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3-6岁
- 格式:doc
- 大小:64.01 KB
- 文档页数:9
幼儿园美术区各年龄段发展目标
幼儿园美术区域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环境,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以下是幼儿园美术区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
1-2岁幼儿
-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引导幼儿研究认识基本颜色;
- 培养幼儿对绘画工具的熟悉程度,提升握笔和控制笔触的能力;
- 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涂抹、拍打等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3岁幼儿
- 增强幼儿对形状的认知能力,帮助幼儿认识和绘制简单的几何形状;
- 鼓励幼儿进行手印、指画等有趣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绘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3-4岁幼儿
- 培养幼儿对线条的感知能力,帮助幼儿研究绘制直线、曲线等简单线条;
- 鼓励幼儿以故事或情感为主题进行绘画,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 引导幼儿通过混合颜色和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4-6岁幼儿
- 培养幼儿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帮助幼儿研究绘制人物、动物等具有立体感的形象;
- 鼓励幼儿进行剪纸、拼贴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想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思维和情感发展。
以上是幼儿园美术区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在艺术领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一、各年龄阶段绘画活动目标1、小班(3-4岁)(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学会辨别红、黄、蓝、绿、橙等几种基本的颜色,并能说出名称;•学会辨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
(2)情感目标•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能愉快大胆地作画(3)技能目标•学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棉签等工具进行涂染;•能画出直线、曲线、折线,并能表现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学会用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4)创造目标•引导儿童在涂抹过程中把画面画满;•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创造各种图式。
2、中班(4-5岁)(1)认知目标•能较准确地把握形状的基本结构,理解形状符号的象征意义;•认识常见的固有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情感目标•喜欢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3)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图形组合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会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初步有目的地设色、配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围绕主题安排画面,能表现出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4)创造目标•能大胆地按意愿作画。
3、大班(5-6岁)(1)认知目标•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增强配色意识,提高对颜色变化的辨析能力;•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表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2)情感目标•在安排画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均衡、对称、变化等形式美。
(3)技能目标•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人物、动物的动态;•能运用对比色、类似色、同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注意色彩的整体感和内容的联系;•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表现一定的情节,并变化多种安排画面的方法。
(4)创造目标•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二)各年龄阶段手工活动目标1、小班(3-4岁)(1)认知目标•初步熟悉泥工、纸工等材料、工具;•了解泥的可塑性质;•了解纸的性质。
(2)情感目标•通过玩泥、撕纸等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3)技能目标•掌握泥工中团圆、搓长、压扁等基本技能;•学习撕纸、粘贴,初步撕出简单形状并粘贴成画;•初步学会用自然材料(石子、豆子、树叶等)拼贴造型;•学会用印章、纸团、木块等材料,蘸上颜色在纸上敲印。
3到6岁美术教学目标设计3到6岁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在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正在不断地发展。
美术教学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美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以下是针对3到6岁幼儿设计的美术教学目标:一、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于绘画和创作可能还不太感兴趣,因此首要任务是要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通过引导他们观赏各种美术作品,让他们体验到画画的乐趣,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到6岁是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的时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可以通过启发性的创作任务和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在画纸上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辨别和欣赏美的东西。
可以通过观赏名家作品、自然景物和幼儿自己的作品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发现美的存在和价值。
四、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
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和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让他们在创作中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五、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可以通过合作绘画、展示作品等方式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他们学会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绘画作品,幼儿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总之,3到6岁是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学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幼儿园美术课程目标及教学计划艺术创作指导一、幼儿园美术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用手上的工具和各种材料去创作,激发他们对美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在美术课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美的形式、色彩、线条等要素,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灵活性。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促进心智成长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的设定:制定针对不同芳龄段幼儿的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个性和发展特点,制定指导性的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色彩、形状、线条、构图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作实践。
3. 教学方法的选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教学环境的营造:打造艺术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营造有利于幼儿艺术创作的氛围。
5. 评价与反馈:及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幼儿的创作,促进其艺术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艺术创作指导1. 创作指导的启发:通过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题材,启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2. 创作指导的技法教授:传授绘画、剪纸、涂色等基本的艺术技法,引导幼儿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和创作的方法。
3. 创作指导的个性发挥: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发挥,在绘画作品中表现个人风格和独特性,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表现能力。
3到6岁美术教学目标设计3到6岁的美术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 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感知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美术元素,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对世界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 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绘画,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3. 提升审美意识: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学生能够理解美的概念和价值,培养审美意识,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4. 培养良好的艺术技能:在教学中注重绘画技巧的培养,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提升艺术水平。
5. 引导学生良好的情感表达:通过绘画作品,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并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
6.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项目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7. 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创作的习惯:通过定期的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养成欣赏和创作艺术的习惯,从小培养艺术素养。
8.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体验成功和自豪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感。
9. 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喜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各种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喜好,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10.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终身从事艺术创作和欣赏。
以上是3到6岁美术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这些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些目标能够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班美术目标3-6岁指南
1. 发展对色彩、形状和纹理的感知力
- 鼓励孩子观察并描述周围事物的颜色、形状和纹理
- 提供各种媒体和材料,如蜡笔、粉笔、水彩等,让孩子探索不同的色彩和纹理效果
-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对色彩、形状和纹理的认知
2.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 鼓励孩子自由表达,不要过多干预或评判他们的作品
- 提供各种素材和工具,如废旧物品、天然材料等,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与孩子一起欣赏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发现作品背后的创意
3.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 提供各种涂色、拼贴、剪纸等活动,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和媒体,如毛笔、粉彩等
- 安排一些需要手眼协调的游戏,如投掷、拼图等
4. 培养美术欣赏能力
- 带领孩子观赏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 讨论作品的主题、色彩、形式等,引导孩子表达感受
- 组织孩子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丰富美术体验
5. 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 鼓励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合作和交流
- 组织小组活动,如合作绘画、手工制作等
- 引导孩子欣赏并肯定彼此的作品,培养自信和尊重
6. 发展文化认知
- 介绍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和传统
- 借助艺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
- 鼓励孩子尝试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如剪纸、陶艺等
以上是大班美术目标的一些重点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美术体验,促进全面发展。
了解美术3——6岁儿童指南目标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现就美术3—6岁儿童指南目标,整理如下:一、感受与欣赏音乐与美术共同指向感受与欣赏,主要是感受,欣赏包含了感受,欣赏是有目的的,是进一步更深入的感受。
(一)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1.教育目标(1)小班(3-4岁):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中班(4-5岁):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3)大班(5-6岁):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2.教育建议(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二)目标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的作品1.教育目标(1)小班(3-4岁):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
(2)中班(4-5岁):①能够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
(3)大班(5-6岁):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2.教育建议(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二、表现与创造核心是表现,创造是更独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