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理层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3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础知识测试计算机网络物理层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部分,它负责传输二进制位流,并建立和维护通过物理媒介传输数据的连接。
物理层的工作涉及多种知识和技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础知识并进行测试。
一、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常见的传输媒介有以下几种:1. 同轴电缆:是一种中空的金属导体,用于传输信号。
它有较高的传输带宽和较小的信号丢失,但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同轴电缆的使用受限制。
2. 双绞线:由两根绝缘的铜线组成,被细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它们在常见的局域网中广泛使用,如以太网。
3. 光纤:利用光的传输性能,将数据信号通过光脉冲传输。
它具有高速、大带宽和免受电磁干扰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速网络中。
二、调制与解调调制和解调是物理层中常用的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以便传输,并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处理。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1. 调幅调制(AM)和调幅解调(AM):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2. 调频调制(FM)和调频解调(FM):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3. 调相调制(PM)和调相解调(PM):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三、信道复用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物理层采用信道复用技术将多个独立的信号同时传输在一条物理链路上。
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频分复用(FDM):将频带划分为多个较窄的子频带,每个子频带分配给一个用户,实现多用户同时传输数据。
2.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用户,实现多用户按时隙顺序传输数据。
3. 统计时分复用(STDM):根据用户数据流量的变化,动态地分配时隙给用户,提高信道利用率。
四、编码与调制方式编码和调制方式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以便传输。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1、下面哪一种是半双工传输的例子?(B )A. 传统的电视广播B. 民用波段无线电C. 电话通信D. 数字用户线路(DSL)2、令牌传递通过什么避免碰撞?( C )A. 通过编码使得令牌彼此不冲突。
B. 多个令牌,使用不同的路径。
C. 一次只允许一台计算机使用令牌。
D. 使用区域划分方法控制网络交通的竞争。
3、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B)A. 它不能够使所有其他节点方便地彼此进行通信。
B. 如果中心节点出现了故障,整个网络也会断开连接。
C. 与其他拓扑结构相比,它的速度要慢的多。
D. 上述答案都不对。
4、(a)型拓扑的优点在于故障容易检查和隔离,而(b)型拓扑比较省线,( c )型拓扑只要主干有一个点发生故障,网络就无法通讯。
(A)A. a=星型b=总线型c=环型B. a=总线型b=CSMA/CA c=CSMA/CDC. a=环型b=总线型c=令牌环D. a=CSMA/CD b=令牌环c=星型5、对等网不可以使用下列哪种网络拓朴结构:(B)A. 总线型B. 环型C. 星型D. 线型和星型混合6、局域网的逻辑拓扑形式一般以(a)为主,而几何拓扑以(b)为主:( A )A. a=总线型b=星型B. a=总线型b=环型C. a=环型b= CSMA/CDD. a=星型b=环型7、网络拓扑中哪种结构需要额外的网络连接设备? ( A )A. 星型B. 总线型C. 环型D. 网状8、总线型结构所连接的计算机数量有限,一般最多不超过()台。
A. 10B. 20C. 30D. 259、局域网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a),它们之间的访问机制是(b)的;(D)A. a=电信号b=数据包B. a=比特流b=轮询C. a=广播帧b=电信号D. a=数据包b=竞争10、网络拓扑结构中哪种容易排除故障? (A)A. 星型B. 总线型C. 环型D. 网状11、以太网使用何种技术?(C)A. 令牌传送,以确保在网络上不发生冲突。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填空题1.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OSI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3.OSI模型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4.物理层定义了(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5.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称为(帧)。
6.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链路管理)、(成帧)、(信道共享)、(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和(寻址)。
7.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9.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服务选择)、(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二、名词解释同步协议实体对等层对等层通信服务 CIDR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同步同步指的是广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什么事情的特性,而且条件和时间有关,具有时序的含义。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意图进行通信的结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协议,也称为网络协议。
实体任何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硬件单元或者软件进程模块都可以称为通信实体,简称实体。
对等层不同的网络结点,若它们遵循的是同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在不同结点上完成同样功能的层次称为对等层。
对等层通信在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层次只知道自己从上层接收来数据并处理后再传递给下一层,结果通信目的方该层次的对等层就收到与己方处理的一模一样的数据。
就好像在两个对等层之间有一条“通道”直接把数据传送过去一样,这种情况就称为对等层通信。
服务下一层能被上一层看见的功能称为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对等层上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而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NR 物理层测量今天学习5G物理层的测量知识,了解高层(L3)如何启动和控制L1测量。
物理层(L1)为UE和NG-RAN提供测量能力。
这些测量可分为不同的报告测量类型:频率内、频率间、系统间、业务量、质量和UE内部测量。
测量被分为UE中的测量或NG-RAN中的测量。
SS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SS-RSRP)●定义: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上的RE功率线性平均。
●测量时间:与SSB配置的测量时间窗周期保持一致,也就是SMTC。
●参考点:对应FR1,SS-RSRP的参考点是UE的天线;对于FR2,SS-RSRP是与给定接收器分支对应的天线元件的组合信号进行测量该参数可以适用与L1层和高层,如果用于L1-RSRP,只能在RRC_CONNECTED intra-frequency中,否则,适用于:1.RRC_IDLE intra-frequency,2.RRC_IDLE inter-frequency,3.RRC_INACTIVE intra-frequency,4.RRC_INACTIVE inter-frequency,5.RRC_CONNECTED intra-frequency,6.RRC_CONNECTED inter-frequencyCSI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CSI-RSRP)●定义:在配置CSI-RS情况下,在可以测量频带内携带了为RSRP测量而配置的CSI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的RE的功率线性平均值。
●天线端口:①用于L1-RSRP,CSI-RSRP在天线端口3000、3001发射;②用于物理信道,在天线端口3000上发射。
●参考点:对应FR1,CSI-RSRP的参考点是UE的天线;对于FR2,SS-RSRP是与给定接收器分支对应的天线元件的组合信号进行测量●适用性1.用于L1-RSRP,RRC_CONNECTED intra-frequency2.其他情况下:RRC_CONNECTED intra-frequency, RRC_CONNECTED inter-frequencySS signal-to-noise and interference ratio (SS-SINR)定义:携带辅同步信号的RE功率的线性平均值除以噪声和干扰功率贡献的线性平均值。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_吴功宜(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第1-4章)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P42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答: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2P网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用,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答: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网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网”发展技术背景。
答:宽带城域网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大规模的用户接入提供高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例子。
答: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汽车自动化、消费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医用设备控制、工业控制、无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心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方法的描述,举出身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7.长度8B与536B的应用层数据通过传输层时加上了20B的TCP报头,通过网络层时加上60B的IP分组头,通过数据链路层时加上了18B的Ethernet帧头和帧尾。
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知识点在:P33)解:长度为8B的应用层数据的数据传输效率:8/(8+20+60+18)×100%=8/106×100%=7.55%长度为536B的应用层数据的数据传输效率:536/(536+20+60+18)×100%=536/634×100%=84.54%8.计算发送延时与传播延时。
石河子大学 200 至 200 学年第学期XXXX 课程试卷 A/B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第一章:网概三、名词解释题(10分,每空1分)请在每个术语旁的括号中填写其正确的定义或含义的编号字母。
1.(A)广域网2.(G)城域网3.(B)局域网4.(E)通信子网5.(C)ARPANET6.(F)计算机网络7.(D)分布式系统8.(H)公用数据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C.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D.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E.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F.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G.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够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H.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G)OSI参考模型 2.(B)网络体系结构3.(E)通信协议4.(A)接口5.(F)数据链路层6.(H)网络层7.(C)传输层8.(D)应用层A.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C.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的层次。
D. 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E. 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F. 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G.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H. 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基带传输2. ______ 频带传输3. ______ 线路交换4. ______ 数据报5. ______ 虚电路6. ______ 单工通7. ______ 半双工通信8. ______ 全双工通信A. 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结的方法。
B. 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与现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C.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D.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E.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F. 利用模拟通信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G.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H.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_______ :。
A .双绞线B.光缆C. 同轴电缆D. 无线信道2.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作_______ 。
A. 绝对调相B. 振幅键控C. 相对调相D. 移频键控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_______ 。
A. 调制解调器B. 网卡C. 中继器D. 集线器4.哪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_______A. 非归零码B. 脉冲编码C. 曼彻斯特编码D. 二进制编码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服用的方法有_______ 。
A. 频分多路复用B. 数据报C. 时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复用6.当通信子网采用_______ 方式时,我们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A. 线路连接B. 虚电路C. 数据报D.无线连接7.在ATM技术中,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_______ 。
A. 43BB. 5BC. 48BD. 53B三.判断对错1.在数据传输中,多模光线的性能要优于单模光纤。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网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用,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网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网”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网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大规模的用户接入提供高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例子。
答: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汽车自动化、消费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医用设备控制、工业控制、无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心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方法的描述,举出身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复查测验: 第3章 物理层测试
用户 方超 计算机1206
已提交 15-10-31 下午7:38 名称 第3章 物理层测试
状态 已完成
分数
得 10 分,满分 10 分
已用时间 总时长为 1 小时
0 分钟,允许超出 0 小时、4 分钟、27 秒。
说明
问题
1
得 1 分,满分 1 分
以下关于奈奎斯特准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用于计算有随机噪声状态下的“带宽”与“速率”的关系
如果以下是一个8bit 数据的曼彻斯特编码波形,这个数据是______。
所选答案: 01001011
以下关于时分多路复用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将时间片预先分配给各个信道
问题 4
得 1 分,满分 1 分
下选项中不属于自含时钟编码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非归零码
1 以下关于物理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物理层屏蔽了Ethernet 与IP 的差异性
以下关于ADSL 与HFC 技术特点比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所选答案: ADSL 主干线路使用光纤,HFC 主干线路使用宽带同轴电缆
以下关于T1载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T1载波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2.048Mbps
以下关于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的英文缩写是
“ATDM ”
以下关于传输速率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比特率S与调制速率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B·lgk(k为多相调制的相数)
以下关于数据传输速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
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1Mbps=1024×10 ^6 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