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怎么) (宽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高耸,此处形容广厦) (同”现”,出现)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小屋)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 样。 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 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 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 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 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 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 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 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 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 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 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 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 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 “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 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 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 着手杖独自叹息。
思考:这节诗表现了怎样的情形?诗人此 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喊得 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 息。表现了诗人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cháng 长林梢 chóng
bì 庇 ào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zhuǎn qǐng sāng shà xiàn 见 此屋 飘转 俄顷 丧乱 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