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干制法
- 格式:wp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食用菌快速干制法
食用菌快速干制法,只需15分钟即可将新鲜食用菌制成干品,且食用菌的营养和风味无任何损失和变化。
(1)快速干制法是在一种高压常温干燥系统中进行的。
即将新鲜食用菌放人密闭的干燥器中,立即送人高压干燥空气流,并使空气在干燥器内循环流动。
由于气体的流动,鲜食用菌中的水分会快速渗透到气流中。
经5分钟后,突然迅速排出高压气流,水分则随气流排放到空气中。
如此重复2-3次,即可除去新鲜食用菌中98%的水分,使菌体得到干制。
(2)密封贮存用此法制得的食用菌干品,用塑料袋密封贮存,可2-3年不霉变。
干制品水合能力强,在沸水中煮沸3-4分钟可迅速变软。
加入各种适量的调料烹饪即可食用。
(3)快速干制法优点此法可克服以往的高热干制中由于气温高、时间长,而导致鲜菇中营养成分易受破坏的缺点。
- 1 -。
干制白灵菇的做法大全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别称阿魏侧耳、阿魏蘑菇、白阿魏菇等,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以形似灵芝而得名,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灵菇的家常做法大全吧!清炒白灵菇【材料】白灵菇一小盒,青椒青椒各一个,姜末适量。
【做法】①白灵菇去掉根部,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备用。
②青红椒去蒂和籽洗净,切大段。
③油锅热后下姜末爆锅,然后放白灵菇翻炒,加少许盐调味,再放入青红椒,炒至断生就可以出盘了。
④盛盘时可依个人口味撒少许胡椒粉提味。
芹菜白灵菇【材料】白灵菇(干)一把,芹菜一根,姜末少许,豆瓣一勺,酱油少许,植物油一大勺。
【做法】①白灵菇用水泡发三个小时,洗净撕小片,芹菜切粗丝。
②爆香豆瓣和姜末,豆瓣先放,炒香了再放姜。
③加芹菜和白灵菇炒,大概炒个三分钟就熟了,起锅前加点生抽。
蚝油白灵菇【材料】白灵菇300g,蚝油适量,香菜适量,红辣椒适量。
【做法】①白灵菇洗净,用刀斜切成大片。
②锅中放少量油,用入煸炒。
③煸至水份基本没有时,加入蚝油,炒匀后加入红椒圈。
④翻炒片刻后加香菜炒匀。
【材料】白灵菇20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花椒油适量。
【做法】①姜和小葱切好,白灵菇切片。
②水焯好白灵菇,不宜久煮。
③加入花椒油,鸡精,盐拌匀④成菜,撒上小葱和枸杞即可。
青椒白灵菇【材料】白灵菇200克、甜椒50克、盐适量、鸡精、葱、干辣椒、调和油、蒸鱼、酱油。
【做法】①白灵菇和青椒洗净切片。
②葱和辣椒备用。
③锅内放油,炒香干辣椒,加入葱炒香。
④加入白灵菇和青椒炒至半熟。
⑤调入一点蒸鱼豉油、盐、鸡精,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鲍汁白灵菇【材料】白灵菇100克、花生油50克、盐适量、姜6片、鲍鱼汁80克、糖5克、米酒适量、生粉适量、胡椒粉适量。
【做法】①开水把西兰花焯熟备用。
②白灵菇洗净切片。
③热锅下油,爆香生姜,加入白灵菇爆炒片刻,盛出摆盘。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
1、自然干制,是利用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
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竹帘上,互不挤压,冬季需加大倾斜角度。
翻晒时,要轻,防破损,一般要2~3天才能晒干。
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
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等晒至半干后,再进行机械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状况、菌体含水量等情况灵活掌握,要防止菇体变形、变色甚至腐烂。
2、机械干制,是用烘箱、烘笼、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的方法。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气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
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一、采摘、装运。
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孢子还未散发,干制后香味浓郁、质量上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
二、摊晾、剪柄。
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
摊晾后,按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三、分级、装机、烘烤。
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
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上层烘帘,质量稍差的下层排放。
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先将空机增温到38~40℃,再排菇上架。
四、掌握火候。
采后香菇含水量高达90%,此时切不可高温急烘。
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
待温度升到35~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于菇品质。
烘房温度控制:第1~4小时保持38~40℃,第4~8小时保持40~45℃,第8~12小时保持45~50℃,第12~16小时保持50~53℃,第17小时保持55℃,第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
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作好保鲜和贮藏。
为了调节、丰富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必须搞好食用菌的加工。
现介绍食用菌最常用的保鲜贮藏与加工方法。
(一)保鲜贮藏法1、冷藏法:温度是影响农产品呼吸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在5~35℃内,温度每上升10℃,呼吸强度即增大3倍,结果使环境温度升得更高。
但冷藏温度也不宜过低,通常控制在0~8℃之间。
冰冷在生产上最常采用,将食盐或氯化钙加入冰中,把冰放置在贮藏食用菌的上方。
2、气调贮藏法:原理是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抑制呼吸作用。
氧气低于1%,可抑制食用菌开伞,在5%时刺激开伞;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抑制开伞,但浓度太高又会促使食用菌无氧呼吸,产生毒害。
气调方法:(1)将食用菌放入有一定透明性的容器内,让其自然降氧;(2)人工降氧法,即充入二氧化碳和氮气。
气调与冷贮结合效果更好。
3、辐射处理法:应用60钴或137钯放出的γ射线为放射源对食用菌进行辐射处理,可使其体内的水和其它物质发生电离,产生游离基或离子,能有效地抑制开伞,延缓菌体变色过程,杀死或抑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物的活动,从而起到保鲜作用,结合冷藏效果更好。
辐射剂量以20万拉德较适宜。
4、植物激素处理法:有些激素可抑制食用菌的呼吸,延迟衰老,延长保藏时间;有些激素还可抑制开伞。
可选用的激素有:矮壮素(ccc),2.4-d,青鲜素(mh),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比久(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
使用浓度因不同菌种而异,一般为几个至几百ppm。
(二)常见加工法1、干制加工法:干制加工过程就是食用菌体内所含水分的蒸发过程,食用菌与干热空气接触时,表面水分向外界环境散发,从内到外形成一个水分含量的梯度差,梯度差越大,水分向外移动越快,反之越慢,直到内外含水量一致时,水分的运动才停止。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
1、自然干制,是利用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
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竹帘上,互不挤压,冬季需加大倾斜角度。
翻晒时,要轻,防破损,一般要2~3天才能晒干。
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
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等晒至半干后,再进行机械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状况、菌体含水量等情况灵活掌握,要防止菇体变形、变色甚至腐烂。
2、机械干制,是用烘箱、烘笼、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的方法。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气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
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 一、采摘、装运。
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孢子还未散发,干制后香味浓郁、质量上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
二、摊晾、剪柄。
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
摊晾后,按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三、分级、装机、烘烤。
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
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上层烘帘,质量稍差的下层排放。
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先将空机增温到38~40℃,再排菇上架。
四、掌握火候。
采后香菇含水量高达90%,此时切不可高温急烘。
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
待温度升到35~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于菇品质。
烘房温度控制:第1~4小时保持38~40℃,第4~8小时保持40~45℃,第8~12小时保持 45~50℃,第12~16小时保持50~53℃,第17小时保持55℃,第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几种食用菌的初加工技术浅析对于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生产者而言,食用菌销售若不及时,损失较大。
因此,对于集中产出的鲜菇,有条件的应该进行及时销售;不能及时销售的,则应进行初加工处理,以保障生产效益。
具体来说,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法:1干制法:将鲜菇切除菇脚,祛除杂质,如,平菇可以切成条状一一如牛百叶状,可以切成粒状,约0.5-1厘米见方,然后将其烘干或晒干。
通过线上销售平菇干品、鸡腿菇干品、草菇干品、香菇菇粒等,大有市场。
推荐菇农首先可采用干制法,原因是制法简单,并且利于长期贮存。
2.水浸法:如果临时性产量过高而市场容纳不足,可以将平菇进行水浸法保存,但时间不宜过长,3天左右为宜。
可将平菇装筐,用窗纱类封盖,将之倒置于水泥池中,然后根据水池容量,按照每立方米3千克的用量投入食盐,随即灌水,并将水池进行遮阴处理。
该法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菇品的新鲜度,但不能长期储存。
该法也可不加食盐,只用清水,可以节约部分生产成本,但其保鲜效果稍差,保鲜时间也会稍短。
3.盐渍法:这是常用的加工方法,可以长期储存菇品。
基本操作程序是:经过鲜菇预选、切除基部、护色处理、漂烫操作、流水冷却、冷透后,以一层菇、一层盐形式进行装缸(池),顶部覆盖一层干盐封口;也可以在冷透后随即投入饱和盐水中(该盐水的PH值应为3.5),3-7天后捞出,再投入新的饱和盐水中,一般倒缸2-3次,当盐水的饱和度保持在23以上,用干盐封缸,即可长期储存。
该法因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多,占用面积较大,适应于食用菌生产投料量大、生产季节集中的地区,一般小型栽培户不宜采用。
其它还有醋渍法、糖渍法等,除食品企业的专项使用外,大众利用面很窄,很少采用。
项目五模块一食用菌的保鲜与干制技术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食用菌的保鲜加工技术工作任务2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技术教学目标教学终极目标掌握食用菌保鲜的方法和加工技术促成目标学会保鲜液的配制技术及干制设备的使用技术。
工作任务1食用菌的保鲜加工技术一、食用菌贮藏保鲜的生理基础(一)呼吸作用采收后的新鲜食用菌,同化作用已经停止。
分解代谢占主导地位。
(二)褐变褐变是食用菌采后生理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包括酶促褐变和自身氧化。
(三)水分损失新鲜的食用菌含水量达90%左右,在贮藏过程中,会因蒸腾和呼吸作用散失。
水分散失最明显的特征是失重和失鲜。
(四)微生物侵染刚采摘的菇体,极易遭致微生物的侵袭,造成菇体变质腐败。
二、食用菌保鲜技术(一)低温保鲜技术原理:低温能抑制食用菌产品的呼吸作用,还能抑制腐败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方法:有低温保鲜和冷冻保鲜两种。
(二)气调保鲜技术原理:空气的组分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适当地降低空气的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抑制呼吸作用。
方法:主要采用自发气调法和人工降氧气调法(三)化学保鲜技术原理:采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化学药剂,浸泡菇体,可以防止鲜菇变色变质或开伞老化。
方法:保鲜液浸贮法、激动素保鲜、盐水保鲜、焦亚硫酸钠法。
(四)辐射保鲜技术原理:用60Co或137C作为放射源的γ-射线,处理鲜菇,从而影响菇体的新陈代谢,抑制褐变及增加持水力。
方法: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辐射的敏感性,选择不同的最低有效剂量。
工作任务2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技术一、脱水目的和原理脱水目的:使细胞原生质发生变性或失活,不再进行分解代谢,可溶性物质浓度提高到微生物及贮藏害虫不能利用的程度。
脱水原理:水分梯度温度梯度二、脱水方法1.自然干制2.人工干制晒干或凉干烘干(烘箱、烘干机、脱水机或烘房);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机)三、常见食用菌的脱水技术(一)香菇的烘烤技术菇体处理鲜菇摆放脱水机或烘房预热烘烤中调换位置烘烤条件的控制分级包装、贮藏食用菌的(二)黑木耳的脱水技术晒干银耳采收后,先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再置于通风透光性好的场地上暴晒,当银耳稍收水后,合翻耳来修剪耳根烘干烘烤初,温度以40℃左右,当耳片6-7成干时,将温度升高到55℃左右,待耳片接近干燥,耳根尚未干透时,再将温度下降到40℃左右,直至烘干。
食用菌的干制技术主要原料食用菌。
设备用具帘、烘房、烘焙笼、远红外电烤炉等。
制作方法晒干法主要是通过阳光暴晒、适用于银耳、黑木耳、平菇、凤尾菇、猴头等。
用晒干法加工食用菌,既简便又经济,比较常用。
将采收的新鲜食用菌摊铺在竹编或苇编的帘上。
排铺时,由于菌种不同,其方法亦不一样。
银耳要耳片朝上,基座靠帘,一朵一朵地排列,千万不要重叠,以防压坏朵形。
其它菇类要菇盖朝上,菇褶向下,排放整齐,防止重叠。
白天晾晒,晚上连帘带菌一起搬进屋内,晒1~2天后可拼帘,再晒3天后,将一朵朵食用菌翻晒,即耳基座和菇褶朝上,晒干后即为成品。
烘干法是在收获季节里,遇阴雨天无法晾晒时,所采用的方法,先将鲜菇摊在竹筛上,在炭火上烘焙,烘到八成干时,倒入培笼内,用微火烘至干燥为止。
生产规模较大的专业户,可建造砖木结构的烘干房,有烘干灶。
鲜耳进烘房时,温度控制在35℃~45℃之间,用电风扇排气,经6~8小时后,耳片的含水量为30%左右。
将温度提高到50℃-60℃,保持6~10小时,耳瓣干燥,耳基尚未干燥时,降温到30℃~45℃,直至烘干为止。
香菇烘焙的温度要先低后高,开始时温度不超过40℃,经3~4小时,温度升高5℃,注意排气。
兰花菇开始时的烘干温度保持在40℃1小时,再升温至50℃1小时,最后升温至60℃,直至烘干。
晒烘结合法:此法适用于香菇、兰花菇。
先将鲜菇放在竹帘上,晒到五成干后,再装火焰笼烘干。
在晒兰花菇之前,要将菇蕾纵切成两半,菇裙仍相连着,切面朝下,菇裙向上排在竹帘上曝晒4~6小时后,用焙笼烘干(用文火、保持无烟)。
远红外线烘干法:将鲜菇子放在烘框内,送入箱内的料架上,将温度调到40℃~65℃,接通电源,当温度升到40℃~65℃时,关掉风机,再经2-3小时,可切断电源利用炉内的余热,促进菇体干燥。
一般每炉需烤8-10小时,含水量降到12%~13%,就可以入库保存。
食用菌烘干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
1、自然干制,是利用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
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竹帘上,互不挤压,冬季需加大倾斜角度。
翻晒时,要轻,防破损,一般要2~3天才能晒干。
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
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等晒至半干后,再进行机械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状况、菌体含水量等情况灵活掌握,要防止菇体变形、变色甚至腐烂。
2、机械干制,是用烘箱、烘笼、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的方法。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气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
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一、采摘、装运。
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孢子还未散发,干制后香味浓郁、质量上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
二、摊晾、剪柄。
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
摊晾后,按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三、分级、装机、烘烤。
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
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上层烘帘,质量稍差的下层排放。
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先将空机增温到38~40℃,再排菇上架。
四、掌握火候。
采后香菇含水量高达90%,此时切不可高温急烘。
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
待温度升到35~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于菇品质。
烘房温度控制:第1~4小时保持38~40℃,第4~8小时保持40~45℃,第8~12小时保持45~50℃,第12~16小时保持50~53℃,第17小时保持55℃,第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干制食用菌的加工工艺干制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这个话题听起来似乎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你想啊,平时吃的那些美味的干香菇、干蘑菇,都是经过一番“折腾”才来到我们餐桌上的。
说到干制食用菌,这工艺可真有趣,听我慢慢道来。
得说说食用菌的挑选。
这可不是随便捡捡就行,得挑那些新鲜的、个头大点的,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的那种。
想象一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蘑菇,颜色鲜艳,水分充足,光看着就让人直流口水。
好啦,选好后,先把这些蘑菇洗个澡,洗去泥土和杂质,别让那些小脏东西影响了我们的美食体验。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毕竟干制前的准备可是非常重要的。
洗完后,我们就要进行切割了。
这一步就像是为蘑菇准备了一场美容。
把它们切成合适的片儿,厚薄均匀,这样干起来才能快。
小心别切到手哦!有些人喜欢切得厚一点,这样干出来的口感更有嚼劲;有些人则喜欢薄薄的,干了之后就像一片薄云,轻轻一咬,瞬间化开,嗯,美味!切完之后,放在一旁,等着“变身”。
接下来就要说到干燥的过程了。
这可是最关键的环节。
可以用阳光晒,也可以用烘干机。
阳光晒得话,得挑个好天气,不能碰上阴雨天,否则辛苦的成果可就泡汤了。
晒的时间可得看情况,通常要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
想象一下,阳光洒在蘑菇上,慢慢变得干燥,散发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真是太诱人了!而如果用烘干机,速度可快多了,温度控制得当,干制出来的蘑菇色泽漂亮,味道也更加浓郁,简直就是“快狠准”的代表。
干燥完后,别急着吃,得让它们冷却一下。
这时候的蘑菇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金鱼,得让它们舒舒服服地适应一下新的环境。
冷却后,可以放进密封的袋子里,像把它们打包回家一样。
这样保存的时间就长了,随时想吃就能拿出来,真是方便!再说说这些干制食用菌的好处。
保存时间长,冬天的时候来一碗蘑菇汤,暖和得很,嘴里还香。
营养也不流失,里面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照样能补充给我们身体。
更重要的是,干制后的食用菌,随时随地都能做,不管是炖汤、炒菜,还是做汤面,都是一把好手,绝对的百搭明星。
关于鲜木耳干燥方法技术探讨鲜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由于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鲜木耳很容易腐烂,因此需要干燥保存。
本文将探讨关于鲜木耳干燥方法的技术问题。
一、传统晾晒法传统的鲜木耳干燥方法是采用晒干法。
将鲜木耳摊放在晾衣架、竹席或者铺在屋顶上阳光直晒,晾干后存放。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耗时较长,需要晴天充足的阳光。
缺点是受天气影响大,少雨季节干燥时间可长达1个星期左右。
二、电烘干法电烘干是利用电能加热,使木耳自然风干,达到干燥的目的。
这种方法工作效率高,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准确,烘干均匀。
但是,由于木耳热值较高,需要低温慢烘,电烘干的功率一般较小,烘干时间较长,产量也比较少。
三、微波干燥法微波干燥是利用微波能量通过木耳,使水分分子产生鼓动,达到干燥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干燥均匀、效率高等优点,而且可以精确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不会对木耳的颜色、口感等产生影响。
但是,微波干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控制技术,成本较高。
四、真空冷冻干燥法真空冷冻干燥是将木耳放置在真空环境下,加以冷冻,用微量加压的方法将水分转化为水汽,达到干燥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干燥木耳,不受天气影响,而且还可以完整地保留木耳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因此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干燥方法。
但是,真空冷冻干燥设备成本较高,烘干效率较低,需要较长时间的烘干。
综合上述几种干燥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木耳的种类、当地气候、设备和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
在干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鲜木耳应及时清洗干净,去除异物,以免影响食品品质。
2、干燥时应注意通风透气,避免别的异味污染木耳。
3、干燥前应去掉木耳的根和杂毛,以免影响干燥质量和口感。
4、烘干过程中应控制热量和时间,以免烘干不均匀、时间过长或过短。
5、烘干后应及时装袋密封保鲜,防止水分吸收,影响质量。
总之,正确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注意干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于木耳质量的保持和提高非常重要。
加工技术-杏鲍菇干制方法杏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保健功效。
现杏鲍菇主要依靠鲜品和保鲜上市,产季集中冬季和早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产菇季节集中,产品经常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干制杏鲍菇水分含量一般都低于13%~16%,这种低水分,抑制有害微生物和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因而干制品不会腐烂变质,保证干制杏鲍菇长期保存,长途运输,全年供应。
1、晒干法。
自然干制法可分为晒干和阴干。
利用太阳能晒干,可节约能源,保护维生素D不被破坏,营养价值也得到提高。
晒干时,一般选择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风良好的地方,因为通风能加速水分蒸发,缩短晒干时间。
操作时,将鲜杏鲍菇切成片,摊放在竹席或竹帘上,也可摊在专门筛框上,厚薄整理均匀,不能重叠。
在晴朗天气,3~5天便可晒干。
晒干时间越短,杏鲍菇子实体干制质量越好。
2、烘房干制法。
是指利用专门砌建的烘房进行鲜菇脱水干燥的方法。
烘房一般有火炕式和烟道式2种形式。
烘房以长方形构建,大小按鲜杏鲍菇烘烤数量设计,一般长4.8米、宽2.4米、高1.8米,墙壁用砖或土垒砌,房顶盖瓦,房门开在侧面中间,高1.7米、宽0.67米。
火炕式烘房在房内设火炕和人行道,人行道宽70厘米,火炕在地面挖成,宽65厘米、深30厘米,带有一定斜度。
每条火炕中间筑一条40厘米高的小墙,将火炕分成2条,火炕与人行道之间再砌一安全墙,高60厘米、厚20厘米,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在火炕上面搭烘架。
烟道式烘房是在房外设炉灶,火门开在房子外面的一端,房子另一端设烟囱,房子里面设烟道,连接炉灶与烟囱。
烟道宽深均为40厘米,烟道上面用铁板盖严,以防漏烟。
烘架搭在烟道上面。
干燥时,如为火炕式烘房,先在火炕内将木炭点燃,摊于整个火炕中,用灰烬盖埋炭火,防止烟火,然后将烘筛放人烘房脱水干燥即可:如为烟道式烘房,先在炉灶中点燃木炭或煤炭,检查房内没有漏烟后即可将烘筛放入房内干燥,干燥温度从低到高再到低。
3、烘箱干制法。
日晒干制法虽然方便、价廉,但受到自然环境限制,采用自制烘箱干制时,用木板做一个长方形箱,一侧作门,长、宽、高分别为70厘米、80厘米、130厘米,箱顶再做成金字塔形,在塔尖部开一个120厘米高的出气筒,大小为12厘米×12厘米×12厘米。
食用菌干制(品的制备)法
食用菌干制加工技术
(一)干制技术
食用菌的干制也称烘干、干燥、脱水等,它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新鲜食用菌子实体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经过干制的食用菌称为干品。
干制设备要求不高,技术不复杂,易掌握;干制品耐贮藏,不易腐败变质,可长期保藏。
有的食用菌(如香菇)经干制后可增加风味,改善色泽,提高了商品价值。
但干制过程会引起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变化,菇体中了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一些维生素类物质(维生素C)往往不耐高温,在烘干过程中易受破坏,菇体中的可溶性糖在较高的烘干温度下容易焦化而损失,并且使菇体颜色变黑。
l.干制原理
由于干制品所含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相对提高,因而具有很高的渗透压,能使附在其上的腐败菌产生生理干旱,无法活动。
菇体所含的游离水在干燥过程中容易排除,但化合水结合于组织内的化合物质中,干燥过程中难以排除。
菇体脱水是靠菇体表面水分汽化和菇体内水分的向外扩散而实现的。
由于水分下降,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这就是食用菌干制品能长期保藏的原理。
2.干制方法
菌类的干制分为晒干、烘干和冷冻干燥等方法。
(1)晒干
是一种自然干制的方式,包括晾干和晒干。
晒干后,不仅有利于保存,还能改善菌类品质和提高营养价值,晒制还能促使香菇中所含的维生素D原转化成维生素D2。
晒干过程一般为2-3天,对后熟作用强的菇类务必于采收当日以蒸煮方式作灭活处理后再晒。
(2)烘干
是食用菌干制的主要方法。
它是将鲜菇置于烘房、烘笼、烘干机中用炭火、电热或远红外线等作热源进行干燥的过程。
烘干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干燥快,省工,省时,产品质量有保证。
(3)冷冻干燥
先将菇体中的水分冻成冰晶,然后在较高真空下将冰直接汽化而除去。
为了做到长期保藏,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并在包装袋内充氮。
如双孢蘑菇的冷冻干燥工艺是:将蘑菇放入密闭容器中,在-20℃下冷冻,然后在较高真空条件下缓缓升温,经10—12h,因升华作用而使蘑菇脱水干燥。
经过这种处理的蘑菇具有良好的复原性,只要在热水中浸泡数分钟便可恢复原有形状,除硬度略逊于鲜菇外,其风味与鲜菇几乎没有差别。
二、影响干燥作用的因素
在干燥过程中,干燥作用的快慢受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1.干燥介质的温度:食用菌干燥是用预热的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当这种热空气与湿润的原料接触时,既将所带的热放出,原料吸收这部分热量而使它所含的一部分水分汽化,空气的温度则因而降低,干燥速度减慢。
空气中相对湿度减少10%,饱和差就增加100%,所以可采取升高温度同时降低相对湿度来提高干制质量。
食用菌干制时,特别是初期,一般不宜采用过高的温度,否则因骤然高温。
组织中汁液迅速膨胀,易使细胞壁破裂,内容物流失,原料中糖分和其他有机物常因高温而分解或焦化,有损产品外观和风味,初期的高温低湿易造成结壳现象,而影响水分的扩散。
2.干燥介质的湿度:空气的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就会减少。
在温度不变化情况下,相对湿度越低,则空气的饱和差越大,食用菌的干燥速度越快。
升高温度同时又降低相对湿度,则原料与外界水蒸气分压相差越大,水分的蒸发就越容易。
3.气流循环的速度:干燥空气的流动速度越快,食用菌表面的水分蒸发也越快。
加大气流速度有两个作用:一是有利于将空气的热量迅速传递给原料,以维持其蒸发温度;二是从原料中卫迅速带走蒸发出的水分,不断补充新鲜的未饱和的空气,促进原料表面水分的不断蒸发。
据测定,风速在3米/秒以下,水分蒸发速度与风速大体成正比例关系。
4.食用菌种类和状态:食用菌种类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组织结构也不同,因而干燥速度也各不相
同。
原料切分的大小与干燥速度有直接关系。
切分小,蒸发面积大,干燥速度也越快。
5.原料的装载量:装载量的多少与厚度以不妨碍空气流通为原则。
装载原料数量与厚薄对于原料的干燥速度有影响。
烘盘上原料装载量多,厚度大,则不利与空气流通,影响水分蒸发。
干燥过程中可以随着原料体积的变化,改变其厚度,干燥初期易薄些,干燥后期可厚些。
三、干制品的包装、贮存和复水
1.回软:通常称均湿或水分的平衡,其目的是使干制品变软,使水分均匀一致。
回软的方法是在产品干燥后,剔出过湿、过大、过小者以及结块及碎屑,待冷却后,立即堆集起来或放于大木箱中,紧密盖好,使水分达到平衡。
回软期间,箱中过干的制品从尚未干透的制品中吸收水分,于是所有干制品的含水量达到一致,同时产品的质地也稍显疲软。
回软所需时间为1~3天。
2.包装:包装容器有木箱、纸盒、塑料薄膜等。
要求能密封、防虫、防潮。
为了使干制品包藏得好,也可在包装纸盒或木箱的外壁或内壁涂抹放水材料,如假漆、干酪乳剂、石蜡等以防潮。
装箱时,先在箱底和四壁铺垫一层防潮纸和蜡纸,也可按箱子的规格,想用纸做成口袋,放入箱中,然后将制品按规定量装入箱内,以后将箱外的纸头、折盖在制品上面,包好后,上口覆平,然后用腊将口密封,在将盖压上封严。
注意封口不得使用桨糊,以防霉烂。
应用真空包装或惰性气体包装,使氧的含量降低到2%以下,对于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和减低贮藏期的损失有很好的作用。
3.贮藏:干制原料及干制前的处理对干制品的包藏性有很大关系。
如烫漂的食用菌比未经烫漂的能更好的保持其色、香、味并减低在贮藏中的吸湿性,经过熏硫处理的比未经熏硫处理的易于保色和避免微生物或害虫的侵染为害。
干制品的干燥情况,含水量高低也与保存性有关,在不损害质量的条件下,制成品愈干燥、含水量愈底,其贮藏效果也越好。
食用菌干品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6%~8%。
脱水食用菌贮藏温度最好为0~2度,不可超过10~14度。
贮藏环境空气越干燥越好,相对湿度应低于65%,并应遮蔽阳光。
贮藏库要求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又能密闭,具有防鼠设施。
4.复水:复水是把脱水食用菌浸在水里,经过相当时间,使它尽可能恢复干制以前的性质(体积、颜色、风味、组织),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重量。
华平,郑艺梅,刘海波;不同干燥方法对百合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房芳琦;王冶;王中;;JJF1101—2003环境实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在灭菌设备温度验证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0年05期
梁英,杨宏志,陈艳;富硒香菇、木耳营养成分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孙汉巨;姜绍通;高韩玉;;茶瓜子加工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李铁华;张慜;;硅窗大小对气调包装保鲜贮藏茶树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秦恩华;唐巧玉;;微生物富硒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