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建议

2018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建议

2018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建议
2018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建议

2018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建议

、学生中考物理复习容易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中考物理复习经验看,学生在中考物理复习上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方法不当

学生对中考物理的一轮复习无计划,复习效率偏低,因为一轮复习中很多内容是学习过的,学生常出现上课不想听只看不写只想不做等眼高手低的不良复习习惯。

2.基础知识薄弱

一些学生对于各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相近概念混淆不清,不能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导致一些模拟练习或考试基础题得不到应该得的分。另外,有些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梳理能力不强,缺少梳理和归纳知识的基本方法,导致基础不牢。中考备考无论怎样复习,都必须要经历一个对旧知识的梳理过程,关键是梳理的形式怎样?如何有效梳理?怎样通过梳理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水平?

3.答题缺乏规范

物理复习课中,一些学生的物理练习或模拟试卷的答题不规范,经常失分,未能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比如平时不注意运用学科语言规范解答问题,不能把实验步骤有条理的写出,造成失分较多。不会用书中的语言进行答题,答题缺乏专业指导用语。有的学生不能按要求代入数据和单位进行运算,出现单位换算错误及计算的错误,有的学生书写潦草,涂改随便,评卷教师看不清难给分。另外,作图不够清晰明了,书写潦草,发现错误订正拖拉等等,不能实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其实,解题不规范的失分可能在课堂上听课时不够细致,甚至中考备考后期因为负担重,导致平时作业、试卷订正和纠错不及时。

4.缺乏生活经验

由于初三阶段备考任务重,缺少接触社会的时间,也很难有时间看报或看新闻。因为学生学习环境的单一性,导致学生某种程度上缺乏对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导致学科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题上丢分。

5.实验操作缺乏

由于学生进行纸笔复习时间比较多,能进行动手实验次数和时间少,实验基本仪器的操作缺乏一定的训练,经常停留在试卷上做实验、背实验的现象。2010年中考物理还要进行实验考查,因此,要注意利用复习课或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多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

6.计算能力薄弱

很多学生由于平时怕费事,很多演算类的试题不愿计算到底,不能计算完整,或计算结果出错。还有的学生爱用计算题进行替代,自己动笔算的主动性不够。平时尽管解题不少,由于缺乏有质量的训练,计算能力缺乏不高,很多计算题有计算过程,到会做却不能得分,主要是因结果不准确而失分。

7.审题不够细致

从以往备考的经验看,中考因审题不细而丢失分的占30%以上。很多学生平时复习时,因为求速度,而忽视了准确度。在解题过程中因为贪多求快,而忽视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或忽视题目的隐含条件,出现易看错,读错,答错,写

错、算错等情况,导致丢失分。比如语文学科,有些学生拿到文章,草草读一遍,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就,甚至有的文章没读完,就着急做题。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试题设置情境中的关键词,造成再现知识时的失误和缺漏点。建议一轮复习综合题训练时,采取先读题再做题的方式,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逐步提高审题能力。

8.忽视错题归类

不少学生由于复习任务中,往往不太重视每次练习或阶段性测试的错题的整理,错题归类不及时,更不注意解题后反思,,出现屡做屡错,讲过的还错现象,未能处理好懂和会,对而不全,会而不对,对而不得分关系。

9.拖拉现象严重

部分学生学习上存在拖拉的习惯。一些复习作业、试卷有时因为分配时间不合理,或者教师的作业量过大,导致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及时。建议做复习作业和试卷采取以下原则:少、先原则,复习科目作业少的优先完成。轮换原则。每门作业一般至多30分钟。做了30分钟未做完,则先做下一门。要尽力避免了疲劳战的发生。

10.用惯性思维解题

在以往物理一轮复习考试中,不少学生由于受以往熟题思维的影响,解题时思考问题比较偏面,易受前概念干扰,导致解题出现偏差。

11.心理焦虑和烦躁

进入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时,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短暂的恐慌、焦虑、心理烦躁和紧张,其原因主要是距离中考时间过近,部分学生担心自己基础薄弱,恐慌难以应对即将面对的中考。

二、201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建议

1.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理复习计划

从某种程度上说,复习计划是考试现在与来来想要达到目标间的连接。备课组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应对的变化:复习方法、复习安排、复习指导方式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精心做好物理复习进度与课时安排,切实明确备课组内备课分工,

并重点要解决复习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工作策略。同时备课组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能够做到的,这些事情,何时做,怎么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指导要考虑细致,比如优生和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临界生的定位要科学合理,端正学习态度,不能钻牛角尖。一轮复习中尖子生对自己的不能过于盲目,过于乐观,迷失自我。中等生对自我定位不能过于消极,丧失信心,过于盲从。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不能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放任自己,上课不听,作业不交,课上睡觉。制定计划时,还需要考虑和应对一些变化。因为复习时间紧迫,因此学生的复习方法、复习安排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向主动复习,超前复习,科学复习要质量、要效果。另外,制定复习计划时,还要精心、系统地安排好各类测试与专题训练计划,具体包括:新课结束检测(什么时候结束,何时开始复习);章节单元测试(计划要细到周课时安排);一模校内模拟(什么时间进行);

二模校内模拟;实验专题复习;考前综合训练;考前学生指导(哪些人,哪天开始,如何与学校的考前安排衔接)

2.认清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主要趋向

通过分析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卷,明确命题的思路和试题特点,有助于中考一轮复习计划的研制。通过对中考物理

试卷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物理中考命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趋向1:注重基础,紧扣课标教材。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双基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些情境通过图形形式出现,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比如有些地区中考物理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能根据题中信息,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从多角度进行答题。

趋向2:联系生活,强调知识应用。试题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知识的应用。比如:有些地区中考物理试卷以电烤箱为背景,要求学生理解铭牌的含义并识别电烤箱的高温挡电路和低温挡电路。这些试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趋向3: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试卷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规实验器材;通过恰当的操作、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测量得到准确的数据,并通过现象对比、图表描述等方式推理、分析出物理规律。同时,

试卷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灵活、贴切的全面考查。比如:有些地区中考物理试卷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天平;要求学生探究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

趋向4:关注能力,体现开放创新。比如:有些地区中考物理试卷生活与社会中科技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物理概念、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的特点、会根据实验数据正确画出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图线,并从中正确查找找出相关数据。

3.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树立科学的复习指导思想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过程中,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着眼实效性。教师应切实树立备课是投资,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可以节约所有学生一分钟的意识。校本教研中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复习课前的学情诊断,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合理的度,特别要强化复习课的课堂达标意识,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中考复习教学环节的诊断,着眼实效,着力改进。二是要着重加强对练习布置、批改与学习辅导的研究与指导,提高作业的功效。三是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复习材料的精选与指导,增加课堂练习的思维含量,防止过度应试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四是要引导与

帮助年轻教师更多的能精选练习,及时批改作业,注重作业的反馈和改善教学行为的功能。五是特别要重视探索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辅导的有效方式。

从提高复习实效的角度看,首先,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复习观念,明确新形势下复习课的指导思想,切实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要向有效复习,有效训练,有效辅导要质量;学生要向主动复习,超前复习,科学复习要质量。其次,复习计划中应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上课与总复习的关系(新课中能否加深教学复习,减少

复习的轮次);二是系统复习与综合复习的关系(复习时间紧,能否有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综合试卷训练);三是教师正常

复习与学生主动超前复习的关系(通过学习超前复习,减少

概念复习的时间,凡是学生能自己复习弄懂的,教师不再重复复习,清醒地认识要:学生复习课,关键不是在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通过训练是否掌握了多少。如果学生通过训练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无需花费时间重复讲。);四是群体复习与个别复习的关系(班级的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学困生的辅导)。

4.遵循复习的教学原则,实施科学训练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項。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p*=1.0x10' kg/m'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B )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42C B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2kg C.乒乓球的直径约为8 cm D.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V 2.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 A.房屋在水中的“例影” B.小岛在镇中的“像” C.日食的形成竹筷在水面处折断” 图1 3.下列现象中属于开华的是A 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 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 4.我国电力供电系统全球领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B A.手机充电器水久的插在循座上 B新开电源后,再更换灯泡 C.使用洲电笔时,手直接接触它的笔尖 D.家庭电路保险丝断了用钢丝代替保险丝 5.如图2所示的四个物理情景中,相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建筑工人想的独轮车是费力杠杆 B.用力未搬动石块,这个力做了功 C.用吸管喝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D.雕刻刀的刀口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 6.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用合开关S.灯治L发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或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B.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數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向左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成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D.向左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图3 图4 7.部分农户在新建住房时,常利用如图4所示的简易清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 N的建材在10内匀速提高3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 B.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00N C该滑轮的机械效率7=75%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0.3 m/s 8.水平桌面上的薄整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 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 100 cm3的金属球沉人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 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 N,如图5所示。 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100 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 B.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N C.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集面的压强减小了100Pa 图5 D金属球的密度为 2.7x103kg/m' 二、填空作围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分,共12分。) 9.生活中用铁钢加热菜油菜由的温度很快开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菜油的内能:用热袖炒菜时远远的就能阳到炒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中考真题】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 1.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A. 20次 B. 40次 C. 70次 D. 140次 【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要对人的脉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每分钟60~80次之间,故1min脉搏跳动次数约70次。低于60次属于心跳过缓,高于80次属于心跳过速。 故选:C。 【点睛】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答案】C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 故选:C。 【点睛】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发声停止的原因是振动停止。 3. 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D 【解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故选:D。 【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4.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18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8年蚌埠市禹会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9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 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变了。 2. 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原子的 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如图所示,若纸外表示N极,则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为 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3. 蒸发的微观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表层存在较大能 量的分子,他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4.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 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适当位置画上凸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其中AB是物体,MN是AB的像) 5. 如图小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6. 宇宙飞船进入轨道,飞船内的宇航员几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宇航员的惯性大小与进入太空前相比 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7. 如图所示,物体在细绳的10N力的怍用下静止在水中,物体的体积为2×10-3m3,该物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kg/m3。 8. 如图所示,将重力不计的吸盘内部空气排尽后与水平地砖完全贴合,已知贴合的面积为30cm2,大 气压强为1×105Pa,AB为轻质杠杆,O为转轴,OA与OB的长度之比为1:3,保持杠杆水平,某人在B端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将吸盘沿竖直方向刚好拉离地砖,则吸盘所受大气压力F0为__________N,人对杠杆拉力F为__________N。 9. 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1V增加至4V时,电流变化了0.5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该电阻的功率变化了__________W。 10. 某同学忘记将家中电视机的电源关闭,电视机处于屏幕保护状态,出门前他家电能表的示数如图所 示,10天后他回到家中,电能表的示数为1574.7,这段时间电视机消耗了__________kW·h的电能,这些电能可以使规格“5V,10W”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__s。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宙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C.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D.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12. 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角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 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3. 物体A静止于固定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 有沿斜面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 题时,可以用这两个方向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物体 A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A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体A妥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物体A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4. 重力为G,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杯子,倒入重力为G’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的压强为P,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G’ B.水的深度等于 P g 水 C.容器对桌面压力等于G D.容器对桌面压强等于 G S +P 15. 如图所示,连接灯泡的导线某处绝缘层破损且相碰,这时灯泡会( ) A.烧坏B.变得更亮C.正常发光D.不能发光 16. 如图所示的四张图片中,对应物理知识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闭合开关后看到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B.乙图展示了发电机的原理 C.丙图把拉线开关接在灯和火线之间更能保证用电安全 D.丁图所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17.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端电压稳定,当K A.A1变小,A2变小,V变小 B.A1变大,A2变小,V变小 - 第2题图 A B N M 甲乙丙 第4题图 第5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 O m a O v b 第12题图第13题图 A 第14题图第15题图 A B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 分,与化学共用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的体温约37℃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V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答案】A 【解析】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C 正常人心脏跳动 60 次约需 1min;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kg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物体的估量及常见知识的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题。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方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C 【解析】A霜的形成为凝华,需要放热;B雨的形成为液化;D 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态变化,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3.如图1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图1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答案】A 【解析】B游客看到列车是光照射在列车上,列车反射光线所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的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现象,基础题。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 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 惯性是物体自身具有的属性,只与其质量有关;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地面位置在发生变化,是相对运动的;C鞋底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超程度来增大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理知识的理解,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耍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0 1 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真题)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图中R1=4ΩR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的电路中,则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 为Ω.;通电3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 这是因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它的受力,对a导线: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对它具有向右的作用力; 对b导线: 8.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则其1min产生的热量 为J. 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2018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2018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 C. 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D.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 C. 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D. 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4. 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析。综合等符合逻惧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规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A. 能量守恒定律 B. 杠杆平衡原理 C. 牛顿第一定律 D.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 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C. 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D.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6. 如图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头体积时,小石头在水里下沉的过程中,下列判正确的是 A. 水的密度变大 B. 水对小石头的压强不变 C. 小石头受到的浮力不变 D. 量筒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阻值越大 C. 大功率用电器可以使用两孔插座 D. 用超导体做导线可以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8. 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阳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阳器接入电 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A. a接e、d接f B. a接e、b接f C. c接e、d接f D. c接e、b接f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A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券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来,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10 N/kg,水的密度ρ =1.0×103 kg/m3。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 V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1 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 kg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方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阳和暖气生”,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3.如图1所示的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所示。以下说确的是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确的是 A.玩耍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 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物理试卷 第1页(共22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22页) 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物理 .................................................. 1 山西省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答案解析 (6) 山西省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 跳动的次数约为 ( ) A .20次 B .40次 C .70次 D .140次 2.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3.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B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供电 C .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 D .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5.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 A .冬天气温低 B .冬天灰尘多 C .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D .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6.如今,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磁铁支撑着并不为过。史上最强力的钕磁铁广泛用于手机、电脑、冰箱等。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通过实验情景, 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钕磁铁周围存在磁感线,不存在磁场 B .钕磁铁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 C .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 .钕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度 7.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 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 C .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 8.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在冰壶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冰壶离开手后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C .冰壶减速滑行的过程中,动能大小不变 D .冰壶滑行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 9.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 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2018年安徽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 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Na-23 CI-35.5 K-39 、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8安徽)1.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18安徽)2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18安徽)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18安徽)4.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18安徽)5.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A .混合 B .成型 A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B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D .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B.属于金属兀素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18安徽)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F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C.晾干 D .烧结

云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真题试卷]

2018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提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试题中用到g均取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D.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 C.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D.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4.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析。综合等符合逻惧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规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杠杆平衡原理 C.牛顿第一定律 D.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C.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D.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6.如图2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头体积时,小石头在水里下沉的过程中,下列判正确的是 A.水的密度变大 B.水对小石头的压强不变 C.小石头受到的浮力不变 D.量筒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导体横截面积越大阻值越大 C.大功率用电器可以使用两孔插座 D.用超导体做导线可以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8.如图3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阳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阳器接入电 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A. a接e、d接f B. a接e、b接f C. c接e、d接f D. c接e、b接f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9.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10. 盛夏时节,白花绽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同学们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做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的,该发现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现实。 11.中国高速铁路以快捷、平稳和高速发展享誉世界,已成为现代中国的一张名片。2018年5月1日。昆明至大理首列动车进行联调联试。预计2018年6月底 通车。如图4所示,动车出站时,以站台为参照物车是的; 该条铁路实现4G网络全覆流,4G网络是利用_ _来传输信 息的。 12. 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一个220 V 2.5W 的LED灯与一个“220 V 60W的白炽

重庆市2018年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重庆市2018年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考试范围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减小了考试范围。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㈠内容结构与比例 力学约占40%,光学和热学约占20%,电学约占40%。 ㈡题型结构与比例 选择题(单项选择)约占30%、填空、作图题约占15%、实验探究题约占27.5%、论述计算题约占27.5%。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价值观,考查学生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等。 物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方面。 ㈠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⑴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⑵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⑶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2.猜想与假设⑴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⑵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⑶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⑴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⑵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⑶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⑷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需要的器材。 ⑸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⑴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 ⑵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⑶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⑷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⑸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5.分析与论证 ⑴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⑵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类及比较。 ⑶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⑷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⑸了解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6.评估 ⑴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⑵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⑶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⑷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⑸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交流与合作 ⑴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⑵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⑶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⑷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⑸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㈡科学内容 物质部分 1.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会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3.会探究并了解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区别蒸发和沸腾,了解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5.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6.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1.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12.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13. 端午情浓,棕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供电 C.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 D.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15.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A.冬天气温低 B.冬天灰尘多 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D.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16.如今,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磁铁支撑着并不为过,史上最强力的电磁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冰箱等。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通过实验情景,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钕磁铁周围存在磁感线,不存在磁场 B.钕磁铁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 C.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钕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17. 暑假小明去五合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此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 C.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 18.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在冰壶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 平衡力 B.冰壶离开手后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

2018年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图中R1=4Ω,R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的电路中,则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Ω;通电3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这是因为电流能够

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它的受力,对a导线: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对它具有向右的作用力;对b导线:。 8.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则其1min产生的热量为J。 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见图乙)。请在图乙中画出物块的受力的示意图。 10.一台额定功率为2000W的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50kg的水,要把这些水从20℃加热到60℃,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s;若水吸收的热量全部由燃烧天然气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不计能量损失,已知c水=4.2×103J/(kg?0C),q天然气=4.2×107J/m3]。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B.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D.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12.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 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D.近视眼的矫正1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谁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云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物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8云南省,第1题,3分) 【答案】D 【解析】物体经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鱼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人眼沿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鱼的虚像的位置,在实际位置上方,故D错误;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 【知识点】光现象 2.(2018云南省,第2题,3分) 【答案】B 【解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不受力的物体也可以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符合题意;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对人体造成危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电磁辐射;温度计原理 3.(2018云南省,第3题,3分)

【答案】A 【解析】做功冲程中,消耗内能,获得机械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平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B错误;常被用来作为冷却剂,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故C错误;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使接触面粗糙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故D错误。 【知识点】能量转化;蒸发条件;比热容的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4.(2018云南省,第4题,3分) 【答案】C 【解析】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析、综合等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这种方法一般称为科学推理法。能量守恒定律、杠杆平衡原理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结论,因而不是用这种研究方法;由于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验证,而是采用科学推理法,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故C符合题意。 【知识点】科学方法 5.(2018云南省,第5题,3分) 【答案】B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错误;平时使用的电热水器、电烙铁、电熨斗、电饭煲、电热毯等都是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正确;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流速慢的位置压强大;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故C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离开热传递过程就无从谈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D错误。【知识点】原子组成;电流热效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量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密★启用前 重庆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A 卷) 物 理 _ 此 __ __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 __ __ __ _号 卷 生 __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__ __ __ ___ 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__ 上 _ _ 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__ 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__ __ _ __ __ _ _ __ 名 _ 姓 _ __ _ __ 题 --------------------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_校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一、选 _ _ 考 __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_ _ 3.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_ _ _ __ __ A B C D __ __ 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__ 业 ------------- 绝 在 -------------------- 本试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65 分钟。 全卷取 g = 10 N / kg ,水的密度 ρ = 1.0 ? 103 kg / m 3 。 水 --------------------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 意) _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37 ℃ 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1.5 V _ C .正常人心脏跳动 60 次约需 1 h 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 10 k g -------------------- . . . -------------------- . _ 答 -------------------- B .游 学 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毕 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 如图所 无 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山西省2015-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汇集及答案解析

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2.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3.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供电 C.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 D.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5.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冬天气温低 B.冬天灰尘多 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D.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6.如今,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磁铁支撑着并不为过。史上最强力的钕磁铁广泛用于手机、电脑、冰箱等。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通过实验情景,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钕磁铁周围存在磁感线,不存在磁场 B.钕磁铁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 C.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钕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度 7.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 B.游动的鱼 C.白塔倒影 D.绿树倒影 8.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在冰壶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冰壶离开手后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C.冰壶减速滑行的过程中,动能大小不变 D.冰壶滑行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 9.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 B.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 C.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 D.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 10.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设计的汽车油量显示仪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为6V,定值电阻R0为5Ω,油量表实质上是量程为0~3V的电压表。R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油箱中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箱中油量增多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为3V时,油箱中的油量为50L C.油箱中油量为20L时,R0两端的电压为1.5V D.油箱中油量减少时,电路消耗电能的总功率变大 三、生活、生产应用题 11.能源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