卫生状况良好。
5.防护安全措施:鸡场要设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鸡的安全和防止入侵者的闯入。
可以采用围墙、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进行防护。
四、总结土鸡养殖技术和鸡场建设方案是决定土鸡养殖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场地建设能够提高土鸡的生长性能和产出,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鸡的养殖方法一、选种建舍1、选择品种通常以土鸡为主,因为土鸡的市场需求大、生长能力强、抗病能力高,选好品种后就开始建设鸡舍,鸡舍可选择建设在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2、条件良好的地方不仅有利于鸡的生长,还方便后期饲养管理,鸡舍要搭建好休息室,准备好食槽、水槽、温度调控设施,有利于促进鸡的健壮生长。
二、雏鸡饲养1、出壳后60天内是鸡的雏鸡期,这个时期的鸡体质比较弱,并且前10天内的成活率也较低,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首先要调控好温度,一般雏鸡对温度的需求,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2、在前3天的时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然后每隔3天降低1℃左右,直到30天左右时,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然后加强对雏鸡的管理,根据日龄规划好养殖密度,并且30天内要保持日夜光照,30天后可适当降低每日的光照时间。
三、青年鸡饲养1、青年时期是属于鸡生长速度比较快的阶段,这个时期在育雏期过后的90天内,一般120天的时候,其体型就能逐渐接近成年鸡了,青年鸡需要在鸡舍内饲喂饲料,这时鸡舍内要准备好水食槽,然后在舍顶做好斜顶,避免下雨漏水。
2、在饲喂青年鸡时,要将公母分开进行饲养,避免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并根据日龄掌握好每天的投喂量,通常60-90天的鸡每天需投喂3次左右,然后90天后可减少1次投喂量,假如是种鸡的话,那么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吃的太饱,使产蛋期延迟,影响产蛋率。
四、防治疾病1、土鸡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滴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病对鸡的生长危害比较大,都会使鸡的成活率降低,影响养殖利润,因此在养殖时要做好鸡舍的卫生工作,每日及时清理鸡粪。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将鸡舍消毒,并做好通风工作,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不可饲喂变质的饲料和饮用水,养殖时要规划好养殖密度,还需经常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当发现有异样的,要及时进行隔离,然后检查具体情况,再对症进行治疗。
香炉山鸡纯种选育的主要技术措施摘要:为了大力推广地方品种的应用,本文对地方鸡品种原有的古老饲养方式进行改进,集成地方品种选育规范,在地方优质肉鸡品种选育工作上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作用。
关键词:香炉山鸡;品种选育;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s839.4 文献标识码:a凯里市香炉山鸡是凯里香炉山地区及周边饲养历史悠久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属黔东南小香鸡品种的品系。
由于该鸡种长期为农户分散饲养,未经过系统选育,小群体近交程度比较高,品种内个体不整齐,毛色杂乱,品种遗传优势未得到良好的运用。
从2007年开始,在贵州大学家禽研究所遗传育种专家、贵州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相关人员、凯里市畜牧兽医局的技术人员参与,搜集香炉山鸡308只,开展了五个世代香炉山鸡的保种和选育工作,至今已建立了50个家系,1000套基础核心群。
本次选育工作改变了香炉山鸡传统的自然散养、选配、母本自然孵化、自然育雏,免疫接种不规范的状况,香炉山鸡的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纯种选育的技术措施1.1将传统自然散养改为笼养香炉山鸡传统的饲养方式为自然散养,一户饲养几只至几十只,饲养管理粗放,饲料大多为玉米或谷物籽实,营养供给不均衡,生长发育受到营养水平的很大限制,选育过程中采用种鸡笼养方式,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定量自由采食,提高了鸡的营养水平,生长速度得到了提高。
1.2将鸡自然交配改为人工授精种鸡笼养定位编号饲养,繁殖方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种鸡进行繁殖性能测定,改良自然交配系谱不清的状态,克服了鸡群中处于霸主地位的公鸡垄断配种权,提高了处于弱势地位但生产性能较好的种公鸡的利用率,降低优良基因的流失[1]。
1.3将自然孵化改为人工孵化香炉山鸡历史以来为传统自然孵化,孵化率低,形不成规模,受外界气温影响大,不便卫生消毒。
采用人工孵化,提高了孵化率和孵化规模,便于种蛋卫生消毒,外界气候影响小,提高孵化出雏率,便于集中统一进行马立克氏疫苗的预防接种。
(一)种鸡8周龄的选留
对于种鸡,不论是祖代、父母代,在饲养到8周龄时,都需进行第一次选择。
这是因为种鸡的体重同其亲本在6~8周龄时的体重密切相关,所以种鸡应在8周龄时进行以体重为主的选择。
对于地方品种的肉用型鸡的选种,如果考虑提高早期的生长速度的话,在8~10周龄对体重进行选择也是必要的。
为了选择体重,必须对种群进行个体称重,并记录。
在个体称重的同时应对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如瞎眼、跛脚、带伤者和有病的鸡先行选出淘汰,然后根据称重资料,公母鸡体重分别统计、排名。
现举例说明:现有8周龄父母代公鸡120只,母鸡800只,预计到产蛋要留母鸡700只,公鸡100只,考虑到育成期的正常死亡和淘汰,现决定选用公鸡
110只,母鸡750只,即要淘汰的公鸡10只,母鸡50只。
这样,可以根据体重的排名资料,把体重最小的10只公鸡,50只母鸡选出,当肉鸡处理。
但应注意只有小鸡戴上翅号后才能这样选种。
(二)产蛋新母鸡的选留
不论是育成期或性成熟前(产蛋前)迁入产蛋鸡舍,还是一直留在原来鸡舍,性成熟前都应进行选留,除去劣等鸡。
这时的选择主要根据母鸡生理特征及外貌进行。
性成熟的母鸡冠和肉垂颜色鲜红、羽毛丰满、身体健康、结构匀称、体重适中、不肥不瘦。
淘汰那些发育不全、生理缺陷、干瘦、两耻骨间距特别小、末端坚硬、腹部粗糙无弹性的个体。
对于公鸡的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如跌冠、面色苍白、精神不佳者也应淘汰。
(三)产蛋高峰后的选择
肉种鸡的第三次选择,也是最后一次选择,是在母鸡产蛋高峰过后,约在40周龄后进行。
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进行选择,是因为母鸡经过产蛋十几周后,高产鸡、低产鸡与无产鸡都明显表现出来,选择最为准确。
这时的选择可以根据外貌特征和母鸡腹部结构两个方面进行。
1.身体结构与外貌特征高产鸡身体健康,结构匀称,发育正常,性情温驯,活泼好动,觅食性强;冠和肉垂发达,颜色鲜红,眼大有神;肛门外侧丰满,大而呈椭圆形,内侧湿润。
低产鸡、停产鸡与此相反,不是过肥就是太瘦,性情迟钝,觅食性差;冠、肉垂、耳叶小而皱缩,色淡,干燥;眼神迟钝;肛
门外侧皱缩,小而圆形,内侧干燥;有时停产鸡还表现体态丰满,羽毛光洁,看上去好看,实际是由于没有产蛋而肥胖所致。
对这些鸡一定要淘汰。
2.触摸品质与腹部容积高产鸡因性腺活动和代谢机能强烈,血流旺盛,卵巢、输卵管和消化器官都很发达,因而腹部容积大,皮肤健康,用手触摸肉垂、冠、皮肤,感觉细致柔软、温暖、皮肤有弹性、两耻骨末端柔薄而有弹性。
低产鸡或停产鸡相反,腹部容积小,皮肤、冠、肉垂有皱褶,触摸感觉粗糙、发硬、冠和肉垂发冷不温暖、皮肤无弹性、两耻骨末端坚硬。
鉴定腹部容积大小可以通过用手指度量母鸡腹部,高产母鸡胸骨末端到耻骨间的距离可容纳—个横放的手掌,而且耻骨间的距离可容纳三个以上指宽;低产或无产蛋的鸡,胸骨末端到耻骨间的距
离仅有半个手掌宽或以下,耻骨间的距离在三个手指宽以下,甚至有的母鸡仅有一指宽。
根据以上两个标准,选出那些低产及无产蛋鸡,只养高产的母鸡。
另外,种鸡的整个饲养过程中,只要发现有不健康、不正常的鸡只,饲养员每天都应及时提出,由技术员鉴定是否要淘汰或治疗。
(四)种鸡的利用年限及公母比例
母鸡开产以后,第一年产蛋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以第—年度为100%,第二年只有80%,第三年只有70%,第四年只有60%,第五年只有50%,因此饲养老母鸡是不经济的。
现在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培育新母鸡的成本大为下降,生产场为了获得最高的产
蛋量,种鸡群是年年更新的,母鸡只用一年便淘汰。
种公鸡的活力也以第一年最强,种公鸡一般随着母鸡的淘汰而一起淘汰。
但地方品种公鸡,如用作第二父系的广源鸡父母代父本杏花鸡等的利用年限可延长到2~3年,都能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
种鸡的公母比例不仅影响种蛋的受精率,而且影响公鸡的利用年限。
有人认为在种鸡栏种公鸡放多一些可能会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其实不然。
事实证明,过多的公鸡会引起相互斗殴,影响配种,降低受精率,也浪费饲料,增高成本。
但公鸡过少,使有些母鸡又得不到配种的机会,或使公鸡配种过频而消耗过大,引起提前衰老而淘汰。
正确的公母比例既可以保持高的受精率,又使公鸡的使
用时间延长。
适当的公母比例与种鸡的品种类型有关。
不同类型鸡的公母比例如下:
土种鸡为1:12~15;
仿土单交种鸡为1:10~12;
肉用仔鸡种鸡为1:8~10。
在产蛋期间应当常检查公母鸡比例和公鸡体况。
跛脚、有病或精神欠佳的公鸡应及时更换,死亡或淘汰的公鸡应及时如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