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用药指导12治风类中成药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39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是指使用中草药为原料经加工和提取制成的药物,具有中草药的药性和药效。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医疗实践中,根据中成药的特点和适应症,制定合理的临床应用规范,以确保中成药的安全有效性。
1.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中成药:不同的疾病需要选用不同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合的中成药。
2.临床应用应遵循证候论治原则:中医药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特点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辩证施治。
3.对于多种病情可用多种中成药联合应用:一些疾病的治疗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多种中成药,以增强疗效,但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4.临床应用中成药应注意剂量的选择: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以及具体药物而定,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疗效,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5.严格掌握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一些中成药在一些特定的病情下是禁忌使用的,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此外,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要有足够的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危害。
6.长期用药应定期监测:长期用药的患者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测,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7.科学评估和记录治疗效果:对临床应用的中成药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记录,以便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总之,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综合性的临床应用规范,以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应与西医药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成药大全及功能主治书中成药是指由中药炮制而成的药物,以其疗效确切、剂型方便等特点,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成药及其功能主治。
1.牛黄解毒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常用于急性肠胃炎、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湿疹等症状。
2.川贝枇杷膏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清热。
常用于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
3. 999感冒灵颗粒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清热解毒。
常用于感冒、流感等症状。
4.小儿止咳糖浆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润肺。
常用于小儿咳嗽、支气管炎等症状。
5.安宫牛黄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咳平喘。
常用于急性喉炎、支气管炎等症状。
6.龙胆泻肝丸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升阳散寒。
常用于肝胆湿热、黄疸等症状。
7.五子衍宗丸功能主治:固肾填精、补肺止喘。
常用于阳痿早泄、咳嗽喘息等症状。
8.清火麝香追风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常用于风湿骨痛、扭伤等症状。
9.参苓白术散功能主治:健脾渗湿、化痰止泻。
常用于脾虚湿滞、腹泻等症状。
10.天麻片功能主治:镇静安神、活血化瘀。
常用于失眠多梦、痛经等症状。
11.四季感冒丸功能主治:散寒、清热解毒、开窍驱风。
常用于感冒、流感等症状。
12.和香正气水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常用于胸闷、烦躁等症状。
13.石斛夜光丸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热解毒。
常用于口干舌燥、痈肿疮疡等症状。
14.田七痛经胶囊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调经。
常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15.牛黄养心丸功能主治:滋阴养心、安神定志。
常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以上是其中一部分中成药及其主治功能,中成药的种类非常繁多,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并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此外,中成药的使用还应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者药物不能缓解症状,应及时就医,请医生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一、本文概述《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中成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科学、规范、实用的临床应用建议。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关节炎症、疼痛、肿胀和僵硬,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中成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本指南综合了国内外关于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成药的选用原则、常用药物、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指南也期望能促进中成药在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的炎症和增生。
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涉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
在RA的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关节组织识别为外来抗原,导致免疫细胞攻击关节滑膜,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
这种反应不仅影响关节软骨和骨骼,还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
RA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关节症状和系统症状。
关节症状是最常见的表现,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
这些症状通常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称为“晨僵”。
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的破坏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RA还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
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包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病、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
对于RA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则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中成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服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服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用药1. 遵医嘱:在服用中成药前应先咨询医生专业意见,获得合理用药指导。
2. 按照剂量:按照医嘱的剂量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用药时间应坚持,并遵循医生的要求。
3. 间隔时间:如果需要多次用药,应注意用药的间隔时间,避免过量或过快的用药。
4. 结合饮食:一些中成药需要空腹服用,避免与某些食物同时摄入,影响药效。
5. 禁止饮酒:中成药与酒精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需严禁同时饮酒。
二、身体状况与禁忌症1. 妊娠与哺乳期:中成药的成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使用药物。
2.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相对较差,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3. 儿童与婴儿:儿童和婴儿由于生理特点不同,药物的剂量与成人不同。
必须遵照医嘱,且最好咨询儿科专家的意见。
4. 肝肾功能障碍:一些中成药需要通过肝肾代谢,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按医生指导用药,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
三、个人体质与过敏史1. 过敏史:有过敏史者需要特别注意,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成分进行咨询医生,避免再次引发过敏反应。
2. 单一或多药物反应:有些人对某些特定的药物成分或多种药物成分过敏,应该避免使用相应的中成药。
四、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1. 注意副作用:中成药有时会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晕、乏力、恶心、皮疹等,出现不适感时应停药并咨询医生。
另外,一些药物可能性会导致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等,需留意处理。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中成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造成药物效果增强或减弱。
同时使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药物保存与处置1. 注意保存:中成药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高温、潮湿。
要保持药品包装完好,防止药物遭受化学变化。
2. 注意期限:注意中成药的有效期限,过期药品不可使用,以免药效降低或药物产生变质。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
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
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0年6月目录前言 (2)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3)一、中成药的剂型 (3)二、中成药分类 (7)三、中成药安全性 (9)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11)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1)二、联合用药原则 (12)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3)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4)第三部分各论 (16)一、解表剂 (16)二、泻下剂 (17)三、和解剂 (18)四、清热剂 (19)五、祛暑剂 (20)六、温里剂 (21)七、表里双解剂 (22)八、补益剂 (23)九、安神剂 (24)十、开窍剂 (25)十一、固涩剂 (25)十二、理气剂 (26)十三、理血剂 (27)十四、治风剂 (28)十五、治燥剂 (29)十六、祛湿剂 (30)十七、祛痰剂 (31)十八、止咳平喘剂 (32)十九、消导化积剂 (33)二十、杀虫剂 (34)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36)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37)前言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典-临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
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随着气温的骤然变化和各种感冒病毒的肆虐,感冒的高发季节也逐渐到来。
感冒虽然一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许多人在患病期间会感到非常难受。
为了缓解感冒症状,许多人会选择服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方组合而成的药剂。
中成药具有剂型多样、易于储备、口服方便等特点,其药理作用疗效显著,广受人们的欢迎。
下面,我们就针对解表中成药进行简要概述。
一、辛温解表类1. 感冒清片:感冒清片是一种常见的解表中成药,主要由紫花前胡、辣木等中草药组成,具有解热、祛寒、解毒、镇痛等多种功效。
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一次两片,每日三次。
但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等人群应慎用。
2. 风热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是以淡竹叶、薄荷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表除烦等功效。
使用时应将颗粒溶于温水中服用,成人一次5克,每日三次;儿童一次2.5克,每日三次。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遵医嘱服用。
二、苦寒解表类1. 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除湿利尿等疗效。
其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生姜等多种中草药。
成人每次服用4-6丸,每日三次。
儿童应按体重适量减少。
孕妇应遵医嘱。
2. 荆防川芎颗粒:荆防川芎颗粒是以荆芥、防风、川芎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解痉等功效。
成人一次5克,每日三次。
儿童和孕妇应遵医嘱使用。
三、温性解表类1. 洛阳黄芪胶囊:洛阳黄芪胶囊是以生黄芪、黄檗、泽泻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滋阴清热、祛风软坚等功效。
不适宜寒凉体质的人群服用。
成人一次3粒,每日三次。
2. 美加净清热解毒颗粒:美加净清热解毒颗粒主要由黄连、黄芩、板蓝根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祛风除湿等多种功效。
成人一次1包,每日三次,儿童酌量减量。
孕妇应遵医嘱。
总之,解表中成药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正确剂量服用,并遵医嘱。
常用300种中成药.常用300种中成药内科用药类别名称解表剂:桂枝合剂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桂枝合剂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表虚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等。
注意事项: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属于辛温类解表感冒清热颗粒。
祛风散寒,___解表感冒清热颗粒功效主治注意事项解表感冒清热颗粒有疏散风寒、解表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症状包括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等。
注意事项:与环孢素A同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但需注意,会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增高。
疏散风寒,解表清热芦根汤或温开水正柴胡饮/颗粒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正柴胡饮/颗粒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感冒,症状包括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等。
注意事项: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羚羊感冒片等,均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解表、清热解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桑菊感冒片有辛凉的功效,适用于疏风解表,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羚羊感冒片也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等症状。
但需注意,会引起心动过速、过敏等不良反应。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清热解表功效主治注意事项清热解表有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的功效,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等。
注意事项: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状包括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送服莲花清瘟胶囊、解表九味羌活丸、荆防颗粒、午时茶颗粒等,均有解表、祛湿、和中的功效。
解表、祛湿、和中莲花清瘟胶囊解表九味羌活丸荆防颗粒午时茶颗粒祛痰止咳清暑利湿功效主治注意事项祛痰止咳有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感冒,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晕车晕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