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常用急救药品
- 格式:doc
- 大小:3.94 KB
- 文档页数:2
妇产科急救药品引言概述:妇产科急救药品是指用于处理妇产科急症或并发症的药物。
这些药品在妇科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迅速应对紧急情况,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五类常用的妇产科急救药品,包括止血药物、抗感染药物、止痛药物、镇静药物和催产药物。
一、止血药物:1.1 子宫收缩剂:如催产素,可用于控制产后出血。
它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并预防产后子宫出血的发生。
1.2 血管收缩剂:如酚妥拉明,可用于处理妇科手术或流产后的出血。
它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并提高止血效果。
1.3 血液凝固剂:如纤维蛋白原,可用于处理妇科手术或产后出血。
它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加快止血过程,并防止过多的血液流失。
二、抗感染药物:2.1 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可用于治疗妇科感染。
它们能够抑制病菌的生长,减轻炎症症状,并预防感染的扩散。
2.2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用于治疗妇科病毒感染,如生殖器疱疹。
它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并促进病情的康复。
2.3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可用于治疗妇科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
它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减轻症状,并促进感染的消除。
三、止痛药物:3.1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用于缓解妇科疼痛,如月经痛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
它们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镇痛药:如吗啡、盐酸曲马多等,可用于处理剧烈的妇科疼痛,如宫外孕或子宫肌瘤引起的疼痛。
它们能够通过中枢镇痛作用,减轻疼痛,并提供舒适的治疗体验。
3.3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可用于妇科手术或分娩时的局部麻醉。
它能够阻断神经传导,减轻疼痛,并提供无痛的操作环境。
四、镇静药物:4.1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可用于处理妇科手术或检查时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它们能够产生镇静和抗焦虑效果,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4.2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氯胺酮,可用于处理妇科手术或检查时的镇静和镇痛。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用于处理产科急诊情况的药物。
这些药品在产科急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匡助医生和护士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产科紧急情况,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及其用途:1. 氧气:氧气是急救中最基本的药物之一。
在产科急诊中,氧气袋和面罩可用于赋予孕妇补充氧气,以维持氧气饱和度,保证胎儿的供氧。
2. 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可用于产妇因过度宫缩或者宫缩过于频繁而引起的宫颈开口不全或者产程延长。
阿托品能够减少宫缩,从而减轻产妇的疼痛,并有助于促进产程的发展。
3. 心电图监测仪:心电图监测仪用于监测孕妇的心电图,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任何异常心律。
这对于产科急诊中浮现心脏问题的孕妇非常重要,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严重后果。
4. 环孕酮:环孕酮是一种黄体酮类药物,常用于维持妊娠的稳定。
在产科急诊中,环孕酮可以用于治疗早孕出血或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妊娠相关并发症。
5. 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常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它可以匡助降低孕妇的血压,预防并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并发症。
6. 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用于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的药物。
在产科急诊中,孕妇可能因为呕吐、腹泻或者过度出汗而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
氯化钠注射液可以用来纠正体液和电解质的不平衡。
7. 紧急剖宫产药物:紧急剖宫产药物包括催产素和麻醉药物。
催产素可用于加速产程,麻醉药物可用于产妇的麻醉和疼痛缓解。
这些药物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匡助医生快速进行剖宫产手术,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
请注意,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具体使用药物以及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产科急救处理。
总结起来,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用于处理产科急诊情况的药物,包括氧气、阿托品、心电图监测仪、环孕酮、乙酰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和紧急剖宫产药物等。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指在产科急救过程中常用的药品,用于处理产科急症和紧急情况。
这些药品通常用于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产后出血、高血压疾病等紧急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方法:1. 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常见的剂量是静脉注射5%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毫升,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
2. 氧气:用于缓解产妇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情况。
通常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给予氧气,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3. 甲氨蝶呤: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剂量为静脉注射10-50毫克,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
4. 去甲肾上腺素: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剂量为静脉注射0.5-1毫克,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
5. 环丙孕酮:用于治疗早产或妊娠高血压疾病。
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通常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6. 氨茶碱:用于治疗产妇哮喘或呼吸窘迫。
剂量为静脉注射,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7. 硫酸镁:用于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
剂量为静脉注射4-6克,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
8. 羟丙基淀粉: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剂量为静脉注射,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9. 肾上腺素: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剂量为静脉注射0.5-1毫克,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
10. 乌拉地尔: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剂量为静脉注射,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方法,但请注意,使用这些药品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处理产科急症和紧急情况。
如果您遇到产科急症或紧急情况,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症状和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能够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和药物治疗。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指在产科急救中常用的药物,用于处理各种产科紧急情况和并发症。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症状、缓解疼痛、保护母婴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及其用途和剂量:1. 氯化钠注射液(0.9%):用于补充产妇失血过多导致的血容量不足,维持血压稳定。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氯化钙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产后出血引起的低钙血症,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硫酸镁注射液: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妇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作,有助于降低子痫发作的风险。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 氨茶碱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严重的哮喘或支气管痉挛,有助于扩张气道,改善呼吸。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 美托洛尔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高血压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危象,有助于降低血压。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 肾上腺素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严重的过敏反应或休克,有助于提高血压,增加心脏收缩力。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7. 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或休克,有助于逆转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8.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剧烈呕吐或恶心,有助于缓解胃肠道症状。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9. 丙种球蛋白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妇免疫缺陷或免疫相关疾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0. 氯胺酮注射液:用于产妇产后忧郁症或焦虑症的治疗,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它们在产科急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在产科急救中,医护人员应熟悉这些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在急救情况下迅速、准确地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
同时,产妇和家属也应该了解这些常用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便在急救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引言概述:产科急救药品是在产科急救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救助产妇和胎儿,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方法。
一、止血药1.1 子宫收缩药:如催产素,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1.2 凝血药:如止血敏,能够促进凝血,止血效果明显。
1.3 血浆代用品:如白蛋白、凝血因子,能够迅速补充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二、镇痛药2.1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能够缓解产妇分娩时的剧痛。
2.2 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托瑞米芬、布洛芬,能够减轻产后疼痛。
2.3 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能够在产妇阴道分娩时实现局部麻醉。
三、抗感染药3.1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能够预防和治疗产妇感染。
3.2 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能够治疗产妇病毒感染。
3.3 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能够治疗产妇真菌感染。
四、升压药4.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能够提高产妇的血压。
4.2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够减少产妇的心脏负荷。
4.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洛卡特普,能够扩张产妇的血管,增加血流量。
五、心血管药5.1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
5.2 心脏糖苷类药物:如毛花苷丙,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
5.3 β受体激动剂:如多巴胺,能够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心脏功能。
结语: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在产科急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医护人员应熟悉各种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治产妇和胎儿。
希翼本文能够为产科急救工作提供参考和匡助。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指在产科急救过程中常用的药品,用于处理产科急症,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种类、作用、用法以及常见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一、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种类1. 氧气:氧气是产科急救中必备的药品之一。
它用于孕妇和胎儿的呼吸难点、窒息等急症情况。
氧气可以通过面罩、鼻导管等途径赋予患者。
2.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常用于孕妇患有心绞痛或者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血管病变的情况。
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或者经皮肤贴剂给药。
3. 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产程中的阵痛和产后伤口缝合的疼痛控制。
普鲁卡因胺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赋予患者。
4. 硫酸镁:硫酸镁是一种镁盐类药物,常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子痫前期和子痫等产科急症的处理。
硫酸镁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赋予患者。
5. 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一种维生素B9的衍生物,常用于孕妇患有贫血或者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情况。
甲氨蝶呤可以口服或者静脉注射赋予患者。
二、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作用和用法1. 氧气的作用和用法:氧气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维持孕妇和胎儿的正常呼吸功能。
使用氧气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和给氧方式。
2. 硝酸甘油的作用和用法: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和降低血压。
硝酸甘油通常以舌下含服或者贴剂贴在皮肤上给药。
3. 普鲁卡因胺的作用和用法:普鲁卡因胺可以通过局部麻醉作用减轻产程中的阵痛和产后伤口缝合的疼痛。
普鲁卡因胺可以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赋予患者。
4. 硫酸镁的作用和用法:硫酸镁可以促使子宫收缩,控制产后子宫出血和处理子痫前期和子痫等产科急症。
硫酸镁通常以静脉注射赋予患者。
5. 甲氨蝶呤的作用和用法:甲氨蝶呤可以补充维生素B9,改善孕妇患有贫血或者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情况。
甲氨蝶呤可以口服或者静脉注射赋予患者。
三、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常见副作用和禁忌症1. 氧气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使用氧气时,可能会浮现氧中毒的副作用,如头痛、呕吐等。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指在产科急救中常用的药品,用于处理产科急症和紧急情况。
产科急救药品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临床需要进行,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急症和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清单,供参考:1. 氧气:用于急救中维持孕妇和胎儿的氧供应,提供急救环境中所需的氧气浓度。
2. 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用于产科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
3. 血管活性药物:如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等,用于产科出血、休克等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提高血压和血流灌注。
4. 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肝素等,用于预防和治疗产科血栓形成,特别是剖宫产等手术后。
5. 抗感染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用于治疗产科感染,如子宫感染、尿路感染等。
6. 止血药物:如盐酸酚磺乙胺、纤维蛋白原等,用于产科出血的紧急控制,帮助止血和减少出血量。
7. 镇痛药物:如可待因、吗啡等,用于产程中产妇的疼痛缓解,提供舒适的分娩体验。
8. 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钠等,用于产科癫痫发作和产后子痫的急救处理。
9.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甲氧氯普胺等,用于产科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减轻过敏症状。
10. 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用于产科紧急情况下的镇静和控制患者的情绪。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清单,但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使用。
在使用这些药品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操作,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此外,产科急救药品的储存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药品的有效期应定期检查和更新,过期药品应及时处理。
药品的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病情和临床需要进行,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产科急症和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操作,同时注意药品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标题:产科基本急救药品引言概述:产科急救是指在产科急诊或者产房中,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所需要使用的药品。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产科急救中必备的药品,能够有效地应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浮现的各种急救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一、止血药品1.1 利多卡因凝胶:用于局部麻醉和止血,适合于产后阴道裂伤等情况。
1.2 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输液,维持产妇的血容量,避免因严重出血导致休克。
1.3 纱布、止血钳:用于包扎伤口、止血,保持伤口清洁。
二、镇痛药品2.1 羟考酮:用于缓解产后疼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
2.2 吗啡:用于产后严重疼痛的缓解,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控制用量。
2.3 阿片类镇痛剂:用于产后手术或者严重疼痛的镇痛,需医生开具处方。
三、抗感染药品3.1 青霉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产后感染等情况。
3.2 头孢类抗生素:用于治疗产后感染、防止感染性并发症。
3.3 消炎止痛药: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四、抗过敏药品4.1 氯雷他定:用于治疗产后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4.2 肾上腺素注射液:用于急救过敏性休克,需医护人员紧急处理。
4.3 抗组织胺药: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如呼吸难点、血压下降等。
五、心血管药品5.1 硝酸甘油:用于治疗产后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5.2 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治疗产后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
5.3 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产后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结论: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准备和使用对于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熟悉各类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降低产科急救中的风险。
产科基本急救药品产科基本急救药品是指在产科急救过程中常用的药品,用于处理妊娠、分娩和产后期间可能浮现的急救情况。
这些药品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的特点,能够及时救治产科急症,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以下是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药品的名称、作用、用法、剂量等信息,以及一些常见的急救情况和相应的药品推荐:1. 氧气:用于产科急救中的氧气供应,可改善孕妇和胎儿的氧合情况。
通常使用面罩或者鼻导管赋予,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2. 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心跳骤停或者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
剂量为0.5-1mg静脉注射,可重复给药。
- 硫酸镁:用于产后子痫前期的急救,可降低血压,预防痉挛。
剂量为4-6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3. 血管活性药物:- 氯胺酮:用于紧急剖宫产的全身麻醉诱导。
剂量为1-2mg/kg静脉注射。
- 甲硝唑:用于防治妊娠期感染、预防早产。
剂量为500mg口服,每日3次。
4. 止血药物:- 硫酸亚铁:用于产后出血的急救,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剂量为0.2-0.5g静脉注射。
- 氨甲环酸: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急救,能够增强子宫收缩力。
剂量为0.2-0.4g静脉注射。
5. 抗感染药物:- 青霉素:用于防治妊娠期感染,如尿路感染。
剂量为2-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
- 头孢菌素:用于防治产后感染,如产褥热。
剂量为1-2g静脉注射,每日2次。
6. 镇痛药物:- 吗啡:用于产后镇痛,缓解产后疼痛。
剂量为2-10mg静脉注射。
- 丙米嗪:用于产后镇痛,减轻宫缩疼痛。
剂量为10-25mg肌肉注射。
以上是产科基本急救药品的一些常见药物及其用法、剂量等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疗指南进行药物选择和使用。
此外,产科急救药品的存放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应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定期检查和更新药品库存。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妇产科急救药品引言概述:妇产科急救药品是在妇产科急救情况下使用的药品,能够有效地匡助医生处理急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了解和掌握妇产科急救药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一、子宫出血急救药品1.1 妇科止血药:如止血药棉球、止血海绵等,能够迅速止血。
1.2 补血药:如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等,可用于补充失血后的血容量。
1.3 子宫收缩药:如催产素、酚妥拉明等,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二、子宫破裂急救药品2.1 强心剂:如多巴酚丁胺、左西孟旦等,用于维持心脏功能。
2.2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预防感染。
2.3 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缓解患者疼痛。
三、子宫颈裂伤急救药品3.1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预防感染。
3.2 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缓解患者疼痛。
3.3 补液药:如葡萄糖盐水、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救药品4.1 雌激素替代治疗:如乙烯雌酚、炔雌酮等,恢复患者的内分泌平衡。
4.2 抗炎药:如布洛芬、甲氧苄啶等,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4.3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预防感染。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救药品5.1 降压药:如硝普钠、拉贝洛尔等,控制患者的血压。
5.2 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促使患者排尿,减轻水肿。
5.3 血浆代用品:如白蛋白、人血浆等,维持患者的血容量。
结论:了解和熟练使用妇产科急救药品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急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患者在接受妇产科治疗时也应该了解这些药品,以便在急救情况下能够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产科常用急救药品抢救药品应原装盒安全存放,要求在有效期内,随时可得,正确使用。
1:肾上腺素(付肾)(1mg/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扩张。
心源性哮喘忌用。
2:异丙肾上腺素(1mg/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3:阿托品(0.5mg/支)阻滞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使心率加快;散大瞳孔及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青光眼禁用。
4:洛贝林(山梗菜碱)(3m/支)兴奋呼吸中枢5: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g支)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6:利多卡因(0.1/支) B类抗心律失常药。
7:多巴胺(20mg/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
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对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则使之扩张,增加血流量;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的钠排泄量增多。
能改善末梢循环,明显增加尿量;对心率则无显著影响。
8:阿拉明(间羟胺)(10mg/支)主要激动a受体,升压较持久,有中等度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9:西地兰(0.4mg/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肺循环。
用药期间忌用钙注射剂。
10:呋塞米(速尿)(20mg/支)抑制髓袢升支髓质部对Na+、Cl-的重吸收。
低钾血症、超量服用洋地黄、肝昏迷的患者忌用。
11:去甲肾上腺素(2mg/支)有
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高血压上升。
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12:地塞米松(5mg/支)皮质类激素。
13:氨茶碱(0.25/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在解痉的同时还可减轻支气管粘膜的充血和水肿。
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舒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和胆管。
有利尿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伴有血压显著降低者忌用。
14:10%葡萄糖酸钙(10ml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促进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15:罂粟碱(30mg/支)
对血管、支气管、___________等平滑肌都有松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