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治理工程设计工作程序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53 MB
- 文档页数:51
废气系统操作培训资料本工艺设计由二部分组成,即:废气吸附工艺和非甲烷烃吸收吸附工艺。
废气吸附工艺原理、1废气主要来源是在多个并联反应釜及分离罐进行反应时主生的。
这种废气1.13。
/h6500m迭加排放量为烯烃等污染成分,烷烃、熬炼废气中含有醛类、称为熬炼废气。
1利用柴油作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反应废气中一种或几种有害成分,使之2.吸收过程中,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传质面积传递的物质量,提高吸收速达到排放标准。
率,它可反映吸收的快慢程度。
吸收速率和影响吸收速率的各因素的关系可归纳为:推动力*吸收系数=阻力/推动力=吸收速率为了提高吸收速率,必须设法增大吸收系数和推动力。
有机废气吸收、吸附工艺流程图:3.1达标排放米烟道15废气出口DN300防爆防腐风机管道有机废气尾气出口DN100活性炭吸收塔吸附塔废水排气口DN80电控柜防爆齿轮油泵-2CY气相流程:4.1有可调节负压的大小)反应釜出来的废气先经废气总管(管上装有压力调节阀,机废气吸收器,经吸收后进入尾端活性炭,吸附塔进行末端吸附处理后排放达标。
液相流程5.11通过阀门控制一定液位。
送入柴油,经喷雾系统进用齿轮泵将柴油送入吸收器,行气液接触洗涤,清洗后的柴油进入油槽进行循环使用。
再用齿轮泵放出的废油经过滤器进入废油收集槽,柴油吸收饱和后需定期更换,送入高位槽作燃料使用。
处理效果6.1排放的烟气无刺激性。
经柴油熬炼废气具有强烈刺激性,经柴油吸收法处理后,吸收的废气还可作燃料使用,不会行成二次污染。
、主要参数290% )吸收率>1(2(P(0.5m/s)=650Pa )床层压降:△26% 、二甲苯25%、甲苯23%)饱和吸附量:苯3(活性炭物性参数见下表:设计取值颗粒状活性炭单位性质32.0 2.0-2.2 g/cm 真密度30.8 0.6-1.0 g/cm 粒密度30.38 0.35-0.6 g/cm 堆积密度40 33-45 % 孔隙率30.8 0.5-1.1 / g cm 细孔容积1.6 1.2-4.0 A 平均孔径2比表面700-1500 / g cm1200工艺特点3活性炭吸附工艺特点:针对低浓度有机废气较其他方法有更大优势。
废气处理课件教案教案标题:废气处理课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废气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2. 理解废气处理的重要性和目的。
3. 掌握不同的废气处理技术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废气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2. 废气处理的重要性和目的。
3. 不同的废气处理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不同的废气处理技术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
2. 废气处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3. 学生手册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a.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废气排放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b.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废气吗?废气有哪些特点?步骤二:讲解废气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a.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废气的概念和特点。
b. 引导学生思考废气的来源,如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
步骤三:介绍废气处理的重要性和目的(10分钟)a. 讲解废气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b. 强调废气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步骤四:介绍不同的废气处理技术和方法(20分钟)a.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气处理技术或方法进行研究,并准备简短的介绍。
b. 学生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选择的废气处理技术或方法,并进行讨论。
步骤五:总结和归纳(10分钟)a. 教师总结不同的废气处理技术和方法,并强调它们的优缺点。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废气排放,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步骤六:练习和评价(15分钟)a. 分发学生手册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b. 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步骤七:拓展活动(5分钟)a.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参观废气处理设施、参加废气处理相关的讲座等。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废气处理设施的运作和效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探讨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