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广大附中年高中语文第四册期中测试卷123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二语文第四册半期考试题期中试卷高二必修四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08级2006年上期语文期中考试题第一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悚然(sng)藩篱(pān)伛偻(lǚ)载欣载奔(zài)B、逡巡(qūn)埋怨(mán)缫丝(sāo)喁喁私语(yú)C、雪褥(rù)晌午(xing)涎皮(xián)衣衫褴褛(lán)D、惴惴(zhuì)妃嫔(bīn)瘦削(xuē)大肆渲染(x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钝响刀砠踌躇度长契大B、抉择砾石缪种贻笑大方C、纯粹黜免诡秘莞尔而笑D、讥诮谗言烟蔼嬉皮笑脸3、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B、活动开展前就应该曲突徙薪,作好筹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C、杭州一搏击俱乐部给人提供一条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无可厚非,但以真人为标靶,不仅哗众取宠,更有不尊重人格之嫌。
D、他有很多坏毛病,不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对老师的批评也常常是安之若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B、互联网是充斥视觉暴力的地方,也是制造视觉暴力的地方。
C、过去十年,新加坡主要从事晶元制造、化学和金融服务,现在正朝着经营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其他知识型经济迈进。
D、由于刘翔在奥运会上打破了欧美选手长期垄断距离障碍赛的局面,使众多中国田径运动员增加了冲击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的信心。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9分,每题3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高二期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培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B. 我们要注意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A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颗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B. 他的行为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C. 她的笑容如花般绽放。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答案:D【二、填空题】3.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写景色的名句。
请填空:“____,____。
”(填入诗句的下两句)答案: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4. 请根据《诗经》中的《关雎》一诗,填写以下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
”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简答题】5.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同时也具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的特点。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命运多舛,最终悲剧收场。
6.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如果能够不断地复习和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吗?它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四、阅读理解题】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1)文章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请概括其性格特点。
(2)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答案:(1)主要人物是张三,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2)文章的主题是“创新与实践”,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是,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
【五、作文题】8.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理解和感受撰写作文)【结束语】本次高二期中语文考试题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四中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yǔwén)下学期期中试题本套试卷一共22题,一共150分,一共8页。
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本套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回。
考前须知:1.在答题之前,考生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上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之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最近一个时期,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 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
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化理解的动力。
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
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化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
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本质是道德的,安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此岸。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防止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
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提醒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
很多自媒体用________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
事实上,()。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迫切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是不是就会________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可真是________。
2010年11月,亚丁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
于是,有人传言亚丁湾存在一个“星门”,为了防止外星人从里出来侵略地球,各国派出舰队守在那里。
杨利伟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关于他的航天故事许多人________,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进入太空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手抢。
因此,有谣言说,杨利伟带手枪是为了防止外星人的攻击。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一条谣言会在网上流传: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批密件,其中一份证实了外星人的存在。
其实,FBI只是把已解密的材料放到官方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
大多是关于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耸人听闻捕风捉影不胜枚举耳熟能详B . 骇人听闻捕风捉影擢发难数耳濡目染C . 耸人听闻空穴来风擢发难数耳熟能详D . 骇人听闻空穴来风不胜枚举耳濡目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快速射电暴就是所谓的神秘信号,这与外星人毫无关系B . 所谓的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并无关系C . 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快速射电暴D . 这与外星人也没多少关系,快速射电暴就是神秘信号(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多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毅力毅力毅力B. 耳濡目染耳濡目染耳濡目染C. 稳如磐石稳如磐石稳如磐石D. 纵横捭阖纵横捭阖纵横捭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自从担任了这个职务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深受大家的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能力。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全靠他自己不懈的努力。
D. 这个方案一旦实施,将会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持之以恒。
B. 这场演讲比赛,她表现得非常出色,可谓是“一鸣惊人”。
C.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堪称“匠心独运”。
D.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让我们感到非常失望,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会跑步,然后去图书馆学习,晚上再参加社团活动。
B. “这是什么?”“这是一件古老的文物。
”“你能告诉我它的历史吗?”C. 他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D. 我们要去公园玩,可以吗?还有,别忘了带上水杯。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总是默默地工作,从不抱怨。
变换后: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工作。
B. 原句:她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变换后:所有的积蓄都被她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C. 原句: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得了金奖。
变换后:在全国书法比赛中,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金奖。
D. 原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变换后: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的赞美之情。
高中语文第四册期中试卷(题目做在答案纸上)一、选择题(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哄骗诱哄哄逗孩子哄堂大笑B 咽气哽咽狼吞虎咽喇叭声咽C 蛮横横财满脸横肉横冲直撞D 强迫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百无聊赖面面相觑不翼而飞兵慌马乱B 少不更事投机倒把莫名其妙鞠躬尽瘁C 唉声叹气冠冕堂皇一目了然老态龙肿D 安然无恙走头无路恬退隐忍理屈词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为了写好这篇学术论文,他费尽心力各种有关资料。
②今年寒假,我专程到北京去了阔别已久的大学老师李先生。
③推开这座农家小院的门,就能从门前哗哗流过的一条小河。
④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事业发展速度相当快。
A 收集看望看见电讯B 收集探望望见电讯C 搜集看望望见电信D 搜集探望看见电信4、下列各句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句是:()A "她说得到做得到,"那侬嚷到:"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B "别多嘴,克罗旭。
--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反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C "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
D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5、下面戏剧对白内容的舞台说明,按顺序排列最适当的一项是:()周朴园()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A 冷冷地悲愤忽然严厉地怨愤B 冷冷地怨愤忽然严厉地悲愤C 忽然严厉地怨愤冷冷地悲愤D 忽然严厉地悲愤冷冷地怨愤6、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审悲快感,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说明。
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审悲快感是作为艺术活动而存在的。
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能等同。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失去亲朋,或陷入困境,或者目睹了别人的不幸,而你又是一个正常的人的话,那么,除哀痛之外,是不会有丝毫愉悦的。
因为当人遭遇不幸时,全部注意力都被苦难本身所吸引,伴随着痛感的是该如何手忙脚乱地处理后事,反反复复地考虑得失,忧心重重地瞻望未来,想超脱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欣赏,则是拉开距离的超越功利的观照。
这样的“审悲”,也就是把苦难通过艺术这支弓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这时候,哀伤痛苦的呻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意象,使人在瞬间离开现实的重压而升腾于幻境。
这样,悲哀本身就变成并非全然是痛苦了,我们的回味给它添上一种甜美。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强调艺术家对感情要“再度体验”。
一个男孩子在遇到狼的那一刻,他只能处在惊恐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但是当事过之后,这个男孩回忆他遇到狼时的情景,将遇狼的经过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那么这种再度体验过的感情,就是审美观照,就是艺术。
在审悲体验中,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为快感的又一原因。
苦难是悲哀的,但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形式用愉悦之情与之对抗,并进而征服它。
这样,在审悲观照中痛感就转化为快感。
一出悲剧,譬如《红楼梦》,要是除去了它的富于表现力的文字,无懈可击的结构等一切表现形式的魅力,把这悲剧化为单纯的事实,用报道性的语言讲出来,那么《红楼梦》悲剧的全部的美也就失去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人类的愚蠢行为而已,它至多只能引起我们某种好奇心,但要我们去欣赏它却是万万做不到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殚精竭虑恣意妄为B. 振聋发聩恍若隔世C. 潜移默化持螳臂挡D. 恣意妄为殚精竭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
B.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我们决定将比赛时间推迟到下周末。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D. 她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不仅业务能力强,而且为人诚实守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B. 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圆满成功。
C. 她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D.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一片金黄的麦田,像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铺在大地上。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C. 她的智慧如同大海,深邃而广博。
D. 那座山峦起伏,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它的宁静,喜欢它的生机。
B. 这片树林里,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C. 我喜欢大海,喜欢它的广阔,喜欢它的深邃。
D. 这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充满了活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7.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9.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10.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沁园春·长沙》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对全文有何作用?12. 简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对全文有何作用?13. 简述《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对全文有何作用?四、作文(50分)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sāng)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B. 沉湎(chén miǎn)纵情声色(zòng qíng shēng sè)震古烁今(zhèn gǔ shuò jīn)C. 狂妄(kuáng wàng)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恣睢狂放(zì suī kuáng fàng)D. 蹉跎(cuō tuó)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开设作文培训班。
C.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富有哲理,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可以轻易地到达月球。
3.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名扬四海B. 走红全国C. 声名狼藉D. 装腔作势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银色的镰刀。
B. 他的声音像一阵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
C. 她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星。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他问。
B. 他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楷书。
C. “你看过《红楼梦》吗?”我问。
D.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期中考试试卷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怔怔(zhèng)泅水(qiú)畸形(jī)同仇敌忾(kài)B、朱拓(tà)吮吸(shǔn)兑现(duì)间不容发(jiàn)C、哺育(bǔ)笨拙(zhuō)干涸(hé)良莠不齐(yǒu)D、咀嚼(jǔ)横暴(hèng)投奔(bèn)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搭讪悚然流言飞语B、踌躇形骸炮烙不寒而栗C、执拗赔偿肄业各行其事D、亲昵潦倒包庇别出心裁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雪并没有多厚,________到半夜就不下了。
②工作中出现差错,有水平问题,也与是否_______有关。
③常在父母身边生活,容易养成_________。
A.大概精心娇气B.大概经心骄气C.大致经心骄气D.大致精心娇气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最近结束的高二足球联赛决赛中,两支队伍为了争夺冠军,杀得风声鹤唳,激烈异常。
B、前天,参加本校雏鹰杯竞赛的获奖选手在我校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东中新校区,选手们都说,和老校区相比,新校区面目全非。
C、我校田径队在本月的中学生田径比赛中,不孚众望,勇夺冠军杯。
D、对于部分同学在前一阶段中暴露出的问题,老师们认为这是一种较为正常的现象,无可厚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目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希望广大群众引起注意,加强自我防范。
B、自今年起,我省高考首次采用3+1+1的新模式,并提前到6月份进行。
这种改革必然会引起中学教学的相应改革。
C、据了解,不仅近些年出现的“生源大战”影响了高中招生,而且波及到了许多相关高校的招生工作。
D、不知是曾几何时,报刊杂志上出现了很多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高中语文第四册模拟考试题中学语文资源网辑第I卷(45分)一. 18分(每小题3分,填在上面的答题框内)1.对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监生(jiān)形骸(hài)瘐毙(yǔ)咀嚼赏鉴(jǔ)B 朱拓(tà)怔怔(zhēng)丛冢(zhǒng)少不更事(gèng)C 蹩进(bié)打烊(yàng)便宜(biàn) 间或(jiàn)D 新正(zhèng) 拗开(ào)咂摸(zā)掎角之势(jǐ)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 俨然鄙簿百无聊奈荒谬决伦B 窈陷怂恿诚惶诚恐心慌意乱C 寒喧胡诌虚无缥渺鞠躬尽瘁D 丰韵放诞逆情背理老气横秋3.依次填入下列划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②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要多少钱。
③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自与别处不同。
④殿下,我的妻子因为小儿的远逐,已经在昨天晚上去世了;还有什么祸事要来跟我这老头子作对呢?A.自然侦察阜盛痛恨 B.坦然侦察阜盛悲伤C.自然观看稠密痛恨 D.坦然观看稠密悲伤4.下列加点的虚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B.她感觉到这一点,因为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
C.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D.我简直不敢独自一个人站在基地上,可是我要硬着头皮试一下。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张先生指出:汉字与具有独特表情达意功能的汉语形成了珠联壁合的和谐关系,这是其他文字所不能比拟的。
B.李白与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
C.我想买本《实用英语语法》,但没有时间进城去,小王一听说,就毛遂自荐为我进城去买了一本。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B2、C(A.“劳命伤财”应为“劳民伤财”“辐员广阔”应为“幅员广阔” B“悚人听闻”应为“耸人听闻”“虎假狐威”应为“狐假虎威”D. “营头微利”应为“蝇头微利”“暗然泣下”应为”黯然泣下”)3、C4、B ( A.“容”和“令人”重复,可删去一个。
C.结构混乱,在“建立”前加“为”或删去“打下坚实基础”。
D.表意不明,“是否收门票”是两方面,“予以否认”,那是收还是不收呢?)5、C(A.怒:奋起样子。
B.将来:拿来。
D.正色:真正的颜色)6、A(莎士比亚不是小说家,《伪君子》作者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二、(21分,每小题3分)7、B(这是对中国传统印章而非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说明)8、B(并非采用汉代竹简文字,而是采用其风格——字体笔画和韵味)9、D(“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奥运会的主体风格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10、B(恨:遗憾)11、C(A“摩”通“磨” B“底”通“抵” D“责”通“债”)12、D(而:①表转折,②表修饰。
以:③介词,用④介词,因)13、A(据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A项中“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三、(6分,每题2分)(1)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
(2)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
(3)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四、(8分,每题1分)(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晓来谁染霜林醉(3)或轻于鸿毛(4)水击三千里(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6)尤使我耳不忍闻(7)元(8)道五、(6分)(1)“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比喻(对偶) (每空1分,共3分)(2)这两首小令虽然描写的景物不同:第一首是春景,第二首是秋景。
(1分)但作者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对陶渊明生活的倾慕,抒发了一种不追求名利的隐逸情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融会通融)B. 鞠躬尽瘁(鞠躬尽致)C. 蹉跎岁月(蹉跎蹉跎)D. 雕梁画栋(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书法作品,既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又体现了他的文化底蕴。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
D.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佼佼者”。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雪上空留马行处。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一夜北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
4.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
B. 我喜欢读小说,尤其是那些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
C.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
B. 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得如同一幅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壮美景色。
7. 《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感慨。
8. 《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渴望。
9.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景象。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chí chú)碧螺春(luò chūn)B. 瑞雪纷飞(ruì xuě fēn yí)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C. 潜龙勿用(qián lóng wù yòng)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D.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欲盖弥彰(yù gài mí zh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作家的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B. 由于他平时认真学习,所以这次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C. 学校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D.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使我们深受启发。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C. 那个城市高楼林立,犹如一座钢铁森林。
D.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灵的锁。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遥远遐想B. 坚定坚强C. 美丽美观D. 丰富富饶5.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问您贵姓?B. 你看,这孩子多调皮啊!C. 您好,我是来请教问题的。
D. 你这个主意太差了,一点也不可行。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的深切同情。
7. 《背影》中,作者用“()”来形容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8.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来形容荷塘的美丽。
9. 《出师表》中,诸葛亮说“()”,表达了他对先帝的忠诚。
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用“()”来形容林黛玉的美丽。
语文期中考试高二学年原题卷2024年秋季语文期中考试高二学年原题卷(汇总)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课内知识考查(每题2分,12小题共计24分)1、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②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说B ①故有道者不处处:与……相处②将进酒,杯莫停将:请C ①修我矛,与子偕作作:起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伤害D.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虑:考虑②月照花林皆似霰霰:白色不透明和小冰粒2、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花草茂盛的原野②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小心谨慎B.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弘扬坚毅的品格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高堂:高大的厅堂C.①钟鼓馔玉不足贵馔玉:像玉一样珍美的食物②玉户帘中卷不去玉户:用玉装饰的门,也用作门的美称D.①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华:月光②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户牖:窗子3.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儒雅的样子②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形容波光荡漾B.①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②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C.①径须沽取对君酌径须:直须、应当②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D.①壹是皆以身为本壹是:一概,一律②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交相:互相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②居则曰:不吾知也。
B.①恶得不禁恶而劝爱②以小易大,彼恶知之C.①故天下兼相爱则治②治天下可运之掌上D.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B.①自伐者无功②此五霸之伐也C.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D.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下期语文期中考试卷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每对读音不同且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拗.开/拗.口伺.候/伺.机惦量./衡量.辑.录/缉.拿归案B.骄横./横.行箍.桶/骷.髅癖.好/辟.谣憎.恶/锃.光瓦亮C.攫.取/名角.沏.茶/祈.祷悲恸./恫.吓给.予/自给.自足D.似.的/相似.模.范/大模.大样刹.那/古刹.曲.折/理曲.词穷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提倡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想到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都不下去了。
D.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收集到大理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B.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深圳市地铁二期1号线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该工程全面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已完成了项目审批程序。
C.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
D.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势头,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5%。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孩子”,她断气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B.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广大附中2003——200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语 文 中学语文资源网辑说明: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5道小题,共110分。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I 卷(共30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岑.(c én)寂 相形见绌. (zhu ō) 伺.(s ì)候 犄.(j ǐ)角之势 B .口角.(ju é) 自惭形秽.(hu ì) 巢穴.(xu é) 骄横.(h éng)无礼 C .悲悯.(m ǐn) 惴惴..(zhu ì)不安 袒.(t ǎn)护 烜.(xu ǎn)赫一时 D .神龛.(k ān ) 如鲠.(j ǐng)在喉 租赁.(l ìn) 靡靡..(m í)之音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初出矛庐 徇私舞弊 飞扬拔扈 攫取B .老态龙肿 喁喁私语 犹豫不决 执拗C .宽宏大量 众口烁金 功亏一溃 炮烙D .众志成城 厉兵秣马 理屈词穷 怯懦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B .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的第一号。
C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活地玩一阵好了。
”D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问题多向他人虚心请教,就一定会有进步的,你也该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
B .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多想想办法,工作还是能找到的。
C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广大附中2003——200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语 文 中学语文资源网辑说明: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5道小题,共110分。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I 卷(共30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岑.(c én)寂 相形见绌. (zhu ō) 伺.(s ì)候 犄.(j ǐ)角之势 B .口角.(ju é) 自惭形秽.(hu ì) 巢穴.(xu é) 骄横.(h éng)无礼 C .悲悯.(m ǐn) 惴惴..(zhu ì)不安 袒.(t ǎn)护 烜.(xu ǎn)赫一时 D .神龛.(k ān ) 如鲠.(j ǐng)在喉 租赁.(l ìn) 靡靡..(m í)之音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初出矛庐 徇私舞弊 飞扬拔扈 攫取B .老态龙肿 喁喁私语 犹豫不决 执拗C .宽宏大量 众口烁金 功亏一溃 炮烙D .众志成城 厉兵秣马 理屈词穷 怯懦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B .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的第一号。
C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活地玩一阵好了。
”D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问题多向他人虚心请教,就一定会有进步的,你也该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
B .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多想想办法,工作还是能找到的。
C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D .大家不用再争了,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去现场看看,谁是谁非,不就清楚了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没有人会否认文化在语文教育中没有巨大作用。
事实上,文化是语言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之一。
B.一些产品之所以积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C.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印数下降了一倍多。
D.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识别、寻找、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这种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过瘾,朱自清可能会吓得脸色惨白……①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②或者说一个个结实的莲蓬多已雕塑成。
③小者如掌,大者如鼓,④大者如鼓,小者如掌,⑤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⑥声势相当慑人,节奏急迫而多变化。
A. 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③⑥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每小题2分)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
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臵笼中。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买庞然修.伟:长B.日与子弟角.:角斗比赛径造.庐访成:访问C.因出己虫,纳比.笼中:并放直龁.敌领:咬D.则虫集.冠上:停少年固强.之:迫使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日与子弟角”的“日”字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取儿稿.葬 B.得佳者笼.养之C.力.叮不释 D.而高.其直9.与“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不然,籍何以至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情节写得特别曲折:欲比不比,比后不动,动后即胜,胜后遇险,再化险为夷。
一下把读者的注意力抓住了,让人不由地为成名担心不已。
B.整个比赛中,蟋蟀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成名的心,时而“自增惭怍”,时而“大喜”,时而“愕呼”,时而“顿足失色”,时而“惊喜”,从侧面表现出促织的出奇制胜。
C.“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写出了成名精神上的解脱,他不再为交促织而担心。
D.先写“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是为了给人造成促织胆怯无能的印象,以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促织的勇敢善斗。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每题2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1、依次填写在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绾着戴着带着系着披着B.戴着插着环着挂着穿着C.绾着带着戴着挂着披着D.戴着绾着带着系着穿着12、这段文字对王熙凤的肖像进行了细腻的描写,目的是()A.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B.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C.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D.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13、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
”——这句话表明了()A. 王熙凤是一个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B. 王熙凤在贾府没有地位C. 王熙凤性格泼辣、话不饶人D. 贾母对王熙凤没有好看法14、当谈到黛玉命苦时,王熙凤“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在极短的时间内的这种感情变化,表明王熙凤()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贾母D.为黛玉的标致和命苦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15、对划线部分王熙凤的一番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表现她逢迎机变的性格,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在场的三位小姑的欢心。
B.表现她八面玲珑的圆滑性格,她的话一箭三雕,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又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C. 表现她八面玲珑的圆滑性格,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
D. 表现她逢迎机变的性格,她的话一箭三雕,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又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Ⅱ卷(共80分)四、(共19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译文:(2)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译文:1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①及其所之既倦, , 。
(《兰亭集序》)②,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④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劝学》)⑤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18.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①—②两个小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①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探望自己,请用原句表达?(2分)②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3分)半张纸…瑞典‟斯特林堡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
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
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
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
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
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
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
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
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