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讲座☆★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769.50 KB
- 文档页数:18
高考生物知识点复习实验与探究高考生物知识点复习实验与探究【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图像的辨析,同时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以及显微镜的使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的实验选材必须为根尖分生区。
(2)制作临时装片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个步骤。
(3)对实验材料解离的过程中,细胞已被杀死,观察中没有分裂过程,只能从视野中寻找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4)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形态,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具有不同特点。
【规范解答】选B。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解离,用0.01g/ml 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色,所以A项错误。
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即使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 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C项叙述不符合实际。
视野中,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D项不对。
图中的图像确实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时视野中物象清晰,B项叙述正确。
3、(2019?新课标全国高考?T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命题立意】本题以实验选材的选择为素材,主要考查考生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的能力。
【思路点拨】处理本问题的步骤如下:(1) 思考观察质壁分离、RNA和脂肪所需材料的特点。
(2) 分析选项中所列材料的特点。
(3) 得出结论。
【规范解答】选C。
观察质壁分离应选用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在细胞;观察细胞中的RNA和脂肪需要进行染色处理,因此应选浅色或无色的组织或细胞。
选项所列材料分析如下: 所含主要成分是否含大液泡颜色水稻胚乳淀粉否无天竺葵叶蛋白质否无紫色洋葱蛋白质含紫色花生子叶脂肪否无从表中分析观察质壁分离所用的材料应是紫色洋葱,而只有C项符合顺序。
实验基础知识——方法总结(一)制片技术——制片法1.玻片标本类型:(1)临时玻片标本:是实验中观察标本常采用的方法,保存时间不长久是本法的缺点。
如草履虫形态及应激性、口腔上皮细胞、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病原体观察等。
(2)永久玻片标本:如洋葱根尖固定装片.蛔虫受精卵固定装片等。
2.制片法:中学常用的四种制片法是石蜡切片法(如制作植物茎横断面的切片),涂片法(如制作细菌、酵母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压片法(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观察早期花蕾花粉母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等临时装片的制作),徒手切片法(如桂花叶片横切)。
(二)染色及染色剂:染色的目的在于使生物组织和细胞受染色剂的作用(化学反应或主动吸收等),其各部分结构能清楚的显示出来,便于显微镜下识别和分析研究。
1.染料及染色剂(1)染料:是一类有色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它能使被染物呈现颜色。
染料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染料发色机团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分,是阴离子者为酸性染料,是阳离子者为碱性染料。
碱性染料是一种色碱盐,通常为氯化物(如亚甲基蓝)或醋酸盐(醋酸洋红);酸性染料为色酸盐,通常是钠盐、钾盐、铵盐。
另一种是按染色对象分为胞核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胞浆染料(红墨水、碘液等),脂肪染料(苏丹Ⅲ、苏丹Ⅳ)等。
(2)染色剂:染料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溶液。
如碘液、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亚甲基蓝溶液、红墨水等。
2.染色方法:根据材料是活的还是死的分为活体或半活体染色(如0.01%亚甲基蓝溶液对根染色——根对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等)及死体染色(如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溶液对已解离的根尖的染色)。
3.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溶液:水、酒精、丙酮、汽油等。
4.介绍几种制剂的作用(1)2,4-D生长素类似物:有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培育无籽果实。
(2)10-4M的秋水仙素:a.诱发基因突变。
b.使染色体加倍,培育多倍体。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实验是生物学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验证和探索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在高考生物中,实验题目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熟悉并理解生物实验的知识点对于高考备考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考生物实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实验目的和设计- 实验材料和仪器的准备- 实验原理和处理方法- 实验操作和观察-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实验结论和总结2. 常见的生物实验技术和手段- 鉴别方法:包括形态鉴别、结构鉴别、化学试剂鉴别等- 细胞观察:包括显微镜观察、细胞涂片制作、染色观察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凝胶电泳、酶切等- 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计算、标准差计算、t检验等3. 常见的基础实验操作技术- 灭菌技术:如高压灭菌、化学药剂灭菌等- 培养技术:包括液体培养、固体培养、组织培养等- 制片技术:包括细胞涂片、切片等- 酶反应技术:如酶活性测试、酶抑制剂测定等- 染色技术:如苏木素-伊红染色、甲醛银染色等4. 常见的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基因转移实验:包括构建载体、转化细胞、筛选转化子等- 植物生长实验:包括种子发芽实验、水分蒸腾实验等- 动物行为实验:包括观察动物的觅食行为、逃避反应等- 光合作用实验:包括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光合速率等- 呼吸作用实验:包括测定呼吸速率、测定发酵产物等5. 注意事项和实验安全- 注意实验室安全,使用实验仪器时要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实验材料的质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和整齐- 注意生物实验中的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尊重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总之,生物实验是高考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相关的实验知识点对于高考备考非常重要。
以上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生物实验知识点和操作技术,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同时,还需结合教材和习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对生物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总结黄小琼2019年是本省使用全国Ⅰ卷进行高考的第4年,相比以往的福建卷,生物在难度上提升了,对学生理解应用能力的考察也提高了。
针对试卷的特点和本届理科班学生的学情,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一、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编写知识点。
一轮复习的时候,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发布后,我按照大纲知识内容表罗列的知识要点,将每个知识点根据Ⅰ或Ⅱ层次的要求,进行补充和拓展,使知识点丰满,最后整理出全部的知识点,留出必要的空白部分,打印后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
课堂上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且通过提问巩固学生的落实情况。
对于完成不好的学生,利用课后和晚自习进行个别检查和落实。
二、要求学生看书、读书,回归教科书。
通过研究历年来的全国卷,不难发现,全国卷命题对于教科书的重视,甚至连小字部分也不放过。
本届理科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都较差,很少有人认真看过教科书。
因此,在二轮复习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看教科书或者诵读教科书,十分钟左右进行一次提问,对于回答不出的学生,给予二次机会换题提问,再回答不出来,请学生课后将所提的问题和答案抄写几遍加强记忆。
三、筛选练习,加强训练。
本届的学生,理解能力欠佳,变通更难,所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孰能生巧,学生做出感觉了,也便更有信心。
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每次的周考,我将历年的全国卷整理后发给学生做,改完后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认真讲评,并且必要的个别谈话。
在二轮的时候,我把年段征订的材料一份份发给学生,砍掉比较难和比较偏的题目,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在讲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联系几份出现类似题的试卷,回顾知识点时通过投影仪回归课本。
在最后冲刺阶段,收集各地市的质检卷,甄选题目,让学生进行最后的训练。
四、看形势,增知识。
本省以往的高考生物选考只有选修3,而全国卷除了选修3还有选修1,本届学生在高三之前也只学习了选修3,但是从多次的考试、练习和专家的讲座中可以看出,选修1较选修3简单,更能赋分。
[系统图示][19个教材试验分类汇总]变更(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变量5.学会预料相应的试验结果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第1讲扎牢试验基础——4大类教材试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考点一显微视察类试验 一、抓牢主干学问——学什么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视察类试验(填表)试验名称视察方式视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试验材料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视察核酸死甲基绿、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视察叶绿体原色视察叶绿体活无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叶视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紫色大液泡活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三、驾驭方法技巧——怎么办1.视察类试验操作流程干脆视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视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视察细胞分裂)①先低倍镜视察,后高倍镜视察②视察质壁分别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依据原理和所视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2.盐酸在试验中的应用试验名称盐酸的作用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变更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别,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视察根尖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成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别开来 考点二验证鉴定类试验 一、抓牢主干学问——学什么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试验(填表)试验名称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淀粉的鉴定碘液蓝色脱色的叶片—还原糖的鉴定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鉴定苏丹Ⅲ(或Ⅳ)染液橘黄(或红)色花生种子切片需用高倍镜视察蛋白质鉴定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等先加A液,后加B 液,摇匀运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提取液:无水乙醇;分别液: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簇新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名称作用试验应用酒精溶液50%的酒精洗去浮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70%的酒精杀菌、消毒微生物的培育技术95%的酒精快速杀死细胞,使细胞分别视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5%的盐酸丙酮(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层析液溶解并分别色素二氧化硅(石英砂)使研磨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破坏三、驾驭方法技巧——怎么办1.鉴定类试验的操作流程|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依据试验原理和要求,精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对应试验目的进行精确描述,并做出确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试验归纳总结 颜色原理红①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③RNA +吡罗红溶液→红色 ④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⑤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汲取红光和蓝紫光黄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②叶绿体中色素分别的滤纸条中: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绿①DNA +甲基绿溶液→绿色 ②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③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灰绿色 ④叶绿体中色素分别的滤纸条中:叶绿素b →黄绿色,叶绿素a →蓝绿色 蓝①淀粉+碘液→蓝色②DNA +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蓝色 紫①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③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主要汲取蓝紫光。
高三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和复习方法高三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和复习方法全世界的化工能源(石油、煤等)贮备总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
因此,自然界中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物量)又重新被人所重视。
自然界中的生物量大多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将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加工,就可以把纤维素转化为酒精,用作能源。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高三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和复习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拓展:高三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1.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设法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
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
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2019年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3实验十三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步骤注意问题分析二、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混合液(1:1)解离时间要保证,细胞才能分散开来。
解离时间也不宜过长。
目的:溶解细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此时,细胞已被盐酸杀死。
否则,根尖过于酥软,无法取出。
2.漂洗: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漂洗要充分,可换水1~2次。
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染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龙胆紫等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
醋酸洋红溶液也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要弄碎根尖,再垂直向下均匀用力压片,不可移动盖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避免细胞重叠,便于观察。
做得成功的装片,标本被压成云雾状。
三、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装片放在低倍镜下,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2.高倍镜观察: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仔细观察,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一定要找到分生区。
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
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实验探究专题近几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答题难点主要集中在相关实验探究方案设计,或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规范表达;另外,还有创新情境问题的规范解答。
这些题目的解答一般都需要运用假说-演绎,归纳推理,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法进行分析。
批判性思维包括分析、推理、论证、评价,用证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支持自己的观点。
创新思维能力包括:①提出科学假设:在对生物学现象或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科学知识,提出科学问题或作出科学假设。
②设计研究方案:提出或完善用于回答科学问题或检验科学假设的研究方案(能提出或设计新方案),预期研究结果;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设想。
拟定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原理 →变量确认、对照设置→ 设计实验装置和步骤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各种变量的关系图常见变量分析解答的问题一、变量确认与对照设置二、拟定实验目的三、提出假说与预期,推导实验结论四、收集、分析数据,做出合理判断五、实验评价一、科学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二、生产、生活和生命现象的分析解释三、实验方案设计四、实验方案评价与建议五、开放性思维训练自变量(X)实验对象(材料)因变量(结果:Y)原因(原理)实验结论判断(自变量作用效果:促进、抑制、无明显作用等)依据(理由)因变量的检测(原理)无关变量:原则:等量实验材料、器具;环境条件;操作方法;检测方法等操控:加法、减法原则:对照、单因子自变量(X)实验对象(材料)因变量(结果:Y)原因(原理)实验结论判断(自变量作用效果:促进、抑制、无明显作用等)依据(原因)因变量的检测(原理)无关变量:原则:等量实验材料、器具;环境条件;操作方法;检测方法等操控:加法、减法原则:对照、单因子一、科学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不通过发芽就可产生a-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一、科学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和分析与判断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不通过发芽就可产生a-淀粉酶。
高考生物复习把握重点注重实验高考生物复习把握重点注重实验一、复习指导思想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
在复习中,学生要认真学习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时有的放矢,把握重点,攻克难点,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侧重点,影响复习效率。
二、复习方法1.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
这段时间的复习要回归于教材,各章节中的基本概念、生理过程、作用原理、过程图表是掌握的重点。
学生应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
例如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和细胞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NA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和解旋酶等。
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的目的。
2.把握重点,善于归纳纵观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几个方面。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新情景下知识的应用、图表的识别及和文字的转换、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因此,应把这些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
注意这段时间不宜搞题海战术,应对以前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作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真正弄懂弄通。
还应做一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善于分析和总结归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和技巧。
3.注重实验,关注现实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每年都有一道20分左右的实验题,是学生丢分最多的题目,所以,复习时应注重实验题的复习。
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注重书本经典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精神和正确的实验思路;二是通过分析实验试题,总结实验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即科学性、可行性、对照性、等量原则和单一因子原则等,在实际实验性习题中,把握这几个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解决问题。
高三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和复习方法高三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和复习方法全世界的化工能(石油、煤等)贮备总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
因此,自然界中可再生的生物资(生物量)又重新被人所重视。
自然界中的生物量大多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将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加工,就可以把纤维素转化为酒精,用作能。
以下是课件网为你整理的高三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和复习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拓展:高三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1.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设法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
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
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精品】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讲座☆★[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
⎪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
⎪
⎪
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三模拟调查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
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
⎪⎪ 调查种群密度或调查人类遗传病等 样方法一般选取单子叶植物;调查遗传病一般选取单基因遗传病
⎪
⎪⎪
要注意随机性,不能掺杂主观因素
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操作流程
⎪⎪
⎪
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液”的滴瓶和5条
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
⎪⎪
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
⎪⎪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
⎪⎪
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四 探究设计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性质探究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
⎪⎪
取样分组要遵循等量原则和随机性原则,编号要避免重复和混淆
⎪
⎪⎪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以单一变量(自变量)处理,同时控制无关变量
⎪
⎪⎪
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处理)一段时间
⎪
⎪⎪
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一般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 2.功能探究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第2讲通晓解题技法——4大技法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
[方法说明]
此法主要适用于文字信息类实验题。
因为高考题具有文字精炼而所给信息全面的特点,所以对高考题题干和设问中所含信息逐条批注并进行分析,分析时联系教材中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回忆,就会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与题干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答案。
[方法说明]
此法主要适用于曲线数据类实验题。
“读轴—看线—综合”是坐标曲线类试题思维分析过程的“三步曲”。
[方法说明]
此法主要适用于表格数据类实验题。
[方法说明]
(1)表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