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7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填写范例《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填写范例》嘿,你知道大体积混凝土吗?就像那种特别大块头的混凝土结构,像大坝呀,大型的建筑基础之类的。
这大体积混凝土可有点难伺候呢,就像一个超级难搞的大怪兽。
在施工的时候呀,为了保证它不出问题,就得给它做测温,这时候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就超级重要啦。
我有个叔叔是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有一次我就跟着他去工地看了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
哇,那场面可壮观了。
叔叔告诉我,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因为水泥水化热产生温度变化,如果这个温度控制不好,就会像一个人发烧了又没好好降温一样,会产生裂缝,那整个工程可就麻烦大了。
那这个测温记录表到底该怎么填呢?我来给你好好讲讲。
先说说表头部分吧。
表头就像是一个人的脑袋,是很重要的部分哦。
表头上面肯定要有工程名称啦,比如说“阳光小区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这就像是这个工程的名字一样,让人一眼就知道是哪个工程的测温记录。
还有混凝土的浇筑日期,这就像记住一个人的生日一样重要。
要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浇筑的,这后面的温度分析可就乱套了。
然后呢,就是测温点的编号。
这就好比给每个测温的小战士编个号,方便区分它们。
叔叔说在工地上,他们会在混凝土的不同位置设置很多个测温点。
比如说在混凝土的中心部位设一个,在表面设几个,在角上再设几个。
这每个点都有自己的编号,像1号点、2号点这样简单明了。
再说说这温度测量的时间吧。
这时间可不能马虎,要像上学按时打卡一样准时记录。
一般来说呢,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要频繁地测量温度。
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测一次。
这就像是照顾一个新生的小婴儿,得时刻盯着它的体温变化。
那在记录表上,就得把每次测量的时间准确地写下来,像“2023年3月1日10:00”这样清清楚楚。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温度记录部分啦。
这个温度呀,就像大体积混凝土这个大怪兽的体温一样。
每次测量完一个测温点的温度,就要把这个温度数值填到对应的表格里。
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范本一:正式、规范风格】一.测温目的及背景1.1 目的本次测温旨在对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监测,以评估其热应力状态,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2 背景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工业设备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使用及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测温工作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温方法及设备2.1 测温方法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法进行测温,通过红外测温仪对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测。
2.2 测温设备使用高精度红外测温仪,确保测温精度及可靠性。
三.测温点位布置3.1 测温点位选择根据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测温点位,包括结构表面的不同位置、特殊部位以及易热应力集中区域等。
3.2 测温点位布置要求确保测温点位分布均匀,覆盖整个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且符合设计要求。
四.测温记录4.1 测温记录内容每次测温记录中应包括测温时间、测温点位、测温数值、测温仪器型号、测温员姓名等要素。
4.2 测温记录格式测温记录中的每个要素应以表格形式展示,便于查阅和整理。
五.结果分析及处理5.1 结果分析根据测温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判断结构热应力状态,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5.2 处理方法针对分析结果,对于存在潜在问题的测温点位或区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测温记录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测温方法注释:测温方法是指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通常包括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两种。
2. 法律名词:热应力注释:热应力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构件内部产生的应力,可能导致构件的破坏或失效。
【范本二:简洁、实用风格】一.测温目的及背景1.1 目的本文档旨在为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监测提供测温记录,以评估结构的热应力状态。
1.2 背景风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工业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温度变化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砼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养护和测温环节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砼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大体积砼养护测温的相关内容以及记录的重要性。
一、大体积砼的特点大体积砼一般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其特点主要包括:1、混凝土用量大:由于结构尺寸较大,所需的混凝土量也相应较多。
2、水化热高: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砼由于混凝土量大,内部热量积聚不易散发,容易导致温度升高。
3、温度应力大:由于内外温差较大,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养护的目的和方法1、养护目的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水泥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2、养护方法(1)保湿养护:常用的方法是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帘等,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2)保温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如岩棉被、泡沫塑料板等,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三、测温的意义和要求1、测温意义通过对大体积砼内部温度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2、测温要求(1)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一般在混凝土的上、中、下部位及边缘和中心分别设置测温点。
(2)测温时间间隔应根据混凝土的温升情况和环境温度来确定。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测温间隔时间应较短,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的逐渐稳定,测温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3)测温仪器应准确可靠,常用的测温仪器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等。
四、测温记录的内容和格式1、记录内容(1)测温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自动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自动计算)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一次性浇筑量大于500m³的混凝土。
由于其浇筑过程中的保温性和温度控制都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和记录十分重要。
本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的模板,以供参考使用。
二、测温设备1. 温度传感器:使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
2. 数据采集系统:使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3. 软件系统:使用专门的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三、测温位置1. 混凝土浆液温度:在混凝土浆液浇注过程中,选择不同高度的温度测点进行监测和记录。
2. 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选择混凝土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温度测量。
3. 核心温度: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选择混凝土核心位置进行温度测量。
四、温度测量方法1. 混凝土浆液温度: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混凝土浆液中,保持一定的时间测量温度。
2. 混凝土表面温度:使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枪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3. 核心温度:选择合适的位置,在混凝土中钻取一个孔洞,插入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五、温度测量记录1. 混凝土浆液温度记录:分别记录不同高度的混凝土浆液温度,以时间为标识进行记录。
2. 混凝土表面温度记录:记录不同位置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以时间为标识进行记录。
3. 核心温度记录:记录混凝土核心温度的变化情况,以时间为标识进行记录。
六、数据分析与计算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和软件系统对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相应的计算结果。
七、结论根据测温记录和计算结果,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进行评估和总结。
八、附件1. 测温记录表格2. 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相关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体积混凝土:指一次性浇筑量大于500m³的混凝土。
2.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的温度的传感器设备。
3.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温度数据的系统设备。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记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测温记录,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或减少冷却措施、调整混凝土配比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在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温度监测。
测量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的温度,以及水泥的温度。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并作为后续温度监测的基准。
在浇筑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通常使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趋势,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例如,在混凝土温度过高时可以采取冷却措施,如喷水降温或覆盖保温材料等。
在混凝土温度过低时,可以采取加热措施,如增加保温措施或使用加热设备等。
在浇筑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持续监测。
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数天或数周内进行温度监测,以了解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和温度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和温度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可以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记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测温前,需要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常需要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并在测温过程中定期检查和校准传感器。
2.在实时监测和记录温度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采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实时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并能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和图表,以供后续分析和决策。
3.在分析温度数据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和配比,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硬化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总结起来,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记录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帮助监测和调控混凝土的温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温度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长期稳定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如果温控措施不当,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并做好详细的温控记录至关重要。
一、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某高层建筑的基础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筏板厚度为 25 米,平面尺寸为 50 米×30 米。
混凝土浇筑量约为 3750 立方米,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
二、温控方案为了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温控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选择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矿粉,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含泥量。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同时控制水胶比。
3、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500 毫米,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浇筑过程中,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避免漏振和过振。
4、温度监测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测温传感器,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
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在筏板的中心、边缘、角部等部位均设置测温点,每个测温点沿深度方向布置3 个传感器,分别测量混凝土表面、中部和底部的温度。
5、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棉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
通过保温保湿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散失,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三、温度监测结果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为 25℃左右,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上升。
在浇筑完成后的 24 小时内,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峰值,中心部位的最高温度达到 70℃左右,边缘部位的最高温度达到 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