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蒸汽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蒸汽再压缩式蒸发器(MVR),是将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后,使加热热量得到循环利用。
该系统能耗低,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无需冷凝器、冷却塔等设备,也无需生蒸汽、冷却水等公用工程。
该技术也适用于企业原有的多效蒸发系统的改造。
以每年蒸发量为10吨/小时的蒸发器为例,MVR运行费用比三效蒸发器的节省367.2万元。
技术特点:1)低能耗、低运行费用;2)占地面积小;3)公用工程配套少,工程总投资少,4)运行平稳,自动化程度高;5)无需原生蒸汽;6)可以在40℃以下蒸发而无需冷冻设备,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料。
技术参数:1)蒸发一吨水需要耗电为23-70度电;2)可以实现蒸发温度17-40℃的低温蒸发(无需冷冻水系统);3)无需生蒸汽;4)无需冷凝器以及冷却水。
应用推广情况:■ 蒸发浓缩■ 蒸发结晶■ 低温蒸发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
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又提高了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
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经常使用单效离心再压缩器,也可以是高压风机或透平压缩器。
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
对于低的蒸发速率,也可用活塞式压缩机、滑片压缩机或是螺杆压缩机。
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
又可省去冷却系统。
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供水能力不足,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是投资节省的关键所在,例如,优化设计液柱静压,使冷凝水不回流,不倒灌,这样通常的多台冷凝水罐,只需设计一台就可以。
就蒸发器形式而言,要优先选择降膜蒸发器,因为降膜没有液柱静压力,纯热温差显著高于其它形式。
如果出于物料特性的原因选择其它形式的蒸发器,那么也应强化管内循环流速的设定,实验证明,提高流速可以使所需蒸发面积明显减少。
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公式目前,企业中使用的二次蒸汽主要有蒸汽发生器、水冷壁式汽水分离器和两种。
蒸汽发生器,是由蒸汽通过管道,以一定流量输送到加热炉,通过锅炉内加热汽体或水而产生温度梯度流动,这种流动在高压蒸汽条件下进行。
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循环蒸汽或热交换热水而产生蒸汽,经处理后作为加热炉用蒸汽,或者直接作为冷却介质。
这种汽水分离器中又可分为多个类型:有一定流量或压力值、有一定蒸汽粘度的流动类型、有一定汽温的流动类型,有一定温度差的流动类型都是二次蒸汽流动类型。
二次蒸汽中,有不同形式蒸汽流动方向的不同作用,如水蒸汽中无相变运动和流动过程、水蒸汽中有无相变、高温蒸汽中无空化、干燥蒸汽中无有流动等。
二次蒸汽流速即二次蒸汽流量(m/s)即二次蒸汽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汽量/体积比例,一般采用体积比例公式计算;流体介质二次温差大,其流速通常为10 m/s;介质二次温差小,其流速通常为1 m/s.因此,可利用公式计算二次蒸汽流速值。
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公式: t= Q/t (q)+Q0分别表示为:1 Q=1.0000 mH· s.q1表示为: f=0.0635 L/min. k=1.0002 mm/s. h (k2); f (h)表示为: f× g* q (1~ b))* q (μ s)=1.2444 mm/s。
(1)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应注意其变化趋势,若速度变化较小的时候,为保证二次蒸汽正常流出;若速度变化较大的时候,为保证流速均匀。
为保证二次压力正常使用,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压力、流量、温度及压力容器容积的变化情况,其数值不应发生较大变化,否则计算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运行状况。
一次、二次蒸汽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及温度容器容积的变化会引起流量和压力差异极大。
为保证二次蒸汽有效地运行,二次汽源入口必须保持稳定(应注意防止泄漏)。
对于二次蒸汽发生器,为了减少对锅炉运行造成的影响,往往要采用各种措施来保证二次汽正常安全运行。
MVR蒸发技术简介河北惠智润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MVR介绍MVR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英文简称,是利用机械压缩二次蒸汽实现重复使用的蒸发方法。
MV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用压缩机把蒸发时生成的二次蒸汽压缩,提高其压力和温度,并最终返回蒸发器替代源蒸汽加热,这样形成一个加热→二次汽→加热的闭环。
理论上二次蒸汽的热量和质量要低于源蒸汽,但在实际压缩过程需要补充少量水去过热,这样压缩后蒸汽量与加热蒸汽基本相同,可完全取代源蒸汽并最终实现了“0”蒸汽蒸发,蒸发连续运转仅仅消耗压缩机所用电能。
二、MVR的优缺点(一)优点:1、非常节能当蒸发系统运行平稳后,MVR可以百分百利用二次汽热能,这一点和多效蒸发不同。
多效蒸发最后一效的二次汽通常利用率很低甚至无法利用,既然得不到100%利用,那么不被利用的二次汽通常需要冷却和真空除不凝气,这样又会有一部分能耗。
MVR不存在这类缺点,蒸发产生的二次汽百分百会被自身冷凝成水,如果预热流程设计得好,通常冷凝水的温度会比进料温度稍高一些,即二次汽冷凝水的余热都会被利用,因此MVR的能耗比多效蒸发低很多。
2、无蒸汽硬性需求MVR运行过程不需要蒸汽,可以解决一个蒸汽供应有困难企业的蒸发问题,而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这类企业越来越多,因此非常适合国情。
3、蒸发温度可控对于热敏性物质蒸发而言,MVR与之是天作之合,例如奶类、果汁类、糖类、氧化胺、制药等等一系列物质,MVR可在蒸发过程很好地保护这些物质不变质变色,这些是多效蒸发所不能给予的。
(二)缺点1、电能需求MVR适用于有电能优势的企业,虽然MVR耗能要比多效低很多,但是由于所消耗的能量是电,多效蒸发消耗的是汽,电价和汽价以及投资等等综合起来,会有一部分企业生产成本不一定合算。
2、投资成本MVR是一个需要设备优良、控制系统完善的蒸发系统,都对于小型装置而言,MVR投资会比多效蒸发高很多,对于蒸发量达到每小时上百吨的大型装置,MVR会和多效蒸发相近。
一、名词解释气缚:如果离心泵动时泵壳和吸入管道内没有充满液体,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不足以形成吸上液体的需要的真空度。
此时离心泵无法正常工作。
这种现象称“汽缚”。
汽蚀:当离心泵的吸入口压强P1等于输液温度下该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v,泵入口处液体就要沸腾汽化,形成大量汽泡沫。
汽泡随液体进入叶轮的高压区被压缩后迅速凝聚成液体,体积急剧减小,周围液体就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凝聚中心,产生几十甚至几百兆帕的局部压力。
此时液体质点的急剧冲击连续打击叶轮的金属表面,使叶片受到严重损伤。
这种现象称“汽蚀。
热传导:当物体内部或两接触的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温度较高处的分子因振动而与相邻分子碰撞,并将能量的一部分传给后者,这种能量传递方式,称为热传导。
4. 稳态传热:在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传热过程称为稳态传热。
非稳态传热:在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随时间改变的传热过程称为非稳态传热。
汽蚀余量:汽蚀余量△h是指离心泵入口处液体的静压头P1/ρg与动压头u12/2g之和超过其饱和蒸汽压头Pv/ρg的某一最小指定值,即:△h=(P1/ρg+u12/2g)-Pv/ρg6.允许吸上真空度:允许吸上真空度Hs指泵入口处压力P1可允许达到的紧高真空度。
以压头形式表示为Hs=(Pa-P1)/ρg7.热交换: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由于传热,进行热量的交换。
8、热辐射:仅因物体自身温度而发出的辐射能称为热辐射。
8.单效蒸发:原料液在一个蒸发器内被加热汽化,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出后冷凝或排空,不再利用。
多效蒸发:原料液在多个蒸发器内被加热汽化,只在首效采用新鲜生蒸汽,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出后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末效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或排出。
10. 当物料中的水分活度aw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之间处于不同的关系时,两者之间水的传递方向将会不同。
解湿:当aw>φ时,则物料表面附近水蒸气分压p大于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pv,水分将从湿物料向湿空气中传递,这种过程称为物料的解湿。
第五章习题解答1. 什么样的溶液适合进行蒸发?答:在蒸发操作中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剂的溶液。
只要是在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发生汽化的溶液都可以。
2. 什么叫蒸发?为什么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答: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物料通常处于相变状态,故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3. 什么叫真空蒸发?有何特点?答:真空蒸发又称减压蒸发,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蒸发操作的蒸发处理方法。
将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后排出,这时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即可形成负压。
操作时为密闭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
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①操作压力降低使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②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浓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③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提高。
4. 与传热过程相比,蒸发过程有哪些特点?答:①传热性质为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或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浓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
二次蒸汽易挟带泡沫。
③在相同的操作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且一般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从而造成有效传热温差减小。
④减少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及再利用二次蒸汽的冷凝热、冷凝水的显热是蒸发操作过程中应考虑的节能问题。
5. 单效蒸发中,蒸发水量、生蒸气用量如何计算?答:蒸发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水分质量,可用热负荷来表示。
也可作物料衡算求得。
在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消耗于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成蒸汽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
蒸汽的消耗量可通过热量衡算来确定。
6. 何谓温度差损失?温度差损失有几种?答:溶液的沸点温度t往往高于二次蒸汽的温度T’,将溶液的沸点温度t与二次蒸汽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
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旁路的选择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容量和机组容量的增加,汽轮机旁路系统已成为中间再热式热力机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再热蒸汽轮机一般采用超高压汽缸、高压汽缸、中压汽缸组合启动方式,汽轮机配置有三级串联高压、中压和低压旁路系统,分别对应于超高压汽缸、新高压汽缸加热、第二中压汽缸加热。
与一次加热装置相比,二次加热蒸汽轮机进气压力较大,蒸汽轮机固体颗粒的侵蚀程度较严重。
合理配置二次加热机组旁路控制系统,优化系统设计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平衡二次加热机组炉间蒸汽消耗,缩短二次加热机组启动时间,减少汽轮机循环部分固体颗粒的侵蚀,对提高二次加热机组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旁路;现状分析引言二次供热发电技术是实现火电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次再热装置的热力系统参数对热经济性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研究。
由于湿蒸汽分离器和新的蒸汽再热回路的存在,核电站的二回路热系统难以采用一般的分析方法。
当装置正常工作时,低压分流阀泄漏导致涡轮末叶片的湿度增加。
在严重的情况下,水滴可能会出现在最终叶片的蒸汽流中。
由于蒸汽轮机高速旋转的作用,水滴碰撞到最终托盘的蒸汽输出,造成最终托盘的水侵蚀,严重影响蒸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使用说明书规定,如果不需要低压蒸汽出口阀门,注水阀旁边的出口阀门不能打开,以免损坏蒸汽轮机。
在“双碳”的背景下,火电机组的柔性转换正在有序进行。
有许多灵活的变换方法,其中之一是蒸汽机高压和低压旁路阀的组合加热。
这种加热方法虽然不经济,但从“灵活性”的角度来看,它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装置的负载调整到其额定容量的20%或更低,从而为其他清洁能源的互联网接入创造了条件。
1二次再热机组简介二级供暖和电力生产技术是实现电力行业能源消耗减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次再生器的热力学参数对热力学经济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研究。
由于湿气蒸汽分离器的存在和核电站新的过热模式,很难采取综合分析方法。
◎气二次蒸汽加湿器性,单极性静电消除器只对一种电荷有作用,双极性可消除任何一种电荷。
另外在印刷过程中可采用消静电毛刷和高压放电式两种结合的方式可彻底有效的消除静电。
产品名称:气调冷库加湿器产品型号:ZY-20Q产品简介:ZY-Q 系列气调库、冷库特种超声波加湿器进出气采用管路连接,且确保密封以适应特殊气体加湿,以保障原有气体含量及温度大致不变。
ZY-Q 系列气调库、冷库特种超声波加湿器,为气调库特种结构设计,故可适用范围有限,目前主要用于气调库、保鲜库、冷藏库及催熟库等储藏库使用。
该系列特种加湿设备,采用主机与电控分体设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主机的安装范围,同时也使电控部分更便于调整与观察。
技术参数:ZY-Q 系列气调库、冷库特种超声波加湿器控制方式开关控制时序控制湿度控制1.8KG 制雾量ZY-06Q ZY-06QS ZY-06QZ3KG 制雾量ZY-10Q ZY-10QS ZY-10QZ6KG 制雾量ZY-20Q ZY-20QS ZY-20QZZY-Q 系列气调库、冷库特种超声波加湿器技术指标型号制雾量换风量进/ 出雾管路电源功率雾粒直径净重外型尺寸Kg/h M3 /h mm V/Hz A V μ m Kg cmZY-06Q ≥ 1.8175 110/110 220/50 180 ≤ 1015 52X48X22 ZY-10Q ≥ 3175 110/110 220/50 300 ≤ 1018 52X48X22 ZY-20Q ≥ 6175 110/110 220/50 600 ≤ 1022 52X48X22 ZY-06QS ≥ 1.8175 110/110 220/50 180 ≤ 1015 52X48X22ZY-10QS ≥ 3175 110/110 220/50 300 ≤ 1018 52X48X22ZY-20QS ≥ 6175 110/110 220/50 600 ≤ 1022 52X48X22ZY-06QZ ≥ 1.8175 110/110 220/50 180 ≤ 1015 52X48X22ZY-10QZ ≥ 3175 110/110 220/50 300 ≤ 1018 52X48X22ZY-20QZ ≥ 6175 110/110 220/50 600 ≤ 1022 52X48X22加湿器类型及加湿工作原理摘要:现在新款加湿器越来越多,再也不是几年前呆板、单调的“方盒状”、“圆桶状”加湿器一统天下的局面了,各种新款,再加上多种品牌,像卡通小熊造型、“小博士”造型、小嘴大肚的鸭嘴造型、字母造型、电熨斗造型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MVR蒸发器机构原理及特点一、MVR工艺介绍1、MVR原理MVR是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的简称。
MVR蒸发器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MVR其工作过程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
除开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
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充分的利用,回收潜热,提高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
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可使用离心式压缩机、罗茨式压缩机。
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
2、MVR工艺流程系统由单效或双效蒸发器、分离器、压缩机、真空泵、循环泵、操作平台、电器仪表控制柜及阀门、管路等系统组成,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二、蒸发器介绍=1、MVR降膜蒸发器工作原理:物料原液从换热器上管箱加入,经过布液器把物料分配到每根换热管内,并且沿着换热管内壁形成均匀的液体膜,管内液体膜在向下流的过程中被壳程的加热蒸汽加热,边向下流动边沸腾并进行蒸发。
到换热管底端物料变成浓缩液和二次蒸汽。
浓缩液落入下管箱,二次蒸汽进入气液分离器。
在气液分离器中二次蒸汽夹带的液体飞沫被去除,纯净的二次蒸发从分离器中输送到压缩机。
压缩机把二次蒸汽压缩后作为加热蒸汽输送到换热器壳程用于蒸发器热源。
实现连续蒸发过程。
特点:1、换热效率高2、占地面积小3、物料停留的时间短,不易引起物料变质。
4、适用于较高粘度的物料。
应用范围:降膜蒸发器适用于MVR蒸发结晶过程预浓缩工序,可以蒸发粘度较大的物料,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但不适用处理有结晶的物料。
2、MVR强制循环蒸发器工作原理:强制循环蒸发器由蒸发分离器、换热器和强制循环泵组成。
二次蒸汽潜能(102-104℃)的回收利用资源节约2009-02-17 16:20:16 阅读9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啤酒生产中有50-60%的蒸汽回收机蒸汽热能消耗在糖化车间,其中,麦汁煮沸的热能消耗40%以上。
因此,首先节约和回收麦汁煮沸热量,吨酒耗能将会降低,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还能排放DMS 及其他异味气体,保证麦汁质量以及环保要求。
回收利用麦汁煮沸二次蒸汽潜能(102-104℃)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有五种类型:①热能贮存系统法;②二次蒸汽机械压缩系统法;③二次蒸汽热力压缩系统法;④真空蒸发系统法;⑤麦汁蒸留系统法。
国内流行采用第一种系统法。
多是新建厂或中大型啤酒企业糖化车间设备改造上,已明显见效。
“热能贮存系统法”中主要设备是二次蒸汽冷凝器和麦汁预热器及热能贮存罐(热水罐)。
冷凝器为列管式。
管内走水(t1=78℃→t2=98℃),管外空间二次蒸汽冷凝(T=102-104℃,放出冷凝潜能R=2247.2 )。
间接换热后,热水(98℃)泵入热水罐贮存,作为下一批麦汁预热用。
麦汁预热器为薄板式换热器,置于煮沸锅近旁,相当于麦汁外加热器。
其内薄板的一侧面走由热水罐泵来的热水(98℃)温水(78℃);另一侧面走由过滤槽(或压沪机)泵来的麦汁(74℃-16℃)93℃-95℃热麦汁。
此等利用煮沸逸出的二次蒸汽潜能,仅仅用于预热麦汁的回收技术称为一级热能回收系统。
如将蒸汽冷凝水(102℃以上),继续通过冷却器。
将冷水(15℃-20℃)加热到30-45℃作为低温水用,再送入热水罐(二级贮存),另作贮存待用。
又可再提高热能回收利用率。
应当指出,上述一级热能回收技术,国内已普遍推广应用,可节约麦汁煮沸加热蒸汽量60%左右。
笔者曾在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对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热量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并测定:该公司糖化车间一级热能回收系统,可节约麦汁煮沸蒸汽加热量58.5%。
参见《啤酒科技》1999年第3期论文。
二次蒸汽名词解释
二次蒸汽是指在汽轮发电厂中,经过一次汽轮机蒸汽动能有效利用后,剩余的蒸汽再次进入二次蒸汽机组进行进一步的能量转换。
二次蒸汽能够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次蒸汽是一种高温高压的蒸汽,它的温度和压力通常比一次蒸汽要低。
一次蒸汽通常在汽轮机中转化为动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剩余的高温高压蒸汽则被导入二次蒸汽机组,以进一步驱动发电机发电,使能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在二次蒸汽机组中,蒸汽经过减压阀降压,降低温度和压力后进入蒸汽轮机。
蒸汽轮机将蒸汽中的热能转化为动能,使轴上的转子旋转,驱动发电机发电。
经过一次能量转化后,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会进一步降低,变成中温中压蒸汽。
这部分中温中压蒸汽继续进入再热器,通过再次加热,提高温度和压力,然后再次进入蒸汽轮机,进行进一步的能量转化。
通过二次蒸汽的利用,发电厂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一次蒸汽能够转化为动能的比例称为汽机效率,而通过再次利用剩余蒸汽形成的二次蒸汽进一步产生动能,可以提高汽机效率。
较高的汽机效率意味着发电厂可以更高效地将燃料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二次蒸汽的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发电厂所需的燃料量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渣的排放量。
同时,减少燃料的燃烧也能减少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总的来说,二次蒸汽是汽轮发电厂中的一种重要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二次蒸汽的利用,发电厂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次蒸汽的名词解释蒸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水的加热,我们可以获得高压蒸汽,这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加热和运输等领域。
然而,在蒸汽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复杂的问题。
二次蒸汽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蒸汽是什么。
蒸汽是指水被加热至超过其沸点形成的气态水。
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液体水的分子将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从而脱离液体并以气体的形式存在。
蒸汽的特点是密度低、体积大以及携带大量热能。
那么,什么是二次蒸汽呢?二次蒸汽是指在一次蒸汽产生后,部分或全部进一步加热以再次转化为蒸汽的过程。
具体来说,一次蒸汽通常是指从锅炉中产生的,经过加热并输送到特定设备或系统中使用的蒸汽。
而二次蒸汽则是指一次蒸汽在使用后再次经过热交换后得到的蒸汽。
在特定的工业生产和加热系统中,二次蒸汽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系统的总能耗,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二次蒸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发电和加热方面。
在发电厂中,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首先被用来推动涡轮机,产生电能。
然而,涡轮机后的蒸汽并非完全消耗,部分蒸汽在高压蒸汽的过程中丢失热能,因此,这部分蒸汽被进一步加热以形成二次蒸汽,再用于加热蒸汽再热器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类似地,在工业加热中,二次蒸汽也被广泛使用。
通过再次利用已经使用过的蒸汽,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可以得到回收,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除了应用层面的意义,二次蒸汽还有其理论上的重要性。
在热力学和热传导的研究中,二次蒸汽的形成和传导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研究二次蒸汽的传导及其与主蒸汽之间的热交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能量转化和系统的热力学特性。
这对于优化能源系统和改善热工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二次蒸汽是指在一次蒸汽产生和使用后,经过再加热获得的蒸汽。
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发电和加热系统而言,二次蒸汽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当液体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面进入上面空间,成为蒸汽分子。
由于蒸汽分子处于紊乱的热运动之中,它们相互碰撞,并和容器壁以及液面发生碰撞,在和液面碰撞时,有的分子则被液体分子所吸引,而重新返回液体中成为液体分子。
开始蒸发时,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多于返回液体中分子的数目,随着蒸发的继续进行,空间蒸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因而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也增多。
当单位时间内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与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相等时,则蒸发与凝结处于动平衡状态,这时虽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但空间中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再增大,此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在饱和状态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其对应的蒸汽是饱和蒸汽,但最初只是湿饱和蒸汽,待蒸汽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后才是干饱和蒸汽。
蒸汽从不饱和到湿饱和再到干饱和的过程温度是不增加的,干饱和之后继续加热则温度会上升,成为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实际上是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临界值,饱和蒸汽由于温度或压力的改变,部分气态水分子转变为液态,即蒸汽中携带了部分的水时就称其为“湿蒸汽”。
完全气态水分子称为“干蒸汽”。
在水达到饱和温度后,如定压加热,则饱和水开始汽化,在水没有完全汽化之前,含有饱和水的蒸汽叫湿饱和蒸汽。
湿饱和蒸汽继续在定压条件下加热,水完全汽化成蒸汽时的状态叫干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上升而超过饱和温度时,就变成过热蒸汽。
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