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数学112难题
- 格式:pdf
- 大小:345.48 KB
- 文档页数:38
三年级数学说理小达人《三年级数学说理小达人》嘿,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三年级的班级里,有一群超级厉害的数学说理小达人!这里面就包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就说那次数学课堂上吧,老师出了一道超级难的题目:“小明有10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 倍还多3 个,小红有几个苹果?”这可把好多同学都难住啦,大家都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我心里想,这有啥难的?不就是先算小明苹果数的2 倍,那就是10×2 = 20 个,再多3 个,那不就是20 + 3 = 23 个嘛!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大声说道:“老师,我知道!小红有23 个苹果!”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不错不错,你能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想的吗?”我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像个小老师一样说道:“同学们,你们看啊,这就好比我们排队,小明站在前面,他身后的人数是他的2 倍还多3 个,那我们先算出2 倍是多少,再加上多的3 个不就出来啦!”大家听了,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这时候,我的好朋友小刚不服气地说:“这题简单,我也会!”我笑着说:“那好呀,下次有难题我们再比比!”还有一次,我们在小组讨论一道关于图形周长的问题。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 厘米,宽是5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呢?”组长小敏问道。
我马上说:“这还不简单,周长就是把四条边加起来呀,也就是8 + 5 + 8 + 5 = 26 厘米。
”同桌小花却说:“不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公式呀,(8 + 5)× 2 = 26 厘米,这样多简单!”我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最后还是老师来给我们解释,说两种方法都对,只是公式更简便一些。
哎呀,数学可真是奇妙,方法居然有这么多!在我们三年级,数学说理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冒险!每次解决一个难题,就好像爬上了一座高山,那种成就感,你们能想象得到吗?我们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有时候会遇到风浪,可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是勇敢的小达人!我们用聪明的头脑和不服输的精神,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篇1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非常好看,讲了许多的数学童话,寓教于乐,能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兴趣,里面的故事很有趣,也很搞笑。
说了猴法官和熊警探联合破案,除暴安良,保护动物的故事,用智慧与狐狸等狡猾的动物轮番交战,最后以猴法官的机智勇敢而告终。
从这本书我懂得了:做班干部,一档尽到自己应该做的,不是拿权力来约束别人,要起带头作用。
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篇2今天,我看了《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
里面有10篇故事,其中一篇叫奇妙的数王国,写的是小华和小强一起到数王国,他们和双数还有单数做了许多数学题,我真佩服小华和小强。
第二篇是猪八戒新传,讲的是猪八戒被孙悟空的怪题难住了。
最后,悟空帮他解开了难题……我喜欢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了解数学的奥妙和学习数学的快乐,并且对数学会有更大的兴趣。
《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篇3今天我读了李毓佩教授著的《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写了十个数学故事,分别是奇妙的数王国、猪八戒新传、长鼻子大仙、熊法官和猴警探、梦游“零王国”、神秘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7和8的故事和鹰击长空。
其中我对奇妙的数王国印象最深,一是它的故事最长,二是它讲到数字、分数、小数点王国发生的有趣事。
李教授用故事让我们学会数学,而且用一些高年级的知识让我们现在就知道,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篇4我读了《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奇妙的数王国》就像磁铁一样把我牢牢地吸住。
它让我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着。
读了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许多数学知识:分数也分真假,有真分数,也还有假分数;小数点是个神奇活泼的东西,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它可以使数忽而变大、忽而变小……读完了这本书,我也迷上了数学,这本书真是太好了!《奇妙的数王国》读书笔记篇5这个寒假我认真读完了《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作者是李毓佩教授。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孙悟空》带反思大班教学计划《孙悟空》包含对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可以进行情境活动,让孩子们自我探索,有能力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开展化妆活动,提高孩子的表现。
具有创造美感和欣赏美感的能力,通过游戏发展孩子身体的敏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让孩子们体验游戏的乐趣,前来反思课程计划的幼儿园班级《孙悟空》。
游戏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化妆活动,以提高其美丽表演,创造美感和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开展情景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自探索,并有能力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
3,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身体的敏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让孩子体验游戏的乐趣4.发展幼儿相互谈判和合作的能力。
5.引导孩子讲解克服困难的故事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6.培养幼儿清晰表达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材料准备:1. Cartoon 《西游记》片段,自制的紧身棒(一只手)。
2.化妆所需的各种材料。
3,歌曲录音带《猴哥》,老师编写了一套金箍练习。
4,孩子们玩过诸如丝盘洞之类的游戏,并设置了通天河,盘丝洞,游戏场。
5,多功能滑梯,木马,钻鱼等6.每条道路的标记图都有一只手,并包括10个以内的加减题和几何图形。
活动程序:1.观看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以激发孩子学习孙悟空的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要您看动画。
'(播放剪辑《西游记》)老师: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谁?为什么?杨:孙悟空,因为他很勇敢,不怕困难和聪明。
年轻:孙悟空,因为他很聪明,能力很强。
老师(另一位打扮成美猴王的老师):孙悟空也来了。
老师:让我先测试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武器是什么?年轻:金雄花果山老师:你真聪明!今天,我去了(2)大班收集学徒。
要看到谁聪明又勇敢,我将接受他作为我的徒弟,将他带到花果山,并学习我的72技能。
您想向孙悟空学习吗?杨:想2,打扮自己老师:请孩子们打扮成孙悟空。
孩子们的化妆一起工作(用各种材料装扮自己)。
师:如果不做武器怎么办?让我换很多金箍(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使用的)。
猪八戒吃西瓜
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一片树林,师徒四人感到很渴。
于是,孙悟空就去附近找了个大西瓜。
孙悟空问沙僧:“你要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还是八分之一呢?”沙僧说:“我要四分之一的”。
孙悟空把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给了沙僧。
接着,他又问唐僧:“师傅,你要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呢?还是八分之一呢?”唐僧回答道:“我要二分之一”。
孙悟空把二分之一的西瓜给了唐僧。
猪八戒听了哈哈大笑,并且说:“你们都要小的,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拿走了八分之一的西瓜。
当他们吃的时候,猪八戒把自已的西瓜和唐僧他们的对比,惊奇的发现他的的西瓜是最小的,于是,他就去问孙悟空:“猴哥,我的西瓜怎么这么小啊?”孙悟空笑着说:“分数的规律你不懂吗?分子是1,分母小的反而大,而分母大的反而大。
八戒,现在知道自已的西瓜为什么小了吧!”八戒听了恍然大悟。
2023年《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2023年《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1这个寒假我认真读完了《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作者是李毓佩教授。
这是一本数学童话故事书。
我喜欢读里面的《猪八戒新传》。
这个故事写得很有趣,最吸引我的还是《猪八戒斗鳄鱼精》。
当鳄鱼精问猪八戒:“我的头和身体各长多少米?如果答错了,就把你的头咬下来。
”可猪八戒怎么想都没有想出答案来。
幸好孙悟空来了,轻而易举地就说出了答案救了八戒,不然,八戒就要当鳄鱼的晚餐了。
看完故事我想:其实,八戒不笨,只是粗心了一点,幸亏悟空来得及时。
鳄鱼眼看八戒被悟空所救,心有不甘,想不遵守之前的诺言,可又打不过孙悟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孙悟空把八戒救走。
李毓佩教授写这篇__是为了告诉我们在遇到困境时要像八戒一样勇敢地去面对,还告诉我们不能像鳄鱼一样不信守承诺。
2023年《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2今天,我看了一本叫《奇妙的数王国》的书,它是由李毓佩教授写的。
说到李毓佩教授,我还要介绍一下呢:他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十分擅长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读起来轻松自如……哦,话题扯远了,还是来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一共有十篇__,今天,我就说说最长的那一篇吧!这篇__叫做“奇妙的数王国”,它的主人公有哥哥小强、弟弟小华、O国王、1司令和2司令。
书中,O国王先带我们参观了1司令和2司令的奇、偶兵团,然后又去探索分数的奥妙。
当然,小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员啊!O国王带我们参观各种数儿时,又把他们所包含的知识一一讲了出来,既生动又形象,真是一篇好__!读过了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许多数学知识:分数也分真假,有真分数,也还有假分数;小数点是个神奇活泼的东西,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它可以使数忽而变大、忽而变小……读完了这本书,我也迷上了数学,这本书真是太好了!2023年《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3《奇妙的数王国》是一部数学童话书,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和数学家李毓佩教授送给我们小朋友的一份礼物。
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又比如: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
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1999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00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01年.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尚友制作】数学猴哥难题112讲解 21-30NO 21解答:左边是(2+1)/2=1.5右边是 1.4左边大选ANO 22解答:题目中问,如果实际温度为13,(虽然表中没有13这个数,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介于10和20之间的,而且比较接近10),并且风速是14(同样的,表中没有14这个数,但是可知是10到15之间,比较接近15)。
所以我们就参考实际温度为10,风速为15的时候,apparent temperature是-18. 答案中和这个最接近的,就是BNO 23和22题为同一个图表题I:实际温度是20,风速是15的时候的表观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e)和实际温度是30,风速是40的时候的表观温度是一样的。
判断:查表可得,实际温度20,风速15 表观温度=-5;实际温度=30,风速40,表观温度=-5.所以这个是对的II: 当风速恒定的时候,随着实际温度上升,实际温度和表观温度之间的差值也变大了判断:当风速为5,实际温度-表观温度依次是5,5,3,4,3. 没有递增的趋势。
所以这个是不对的III:当实际温度恒定在-10,随着风速上升,表观温度依恒定速度下降判断:当实际温度是-10,看表格第一列。
表观温度依次是-15,-34,-45,-53,-59,-64,-67,-69.虽然是下降,但是并没有以恒定的速度。
所以这个判断是不对的综上所述,只有I 对,选ANO 24提示中标明,实心的点是包括在内的,空心点就不包括在内了。
这个图呢。
是有点残。
大家可以参考26题的图题目问得是从1982年到1987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现在到左边的表示价格的图,然后找到1982年那个点,对上去的价格是0.5,同理,找到1987年,其价格是0.85. 所以,增长幅度为(0.85/0.5) - 1=70% 选CNO 25这道题是问,从1971年到1991年,有多少次是价格上升,但是重量下降1975 P上升W下降1980 P上升W下降1985 P上升W上升1990 p下降W下降可见只有1975,和1980是符合条件的,共两年选BNO 26解法同上一题目;NO 27翻译:共500人,其实R 200,剩下的D 为300500人当中有100人是素食主义--> 剩下的400 不是素食主义这400人中有270 是D,上面已知,D 共300人,那么可知有30人,是素食主义所以可得demoncrat & vegetarian =30demoncrat & non vegetarian = 270republican & vagetarian = total vegetarian - demoncrat & vegetarian=70republican & non vegetarian = total non vegetarian - demoncrat & non vegetarian = 130所以答案是70,选ENO 28解答:题干:S 是一个有n 个连续整数组成的数列比较S的mean 和median同样是(首项+尾项)/2所以是相等的,选CNO 29解答:tax =11% * ticket price before taxtax + ticket price before tax = 433ticket price before tax = 433/(1+0.11) * 1 = 390.09 选CNO 30解答:由图可知P(x=1)=0.2P(x=2)=0.5P(x=3)=0.25P(x=4)=0.05So, P(x is either 1 or 2)=P(x=1 or x=2) = P(x=1)+P(x=2) = 0.2+0.5=0.7 选D活动详情请参见论坛帖子/thread-425567-1-2.html。
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读后感篇1:嘿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叫做《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这个故事啊,就像我最喜欢的巧克力一样,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妈妈,你知道吗?猪八戒和孙悟空可真是一对活宝!”我一边吃着薯片,一边跟妈妈分享我读的故事。
妈妈笑着问我:“哦?那你最喜欢他们俩的哪一点呢?”“我最喜欢他们俩的勇敢和智慧啦!”我兴奋地说,“就像我们班的足球队,猪八戒就像那个最会搞笑的守门员,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而孙悟空呢,就像是那个最聪明的前锋,总能想出打败对手的妙计。
”妈妈点头说:“那你能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吗?”“当然可以!”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故事来。
“故事里,猪八戒和孙悟空遇到了一个大妖怪,这个妖怪啊,就像我们学校那个最难的数学题,让人头疼。
但是猪八戒和孙悟空没有害怕,他们像我们玩捉迷藏一样,想出了一个超级棒的计划。
”“孙悟空变成了一个小虫子,悄悄地飞到了妖怪的耳朵里。
”我模仿着孙悟空的声音,“嘿,妖怪,你敢不敢和我比试比试?”“而猪八戒呢,他就像我们班那个最会讲故事的同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把妖怪说得团团转。
”我模仿猪八戒的声音,“妖怪啊妖怪,你虽然长得高大威猛,但是你的智慧呢?你敢不敢和我们比比智慧?”妈妈听得津津有味,问我:“那妖怪上当了吗?”“当然啦!”我得意地说,“妖怪被他们俩逗得团团转,最后孙悟空找到了妖怪的弱点,一棍子把它打跑了!”“哇,他们俩真是太聪明了!”妈妈赞叹道。
“是啊,他们就像我们的老师,总是能教会我们很多知识。
”我感慨地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怕,要像猪八戒和孙悟空一样,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小明,你说得真好。
看来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那当然啦!”我骄傲地说,“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既勇敢又智慧的人!”故事讲完了,我和妈妈都笑得很开心。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勇敢、智慧,就一定能战胜它。
《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1读了《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数学知识。
如:组成相亲数条件是甲数的所有真因数之和等于乙数,而乙数所有真因数之和又恰好等于甲数,这就是一组相亲数了;古埃及分数是包括2/3和所有分子是1的分数;6是最小的完全数;无限循环小数0.66767……可以简写成0.67;2=1。
在这本书里,我觉得最有趣的是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
故事中,因为无理数要求改名字,而有理数不答应,无理数一气之下就跟有理数打了起来。
经过Л司令和1司令的同意,司令们来了一场决斗。
后来经过两场决斗,Л司令自知不是1司令的对手就撤回了自己的疆土,再也不来侵犯了。
《奇妙的数王国》里的故事也很好看,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了很多数学原理。
比如:“大战野牛山”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孙悟空遇到难题”的故事让我知道0.9=1;“重建小数城”让我学会了宽除以长等于0.618的长方形是黄金长方形。
《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我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2《奇妙的数王国》非常好看,里面有很多小故事。
每个故事里可少不了数学,否则,这本书的书名怎么可能叫奇妙的数王国呢?里面的故事像点缀在夜空中的星星,有很多。
其中一颗最明亮,最可爱,也是我最喜欢的。
这是关于小强和小华在数王国的历险记。
有一个暑假里小华和他哥哥小强来到了数王国。
当小强帮零国王去找十分之一王国时,小华遇到了一只丑陋的乌龟,其实是仙鹤王子。
数王国的2司令心胸太狭窄。
仙鹤王子休息时身体摆成了一个2字形。
2司令逼他换个姿势,人家仙鹤王子当然不愿意,两人越说越僵后来2司令就把仙鹤王子变成了丑乌龟。
并且还用一个数谜把他封印住了。
最后小华还是帮仙鹤王子解开了咒语。
这本书非常有趣,人物也很生动,还结合了平时的生活还教会了我新的数学知识,比如:有无理数和有理数、小数点除法等等。
推荐大家去看!《奇妙的数王国》读后感3上星期肖老师发给全班同学一人一本数学知识课外书。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作文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真有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世界可神奇啦!
比如说,有一家工厂,每天能生产 125 个零件,一个月(按 30 天算)能生产多少个零件呢?这就要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啦。
我们列式就是125×30 = 3750(个)。
哇,一个月能生产这么多零件呢!
再比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能行驶 112 千米,12 小时能行驶多远?112×12 = 1344(千米)。
是不是很神奇呀?
三位数乘两位数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生活中的数学大门,让我们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秘密!
《我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
最近,我在数学课上学到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开始我觉得好难啊!
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例子,就像 234 乘以 56 ,先要用 6 去乘234 ,再用 50 去乘 234 ,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我听着听着,慢慢地就懂了。
回到家,我又做了好多练习题。
比如 345 乘以 21 ,我一步一步地算,终于算出了答案 7245 。
我高兴极了!
现在,我已经不怕三位数乘两位数啦,我还能又快又准地算出答案呢!。
西游记大闹无底洞读后感《西游记大闹无底洞读后感》篇一《西游记》里的故事就像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每一颗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大闹无底洞”这颗珍珠呀,那可真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心里也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话说那无底洞,一听这名字就感觉阴森森的,像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随时准备把一切都吞进去。
老鼠精在这洞里称王称霸,还想和唐僧成亲,这想法可真是够奇葩的。
我就想啊,这老鼠精是不是在洞里待久了,脑子有点“瓦特”了,怎么就盯上唐僧这个和尚了呢?也许在她眼里,唐僧就像一块超级美味的唐僧肉味蛋糕,谁吃了就能长生不老,就像我们看到超级美味的冰淇淋,忍不住想咬一口一样。
孙悟空那可是相当机灵啊,他就像一个超级侦探,在无底洞里东翻西找,想要找出老鼠精的破绽。
他那金箍棒挥得呼呼作响,就像一阵旋风,所到之处都像是被龙卷风席卷过一样。
可是这老鼠精也不是吃素的,她的洞府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弯弯绕绕的,把孙悟空都给绕得晕头转向。
我看着都替孙悟空着急,心里直犯嘀咕:“猴哥啊,你可一定要加油啊,要是让这老鼠精得逞了,那唐僧可就真的要成为‘压寨丈夫’了。
”在这个故事里,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子钻进老鼠精的肚子里那段。
他在老鼠精的肚子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又是拳打脚踢,又是大声叫嚷的。
我仿佛看到老鼠精那副痛苦的样子,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就像一个被人狠狠捶了一拳的气球,瘪瘪地趴在地上。
这时候我就忍不住笑出了声,孙悟空可真是太聪明了,这一招简直就是“杀敌于无形”啊。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这老鼠精其实也挺可怜的。
她在这无底洞里孤孤单单的,可能也只是想找个伴儿。
虽然她的方法有点极端,但也许她也有自己的无奈呢?就像我们有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也会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
但是不管怎么说,她想吃唐僧肉这一点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这“大闹无底洞”的故事啊,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一会儿让我紧张得捏一把汗,一会儿又让我笑得前仰后合。
它让我看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也让我对老鼠精这个角色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猪八戒和孙悟空分西瓜数学报作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走到一座山下,这时候,天气又干又热,于是唐僧问悟空:“你能不能去摘点儿能解渴的果子来”?悟空说:“好,师傅,我这就去”。
孙悟空驾着筋斗云来到了一片瓜地。
他摘了四个西瓜就回去了。
回去后,他对师傅说:“我摘了四个西瓜,我们有四个人,4÷4=1我们刚好可以每人平均分一个西瓜”。
猪八戒一听,觉得一个太少了,于是他说:“还是我来切,我来分吧,我分的比猴哥的多”。
大家同意了。
猪八戒把西瓜挪到了一边,他把一个西瓜分成四块,这样4×4=1616÷4=4一个人可以分到四块西瓜。
猪八戒太贪吃,他很快把自己分的四快西瓜吃完了,他觉得自己吃得还不够。
看看还剩下十二块西瓜,他想:“假如重新分,12÷4=3每个人可以平均分三块,我再吃三块吧”。
于是,猪八戒又吃了三块西瓜。
吃完后,他觉得剩余的西瓜还许多,就想再分一次。
现在还剩下九块,9÷4=2余1于是,他先把多余的一块吃了,又把分给自己的两块吃了。
2023年《数学西游记》读后感2023年《数学西游记》读后感1暑假里,我看了李毓佩写的《数学西游记》这本书,特别有趣。
我很喜欢书里的主人翁——酷酷猴。
酷酷猴是一只小猕猴,它聪明过人,身手敏捷,它的数学也特别好,解题思路独特,计算速度极快,所以大家都叫它酷酷猴。
一天,有几只蚊子精正追着猪八戒,猪八戒大声喊道:“大师兄救命,”被正在树林散步的酷酷猴听见了,酷酷猴拿出蚊虫喷杀剂,喷死了蚊子精。
猪八戒感谢了酷酷猴的救命之恩。
过了一会儿,猪八戒打了哈欠犯了困,可是猪八戒却不敢睡,他怕睡着了就会打呼噜。
妖精听到了会来吃它,这时,猪八戒在地上画了一个4×4的`方阵。
酷酷猴问:“你这方阵有魔力吗?”然后,酷酷猴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了四名卫兵守住了方阵,帮助猪八戒解决了难题,这就是书中的“卫兵排阵,”是不是很有趣?《数学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等人物,本来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再加上李毓佩把数学故事也融入了其中,这让我们更快、更生动的去了解数学,爱上数学。
2023年《数学西游记》读后感2我要为大家带来一本十分有趣的书——趣味数学魔术。
他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魔术向我们展示了数学有多么神奇,让我们有兴致地学习数学,从不枯燥乏味。
这本书让人不禁赞叹数学的博大精深。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一天,作者去了一家大演院看魔术,一走进去就看见一个13岁小男孩出现舞台上、,他的助手飞快地潜入观众席,拿起观众的物品,提问舞台上的小男孩,结果小男孩在既远又昏暗的环境下毫不犹疑一一回答正确,观众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和热烈的欢呼声。
作者非常惊讶,原来这一切奥秘来自简单的“数字”。
魔术师是利用了数字来暗示某一个物体,达到“神奇魔幻”的效果。
如:“1”代表手提包;“2”代表烟;“3”代表铜币等等。
书中还说道“非凡的记忆”也是通过数字给单词编号......还有一个魔术:请一个伙伴拿着一枚多米诺骨牌比如它是6/3,请他以这组里的某个数字乘以2,加7,再乘以5,再让他以另外一个数相加,让他报出答案,拿这个减去15,你发现了什么?自己算算看!什么?想知道原理?自己把书买来看吧!2023年《数学西游记》读后感3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李毓佩写的《数学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