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4检阅_人教版新课标
- 格式:docx
- 大小:28.14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检阅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检阅》不仅仅是“关心爱护残疾人”这样的口号式宣言,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爱,有了理解,才能有爱,有了爱,才能升华为尊重。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检阅》,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检阅》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
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一个队员大声说。
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国庆节到了。
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
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
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位小伙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检阅》教学反思其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当我让学生模拟情境劝说博莱克不要参加检阅或把他放在中间或最后,以体验博莱克的心情时,那些“博莱克”们的话语令我意想不到:“不行,我就要参加!”“我就要排在前面的最外边面,这样人家能看到我。
14 检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文中会写,会认的生字,掌握重点词语及多音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2、通过多种方法阅读,让学生知道文中人物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读一读重点词语,然后抽学生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2,打开课本,读一读13课课后的关于时间的格言,并试着背诵。
二、情景导入。
一)1、今天老师呀,为你们带来了一组照片,先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2、请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师总: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检阅时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士兵们那整齐的步伐,看到了他们团体精神的博大。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波兰的首都华沙,一起去看看那场特殊的国庆检阅。
4、请齐读课题。
5,双鱼教学平台听课文,二)请孩子们读一读1-3自然段:1,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将要发生什么事?师:什么事让儿童队员难办?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2,请学生小声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个多音字,藏都量还等等要求学生由于时间关系,回家后认真写在本子上。
三)学习4-9自然段女生读4-6自然段,男生读6-9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博莱克左腿截肢了),儿童队员们最后做了怎样的决定?二,整体回顾。
1、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看看,这些空都会填了吗?2、出示:这篇课文围绕着“检阅” 写了:检阅前,在波兰首都华沙的一所学校俱乐部里, ______正在讨论___________,最后他们决定______________。
检阅时,_______和_______的表现受到了观众的______。
14检阅教课目的1.认识“俱、纠”等 5 个生字。
会写“俱、众”等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检阅、谈论”等 21 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学习小孩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英勇参加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孩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课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学习 14 课,齐读课题。
读了此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边我们一同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归纳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相互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着生字,同桌沟通。
4.指名谈谈用什么方法记着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谈论用生字组词。
6.谈谈哪些字最简单写错,需要提示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教课后记:课文词语许多,教课这节课时,教者能要点抓住字词,但对课文朗诵的较少。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终究是否是呢,我们一同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二)学习三──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约定,但是从大家的表情里能够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怎么谁都不肯意第一个张口呢?3.那此后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领会到了什么?4.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指名朗诵。
齐读。
5.分角色朗诵课文。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你发现这段中标点符号有什么特色吗?( 2 个叹息号)感情特别激烈。
3.自由读一读,读出感情。
4.齐读。
(四)学习十一──十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领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14课《检阅》导学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检阅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
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我们__的检阅仪式。
(看阅兵式录象)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
(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
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仪式上,让()的博莱克走在()。
___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
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
(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四、学习课文第2。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4检阅人教版新课标2014【说教材】《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而选编的。
初读文章,文中的残疾孩子博莱克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左腿截肢,只能靠拄拐走路。
可是在国庆检阅队伍中,他能和集体的步伐一致,真了不起。
再读文章,让我关注到了那群可爱的儿童队员,他们的大胆子决定给予了博莱克极大的尊重,更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他们更了不起。
反复品读文章,让我明白这已不是一次普通的检阅了,文中的“检阅”实则是对儿童队员们心灵的一次洗礼!课文的语言描写很有特色,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实则体现了细致的心理描写。
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学生阅读这样的课文能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儿童队员们美好的心灵,懂得尊重集体中的每一个伙伴。
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涵却大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习。
第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展开学习。
第二课时:巩固识字,围绕“这些小伙子真棒!”继续展开学习。
【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棘手、鸦雀无声、洪亮、情不自禁的意思。
3、通过具体情境的感悟,学生能感受博莱克的心理活动,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而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的含义。
【说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引导法、探究法。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4检阅人教版新课标201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今天,我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检阅》。
课文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前发生的事,并且经过努力,获得成功。
2.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所写,为领会编者意图,达到应有效果,根据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及本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心理变化过程,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领悟作者“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义。
感受大家对博莱克的尊重与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尊重和爱护他人,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明白儿童队员,心理发展过程与了解本文主要内容是重点。
领悟作者“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二、说教情对于我来说,比较喜欢朗诵艺术且普通话较好,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将适时通过范读,引领学生诵读,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中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受喝彩的原因。
三、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学习工具、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三年级学习活泼开朗,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
但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发展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因此,《检
阅》这篇课文,是塑造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佳作,十分值得学习朗读。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将采用以“读悟结合法”为主,以“情景教学法”为辅相结合进行教学。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体验,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
2.学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相结合进行学习。
合作探究法,是在教学中以小组谈论的方式,在班级交流。
旨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练习说话的能力,激发学生发挥丰富想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表情达意。
五、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应紧抓课文的重点内容,依据教材特点,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质疑-悟疑-解疑-回疑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学习博莱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一)质疑激趣,导学目标
1.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你想知道什么?
2.在汇报过程中进行质疑。
3.通过梳疑,归纳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
学生的质疑既是教学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
通过质疑,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疑训练
学习2--15自然段,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
这一部分,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第一方面,了解儿童队员博莱克的苦力与付出,初步解疑。
.读11-14自然段,思考: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博莱克在检阅时的表现后,请学生介绍。
通过变文为言的练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解决质疑中的问题作准备。
第二,深入理解内容,进行解疑。
1.通过老师的假设情景,让学生合理想象,说说有什么发现?(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博莱克在检阅队伍中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够达到的。
从而对“这个小伙子真棒”表示认可。
)
2.学生齐声朗读11-14自然段,再次体会博莱克的努力与艰辛,并增强学生要自尊自信自强的认识。
其次,这些小伙子真棒。
第一,了解其他儿童队员的矛盾、犹豫与最终决定,初步解疑。
1.了解课文内容2-9自然段,思考:儿童队员是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让博莱克参加?决定让他参加后,有准备让他站在哪儿呢?
2.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儿童队员在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做出大胆决定,并通过邀请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以模拟课本的方式亲身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二,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1.让扮演的学生及其他学生谈谈队员们内心的矛盾、犹豫、最后决定时的心理感受,从而对观众的“这些小伙子真棒”表示赞同。
2.学生齐声朗读2-9自然段,再次体会儿童队员的内心思想,并增强他们要尊重爱护他人的感性认识。
(三)回疑反馈,巩固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理解。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不但解决了疑问,而且完成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六、说作业布置。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将作业布置如下:
1.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说说这群小伙子有些什么样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2.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想对他说什么?
3.想对这群儿童队员说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关键最精炼的词提炼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把博莱克与其他儿童队员的品格表现出来,又恰如其份的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
帮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美与陶冶学生情操,使文章内容一下就能印在学生头脑中,达到预期教学成效。
八、说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遵循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力求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积极的发展。
既让重点得到突出,难点突破有法,又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较好地完成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