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食品的杀菌》
- 格式:ppt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90
罐藏食品杀菌F值的探讨摘要:罐藏食品杀菌F值是《食品保藏原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对肉类等食品杀菌更为重要。
本文针对该内容出现的新知识点多、不易理解、难于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杀菌时间折算系数等新的理解概念,对应首次设计了一些关键例题,对实际杀菌F值、安全杀菌F值的理解和计算进行了新的论述,对D值、Z值的理解和应用进行了具体实用的阐释,旨在为相关人员进一步掌握杀菌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罐头,杀菌,F值, D值,Z值一、实际杀菌F值指某一杀菌条件下的总的杀菌效果。
通常是把不同温度下的杀菌时间折算成121℃的杀菌时间,即相当于121℃的杀菌时间,用F实表示。
特别注意:它不是指工人实际操作所花时间,它是一个理论上折算过的时间。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蘑菇罐头110℃杀菌10 min,115℃杀菌20 min,121℃杀菌30 min。
工人实际杀菌操作时间等于(或大于)60 min,实际杀菌F值并不等于60 min。
F实=10×L1+20×L2+30×L3,L我们把它理解为不同温度下的时间折算系数。
L1 肯定小于L2,二者均小于1。
由于121℃就不存在折算问题,因此, L3就是1,F实肯定小于60min。
由此可见,实际杀菌F值不是工厂杀菌过程的总时间之和。
再例:蘑菇罐头100℃杀菌90分钟,120℃杀菌10分钟,哪个杀菌强度大?折算成相当于121℃的杀菌时间,再比较!即:90×L100和10×L120比较,只要找到折算系数就好比较了。
二、安全杀菌F值在某一恒定温度(12l℃)下杀灭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或者芽孢所需的加热时间。
它被作为判别某一杀菌条件合理性的标准值,也称标准F值,用F安表示。
F安表示满足罐头腐败率要求所需的杀菌时间(121℃),例如,某罐头F安=30 min,通常表示罐头要求在121℃杀菌30min。
每种罐头要求的标准杀菌时间(通常121℃为标准温度),就象其它食品标准一样,拿来作为参照,判断是否合格、是否满足要求。
时间:2005-2006学年1期 12月4日星期一班级:2004级食科班目的:1、掌握罐头传热的方式 2、掌握杀菌时间计算的原理及方法重点:杀菌时间计算的原理及方法第三节杀菌时间的计算一、罐头食品的传热罐头食品在杀菌和冷却时存在着热量的传递。
各种罐头的传热方式和速度并不相同,同时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传热中罐内各部位的食品受热也不相同,这表明在相同的热力杀菌条件下,各种食品罐头,甚至同一罐头内部上的杀菌效果并不一定相同。
可见确定杀菌工艺条件时,罐头的传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一)传热方式罐头食品在杀菌过程中的热传导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及传导与对流混合传热等3种方式。
1、传导:由于物体各部分受热温度不同,分子所产生的振动能量也不同,依靠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导致热量从高能量分子向邻近的低能量分子依次传递的热传导方式称为传导。
传导可分为稳定传导和不稳定传导。
前者是指物体内温度的分布和热传导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后者则是指温度的分布和热传导速度随时间而变化且为时间的函数。
导热最慢的一点通常在罐头的几何中心处,此点称为冷点。
如图4-6所示,在加热时,它为罐内温度最低点,在冷却时则为温度最高点。
由于食品的导热性较差,因此,以导热方式传热的罐头食品加热杀菌时,冷点温度的变化比较缓慢,因此热力杀菌需时较长。
属于导热方式传热的罐头食品主要是固态及粘稠度高的食品。
2、对流:借助于液体和气体的流动传递热量的方式,即流体各部位的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交换。
对流有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之分,罐头内的对流通常为自然对流。
传热速度较快,所需加热时间就短。
属于对流换热方式的罐头食品有果汁、汤类等低粘度液态罐头食品。
这类罐头食品的冷点在中心轴上离罐底20~40 mm的部位上,如图4-6所示。
3、对流传导结合式传热:许多情形下,罐头食品的热传导往往是对流和导热同时存在,或先后相继出现。
通常,糖水水果、清水或盐水蔬菜等果蔬罐头食品属于导热和对流同时存在型。
水果罐头常见的灭菌方法前言:水果罐头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式,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并且方便携带与储存。
然而,由于水果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的污染,为保证水果罐头的安全性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灭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果罐头常见的灭菌方法。
一、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灭菌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杀灭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微生物,以保证水果罐头的微生物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水果切块或切片,并保持新鲜;净化罐子;将罐子放入热水中煮沸,以消毒。
2. 加热杀菌:将切好的水果放入已消毒的罐子中,加入适量的糖浆或果汁,然后封罐。
3. 加热处理:将密封好的罐子放入高温的水中,常见的温度为100℃,保持一段时间(通常为10-20分钟)。
这样可以确保水果罐头内部的温度达到适宜的灭菌温度,从而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4. 冷却处理:将罐子从高温的水中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下冷却即可。
冷却后的水果罐头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会变质。
二、蒸汽灭菌法蒸汽灭菌法是一种高效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灭菌方法。
与热处理法类似,该方法也是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但更加节能和环保。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同样需要净化罐子,将罐子放入热水中煮沸。
2. 加热处理:将切好的水果放入已消毒的罐子中,封好罐子。
然后将其放入蒸锅内,启动蒸汽锅炉,待罐内温度达到100℃后,蒸汽灭菌开始。
3. 灭菌时间:根据不同的水果种类和罐头容量,灭菌时间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灭菌时间为20至40分钟。
这段时间足够杀死罐内的微生物,确保水果罐头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冷却处理:待灭菌时间结束后,关闭蒸汽锅炉,让罐子自然冷却。
冷却完成后,将罐头转移到干燥的环境中,即可储存和销售。
三、酸性处理法酸性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适用于水果罐头中添加了柠檬酸或其他酸性物质的情况。
酸性处理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除净化罐子外,还需要准备足够的酸性物质,如柠檬酸或酸橙汁。
《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植物从授粉开始至果实生长达到品种应用的大小。
该阶段是()A、生长 B 、成熟C 、衰老D 、发育2、新鲜果蔬采后贮藏、运输的基本原则是()A、降低温度B 、提高空气湿度C、降低呼吸作用D、提高新陈代谢3、对跃变型果实而言,()是它的贮藏期A、跃变上升期B、细胞分裂期C 、跃变下降期 D 、后熟期4、采收下来就准备食用的果实应选择()A、加工成熟度B 、可采成熟度C 、生理成熟度D、根据天气而定5、抗坏血酸就是()。
A维生素C B维生素B C维生素A6、蔬菜加工中常利用石灰水浸泡,主要是起到()的作用。
A护色保绿B防氧化C杀菌7、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
A晴天上午晨露消失B太阳曝晒C 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D 夜晚8、包装是实现果蔬商品标准化的重要措施,最便于携带的包装是:()A条筐B塑料薄膜小包装C木箱9、国内外应用的贮藏方法,可以归纳大类,低温贮藏和()A、通风库B、气调贮藏C、机械冷藏D、简易贮藏10、产品入库贮藏在堆放时应注意()A、一隙三离B 一隙一离C三离三隙D三离一隙11、下列属于人工气调贮藏的英文缩写是()A、CAB、MAC、RGQTD、TPS12、机械冷藏库的贮前准备包括()和防虫防鼠工作A、设定库内适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B、启动制冷系统将库温直接调到贮藏期内的最适宜温度C、对库房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D、喷洒异氰酸和聚醚两种材料13、果蔬有机酸含量的测定中,采用的方法是()A.酸式滴定法B.沉淀法C.碱式滴定法D.置换法14、有机酸含量测定的试验中,滴定终点的判定是()A.溶液呈无色B. 溶液呈淡红色,15秒不退色C.溶液呈红色,15秒不退色D. 溶液呈淡红色,20秒不退色1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蔬中有机酸含量、糖酸比的变化趋势是()A、降低、增加 B 、降低、降低C、增加、降低 D 、增加、增加16、果蔬中的鲜味主要来自一些具有鲜味的()、氨酰和肽等含氨物质A、脂肪B、多糖C、氨基酸D、氨气17、罐头冷却的最终温度一般认为()最合适。
罐头食品杀菌工艺是指在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加热处理来杀灭罐头内的微生物,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一般来说,罐头食品杀菌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将原材料进行清洗、切割、调味等预处理操作。
2. 装填:将预处理好的原材料装填到罐头中,并留出一定的顶隙。
3. 排气:将罐头内的空气排出,以减少氧气对食品的影响。
4. 密封:将罐头密封,以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
5. 杀菌:将密封好的罐头放入杀菌设备中,进行加热处理,以杀灭罐头内的微生物。
6. 冷却:将杀菌后的罐头进行冷却,以防止温度过高导致食品变质。
7. 检验:对杀菌后的罐头进行检验,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罐头食品需要采用不同的杀菌工艺,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杀菌工艺也会对食品的口感、色泽和营养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
罐头的杀菌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02级2班苗雨杀菌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微生物能够导致罐头食品的败坏,罐头食品如杀菌不够,残存在罐头内的微生物当条件转变到适于其生长活动时,或由于密封不严而造成微生物重新侵入时,就能造成罐头食品的败坏。
通过杀菌,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不受病虫害及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的危害,并破坏食品中的酶,使食品贮藏两年以上而不变质。
传统的食品杀菌工艺,是采用蒸、煮、加热的方法,利用传导和对流换热,热源从食品的外表向内部传递进行加热,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使食品中的微生物达到热力致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各种食品的总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食品不破坏或少破坏营养成分,保持原有的风味。
这就对罐头的杀菌工艺及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食品杀菌的新技术。
这些技术与传统的巴斯德食品杀菌方法相比,不仅避免使用高温而使食品质量受损害,而且还增强了杀菌效果,提高了食品的质量。
我国目前常用的杀菌技术分为热杀菌和冷杀菌,下面分别介绍之。
1.热杀菌技术1.1超高温瞬时杀菌众所周知,杀菌时间过长,必然导致食品的品质下降,特别是对食品的颜色及风味影响较大,而缩短杀菌时间的措施之一是提高杀菌温度。
据介绍,杀菌温度增加10℃,取得同样杀菌效果的时间仅为原杀菌时间的1/10。
还有研究表明,在杀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高温瞬时杀菌与低温长时间杀菌相比,不仅细菌致死时间显著缩短,而且食品成分的保存率也显著提高。
如在120℃以下杀菌,细菌芽孢致死时间是4分钟以上,食品成分的保存率为73%以下,当杀菌温度上升到130℃,细菌芽孢的致死时间下降到30秒,成分保存率上升到92%,温度到达150℃,芽孢的致死时间为0.6秒,成分保存率上升到99%,证明了超高温瞬时杀菌的优越性[1]。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于1949年随着斯托克装置的出现问世,其后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高温杀菌装置。
关于⾷品杀菌的F值罐藏⾷品杀菌F值的探讨摘要:罐藏⾷品杀菌F值是《⾷品保藏原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对⾁类等⾷品杀菌更为重要。
本⽂针对该内容出现的新知识点多、不易理解、难于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杀菌时间折算系数等新的理解概念,对应⾸次设计了⼀些关键例题,对实际杀菌F值、安全杀菌F值的理解和计算进⾏了新的论述,对D值、Z值的理解和应⽤进⾏了具体实⽤的阐释,旨在为相关⼈员进⼀步掌握杀菌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罐头,杀菌,F值, D值,Z值⼀、实际杀菌F值指某⼀杀菌条件下的总的杀菌效果。
通常是把不同温度下的杀菌时间折算成121℃的杀菌时间,即相当于121℃的杀菌时间,⽤F实表⽰。
特别注意:它不是指⼯⼈实际操作所花时间,它是⼀个理论上折算过的时间。
为了帮助⼤家理解和记忆,请看下⾯的例题。
例:蘑菇罐头110℃杀菌10 min,115℃杀菌20 min,121℃杀菌30 min。
⼯⼈实际杀菌操作时间等于(或⼤于)60 min,实际杀菌F值并不等于60 min。
F实=10×L1+20×L2+30×L3,L我们把它理解为不同温度下的时间折算系数。
L1 肯定⼩于L2,⼆者均⼩于1。
由于121℃就不存在折算问题,因此, L3就是1,F实肯定⼩于60min。
由此可见,实际杀菌F值不是⼯⼚杀菌过程的总时间之和。
再例:蘑菇罐头100℃杀菌90分钟,120℃杀菌10分钟,哪个杀菌强度⼤?折算成相当于121℃的杀菌时间,再⽐较!即:90×L100和10×L120⽐较,只要找到折算系数就好⽐较了。
⼆、安全杀菌F值在某⼀恒定温度(12l℃)下杀灭⼀定数量的微⽣物或者芽孢所需的加热时间。
它被作为判别某⼀杀菌条件合理性的标准值,也称标准F值,⽤F安表⽰。
F安表⽰满⾜罐头腐败率要求所需的杀菌时间(121℃),例如,某罐头F安=30 min,通常表⽰罐头要求在121℃杀菌30min。
每种罐头要求的标准杀菌时间(通常121℃为标准温度),就象其它⾷品标准⼀样,拿来作为参照,判断是否合格、是否满⾜要求。
罐头食品的杀菌方法所谓食品的杀菌顾名思义是将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
然而罐头食品所称“杀菌”与纲菌学上的杀菌是有区别的。
后者是指绝对无菌,因而有用“灭菌”一词。
如果罐头食品的杀菌真要达到这种程度,那末杀菌的温度与时间将大为增加。
这势必影响食品的质量。
也就是降低食品的风味和营养,甚致丧失食用价值。
为了保证食品的色、香、味及其营养价值,罐头食品的杀菌只能要求食品在加热一定程度后不致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菌。
同时在正常的贮藏条件下能抑制使食品败坏的非致病微生物的活动。
从而达到罐头贮藏所规定的保存期。
罐头食品的这种杀菌也称为“商品杀菌”。
据研究,影响罐头杀菌效果的因素很多,如食品在杀菌前的污染程度、食品成分、热的传递、罐头初温等。
分别简要介绍如下:(1)食品在杀菌前的污染程度从原料处理至灌装杀菌,食品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污染率愈高,在同样温度下,杀菌所需的时间愈长。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热性,酵母菌40~70℃,嗜热性细菌75~80℃,肉毒杆菌A、B型芽孢要100℃经过6小时或在120℃经过4分钟加热才能杀死。
微生物芽孢愈多,杀菌所需的温度愈高,杀菌的时间也愈长。
(2)食品成分罐头食品含有糖、盐、蛋白质、脂肪等能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而含有植物杀菌素的食品,如:辣椒、洋葱等则具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食品中的酸度对微生物的耐热性影响很大,未解离的有机酸分子很容易渗入细菌的活细胞那而离解为离子,从而转化细胞内部反应,引起细胞死亡。
所以酸度高的食品一般杀菌温度可低些,时间可短些。
(3)热的传递罐头加热杀菌时,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和对流。
①罐头容器的种类和型式:镀锡薄钢板罐较玻璃罐传热速度快,小罐比大罐传热快。
同体积的罐头,扁罐比矮罐传热快。
②食品的种类和装罐状态:流质食品传热较快,但糖液、盐水或调味液传热速度,随其浓度增加而降低。
固体食品如:午餐肉、蟹肉等,传热速度慢。
块状食品加汤汁比不加汤汁传热快。
简述罐头食品的杀菌公式
罐头食品的杀菌公式是指将罐头类食品在高温下进行杀菌处理,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和细菌。
杀菌公式的目的是确保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罐头食品杀菌公式主要包括高温短时杀菌和高压高温杀菌两种。
高温短时杀菌是指在较高的温度下,在短时间内对罐头进行杀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和细菌,但同时也会对食品的口感和风味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压高温杀菌则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对罐头进行长时间的杀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同时也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除了杀菌公式外,罐头食品的杀菌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杀菌温度和时间:杀菌温度和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杀菌的效果。
杀菌温度和时间的选择需要考虑食品的种类、厚度、杀菌设备等因素。
2. 杀菌剂:杀菌剂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杀菌的效果、安全性、毒性等因素。
常用的杀菌剂包括高温、高压、紫外线、臭氧等。
3. 储存和运输:罐头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罐头食品杀菌公式是保证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品质的重要
手段。
正确的杀菌公式可以有效地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和细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罐头杀菌公式及其含义
罐头杀菌公式是指用于罐头加工过程中的一套杀菌方法和步骤。
它是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处理程序,可以有效地消灭罐头中潜在的微生物,确保食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罐头杀菌公式的含义是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杀菌条件,以及使用的杀菌剂及其浓度。
罐头杀菌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适当的杀菌剂。
常用的杀菌剂包括高压灭菌、热灭菌、化学灭菌等。
其次,确定杀菌的时间和温度。
这是杀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个因素,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应根据罐头所含食品的特性以及杀菌技术的要求来确定。
此外,还需考虑罐头的体积和杀菌容器的规格,以确保杀菌效果达到标准。
在罐头杀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适当的罐头处理方法。
这包括罐头的清洗、密封和加热过程,这些步骤都会对杀菌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清洗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艺,以确保罐头表面的污物和微生物得到有效清除。
在密封过程中,应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以防止外部微生物的侵入。
在加热过程中,应根据食品的性质和杀菌要求来选择适当的加热方式和时间。
总之,罐头杀菌公式是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步骤,用于保证罐头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正确执行杀菌公式中的各项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罐头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菌的存在,延长罐头的保质期,并确保消费者食用的罐头食品安全可靠。
罐头食品灭菌后快速冷却的原理罐头食品是一种经过灭菌处理的食品,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在灭菌后,食品的温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不进行快速冷却,就会导致食品变质或者产生细菌再次繁殖的风险。
因此,快速冷却是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快速冷却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罐头食品的温度迅速降低到安全的范围内,从而避免食品变质和细菌再次繁殖。
下面我将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原理。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快速冷却可以加快食品的散热速度。
当食品经过高温灭菌后,内部的热量会传导到食品的表面,如果不进行快速冷却,食品的温度会很慢地降低,这样就给细菌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而通过快速冷却,可以将食品的温度迅速降低到细菌难以繁殖的范围内,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快速冷却可以防止食品中的化学反应继续进行。
在高温条件下,食品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或者改变食品的味道和质量。
而通过快速冷却,可以迅速降低食品的温度,减缓化学反应的发生速度,从而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
快速冷却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两种。
自然冷却是指将罐头食品放置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然的传热方式来降低食品的温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强制冷却是通过外界的冷却设备来加快食品的冷却速度。
常见的强制冷却设备有冷风机、冷却水池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强风或者冷却介质来迅速降低食品的温度,从而实现快速冷却的目的。
强制冷却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成本较高。
除了快速冷却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罐头食品的冷却效果。
可以将罐头食品进行分隔冷却。
将食品分成小份,可以增加表面积,加快散热速度,从而加快整体的冷却过程。
可以使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常见的冷却介质有冷水和冷风。
将罐头食品放入冷却介质中,可以通过传热的方式迅速降低食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